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在采取饮食和生活方式指导及二甲双胍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应用小剂量强的松对于降低雄激素的效果,以及对排卵率、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通过一个前瞻、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50例PCO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服用5mg/d强的松或安慰剂各26周,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接受饮食及生活方式的指导及二甲双胍500 mg/次,每日3次的治疗.主要测量指标包括:雄激素水平、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胰岛素、口服75 g糖后2h胰岛素、空腹血糖及血脂.使用t检验及相关分析进行分析.结果:小剂量强的松治疗(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37%睾酮、25%雄烯二酮、69%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和37%游离睾酮指数(FTI)降低,BMI、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空腹血糖及血脂则未受影响.随后结合氯米芬(CC)及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治疗.成熟卵泡发育率(94.7%比68.2%)、排卵率(78.9%比54.5%)、妊娠率(63.2%比45.5%)均比对照组升高.结论:在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PCOS患者使用小剂量的强的松能更有效地降低雄激素水平并增加了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
作者:邓伟芬;柳倩茹;罗国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人类成熟卵母细胞玻璃化的方法和冷冻液,探讨人类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保存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cryoleaf进行人类成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保存,复苏后行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一胚胎移植或培养至囊胚形成,观察复苏后卵母细胞受精及发育能力.根据冷冻方法分为程序化冷冻组和玻璃化冷冻组,又将玻璃化冷冻组分为自配液冷冻组和成品液冷冻组,比较各组存活率、受精率、卵裂率及囊胚形成率.结果:程序化冷冻组和玻璃化冷冻组间存活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受精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程序化组与自配液组、成品液组间存活率、卵裂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受精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成品液组与自配液组、程序化组间囊胚形成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程序化组移植4例,获得临床妊娠并分娩1例,玻璃化组移植7例.获得1例生化妊娠.结论:程序化冷冻与玻璃化冷冻法均可应用于人类成熟卵母细胞,冻融后卵母细胞具备正常受精能力及卵裂能力.玻璃化冻存人类卵母细胞具有更大发展趋势.
作者:邢琼;曹云霞;章志国;魏兆莲;周平;赵济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是一种使用广泛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研究表明,其是一种具有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的环境雌激素,可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也可通过胎盘和乳汁到达下一代体内.生殖毒性机制主要有与睾丸Leydig细胞、Sertoli细胞、germ细胞等作用干扰雄激素合成,也可通过干扰芳香酶活性及与激素合成运输有关的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影响激素的合成、分泌及运输.DEHP主要通过影响胎盘脂质及锌代谢影响胚胎发育.由于种属之间代谢差异.把动物实验结果外推到人类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考虑,但流行病调查资料显示,DEHP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曹露露;颜崇淮;沈晓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带来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多胎妊娠率增高(较正常妊娠高10倍),导致相应妊娠并发症增多,严重危及母子健康和安全.选择性减胎术的应用虽然降低妊娠并发症的发生,但减胎术导致的并发症不容忽视.自然减胎(SPR)是指妊娠过程中胚胎数目自然减少,有研究证实,自然减胎多发生在妊娠早期,其发生原因可能与胚胎数量、妊娠年龄及胚胎质量有关,并且常并发妊娠期缩短,新生儿出生体质量降低及阴道流血等.对自然减胎发生机制、发生时间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作较全面综述.
作者:周秀芬;姜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基因组印迹控制基因的转录与生殖及子代的健康发育密切相关.在原始生殖细胞阶段基因组印迹擦除,而配子的形成阶段印迹重新建立.辅助生殖技术将配子和早期胚胎暴露于体外并进行不同程度的操作,使辅助生殖技术子代印迹基因疾病风险增加.研究印迹基因疾病发病机制及与体外受精的关系,对正确评价该技术并提高辅助生殖子代健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燕军;黄荷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卵母细胞冷冻保存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类辅助生殖,但冷冻保存效率和冷冻损伤仍然制约其在临床上的普遍应用.冷冻保存会引起皮质颗粒的提前释放,透明带硬化;还会影响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形态及超微结构.终降低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因此,需进一步研究卵母细胞冷冻损伤的机制,改进冷冻保护剂和冷冻方法.
作者:褚大鹏;沈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自1986年世界首例冷冻卵子冻融复苏后行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获得妊娠成功后,卵子冷冻在辅助生殖技术领域掀起热潮.卵子冷冻为女性的生育力保存开辟了新前景,但由于技术及条件的制约,卵子冷冻及其应用一直在摸索中发展.随着冻融技术、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及未成熟卵体外培养技术的发展,卵子冷冻近年取得一定进展.已在临床应用,为女性生育力保存奠定了基础.但冻融后的卵子存活率、受精率、胚胎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仍明显低于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有待进一步研究.就近年来卵子冷冻的进展及其应用综述.
作者:徐千花;曹云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关于体外受精结局预测指标的研究一直是热点.孕酮作为女性月经周期及反应排卵的重要性激素,在体外受精促排卵的过程中其浓度的改变是否与妊娠结局相关?血清孕酮水平能否作为一个预测指标?对相关文章进行阅读总结得出:早卵泡期孕酮水平的升高降低体外受精的妊娠率,大部分研究认为,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孕酮水平与体外受精结局无关,而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后孕酮水平对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轻微.
作者:童婧;赵晓明;李卫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抑制素B(INH-B)由生殖系统细胞分泌,在女性可以较直接地反映卵巢储备,而了解卵巢储备能预测辅助生殖技术过程中卵泡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反应及预后.近年来,有较多学者研究了抑制素B与卵巢储备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意义,估计预后,采取佳的超促排卵(COH)方案,以提高低反应者的妊娠率.近年还发现抑制素B参与男性精子的发生,在男性不育患者中预测无精症患者精子获得率等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作者:陶中娥;随笑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女性的卵巢功能可因外界各种刺激、疾病、衰老等而逐渐衰竭.在卵巢功能尚未完全丧失之前,冷冻保存与移植卵巢组织,是患者日后恢复内分泌及生育功能的一个新选择.该项技术适用于因疾病本身或疾病治疗过程中可能引起卵巢功能衰竭的患者.目前卵巢组织冷冻方案有慢速冷冻法、快速冷冻法和玻璃化冷冻法.移植方案可分为自体移植和异体移植,也可分为原位移植和异位移植.结合近年关于人类卵巢组织冷冻、移植的研究进展综述.
作者:冯钰婷;金帆;金杭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孤雌生殖是没有精子参与的卵母细胞激活分裂和发育过程.孤雌生殖技术是获得组织相容性胚胎干细胞系的一项重要技术.孤雌胚胎干细胞既具有与正常胚胎干细胞相同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又规避了人胚胎干细胞面临的伦理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但孤雌胚胎干细胞系存在建系率低、分化能力有限和异常基因印迹等诸多问题,原因可能与缺乏父本基因有关.目前已经建立了小鼠、猴和人类的孤雌胚胎干细胞系.就近年孤雌生殖和孤雌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进展综述.
作者:王延伟;王延华;李建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宫颈癌病例中,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18型的检出率可高达50%~70%.HPV-16,-18型诱发宫颈癌的主要机制是其E6和E7基因在宫颈细胞中表达增加,其基因产物E6和E7两个癌蛋白分别与抑癌蛋白P53和pRb结合,进而诱导P53和PRb蛋白降解.HPV疫苗包括预防性和治疗性疫苗.国际上预防性疫苗只有GSK的Cervarix疫苗和Merke公司的Gardsil疫苗,主要预防HPV-16,-18型感染以及HPV-16,-18型相关性宫颈肿瘤和生殖器疣的发生.预防性疫苗是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以去除或减少已经被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其靶蛋白主要为E6或E7.到目前为止治疗性疫苗的类型虽然很多,主要包括肽类疫苗、病毒载体疫苗及DNA疫苗等.因为治疗性疫苗的机制比较复杂,目前还在实验阶段.
作者:周林;骆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蜕膜自然杀伤(dNK)细胞是构成妊娠早期子宫蜕膜主要的淋巴细胞,表型CD5 superbrightCD16-CD9+,功能明显区别于外周血NK细胞,通过分泌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在局部发挥着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以维持胎盘正常生成,进而保证母体和胎儿的健康.综述了利用人类标本观察到的子宫NK细胞所特有的功能,重点论述了NK细胞活化性受体与蜕膜基质细胞、滋养层细胞上的配体相互作用,介导dNK处于活化状态,而这种活化并不表现为细胞毒活性,而是通过分泌调节因子和各种生长因子,在维持健康妊娠中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杨华;胡景霞;宋文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首次出现或诊断的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会影响后代感知运动的发展,可能与患者妊娠期间胎儿花生四稀酸(AA)及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吸收不良有关,这种影响在年龄较小的孩子身上更加明显.妊娠期血糖控制的满意程度对后代神经心理及神经运动或智力的发育尤为重要.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后代早期哺乳对其神经心理发展有利,但会推迟语言的发育,导致认知发育的负面影响.由于相关研究较少,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作者:张薇;陈丹青 刊期: 2008年第05期
Brn-3a转录因子主要表达于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元亚群中,参与神经元的生存和分化相关基因的激活.对Bm-3a的调节包括启动子调节、磷酸化和尤文氏肉瘤蛋白的激活作用.而Brn-3a对神经细胞的调节包括抑制bHLH基因NeuroD4(Math3)和NeuroD1、影响p53的作用、激活α-Internexin启动子、控制感觉神经元中酪氨酸激酶受体A(TrkA)表达及与甾体激素受体共活化物(Src-1)交互作用等.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表明Brn-3a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宫颈细胞癌变有关.但其具体机制及与不同型别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关系等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肖凤仪;隋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子宫内膜同源盒基因A10(HOXA10)是内膜细胞发育和分化的调控基因,在子宫内膜的表达呈月经周期依赖性,并持续表达于妊娠子宫的蜕膜组织.HOXA10基因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的容受性,胚胎的黏附与着床,母胎界面的免疫耐受、胚胎的生长发育等紧密相关.对HOXA10基因的深入研究将为其在人工流产、不孕不育、辅助生殖技术等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可能性.
作者:陈瑞芳;黄紫蓉;丰有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患者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均存在芳香化酶过表达现象,并认为与CYPl9基因启动子Ⅱ被激活有关,前列腺素E2(PGE2),类固醇生成因子(SF-1)和DAX-1等多种活性因子参与启动子Ⅱ的调节,调控局部芳香化酶产生;同时,多种细胞因子、免疫因子及环境因素的变化,也可导致局部芳香化酶异常表达,局部雌激素生成代谢增多,而异位内膜中灭活雌二醇的17β-HSD-2减少,结果在局部造成一个雌激素高水平的微环境,这些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发生的重要机制.
作者:周爱秀;曲军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人精子细胞内活性氧的过量积蓄是男性不育的重要病因,因此对精浆活性氧进行监测是氧化应激检测的重要手段.重点介绍两种不同化学发光体系--鲁米诺发光体系和吖啶类化学物发光体系,并对其在男性不育临床中的应用进行评价.鲁米诺和光泽精作为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的分子探针,是灵敏的、可定量的,其化学发光信号能够很好地识别与精子缺陷相关的高水平氧化应激,并提供强有力的、与精液质量和精子体内外受孕潜能相关的证据.此外,在应用化学发光法进行精液氧化应激检测时,为避免非特异性干扰因素的影响,必须设立好各种对照.
作者:史庭燕;施惠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人类精液在射出后具有自发凝固并在短时间内液化的特点.发生这种现象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精液凝固与液化的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蛋白水解酶系、高分子量的精囊腺蛋白系统、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系统、微量元素锌等缺乏及pH值改变等方面.精液的凝固与液化类似于血液凝固与纤溶途径,目前精液中止血因子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迄今发现精液中的凝血因子主要包括: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剂(TFPI)、因子Ⅶ(FⅦ)及因子Ⅷ(FⅧ)等.纤溶酶原激活因子主要包括:纤溶酶原抑制因子-1(PAI-1)、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u-PA)等.
作者:陈琳慧;刘雨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生育镜(fertiloscopy)是一项问世于20世纪的检查系统,与经阴道注水腹腔镜(transvaginal hydrolaparoscopy,THL)(穹窿镜,染色通液试验和宫腔镜),输卵管镜和显微输卵管镜组成新的微创诊断技术.其检查方法与腹腔镜的检查无本质的区别.因其简便、安全、微创,被认为是腹腔镜良好的替代方法,其应用日益普及.
作者:夏恩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994年在埃及开罗召开的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ICPD)上,以人为本的生殖健康概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为使所有的育龄群众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避孕方法,并获得充分的信息和优质的服务,从1994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WHO)按照循证、共识的原则编写了计划生育四大基石性指南,旨在促进全世界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提高.2007年完成的第四本指南<全球计划生育服务提供者手册>(简称<手册>),和其他三本基石性指南一起为安全和有效地使用计划生育方法提供了支撑,本文将对其进行介绍.
作者:吴尚纯;邹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为了减少非意愿妊娠和预防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传播,作为一种预防艾滋病的策略,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等国际组织已将由妇女主动使用的杀微生物避孕制剂作为全球优先发展项目[1].
作者:沈丽琳;邵长风;张颖;候庆昌;刘苗苗;陈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广泛应用于妇科领域.卵巢囊肿剥除已是腹腔镜成熟的手术之一.但是,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后卵巢皮质创面的止血、卵巢重建.一直是众多临床医生探讨、研究的问题.本文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后残留的卵巢皮质创面用生物蛋白胶止血,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心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编者按:本刊从这期开始将不定期增加新栏目--机构与人物,将介绍国际生殖医学领域知名机构和做出杰出贡献的代表人物,目的是使读者对国际生殖医学领域的研究历史及其取得的成就有更全面的了解.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