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临床输液的重要性和日常需求,结合光学检测技术、实时恒温控制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制作了一种智能静脉输液监控系统。采用S T C12C5608A D单片机作为控制部件,采集液滴数、计算输液剩余量、测温与自动加热、报警提示,然后通过Zigbee与后台监控系统无线通信,通过后台监控系统推送数据至用户终端APP,实时显示输液速度、输液量、温度和异常报警等信息。实验证明:该系统实用方便,安全可靠,可以应用于各类输液场所,提高输液质量,缓解医患关系。
作者:李桂香;周勋;黄德群;陈军;梁召云;朱滨;王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直肠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的5野、7野和9野的靶区剂量分布及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差别,确定佳治疗计划野数。方法:选取9例直肠癌术后患者,均分别设计5野、7野和9野3种IMRT计划,要求靶区处方剂量都覆盖95%的计划靶体积。比较3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指数(HI)、适形指数(CI)、靶区的大剂量(Dmax)、平均剂量(Dmean)和危及器官的受量。3种计划剂量分布的差别采用两两配对t检验比较。结果:HI和CI,7野IMRT计划(以下简称7野)与5野IMRT计划(以下简称5野)比较,9野IMRT计划(以下简称9野)与5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值<0.05。7野与9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值>0.05; Dmax和Dmean,7野<5野,9野<5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值<0.05。7野与9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值>0.05;膀胱和小肠受量,3种计划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值>0.05;而左右股骨头的D5%和D m e a n,7野>5野>9野。结论:7野、9野在靶区剂量分布、适形度与剂量均匀性方面均优于5野,对危及器官的保护也同样有优势,但从实施治疗效率上看,7野优于9野。
作者:张锋;邹丽娟;陈英海;任洪琴;杨月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GB/T 6379.2目前在我国医疗器械方法学标准制定过程中运用并不完善,本文明确了其在方法学标准中应用的重要性,介绍了GB/T 6379.2中给出的在多个实验室间开展协同试验的步骤,并结合GB/T 6379.2在医疗器械方法学标准中应用的实例,说明使用这一标准进行数据统计的详细过程。
作者:于晓慧;吴平;高冉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日前,由香港特杰企业投资的方位无菌包装正式成为世界华人工商促进会成员单位,世界华人工商促进会主席李农合先生亲自担任方位无菌包装有限公司的高级战略顾问并为方位公司提笔书写“领航中国”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2016年2月24日,雅培公司与九强生物在北京签署了战略性的生化诊断试剂《技术许可和转让合作协议》。此协议主要内容包括,九强生物以技术(包括专利)许可的方式向雅培提供生化诊断试剂的生产配方及工艺控制流程;作为对价,雅培将提供一次性技术转让费用和里程碑付款,以及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转让产品的销售提成。此次签约合作涉及的产品达到55个,同时双方约定,雅培有权在九强生物既有的在研产品和将来新研发的产品线中选择新增产品。新增产品的技术许可和转让将继续按照此协议约定模式实行。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为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保障医疗器械产品使用安全有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了产品质量监督抽验。我院负责3个省份样品的检验工作,本文旨在对此次监督抽验的情况作详细介绍。
作者:陈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本文对中国、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的口腔科医疗器械分类情况进行整理汇总,并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分类思路进行分析总结,为行业监管提供参考。
作者:周良彬;李伟松;伍倚明;裴晓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传统上,我们使用动物试验来推测施用于人体的材料或产品等可能给人体带来的免疫毒性危害。但由于动物与人类种属差异的局限性和动物保护福利要求的日益加强,传统的动物实验已经不能满足对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要求。寻找与人类的在体实验原理更接近并且高效、灵敏又快速的体外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方法成为近几年国际上的研究热点。随着基础科研研究的不断深入,免疫毒理的一些机理、细胞通路、毒理学终点日渐被发现并被认知,科研工作者们开发了一些体外替代方法逐步取代动物实验。本文介绍若干免疫毒理学体外替代方法的研究进展,通过比较各方法优点及局限性给拟使用这些方法进行毒理评价的工作者一些参考意见。
作者:陈虹;王春仁;周小婷;张梅玲;韩倩倩;赵丹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使用血液透析装置的人口学特征及不良事件情况;关注血液透析装置的安全风险差异;综合评价沈阳市血液透析装置的安全性与临床合理使用情况。方法:选取市内三家医院作为集中监测单位,以在监测期内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透析装置临床基础使用信息的集中收集,结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收集的监测期内该三家医院透析装置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利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监测涉及患者297人,透析总计14609人次,患者年龄以51~70岁居多,监测期内新增患者年龄以41~50岁多;发生不良事件2例,不良事件表现均有血压下降、下肢抽搐的症状,同时分别伴有心前区不适、声音嘶哑症状;所使用透析装置安全性基本无差异。结论:通过监测,沈阳市血液透析装置的风险基本处于可接受、可控制的范围,但因其风险性高、使用广泛,仍需加强监测与监管。而且不良事件的发现与医护人员的上报意识及监测水平息息相关,因此,需要加强基层单位监测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医护人员对于不良事件鉴别和分析能力。
作者:靖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针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擅自实施荣研化学株式会社(简称“荣研化学”)下述1-5项专利权(简称“本专利权”)的行为,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接受专利权人荣研化学、专利权的被许可方专利权人的中国全资子公司荣研生物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简称“荣研中国”)以及北京蓝谱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北京蓝谱”)的联合委托和专利权人荣研化学,郑重发表联合声明如下。
作者:荣研化学株式会社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本文介绍了GE LOGIQ9超声诊断仪的基本结构,并对该设备的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故障发生的原因及维修过程。
作者:谭丹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放射MicroCT(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也称为显微CT、微焦点CT 或者微型CT,被普遍应用于医学、药学、生物、考古、材料、电子、地质学等诸多领域的研究。《MicroCT 国内外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应用趋势的研究》一文介绍了MicroCT 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应用趋势,并对我国MicroCT的发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相比传统的滤波反投影重建技术,迭代重建技术优势在于可利用先验知识对CT 系统成像进行适当模拟,适用于信息量不足,噪声状况较差的情况,有利于低剂量CT 扫描方案的施行。同时迭代技术因可引入与空间几何或测量值大小有关的约束条件,理论上能获取更高的图像质量。基于以上优点,近年来迭代技术发展迅速,已大量应用临床。《CT 迭代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发展前景》一文就迭代技术的原理、临床应用及发展前景深入阐述。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乳腺X线摄影是一种早期发现乳腺癌较为有效的成像方法,可降低乳腺癌的致死率。然而传统的二维乳腺X线检查由于乳腺组织重叠,可能会掩盖病变或导致假阳性。本文着重介绍两种新型的乳腺X线三维成像方法:数字乳腺断层摄影及锥光束乳腺C T,有助于解决乳腺组织重叠问题,降低召回率,有望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尹璐;叶兆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相比传统的滤波反投影重建技术,迭代重建技术优势在于可利用先验知识对CT系统成像进行适当模拟,适用于信息量不足,噪声状况较差的情况,有利于低剂量CT扫描方案的施行。同时迭代技术因可引入与空间几何或测量值大小有关的约束条件,理论上能获取更高的图像质量。基于以上优点,近年来迭代技术发展迅速,已大量应用临床。本文就迭代技术的原理、临床应用及发展前景综述如下。
作者:姜彦;吴润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MicroCT(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也称为显微CT、微焦点C T或者微型C T,被普遍应用于医学、药学、生物、考古、材料、电子、地质学等诸多领域的研究。本文介绍了MicroCT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应用趋势,并对我国MicroCT的发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作者:谢俊祥;张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PET/CT是正电子发射断层(PET)和X线CT同机融合的新型医学影像设备,它把解剖与功能影像有机的融为一体。本文对PET/CT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了概述,重点介绍了PET/CT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金鑫;张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