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4-1889
  • 国内刊号:12-1400/R
  • 影响因子:0.69
  • 创刊:198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天津
  • 语言:中文
  • 邮发:6-63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 1990年获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期刊评比一等奖
  • 妇产科学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07年5期文献
  • 卵巢恶性肿瘤与磷脂酰肌醇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

    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是一种与细胞信号转导有关的脂类第二信使.在人类肿瘤中,已发现P13-K信号途径的各成员具有基因结构,蛋白质表达和激酶活性等的异常改变.P13-K在卵巢癌中有异常表达,为肿瘤早期诊断、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和寻找新的基因治疗靶点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华克勤;丰有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传统的子宫切除或肌瘤挖除疗法存在创面大、术后复发率高等缺点.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是近年来用于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可保留生育能力的优点.综述了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解剖学基础、临床疗效、操作方法、常见并发症及影响因素.临床研究证实,经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患者的肌瘤体积显著缩小,出血、疼痛、月经紊乱等症状明显改善,使用UFS-QOL和HRQOL评分方法可评价患者症状的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杨学琪;瞿全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复方口服避孕药和长效避孕针与骨健康的关系

    甾类激素避孕药(包括复方口服避孕药、长效醋酸甲孕酮注射剂)因使用简便、高效在欧、美等国家广泛应用.其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轴导致卵巢激素分泌降低,但对骨代谢和骨矿物质密度的影响报道不一.可能与服药时间、随访时间、参与研究人群的年龄等因素有关.回顾近年有关复方口服避孕药、长效醋酸甲孕酮注射剂对骨矿物质影响的研究,阐述青春期、性成熟期和绝经期女性应用甾类避孕药与骨矿物质密度的关系,同时讨论对骨折的影响.

    作者:盖凌;盖萍;张丽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机制不十分确切,认为妊娠期胎盘分泌的拮抗胰岛素的各种激素增加及其造成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是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近年很多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一些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影响到个体妊娠期糖尿病易感性的差异.就近年来有关妊娠期糖尿病基因多态性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王晨虹;张铨富;余艳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外阴白色病变的研究进展

    外阴白色病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外阴局部皮肤的病变.大量研究显示,自身免疫可能与该病发病密切有关,其他可能性相关因素还包括遗传、感染、激素、代谢等,但确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定论.目前尚没有能彻底治愈该疾病的方法,局部使用抑制剂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新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费何;隋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水通道蛋白与妇产科疾病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介导不同类型细胞膜的跨膜水转运,对维持机体的正常状态至关重要.水通道蛋白调节羊水平衡及妊娠期、分娩期宫颈水平衡,在胚胎植入、月经产生及宫腔内液体的清除方面起一定的作用.辅助生殖技术中水通道蛋白可提高人卵母细胞的冻融存活率.水通道蛋白与肿瘤的发生、生长和转移有关,为肿瘤的基因靶向治疗提供新方法.

    作者:刘月玲;李留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精子DNA碎片化检测对男性不育诊治的价值

    精子DNA碎片化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精子发生过程中异常的染色质包装、氧压胁迫或凋亡异常有关.使用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彗星实验、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末端标记法和精子染色体扩散实验等方法检测精子DNA碎片化程度.精子DNA碎片化会导致不育、反复流产和助孕治疗成功率低.对于精子DNA碎片化的治疗还处于探索阶段,在DNA碎片化的发生机制及建立一种简单易行、易于标准化的临床检测方法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白晓红;糜若然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非选择妊娠妇女人群中唐氏综合征的筛选

    唐氏综合征是人类常见的染色体畸形,约1/2~1/3的胎儿无超声可识别的异常.唐氏综合征的出生前诊断一直是产前诊断的一个难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筛选方法包括:血清学筛查(妊娠早、中期)、超声筛查,根据筛查结果计算出胎儿唐氏综合征的危险度,根据危险度的高低决定是否行羊膜腔穿刺进行胎儿染色体检查.非侵入性产前诊断尚处于实验室阶段.

    作者:任芸芸;李笑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附睾β防御素研究进展

    附睾上皮各种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为精子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管腔液体微环境,使精子在附睾内转运过程中获得了终和卵子结合的重要功能.其中为重要的一类蛋白质是附睾β防御素,其在宿主生殖道防御与雄性生育方面发挥双重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开发男性避孕药物与抗生殖道感染的药物提供了新思路.就该蛋白结构与功能特征及其在诊断治疗男性不育症等方面的应用前景综述.

    作者:刘娟;李建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相关研究进展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TD)是一组以滋养层细胞异常增生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具有广泛的组织学形态和临床生物学行为,主要包括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简称绒癌)及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基于分子生物学层面的GTD病因学研究有了新的进展.综述有关细胞遗传、AP-1癌基因、maspin肿瘤抑制基因、抵抗素侵袭因子及环境因素等在滋养细胞疾病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郑锦霞;李英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与卵巢癌治疗研究进展

    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是凋亡蛋白抑制剂家族的一员,可通过抑制caspase的活性抑制细胞的凋亡.研究显示,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与卵巢癌细胞对化疗放疗的敏感性有关,下调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的表达可增加卵巢癌对顺铂等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此作用与癌细胞的p53状态有关.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引起的耐药可能与Akt,TRAIL途径有关.目前各种针对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的治疗正在研究中,有望成为卵巢癌综合治疗中的一个新途径.

    作者:郭苑青;孙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无精症者在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中的精子来源

    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及外科附睾和睾丸取精术和精子体外成熟等重大技术进步改变了原先不可治愈的睾丸衰竭(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或不可修复的梗阻性无精子症,只要在男性生殖道中找到并能得到精子,利用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就可获得高度有效的受精率,使无精症患者有机会成为生物学父亲.综述无精症患者显微受精的各种精子来源途径,并讨论各项技术的利弊和安全性.

    作者:吕睿;岳天孚;白晓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辅助生殖技术中的黄体支持

    辅助生殖技术中的控制性超促排卵会影响黄体期的激素水平,导致黄体功能不全,妊娠率下降,流产率增加,影响治疗效果.黄体支持已成为多数辅助生殖技术的常规步骤之一.黄体支持药物的选择、剂量、剂型和使用时间尚无统一标准.孕酮仍为目前常用的药物,疗效肯定.但新的药物和剂型也不断应用于临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有望成为新的黄体支持药物,其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葛芬芬;徐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囊肿剥除术对IVF-ET结局的影响

    卵巢子宫内膜囊肿是常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囊肿剥除术的复发率低、自然妊娠率高,是首先被推荐的手术方式.卵巢子宫内膜囊肿好发于生育期妇女,常合并不孕,辅助生殖技术是可供选择的治疗手段.综述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囊肿剥除术是否引起正常卵巢组织的损伤,以及手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结局的影响.

    作者:吴丽芳;林俊;吴瑞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损伤相关因素及进展

    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损伤的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是近年来关于生殖能力贮存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对卵母细胞冷冻损伤的影响因素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综述冷冻保护剂、卵母细胞特点及发育阶段、降温速率、卵母细胞的外围结构、冷冻方法等因素对卵母细胞冷冻损伤的影响机制及降低卵母细胞冷冻损伤的近进展.

    作者:张芸娜;冯云;张爱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体外受精中正常受精的分子基础和遗传因素

    体外受精是主要的、也是早应用的辅助生殖技术.经历精子获能、精子识别并穿过透明带、精卵质膜相互作用及精卵激活几个阶段.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会发生许多分子水平的生理和生化事件.通过动物实验及体外模拟实验对受精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此过程中的许多机制及具体作用分子仍不清楚.现对迄今所认识到的、此过程中所涉及的分子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宫立国;孙晓玲;翁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促排卵治疗与卵巢肿瘤发生风险

    促排卵药物的使用使不孕症的治愈率不断提高,但促排卵药物的使用是否会增加卵巢肿瘤的风险性也引起关注,二十余年来,各类研究报道两者的相关风险性不一致.就卵巢肿瘤发生的流行病学、生殖与卵巢肿瘤的关系、促排卵治疗与卵巢肿瘤发生风险的相关理论,如持续排卵假说、促性腺激素假说、激素假说和炎症假说等以及相关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胡小玲;朱依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