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 国际刊号:82-256
  • 国内刊号:1006-6586
  • 影响因子:0.37
  • 创刊:1995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256
  • 全年订价:63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2009年9期文献
  • 医疗器械检测机构质量体系内审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质量体系运行是一个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将会出现来自各方面的不符合质量体系运行要求的一些情况.本文重点就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在内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郭钰坚;徐锐光;王建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YY 0336-2002《一次性使用无菌阴道扩张器》挠度和强度试验方法的辨析

    因存在对YY0336-2002<一次性使用无菌阴道扩张器>挠度和强度试验方法理解上的不同,本文对扩张器的挠度和强度试验方法进行了辨析.

    作者:张志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国人口60年暨第5届生殖健康技术产品博览会在京召开

    中国人口60年暨第5届生殖健康技术产品博览会于2009年8月7日-9日在北京展览馆召开,博览会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由中国生殖健康产业协会和国家人口计生委药具发展中心承办.

    作者:叶慧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第三届中国医疗器械国际化论坛

    本届论坛旨在帮助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了解其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器械法规,促进中国医疗器械出口,并通过直接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中国医疗器械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从而振兴中国医疗器械工业.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健康监护用智能服装研究新进展

    本文主要综述了健康监护用智能服装的设计、应用等领域的研究以及目前所取得的成果.其中主要介绍了其设计的核心部件-传感系统、信号处理系统以及织物本体,并同时结合了其医学应用.后指出了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前景.

    作者:魏守一;李胜利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外置式脑深部刺激器核心技术的突破

    针对脑深部刺激器的因电源耗尽需要定期更换、体积庞大、存在潜在危险的弊端,设计了一种体外供电的隔离脉冲发生电路.该电路根据电磁耦合原理,由经皮变压器、内置电路构成,与其它脉冲发生电路相比,在不需要附加通信信道的条件下,解决了至今为止刺激脉冲极性可控的难题,可实现刺激脉冲的极性、幅值、频率及脉宽多种参数的可控可调,而且电路极为简单.通过pspice仿真及实际电路的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比较吻合,且幅值的变化范围为0~10V.因此设计的电路满足植入式刺激器对脉冲发生电路的需求,且该电路结构适用于大多数体外供电的植入式刺激器.

    作者:李刚;白冰;林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聚乳酸生物材料灭菌方法的研究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两种常用的灭菌方法(Co60辐照灭菌和EO灭菌)对聚乳酸材料本身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测试和对比聚乳酸材料灭菌前后的抗压强度的方法评价不同灭菌方法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Co60火菌后,聚乳酸材料发生脆性断裂,而EO灭菌对材料的抗压强度影响不显著.结论:Co60辐射灭菌会对聚乳酸造成结构性的破坏从而影响其力学性能,EO灭菌则对此没有影响,但是聚乳酸材料对EO的吸附力较强,采用真空干燥法去除EO残留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宋少岩;刘志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医院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本文介绍了我院设备维修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设计构想和模块功能.该系统的应用给医院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快速查询和统计的工具.

    作者:张毅;田学隆;彭承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基于SOC单片机的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设计

    介绍了DS5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的改进方案,分析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结构和工作流程;改进后的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升级和管理等诸多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可观的市场价值.

    作者:张君安;王云光;杜海涛;王文霞;王牧;Undrew Buck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呼吸机和麻醉机中的比例流量控制技术

    此文仅就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呼吸机和麻醉机的比例流量控制技术交流如下,并不过多涉及流体力学理论.若有管视之嫌,望见谅.

    作者:周晓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构建医院高可用的信息化平台

    医院信息化应用作为医院核心业务的支撑平台,其在医院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如何保障医院业务的高可用性?网络作为基础平台,从根本上决定了医院整个信息化水平及业务的稳定性、可靠性.只有充分保障三个关键区域:后台服务器区域、中间的网络平台和前端的业务终端,实现高可用.才能保障医院业务不中断高可用性.

    作者:邹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浅谈医用耗材的档案管理

    医用耗材是指用于临床实践医疗诊断与治疗的消耗性材料.加强医用耗材的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攀升,医用耗材的使用量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是高值植入性医用耗材的使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而医用耗材的档案作为材料采购和质量追踪的重要依据,其有效完善的管理也越来越体现其重要性.

    作者:俞丽敏;迟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HCRM在医疗信息管理中可行性和重要性

    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服务机构,患者随访服务将成为医院在今后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因素,通过信息手段,建立医院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支撑医院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HCRM,就是医院客户关系管理,本文从几方面介绍此方面的内容.

    作者:吴德贻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医院消毒灭菌设备简介

    医院是病菌集中的场所,医院消毒灭菌设备可以确保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让医院感染几率降低,本文从医院常用消毒灭菌设备的原理进行介绍,让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对常用的消毒火菌没备有个深刻认识.

    作者:鲁晶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PET/MRI的进展

    从上世纪80年代初,PET的出现使核医学显像诊断进入了新的时代,也使影像诊断真正地步入了分子水平.

    作者:王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PET/CT正电子成像新技术

    本文介绍近年来PET/CT中应用的主要正电子成像新技术

    作者:朱虹;罗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SPEGT及PET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肿瘤,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占90%以上.核医学影像检查(包括SPECT和PET)是甲状腺癌的主要诊断及预后评价方法之一,尤其是分子核医学的应用近年来取得了明显地进展.

    作者:高再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正电子药物显像在肝癌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肝癌是常见肿瘤,常规诊断发现时已是中晚期.正电子类药物PET/CT显像是近年来在肝癌的诊断、疗效观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就此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杨国仁;王晓慧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131I SPECT/CT显像结果、血浆Tg与甲状腺癌去分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SPECT/CT可同时进行CT和SPECT检查,实现了解剖学图像和功能图像的同机融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97例次在本院核医学科接受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131I SPECT/CT、131I全身显像、和FDG SPECT/CT显像)及血浆Tg、TSH测定结果,探讨131I SPECT/CT融合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疾病疾病进程和去分化的判断价值,以期指导临床施治.材料与方法:(1)对象:98位2001年3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核医学科接受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的197例次影像学资料,乳头状癌77例,滤泡癌15例,滤泡乳头混合性癌6例.197例次131I显像结果和断层SPECT显像结果,13例次同期FDG显像结果,大部分患者具有同期血浆Tg和TSH测定结果.(2)方法: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停服T4四周,治疗前测定血浆TSH和Tg水平.患者口服131I后5~7天做全身平面显像(131I全身显像)和局部131I SPECT/CT断层显像.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患者同期的各项影像学检查结果(131I SPECT/CT断层显像、18F-FDG显像、CT、B超、MRI等)及血浆甲状腺球蛋白测定值,对患者是否发生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转移复发进行判断,并以此做诊断结果.血浆Tg水平诊断肿瘤复发转移的判断阈值为>10 ng/ml.(3)131I影像学分期标准:不同于DTC的临床分期,根据图像显示的病灶摄取量、位置、数量及波及范围将病人分为4个期别:Ⅰ-摄取范围局限于甲状腺床;Ⅱ-甲状腺床+颈部淋巴结摄取或甲状腺床+纵隔淋巴结摄取;Ⅲ-颈部淋巴结或纵隔淋巴结摄取+肺摄取;Ⅳ-颈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肺部弥漫性摄取,或,颈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骨等其它脏器摄取.(4)统计学分析方法:SPSS软件包和EXCEL统计表,非参数秩合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以Tg血浆水平>10 ng/ml做为肿瘤复发转移判断界值的灵敏度为85.6%,特异性为66%,准确度为66%.阳性预测值为77%.阴性预测值为50%;131I WBS显像诊断的灵敏度为83%,特异性为84%,准确度为83%.阳性预测值为93%.阴性预测值为67%;131I SPECT/CT显像诊断的灵敏度为95%,特异性为84%,准确度为92%.阳性预测值为94%.阴性预测值为87%;ROC曲线分析131I SPECT/CT显像的诊断效能较高;血浆甲状腺球蛋白水平与131I SPECT/CT断层显像的影像学分期呈正相关关系.结论:131I SPECT/CT融合图像结果,改善了病灶的定位,使对肿瘤分期和预后评价更趋准确,为临床正确施治提供了有力帮助.

    作者:赵文锐;王宇;于彤;朱家瑞;包贺菊;王新强;许根祥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