学术投稿
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影响因子:1.47
  • 创刊:1915
  • 周期:周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588
  • 全年订价:15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医学杂志   2018年47期文献
  • 重症患者2小时与24小时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2 h与24 h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相关性及一致性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中心的观察性研究方法.按标准选入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ICU、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ICU收治的患者.入选后留取早9~11点、晚9~11点,以及24 h混合尿,记录尿量并测定尿肌酐含量.对24 h、早2 h、晚2 h三组Ccr的相关性及一致性进行分析;记录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利尿剂使用情况、平均动脉压、血糖、体温等临床资料,分析影响2 h与24 h Ccr相关性及一致性的因素.结果 共纳入患者158例,其中男82例(51.9%),年龄(76±13)岁,APACHEⅡ(19±8)分,83例(52.5%)患者因肺部疾病入ICU.24hCcr为(70±58)ml/min,低于80 ml/min者105例(66.5%),低于60 ml/min者88例(55.7%),低于30 ml/min者33例(20.9%).入ICU第2天晨空腹血肌酐为77.0(52.8,122.2)μmol/L.24hCcr与早、晚2hCcr相关性的R2分别为0.704、0.825,均P<0.01;偏倚则分别为:-2.3、0.3 ml/min.按照24hCcr与早2hCcr的差值将患者分为A组(差值≤20%)72例(45.6%)、B组(差值>20%)86例(5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体温、血肌酐的差值、年龄是2hCcr与24hCcr相关性及一致性的影响因素,OR(95%CI)分别为:1.844(1.112~3.059)、1.046(1.020~1.072)、1.038(1.003~1.074),均P<0.05.结论 ICU患者2hCcr与24hCcr具备显著相关性及一致性,大多情况下可用随机2hCcr替代24hCcr,但要注意体温、血肌酐差值及年龄的影响.

    作者:贾丽娟;姜利 刊期: 2018年第47期

  • 肝脏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对急性胆囊炎病情程度区分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利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测量急性胆囊炎患者邻近胆囊旁肝脏硬度,探讨其在区分轻重度急性胆囊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后入院符合《东京指南》原则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76例,男95例、女81例,年龄23~88岁,平均(48±16)岁.根据临床病情分为重度组91例,轻度组85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和SWE,评估胆囊形态学、胆囊旁肝脏血流信号和测量胆囊旁肝脏硬度.另选二位不同经验的超声医师分别独立回顾常规超声及常规超声联合SWE的声像图,比较二位医师对重度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效能.结果 肝脏SWE值急性胆囊炎重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t=10.34,P=0.01).SWE值诊断重度急性胆囊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9,截断值为7.2 kPa,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8.0%、83.5%.在区分轻、重度患者中,胆囊形态肿大和胆囊内碎屑回声诊断敏感度高(84.6%、95.6%),特异度低(49.4%、35.3%);胆囊周边积液和胆囊壁血流信号诊断敏感度低(14.3%、26.4%),特异度高(100%、95.3%).二位医师单独观察超声图像诊断重度的一致性良好(k=0.75),而联合运用SWE后,二者的一致性极佳(k=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二位医师运用SWE联合常规超声诊断重度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效能优于单独常规超声诊断.结论 与常规超声检查比较,联合运用SWE测量胆囊旁肝脏硬度可以提高区分轻重度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效能,且受临床经验影响小.

    作者:李绍雷;丁炎;周锋盛;陈俊;蒋骁;周昊;吴鹏西 刊期: 2018年第47期

  • 建立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检测方法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建立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s)的检测技术,研究前庭脑干通路的完整性,探讨VEMPs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健康志愿者72名,男女各36名,按年龄分为6组,所有受检者均接受短声刺激,分别在上斜肌、咬肌及胸锁乳突肌记录,得到稳定波形:(1)对侧眼部电位(o-VEMP)N1、P1;(2)双侧咬肌电位(m-VEMP)P11;(3)同侧颈区电位(c-VEMP)P13、N23.测量潜伏期、峰峰值波幅、刺激前后波幅比率、比率的log值.结果 N1、P11、P13的潜伏期均值分别为10.9~12.0 ms、11.3~13.6 ms、13.2~14.6 ms,其中o-VEMP、m-VEMP和c-VEMP的健康受试者检出率分别为97.2%、98.5%和95.4%.随着年龄增长,可以看到各波的潜伏期有所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波的性别、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VEMPs测定技术无创,稳定可靠,可以从三个节段客观评价前庭脑干通路的完整性,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特别是神经变性病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朔;刘小璇;黄骁;樊东升 刊期: 2018年第47期

  • 国产A3后稳定型人工全膝关节假体置换的中期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国产A3高屈曲后稳定型假体的中期疗效,并与一款同期的进口人工关节进行对照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TKA)治疗的342例(共438膝)终末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均经同一医师完成.将患者按照假体类型分为2组:国产组,采用国产A3假体107例(137膝);对照组,采用进口GenesisⅡ假体235例(301膝).终311例(390膝)获得完整随访,对2组患者的术后大屈曲角度、术后西安大略和麦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以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下肢冠状面力线恢复情况及住院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同组患者手术前后计量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不同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5.6±1.1)年,国产组平均64.8个月,对照组68.2个月.两组术后3个月及随访终点的HSS和WOMAC评分、膝关节大屈曲角度、下肢冠状面力线恢复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90、-1.610、1.740、0.620,均P>0.05).2012年国产组总住院费用(24879±1627)元,对照组为(49611±1589)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902,P<0.01);2013年国产组为(38393±2773)元,对照组为(55931±3533)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14.795,P<0.01).结论 国产A3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中期临床疗效满意,与进口假体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能显著降低治疗费用.

    作者:耿霄;田华;李杨;赵旻暐;王鑫光;梁宇鹏;张克;刘忠军 刊期: 2018年第47期

  • 三维斑点追踪显像超声技术评价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肌淀粉样变的应变指标及预后

    目的 利用三维斑点追踪显像超声技术(3D-STI)对左室收缩功能保留的心肌淀粉样变进行评估,并与肥厚型心肌病相鉴别,同时对预后作判断.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8年1月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确诊的左室射血分数保留(LVEF≥50%)的心肌淀粉样变患者共32例及诊断明确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34例,并设经过门诊体检的健康对照组16名,分别利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及3D-STI对各组指标进行测量,应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指标差异,采用Kaplan-Meier及Cox作生存回归分析.结果 通过3D-STI测得两组整体径向应变(16%±7% 比23%±9%)、左室各壁达峰时间差(52 ms±17 ms比77 ms±25 ms)、Sokolow-Lyon指数(20 mm±6 mm比34 mm±14 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其中整体径向应变、左室各壁达峰时间差、Sokolow-lyon指数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5、0.812和0.832.生存分析显示,整体面积应变、房间隔厚度为生存预后的强烈预测因子.结论 对于收缩功能保留的心肌淀粉样变的鉴别诊断,不同于常规超声心动图的是,三维斑点追踪显像应变指标可以与肥厚型心肌病相鉴别,体现出明显的诊断优势,结合面积应变及房间隔厚度可对生存预后进行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俞子恒;吴必锋;周逸蒋;严卉;朱建华 刊期: 2018年第47期

  •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在肝动脉化疗栓塞序贯射频消融治疗包膜下肝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序贯射频消融(RFA)方案治疗包膜下肝癌结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丽水市中心医院76例包膜下(肝包膜下<1 cm)中晚期肝癌患者资料.男68例、女8例,年龄33~78(58±9)岁,肿瘤大径3.1~12.0(5.7±2.3)cm,Child-Pugh A级28例,Child-Pugh B级48例,BCLC B期29例,C期47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其中38例(TACE+RFA组)行TACE序贯RFA治疗,38例(125 I+TACE+RFA组)在TACE序贯RFA治疗后,行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分别计算中位生存时间及肿瘤无进展时间,评价两组患者的肿瘤控制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TACE+RFA组和125I+TACE+RFA组患者肿瘤有效控制率分别为63.2%(24/38)和84.2%(32/38),(χ2=4.34,P=0.04);肿瘤无进展时间中位值为11和18个月(χ2=4.84,P=0.03),125 I+TACE+RFA组在6个月(94.7%±3.6%比81.3% ±6.4%,Z=24.1>2.58,P=0.00)、1年(89.2% ±5.1%比40.7% ±8.3%,Z=13.3>2.58,P=0.00)、2年(55.9%±8.6%比29.6%±8.2%,Z=7.2>2.58,P=0.00)的累计肿瘤无进展率高于TACE+RFA组.125 I+TACE+RFA组和TACE+RFA组的生存时间中位值为42和30个月(χ2=4.76,P=0.029).125 I+TACE+RFA组在1年(92.1%±4.4%比83.8%±6.1%,Z=23.5>2.58,P=0.00)、2年(75.8% ±7.0%比59.8% ±8.4%,Z=12.43>2.58,P=0.00)、3年(59.0%±8.2%比41.7% ±8.9%,Z=8.3>2.58,P=0.00)、5年(34.2% ±8.2%比18.2%±8.1%,Z=5.5>2.58,P=0.00)的累计生存率高于TACE+RFA组.TACE+RFA组和125 I+TACE+RFA组术后肝功能、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能够提高TACE序贯RFA治疗中晚期包膜下肝癌的疗效,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中晚期肝癌治疗方法.

    作者:方世记;高瑞杰;郑丽云;赵中伟;范晓希;宋晶晶;张登科;吴发宗;纪建松 刊期: 2018年第47期

  • 依托泊苷+甲氨蝶呤+放线菌素D/环磷酰胺+长春新碱为初始方案治疗高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旨在分析依托泊苷+甲氨蝶呤+放线菌素D/环磷酰胺+长春新碱(EMA-CO)方案初始化疗对高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患者的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1例高危型GTN患者,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的预后评分,81例患者评分均≥7分,所有患者初始化疗方案为EMA-CO,对其临床特点及其疗效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81例患者中55例(67.90%)经单纯EMA-CO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12例(14.81%)经EMA-CO联合手术达到完全缓解.14例(17.28%)出现耐药.单因素(P=0.002)与多因素分析(P=0.004,OR 1.336,95%CI 1.099~1.623)均显示FIGO预后评分≥12分是EMA-CO耐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EMA-CO是高危型GTN患者有效的联合化疗方案,对EMA-CO耐药的GTN患者,补救性治疗如足叶乙甙+甲氨蝶呤+放线菌素D/足叶乙甙+顺铂(EMA-EP)联合化疗或手术仍然是有效的治疗方式.FIGO预后评分是EMA-CO耐药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刘武;赵薇;张永清;黄秀峰 刊期: 2018年第47期

  • 胎儿心室强光点与染色体及心功能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胎儿心室强光点与染色体异常及心功能改变之间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行超声检查孕周在14~22周孕妇,共2645例.发现心室强光点共79例,详细记录患者影像资料,均行无创DNA检查,于22~24周均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羊水穿刺术及脐带血穿刺术进行核型分析,证实为单倍体胎儿或孕期发现严重畸形的胎儿实施引产,未引产胎儿随访至胎儿出生,新生儿给与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14~22周胎儿心室强光点检出率为3.0%(79/2645),左心室强光点为92%(73/79),右心室强光点为4%(3/79),双心室强光点为4%(3/79).单倍体胎儿引产5例,因合并有致死性畸形引产2例,胎儿超声心动图发现三尖瓣反流7例,其中1例胎儿考虑心衰引产.结论 单纯左心室内强光点胎儿出现染色体异常风险较低,无创DNA可靠性较高,可作为有创产前诊断的重要参考;右心室强光点、双心室强光点较左心室强光点出现胎儿异常风险高;胎儿心室强光与胎儿心功能异常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明确.

    作者:魏敏;张剑;刘宗谕;杨瑞琦;于倩倩;王芳;范丽梅;南钰 刊期: 2018年第47期

  • 颅颈交界区畸形合并寰枢椎脱位的单纯后路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颅颈交界区的不同类型畸形合并寰枢椎脱位的单纯后路复位矫形及减压技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单纯经后路内固定及减压手术治疗颅颈交界区不同畸形患者,共34例,其中颅底陷入症合并寰枢椎脱位26例(26例中19例合并寰枕融合,12例合并Chiari畸形,13例合并脊髓空洞症),齿状突畸形合并寰枢脱位8例(其中2例合并Chiari畸形,1例合并扁平颅底,1例合并寰椎畸形).所有患者均行动力位X线片、CT扫描及三维重建、颅颈MRI扫描.术中均行枕骨大孔扩大减压并行枕颈固定植骨融合,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患者行枕部小骨窗减压.结果 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了随访,症状明显改善者29例(85.3%).症状稳定无变化者5例(14.7%),无术后神经功能恶化病例.结论 单纯经后路复位及减压手术治疗颅颈交界区畸形失稳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义云;李美华;余念祖 刊期: 2018年第47期

  • 从药理机制看前列环素类似物在动脉闭塞疾病中的应用

    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是花生四烯酸经环氧化酶( cyclooxygenase , COX)途径形成的重要代谢产物,是调节血管系统使之处于动态平衡的前列腺素家族成员之一. PGI2可作用于血小板前体、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 )和巨核细胞,从而发挥其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1-2]. 临床中PGI2 类似物,可通过与I型前列腺素膜受体( type Iprostaglan,IP)、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 , PPARs)作用而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发挥抗血小板和扩张血管等药理作用,进而达到改善缺血症状,保护受损血管、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和减少血栓形成的作用[3]. 本文旨在分析前列环素及其类似物的药理机制,讨论其在动脉闭塞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刘玮;田朝晖 刊期: 2018年第47期

  • 老年性谵妄血清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谵妄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波动性脑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睡眠觉醒周期紊乱、情绪改变及精神运动异常[1]. 根据患者的警觉性和精神运动性特点,谵妄被分为低活动型、高活动型和混合型三种[2]. 老年性谵妄是指在老年人群中由各种疾病引起的脑器质性综合征,多以手术、感染、脑血管病、代谢紊乱、呼吸机应用及重症监护病房( ICU)环境等为诱因[3-4]. 谵妄发生后患者的死亡率、住院时间及费用明显上升,影响患者远期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4-5]. 而目前在谵妄的预防和治疗上并无有效且安全的干预措施,主要原因是谵妄的发病机制并不明确. 当前研究表明,谵妄发生发展过程中一些血清学物质发生改变,可能成为预测谵妄的因素及治疗靶点. 本文主要总结文献,针对谵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有变化的血清学标志物进行探讨,为将来探索谵妄发生机制及诊治方案提供线索.

    作者:刘金洁;刘思伯 刊期: 2018年第47期

  • 规范多导睡眠监测技术操作及临床应用,促进我国睡眠医学发展

    多导睡眠监测是在睡眠监测室中应用多导睡眠仪持续同步采集、记录和分析多项睡眠生理参数及病理事件的一项检查技术. 近年来,多导睡眠监测技术在国内的应用日益增多,各级医疗机构的不同临床科室都有开展,但其规范化应用仍面临挑战.针对于此,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发起并同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一起邀请有关专家,推出了《中国成人多导睡眠监测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1] ,以期进一步规范我国多导睡眠监测技术的临床应用,促进我国睡眠医学的交流和发展.

    作者:李雁鹏;赵忠新 刊期: 2018年第47期

  • 磁共振引导颅脑病变穿刺活检专家共识

    颅内病变的定性诊断是选择治疗的先决条件,而定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诊断,病理学诊断也是直接、终的诊断结果 . 尽管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对颅内病变的诊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仍有部分病变因其影像表现不典型,无法通过影像特点做出临床诊断,必须经过活检或手术,方能做出病理学诊断.

    作者: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介入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国家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磁共振介入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8年第47期

  • 中国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临床实践指南

    一、概述(一)肝癌的流行病学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HCC )是起源于肝细胞的富血供恶性肿瘤,90%血供来自肝动脉. 我国80%的肝癌患者发生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 [1-2]. 目前,经动脉化疗栓塞(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 TACE )被公认为是常用的肝癌非手术治疗方法 之一. 与欧美和日本不同,我国接受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肿瘤较大、且多伴有肝内血管侵犯或远处转移[2-3].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 刊期: 2018年第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