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 国际刊号:82-256
  • 国内刊号:1006-6586
  • 影响因子:0.37
  • 创刊:1995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256
  • 全年订价:63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2007年7期文献
  • 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专项检查及抽验情况分析

    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是目前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和预防艾滋病传播的重要产品,也是国家局重点监控的产品之一.本文对国家局组织的多次监督抽验和2006年度专项检查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规范市场秩序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作者:李海宁;王雯;肖忆梅;任海萍;白东亭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一次性塑料血袋中还原物质的总量研究

    目的:考察不同血袋样品中还原物质的总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向空塑料血袋内充入公称容量的高纯水,在121±1℃的饱和蒸汽压下浸提30分钟,然后采用间接碘量滴定法对血袋水浸提液中的还原物质总量进行滴定分析.结果: 一般来说,血袋袋体材料的配方(厂家、批次)是影响还原物质总量的主要因素;提高保存温度,还原物质的总量增加;血袋的还原物质总量随时间延长缓慢增加;全血袋的还原物质总量高,其次是转移袋和未灭菌袋.结论: 厂家、批次、类型、保存温度、时间等因素对血袋还原物质总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实验结果为一次性塑料血袋的生产、储存、质量控制和监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作者:付步芳;母瑞红;奚廷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数字化虚拟肝脏手术计划系统注册管理研究

    三维成像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技术在临床诊疗方面的应用.数字化虚拟肝脏手术计划系统就是一个实例.根据SFDA的规定,新研发的医疗器械产品在上市前,必须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以达到产品质量控制,保证其安全、有效之目的.取得产品注册应当经过质量技术评估、标准制定、检验、临床试用以及产品风险分析等环节.本文以虚拟肝脏手术计划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新产品在取得注册证时需要进行的管理工作.

    作者:石朗;王博亮;黄晓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督管理之比较与借鉴

    比较中美两国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督管理的一般规定、生产的质量体系检查、生产企业的市场准入要求和上市后的监测等方面的差异.

    作者:徐君;邵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Medicexchange plc在中国正式组建其分支机构

    MGT资本投资公司近日宣布其子公司Medicexchange plc已在中国北京正式组建其分支机构.该机构将继续致力于医疗领域的信息交流与国际间的营销合作.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医用敷料

    医用敷料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是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吸收分泌物、保持体温、促进伤口愈合.传统的敷料虽有一定的吸湿和保护作用,但在愈合过程中易粘连伤口,造成二次损伤.随着医学治疗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医用敷料,该文章以制造敷料的材质对敷料进行分类,并简要介绍了各类敷料的性能.

    作者:赵成如;史文红;金刚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电动旋转式人工流产器的研究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旋动的方式进行人工流产的新型医疗设备.该设备完全摒弃了负压吸引原理的束缚,通过软质旋流环的转动将妊娠物缠绕、牵脱、刮削并剥离出宫腔.从工作原理和系统设计方面对设备进行了具体分析.此种方法是一种全新的人工流产方式,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并为人们对人工流产的方式提供了新的探索领域.

    作者:李震;刘传永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自适应滤波在诱发脑电探测中的应用

    用递归小二乘(RLS)自适应算法和快速横向滤波(FTF)自适应算法对诱发脑电信号(EP)进行自适应滤波处理,从而有效的从测得的脑电信号(EEG)中检测出诱发脑电信号(EP).通过MATLAB仿真并比较两种滤波方法滤波前后的波形,结果表明文中的方法能够较好的从平稳随机噪声背景中提取诱发电位信号(EP).FTF由于具有结构简单、精度高、收敛速度快、收敛速度对数据的相关性不敏感等突出优点,滤波效果更满意.

    作者:肖贵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全新耳聋诊断方法让儿童远离无声世界——晶芯(R)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芯片试剂盒

    1 为什么要进行耳聋检查耳聋是临床上常见的遗传性疾病,由遗传性因素导致的约占60%左右;2006年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残疾人总数8千万,听力残疾者2670万;1~7岁听障儿童约有80万;我国每年2000万新生儿中,严重听力障碍发生率为1‰~3‰.基于以上情况,国家和省市级政府对新生儿听力筛查越来越重视.

    作者:贾志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连续小波变换方法测定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含量

    目的:采用连续小波变换方法测定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中硫酸阿托品含量.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硫酸阿托品对照液和硫酸阿托品混合液的吸收光谱,并对紫外吸收光谱数据进行连续小波变换,提取只与硫酸阿托品有关的特征小波系数.结果:用特征小波系数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硫酸阿托品的线性范围0.06~0.48 mg.mL-1(r=0.9991)平均回收率为100.51%(n=5),RSD为0.59%.日内RSD为1.00%~1.42%,日间RSD为2.31%~3.24%.结论:本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要求条件较低,不需要物理或化学的分离,分析速度快,精确也较高,适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祁建伟;张春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自诞生以来飞速发展,在中药成分分析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HPLC-MS联用技术在中药指纹图谱建立、结构鉴定以及定量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作者:余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使用CellSlideTM系统的宫颈样本采集要求探讨

    1 实际操作的差异性实验室可以在宫颈细胞学报告中加入一些建议,诸如建议医生在一段时间或治疗之后做一次重检,或做组织活检进一步评估上皮细胞异常等.

    作者:苏春康;林民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医用超声诊断仪超声源计量检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3月颁布了新的计量检定规程,对医用超声诊断仪的质量性能及分档做了明确的规定.针对医用超声诊断仪超声源计量检定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进一步加深了对该检定规程的理解.

    作者:郑智雄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医疗网络通讯双机热备在北大医院的应用

    随着医院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基于网络的应用逐渐增多,用户对网络可靠性的需求越来越高,核心网络设备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维护,保证系统不间断运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我院提高网络通讯能力和网络可靠性的解决方案.

    作者:张会丽;姜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浅谈改建洁净手术部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国家建筑技术规范标准指导下,本文针对医院改建洁净手术部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如何因地制宜,在平面布局、设备选配安装以及维护和保养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仅供大家参考与讨论.

    作者:殷衡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医疗器械是一种特殊商品,随着政府在卫生领域投入的不断加大,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必将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和提高带来宝贵的机遇和商机.但是,机遇需要及时把握,商机面临市场竞争.国产医疗器械能否占有它应该占有的市场份额,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作者:桂福如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PET/CT在冠心病的临床应用

    PET/CT是目前先进的医学影像学仪器之一,它可无创检测心肌血流灌注、定量测定冠脉血流储备,并提供冠脉解剖影像、冠脉钙化积分,观察粥样斑块性质,对心肌存活性、心功能测定都有重要临床价值,将以上各种信息综合应在临床上,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晓昕;田月琴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PET/CT在肿瘤学中的应用进展

    PET/CT实现了功能与解剖信息的同机融合,本文介绍PET/CT的优势、在肿瘤诊断与临床分期、疗效监测与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常见的假阳性与假阴性,并简要介绍PET/CT发展前景.

    作者:赵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PET/CT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临床应用

    PET全称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是反映病变的基因、分子、代谢及功能状态的显像设备.它是利用正电子发射体的核素标记一些生理需要的化合物或代谢底物如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受体的配体及水等作为显像剂,通过病灶对显像剂的摄取来反映其代谢变化,从而为临床提供疾病的生物代谢信息,是当今生命科学、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新里程碑.

    作者:李贵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PET/CT的新进展及临床应用

    PET/CT将PET功能代谢信息与CT解剖结构信息结合在一起,可以同时反映病灶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形态结构变化,明显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PET/CT的探头晶体、图像融合技术、用户平台等方面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其临床推广应用,是目前分子影像的主要设备.

    作者:王荣福;李险峰;张春丽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