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 国际刊号:82-256
  • 国内刊号:1006-6586
  • 影响因子:0.37
  • 创刊:1995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256
  • 全年订价:63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2005年5期文献
  •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研究及发展

    本文介绍了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状况,着重介绍了硅橡胶、聚氨酯、天然胶乳、聚乳酸的应用及其产业化情况.

    作者:张承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在医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应用

    对于医用高分子材料而言,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至关重要;而在不改变材料本体性质的前提下实施表面改性是一种重要而相对实用的手段之一.本文介绍了等离子体技术,对于该技术用于表面改性的基本途径和目前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方面的主要用途进行了综述,尤其是总结了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在提高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相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鹏;丁建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彩色心电向量图微机系统的研制

    利用微型计算机、心电放大器和A/D卡,配以功能丰富的软件系统,实现了心电向量图的彩色分时显示、参数计算、快速打印,克服了早期心电向量图泪点密集、误差大的缺点,并着重从软件方面阐述了系统的实现方法.

    作者:杨继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综合性医院住院病人的欠费管理在HIS中的嵌入设计

    本文针对目前大多数综合性医院存在的住院病人欠费的问题,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开发经验,提出了对原HIS系统进行欠费自动化管理的嵌入设计方案,使医院对住院病人的欠费管理终达到透明化、科学化、自动化,相应地提高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卢友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CT(X线)球管的原理、使用和养护

    目前CT影像已成为现代医院不可缺少的常规诊断技术,其核心装置CT球管是成本高的耗材,因此系统了解CT球管的原理,正确掌握其使用方法和常见故障,精心养护延长其使用寿命是极为有意义的工作.

    作者:刘俊松;吕文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从数字看中国医疗器械市场

    厂商超过1万家在进入21世纪的几年中,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而迅速扩大.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综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医保进出口商会的统计和测算:中国医疗器械制造业厂家已超过1万家,数量增速超过15%多.工业总产值超过250亿元人民币.

    作者:李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面对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强大攻势国企的出路在哪里?--访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公司总经理姜峰先生

    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公司始建于1966年,原为卫生部医疗器械工业局,1978年底划归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989年由行政性公司转为企业性公司,故公司拥有良好的政府背景.

    作者:叶慧;闻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投入决定回报--访柯达(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医疗影像系统大中华区总经理刘杰先生

    2005年5月17日下午,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第53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李博览会上,我又一次见到了柯达(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医疗影像系统在中华区总经理刘杰先生.上一次见面是在去年9月柯达公司的新闻复布会上,那时他刚刚接任总经理职立,当时,刘杰先生坦言他所面临的三大挑战是:如何保持柯达医疗影像产品的高速成长,如何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柯达员工的发展.

    作者:严晓璐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国企业参与法规协调工作迫在眉睫--AHWP会议在曼谷举行

    第3届亚太经合组织投资的亚洲协调工作大会(AHWP)暨医疗器械法规协调培训于2005年6月13-17日在曼谷举行.

    作者:孙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IGRT引领放疗新时代--记北京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学术研讨会

    调强放射治疗(IMRT)在我国放疗界已渐入人心.调强方法在不断改进,新的优化方法不断出现,照射中靶区运动的跟踪问题正在解决当中.

    作者:闻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积水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

    2005年7月11日,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召开了积水中国战略发布会,董事长大久保先生及部分中国地区合资公司领导人出席了此次会议,对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的历史和目前的战略目标作了介绍.

    作者:严晓璐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上海首届医疗器械职业培训班开学

    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上海沪市医疗器械维修培训中心承办的<医用电子仪器维修师、医用放射线设备维修师资格认证>试培训工程全面启动.

    作者:曹厚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东三省首台安装的全球高端64层CT今日现身西门子64层CT系统落户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

    西门子64层螺旋CT系统SOMATOM Sensation 64在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正常运行6个月后正式与公众见面.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64系统机架旋转速度达到0.33 s/转,可提供前所未有的杰出成像质量,能够及早地发现病灶,更快地采集信息,在几秒钟之内获得前所未有的图像细节,冠状动脉可以显示3mm的血管支架,在临床上基本可以代替有创的血管造影诊断.

    作者: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关于举办首届全国卫生信息技术应用研讨会的通知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一种新型家用手持乳癌检测装置研发成功

    今天,在欧洲和美国有近2000万人患有癌症,且数字还在增加中.1998年,全世界有620万人死于癌症.美国癌学会估计,2000年美国约有1200万新诊断的癌病例.仅仅在美国每年与癌病相关的总的费用,通常为1070亿美元.1998年,全世界抗癌市场为150多亿美元,当时曾预计到2003年将近翻一番.

    作者:杨国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超声造影在肝肿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非手术治疗治疗前病灶的定性、治疗中定位、治疗后的疗效评估等方面的应用.

    作者:罗葆明;冯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超声检查在女性心脏健康中的作用

    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症状通常和男性的症状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女性多在第二次心脏病发时才会得到救治而超声成像是改善心血管危险预警的重要诊断工具.对于女性而言,心脏病是第一杀手.然而,人们对心脏病普遍存在着误解,认为心脏病主要威胁中年男性,而女性患乳腺癌的机率比患心脏病的机率更大.

    作者: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医疗系统集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超声组织定征在产科的应用研究进展

    超声检查是产前诊断中重要的部分,目前主要依靠二维超声成像进行扫查,对图像的诊断依靠超声医生的经验判断,具有很大的主观性.而超声组织定征技术的研究目的则是通过定量分析图像中有关信息,以达到提供客观、准确的诊断信息.本文就近年超声组织定征在产科的应用研究作一总结.

    作者:常才;潘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介入性内镜超声学及发展前景

    随着电子线阵式超声内镜的发展,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注射技术已成为内镜医生诊治疾病的有力武器.实践证明,内镜超声引导下进行细针穿刺能准确地将针刺入病变中,而且通过内镜超声引导下进行引流已成为介入内镜的重要手段,对于胰腺囊肿,穿刺和引流同时具有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内镜超声引导下胆管造影和引流有可能成为治疗胆道梗阻的一种替代方法,尤其是针对胃全切或毕Ⅱ氏胃大部切除术后的病人.内镜超声引导下注射是一种微创、安全的给药方式.通过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注射进行腹腔神经丛阻滞可能效缓解胰腺癌的疼痛.通过内镜超声引导下注射给抗癌剂对局部进展期肿瘤提供了崭新的治疗方法.我们坚信,介入性内镜超声的应用前景必将是无限光明的.

    作者:孙思予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超声弹性成像的研究进展

    弹性成像能够获得组织内部的弹性分布的定量信息,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超声弹性成像近年来取得的研究进展,包括在理论上、算法上、实用化方面、应用领域和活体实验方面的进展,并对未来比较重要的发展方向作了总结.

    作者:罗建文;白净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RT-3DCDFI定性与定量评估心脏瓣膜反流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本文初步探讨了实时三维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RT-3DCDFI)诊断和定量评估瓣膜反流的临床应用价值.与2DCDFI相比,RT-3DCDFI能更加客观准确地显示瓣膜反流的起源、方向和空间分布范围,为定性与定量评价瓣膜反流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作者:谢明星;王新房;刘夏天;袁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超声内镜是将内镜检查和超声检查相结合的新型检查方法,可通过内镜直接观察腔内形态,同时又可进行实时超声扫描,以获取管壁层次的组织学声像特征和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从而进一步提高内镜和超声的诊断水平.

    作者:彭贵勇;房殿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产品信息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