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 国际刊号:82-256
  • 国内刊号:1006-6586
  • 影响因子:0.37
  • 创刊:1995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256
  • 全年订价:63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2004年3期文献
  • 医疗器械产品分类和医用电器设备安全分类的探讨

    本文主要叙述了医疗器械的产品分类和医用电气设备安全分类是两个不同概念的分类,重点介绍医用电气设备的分类,相信了解这些对医疗器械的生产、注册、经营和管理会有所裨益.

    作者:张保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放射治疗信息系统与DICOM

    随着数字影像设备在医院的广泛应用,DICOM协议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厂商和PACS系统的支持.然而在过去几年内,DICOM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和发展却相当缓慢.我们在研究放射治疗工作流程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DICOM的放射治疗信息系统.本文对放射治疗信息系统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进行介绍,并提出了它在放射治疗临床过程中的应用模型.

    作者:张晓彦;孙健永;张建国;罗婉仪;陈颖志;黄焕庆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实体肿瘤射频原位灭活的原理和治疗电极的演进

    射频原位肿瘤灭活是一种治疗实体肿瘤的疗效确切的微创治疗方法,主要通过热介导引起组织凝固性坏死.各种热介导的肿瘤灭活技术的局限性在于组织凝固性坏死的范围,因而目前研究的焦点在于各种商业电极的发展及新型电极的问世,使病人在门诊只需一次射频电极插入,利用一次射频能量,即可达到一次性治愈肿瘤的目的.本文简单回顾了热介导的肿瘤灭活的历史发展,介绍了射频的生物学特征及组织灭活的机理,描述了治疗电极,包括早期原始电极,目前商业化电极及实验阶段的新型电极的演进进程及其在实验及临床治疗的现状.本文认为随着射频技术的不断优化,射频肿瘤原位灭活将在恶性肿瘤的间质热疗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作者:许锋;苗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PACS中的CR和DR设备及其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即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是医学领域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它是随着数字成像、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是全面解决医学图像的处理、存档、复制、分析、比较,以及资源共享、远程传输、异地会诊等功能的综合系统.

    作者:梁志刚;李坤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自动路由技术在PACS临床浏览中的应用

    医学影像在现代临床诊疗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为临床快速提供高质量的医学影像资料成为现代医学的一种趋势.现代PACS的建立为其提供了基础.DICOM标准、HL7标准和工作流管理技术的发展为医院临床医学影像学支持提供了选择方案.本文是作者在PACS构建中的一些体会.

    作者:王金平;任智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医用变压吸附制氧设备的选择

    简要的介绍了变压吸附技术(Pressure Swing Absorption,PSA)的原理,发展历史及工作特点.根据目前国内变压吸附医用制氧设备的情况,提出了如何正确选择适合本医院使用的变压吸附医用制氧设备的一些建议.

    作者:沃银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对我国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综合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和其他生命现象,并将其结果应用于生命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理、工、医相结合的边缘学科.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产品是保健和疾病预防、诊断、治疗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和工具,对提高保健、预防及医疗救治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作者:池慧;曲凤宏;杨国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CT的进展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近年来,从北美放射学会(RSNA)学术年会、欧洲放射学会(ECR)学术会议及同期举办的影像设备展览中,充分感受到CT成像装置发展与普及之快.这对临床医学而言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促进,但是否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对负面是否也应予以足够关注?

    作者:曹厚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企业家们谈如何开拓市场

    我国经济在不断发展,人口在增加并且越来越趋向老龄化,与此相关联的是医疗器械市场的不断扩大,据悉现在已位居世界第三,人们预计,再过几年会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面对这样一个越来越大的市场,国内国外的企业家们如何想,他们有些什么打算?从2004年4月12日在武汉长江大酒店国际会议厅举行的<2004年国际放射设备产业高峰论坛>上一些企业家的谈话中或许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端倪.以下是笔者根据记录摘编的,内容仅是发言中的一小部份,未经发言者本人审阅,权供大家参考.

    作者:叶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声造影剂SOnoVue(R)

    超声造影剂(UCA)是一种用外壳固定气体的微泡,它可以大大增强超声的背向散射,从而增强血流的回波信号和血流在血管中的多普勒信号.超声造影剂已经普遍应用于超声诊断,而超声仪器的新进展结合造影剂已使显示微循环和组织灌注成为可能.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宽景成像技术

    1简介宽景成像,又称超宽视野成像技术、全景超声成像(PanoramicImaging)、拓宽视野成像(Extended Field of View Ultrasound)、 SieScape Image、 FreeStyle extended Imaging、Wide-View Panoramic Imaging.宽景成像其含义是通过探头的移动获取一系列二维切面图像,然后利用计算机重建的方法,把这一系列二维图像拼接为一幅连续的切面图像.图1是正常超声图像和宽景超声图像的一幅比较图.

    作者:董剑;冯赫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声造影剂在基因治疗方面应用的研究

    利用微气泡及其外衣的物理特性,可将治疗基因与造影剂结合,待外周静脉注入携带基因的微气泡到达靶组织后,行超声照射可局部释放基因,并使之经通透性增大的微血管和细胞膜进入靶细胞,既提高了基因治疗的靶向性,又能促进治疗基因的转染和表达.若将特异性配体与造影剂微气泡相结合,则能进一步提高基因治疗的靶向性.此外,空化效应产生的局部冲击波,也可促进细胞摄取外源性基因.可见,造影剂微气泡可作为药物和基因运输的载体,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青萍;程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声造影剂发展简述

    在经历了20多年的缓慢进展后,上世纪90年代对于超声造影剂的研究激增,出现了可以在血流中存留较长时间的稳定的商用超声造影剂微泡制剂.

    作者:陆林忠;陈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麻醉机知识讲座(2)

    6供气装置6.1气源麻醉用气体应为液化气体或压缩气体.在密闭容器内,当温度为21℃(70 F)时,气体的绝对压强超过274.59kPa(2.8kg/cm2),或在70℃(130 F)时绝对压强超过715.89kPa(7.3kg/cm2),或液化气在37.81℃(100F)时,蒸气压超过274.59kPa(2.8kg/cm2)均属压缩.压缩气体装在耐高压的贮气筒内或由中心供气系统供给.

    作者:胡兆燕;葛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柯达医疗影像信息管理系统--SYSTEM5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业界率先推出的工业级平板显示器接口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记2004年国际放射设备产业高峰论坛

    2004年4月12日在武汉长江大酒店国际会议厅举行了<2004年国际放射设备产业高峰论坛>,论坛由国药展览公司和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主办.

    作者:叶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赴德国MEDTEC展览会考察报告

    2004年3月,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组织国内多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研究单位共10余人参观和考察了在德国斯图加特举办的MEDTEC会.

    作者:夏毅然;许泽卫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在武汉召开

    随着国内外棵植入物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外棵植入物生产企业形成一定的数量与规模,为了加强行业自律,沟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间的联系,维护企业的共同合法权益,外拉植入物相关企业自发等筹建外科植入物专业委员会,经报请国务院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民政部批准,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外科植入物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作者:国方;叶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携高新技术--飞利浦公司满怀信心开拓中国医疗市场

    趁者北京举办国际医疗仪器展览会之机.2004年4月28日,飞利浦医疗系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康佑坤(Jouko Karvinen)先生和飞利浦中国电子集团玥总裁在北京与众多媒体记者见面,并在见面会上精彩地介绍了飞利浦公司和该公司开拓中国市场的宏图大略。

    作者:国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西门子64层螺旋CT在北京现身

    在2004年国际医疗仪器设备展览会上,西门子系统集团推出了64层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西门子医疗系统集CT产品集团全球市场营销副总裁Bernd M. Othnesorge博士、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医疗集团总经理范伯龙、西门子医疗系统集团CT产品中国市场总经理曹永胜.

    作者:何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004年全国临床放射学新技术论坛

    2004年4月13日-14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召开了2004全国临床放射学新技术论坛.论坛的主办单位是国药展览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临床放射学杂志》社、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公司.

    作者:叶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艺卓显示器--专业品牌全力打造本土知名度,积极开拓中国市场

    日前,来自全球著名的专业显示器解决方案提供商 Eizo Nanao corporation (EIZO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实盛祥隆先生一行于5月25日、27日先后在中国北京、上海两地,召开了题为“艺卓显示器--专业品牌全力打造本土知名度,积极开拓中国市场”的新闻发布会,向各界媒体宣布了公司全力打造本土知名度、积极开拓中国市场的新战略.

    作者:齐岩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