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8039
  • 国内刊号:11-5178/R
  • 影响因子:0.17
  • 创刊:1986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5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   2016年16期文献
  • 回眸过去把握现在关注未来——中国心脏大会2016开幕式掠影

    8月11-14日,由中华医学会与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心脏大会(CHC) 2016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健康的心脏、更好的生活——创新·转化·合作”.本次CHC大会更是时值阜外医院建院60周年,所以赋予了本次年会别样的意义和风采!关注心血管疾病防治

    作者:刘浩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华医学会健康扶贫系列公益活动医疗帮扶专家团贵州德江县基层行

    8月的贵州,远山含黛,碧空如洗.8月11-14日,“中华医学会健康扶贫系列公益活动——医疗帮扶专家团贵州德江县基层行”在贵州省成功举行.中华医学会纪委书记顾法明、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主任唐芹等带领中华医学会健康扶贫医疗专家团奔赴贵州,开展专题学术报告、义诊咨询、手术演示、查房会诊、科普讲座、基层调研等系列公益活动,开启了中华医学会健康扶贫的序幕.

    作者:唐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胡佩兰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中华医学会举行

    本报讯(记者 雍伟哲)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时期,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重要讲话吹响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总动员的号角,卫生与健康事业迎来新的春天的时刻,8月23日,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典型胡佩兰事迹巡回报告会在中华医学会举行.受中华医学会的邀请,包括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在内的“胡佩兰先进事迹报告团”,向学会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报告了胡佩兰医生的先进事迹.

    作者:雍伟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饶克勤副会长兼秘书长解读学会五年工作规划中华医学会举办“两学一做”专题辅导

    本报讯(记者 雍伟哲)8月18日,中华医学会组织举办了“两学一做”专题辅导讲座.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饶克勤同志作了题为“新常态下中华医学会改革与发展思路”专题辅导.学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工作组成员,学会全体在职党员、干部和职工参加辅导学习.学会党委书记、副会长苏志同志主持了此次专题讲座.

    作者:雍伟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识别与评估

    脑血管病是我国居民首位死亡原因,对其危险因素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可以明显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复发率和致残率,提高治愈率,减轻卒中疾病负担.对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进行整体把控,是脑血管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针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估进行阐述.

    作者:许予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血凝酶治疗神经外科手术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系统评价

    为了系统评价血凝酶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效果和不良反应,本文采用系统评价方法,检索PubMed、CBM、CNKI、万方等数据库的随机对照研究(RCT),使用RevMan 5.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涉及合并的9篇RCT文献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 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效应指标(MD,95%CI)分别为:-2.91(-3.79,-2.03),-1.20(-1.34,-1.07)和-1.55(-2.32,-0.78);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输血量的效应指标为:-2.01(-3.08,-0.94)、-1.36(-2.23,-0.49)和-1.98(-2.94,-1.03).

    作者:杨兴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尘封百年的辉煌史册世纪回眸的精彩华章

    2015年,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是一滴水珠而已;然而,对于中华医学会而言,它却是一个恰逢百年、世纪回眸的辉煌时刻.在这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大喜之时,为了不忘昨天、不愧今天、不负明天,中华医学会组织编写了《百年魂中国梦——纪念中华医学会百年诞辰征文集萃》一书.在广泛征稿的基础上,经过专家组的认真评选和编辑团队的艰辛付出,终近百位作者的佳作得以入选并结集出版.

    作者:游苏宁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到祖国需要的地放去

    8月12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一院)首批支援西藏边坝县的医疗队抵达该县卫生服务中心,揭开了为期5年的对口支援边坝医疗卫生工作新篇章.不畏艰苦赴西藏8月10日上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赴西藏自治区边坝县卫生服务中心医疗队在陈旻湖副院长、陈虹处长率领下,经重庆转机周折后平安抵达西藏昌都邦达机场,受到昌都市边坝县副县长仲鹏春、卫生局副局长泽仁卓玛及边坝县卫生服务中心医院王君院长一行的热烈欢迎.仲鹏春表示:“边坝海拔高,路途遥远,条件很艰苦,援藏医疗队对边坝医疗援助十分重要.”

    作者:彭福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延续六年的爱心“传递”

    随着日历一页页翻过,6年的时间,2190个日日夜夜,一个叫做姜堰的小女孩无时无刻不牵扯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肾脏内科、第一呼吸内科、心理科党支部所有党员的心.6年前,年幼的姜堰由于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只能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但爷爷奶奶的微薄收入无法继续支持她上学.

    作者:王艳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雨润万物名曰澍良医大爱入心田——记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张澍田教授

    他出生于医生家庭,出于对父辈事业的认同,选择了医生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他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医生,潜心临床和科研30余年,终成为一个学科的主任委员.他是自信温和的执行院长,总是严以律己,宽于待人;他是耐心认真的消化内科专家,无论工作有多忙、压力有多大,总是“微笑面对每一个患者”.他,就是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执行院长张澍田教授.

    作者:闵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现状挑战与未来方向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心房律紊乱,可见于所有的器质性心脏病,在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也可发生,并且常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和动脉栓塞,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生命.临床上根据房颤的发作特点,将其分为阵发性房颤(房颤发生时间小于7d,常小于24 h,可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持续性房颤(房颤发生时间大于2 d,多需电转复或药物转复)和永久性房颤(不可能转为窦性心律).

    作者:姚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心脉隆对化疗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

    乳腺癌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伴随生活环境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乳腺癌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蒽环类药物是目前临床抗肿瘤治疗具活性药物之一,也是乳腺癌化疗中常用的药物.近年的研究发现,应用蒽环类药物联合曲妥珠单抗可显著降低乳腺癌的转移和复发率,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然而,蒽环类药物和曲妥珠单抗均具有潜在心脏毒性,极大限制了其临床使用.中医药辅助治疗乳腺癌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采取辨证治疗达到调整机体阴阳、脏腑及气血平衡,对多种放化疗以及手术根除术治疗中形成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均有防治效果.

    作者:姚铁柱;徐志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药创新如何“更快、更高、更强”?——脑心通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荟萃

    正如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秉承“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一样,药物研发和科研创新也要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具体而言是实现“更快创新、更高安全、更强疗效”,以造福广大患者,赢得市场认可.作为一家高度重视科研创新和产品研发、积极打造现代专利中药的民族企业,步长制药通过对质量安全和科技创新的巨额投入,以及对“疗效才是硬道理”的不懈追求,打造出了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等20多种明星产品,使其当之无愧地扛起了民族药业的大旗,以高端品质引领中药现代化的发展.

    作者:张广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联合办会促发展协同用药求创新——从CSC联合办会成功创举评析脑心通协同用药科研创新之路

    自2014年起,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CSC)主办的全国心血管大会(CSC年会)踏上了发展的“快轨道”.在CSC第九届委员会主任委员霍勇教授和CSC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葛均波院士等人的倡议下,从兄弟分会合作、多个会议合办、国际学会协作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会议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作者:张广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相关大出血的预防和救治专家共识》发布

    推荐理由:随着接受呼吸内镜诊疗人数的日益增多以及各种治疗技术的广泛开展,临床工作中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相关大出血的发生率亦随之增高,并成为支气管镜诊疗操作所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此,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介入呼吸病学学组、中国支气管病及介入肺脏病学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达成中国的《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相关大出血的预防和救治专家共识》.本共识的制定旨在提高临床从事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的医、技、护相关A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增强对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相关并发症的预见和防范意识,规范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相关大出血的救治流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