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8039
  • 国内刊号:11-5178/R
  • 影响因子:0.17
  • 创刊:1986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5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   2018年21期文献
  • 院士谈血液学科转化医学新进展

    陈赛娟院士:血液恶性疾病转化医学研究2013年,由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发起成立了全国血液/月中瘤多中心临床研究协作组(M-HOPES).在M-HOPES的支持下,开展了“维甲酸+砷剂优化治疗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全国多中心、随机化临床研究”.

    作者:宋亚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中国公众心肺复苏卫生健康指南

    心脏,生命动力之源,一刻不歇地推动血液在全身流动.一旦心脏跳动异常而导致泵血功能丧失(通常我们称为心眺骤停),生命就会受到严重威胁,数秒钟内患者会出现意识丧失(没有反应),60 s就呼吸停止,4min就会出现脑细胞死亡,超过10 min被抢救存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目前,中国每年有超过54万人会出现心跳骤停,相当于大约每1分钟就有人因为心跳骤停而突然倒下.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已经证实:当有人突然倒下,目击者(或第一反应人)立即识别并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按压、通气和电除颤)是成功救命的关键.为帮助公众掌握应对心跳骤停的防治方法,中国公众卫生健康指南编写委员会特颁布本健康指南,以期为我国公众心肺复苏的健康教育和普及培训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作者:王立祥;吕传柱;余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星光璀璨的百年诺奖永垂史册的人中骐骥

    近读到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王平院长所著的《诺奖之光:医学的人文情怀》一书,使自己对星光璀璨的百年诺贝尔将获得者中与医学相关者的事迹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作者坦言,正是屠呦呦获奖的喜讯,让他有了写一部与医学人文有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事迹书籍的冲动.

    作者:游苏宁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解读:第四版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

    200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对心肌梗死做了全球统一定义,此后ESC/ACC/美国心脏协会(AHA)/世界心脏联盟(WHF)于2007年和2012年对心肌梗死统一定义进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更新.2018年,ESC会议期间,第四版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公布,此次新定义对一些概念和细节进行了更新.

    作者:刘传芬;陈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创新理论体系为臂丛神经损伤患者重建灵巧的手——记2017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臂丛神经损伤及修复过程中的大脑功能重塑规律及新技术的转化研发和应用”

    臂丛神经损伤是多发于青壮年上肢严重的损伤之一,可造成一侧上肢的完全瘫痪,给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沉重负担.目前治疗水平只能重建“会动的手”,但要重建“灵巧有用的手”仍是世界难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徐文东带领他的研究团队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大脑→脊髓→神经干→靶器官的完整理论体系,并基于这个新的理论体系进行方法创新,研发中枢-周围联合治疗臂丛损伤的新手术和技术,诱导中枢和周围反馈形成良性脑重塑,临床上取得显著效果,多组神经移位术后运动(≥M3)、感觉(≥S3)功能恢复有效率达70%以上,周围-中枢联合干预后灼性神经痛缓解率达60%、疼痛量表VAS评分等平均下降约35%.项目组提出的臂丛损伤修复诊治新理论,被权威教科书Nerves and Nerve Injuries等收录,新技术受到了国际权威期刊Neurosurgery的多次称赞,成功解决了重建“灵巧有用的手”这一世界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全面小康,残疾人一个不能少”.该研究实现了恢复患者瘫痪手的功能,能够让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对于减轻社会负担、解决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2017年中华医学科技奖的评审中,徐文东团队的“臂丛神经损伤及修复过程中的大脑功能重塑规律及新技术的转化研发和应用”项目荣获一等奖.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