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应激的发生源于反应性氧化物与生物抗氧化剂之间的平衡破坏,造成活性氧浓度升高,导致细胞氧化损伤.人类许多不同生殖状态下都存在氧化应激状态,尤其是辅助生殖技术(ART)过程中,体外操作不能模拟真实的体内生理条件,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氧化应激的产生及增加,其作用于精子、卵子、子宫内膜及胚胎等,影响胚胎着床,从而影响ART治疗结局,就ART过程中出现氧化应激状态的可能性及目前有效预防措施综述.
作者:欧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多重置换扩增技术(MDA)是基于环状滚动扩增的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具有高扩增效率和高保真性等特点.尽管用于单细胞扩增时存在某些缺陷,但其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中仍取得巨大进展.MDA联合常规PCR技术已成功用于PGD的临床诊断,实现了单次胚胎活检、单个胚胎细胞的性别、部分单基因病的同步诊断.
作者:彭兆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孕激素与孕激素核受体结合,通过结合靶基因上的激素应答元件,调节靶基因表达,孕激素的这种作用被称为基因作用.但许多实验已证明,孕激素可不依赖孕激素核受体的转录活性产生快速调节作用,这些作用被称为孕激素的非基因作用.对于孕激素的非基因作用可以通过孕激素核受体与孕激素膜受体实现.对于孕激素非基因作用的研究对动物和人的许多生理变化有新的理解,并为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的发生和药物治疗研究开辟了新的前景.
作者:朴曙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不孕症治疗仍存在诸多争议.多数研究认为,药物治疗前,通过禁烟、禁酒和体育锻炼减轻体质量,调整患者既往不良生活方式对治疗非常有效.临床推荐一线治疗方法是抗雌激素类药物--氯米芬诱发排卵.氯米芬诱发后不能排卵者推荐采用二线方法,即服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类药物或腹腔镜卵巢打孔术(LOS),但存在相应不良反应.临床推荐三线治疗是体外受精(IVF).一糖耐量受损的PCOS患者尚需应用胰岛素增敏药物联合其他疗法,因其临床剂量尚不明确,应用要严格慎重.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效果好,致畸率低,但目前无法确定其临床治疗剂量.
作者:刘逸超;杨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本研究的目的是提高用过氧化物酶试验检测精液中的白细胞时所得的圆形细胞数量的精确度.精液样本的圆形细胞浓度在(0.6~6)×106/mL之间,降低精液的稀释度,增加被测悬浮液的体积.1+5(1:6)的稀释度适合于测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并能为细胞检测提供足够清晰的背景.在该稀释度下,测定Neubauer-改良精子计数板两边所有18个网格中的细胞数量,额定细胞浓度为(1.9~3.3)×106/mL的10个样本中只有3个样本的圆形细胞数≥400个.由于更低浓度的精子稀释液不适合测定圆形细胞或其过氧化物酶反应产物,所以无法精确测量(抽样误差5%)参考下限值(1×106/mL).结果表明,正是由于测定精液中的10个样本中圆形细胞很难精确到1×106/mL,所以白细胞精液症临界值的确定一直存在诸多分歧.因此需要建立一些统计学上合理的参考限.
作者:Cooper TG;Hellenkemper B;马蓉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祝贺各位编撰新版<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分析实验室技术手册>(简称手册)的作者.手册是推广男科学临床实践的重要工具.然而,手册中叙述的检测方法对预测男性生育力的作用有限,且无法揭示生育力低下的潜在原因.呼吁再次关注男性生育力诊断研究.生育能力应该视为一种连续性状,应放弃人为地将其分为有或没有生育力的做法.应以前瞻性研究数据为基础,开发出可预测生育力低下夫妇一年内妊娠可能性的流程,以指导今后复杂的治疗方案的制定.未来将期待建立检测不育潜在病理机制的方法,以开发个性化治疗手段.诸如氧化应激作用、细胞内调节功能缺陷及正在发展的蛋白质组学等前沿领域,均应进行相应的探索.
作者:Ford WCL;季灵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简要概述多种分析人类精液检测结果的方法.参考区间(参考值范围)是常用的解释临床实验结果的工具.参考值范围概念的发展,有赖于20世纪80年代临床化学专家国际联盟对这一概念的详尽阐述.这些指南要求:健康参考人群至少应包括120个健康个体,并对其进行分类,辨别外延5%的参考值数据来确定双侧或单侧参考区间的界限值.近,基于流行病学结果分析得出的决定限,也已用来解读分析检测结果.参考群体必须根据检验项目的临床使用要求严格定义:如果参考值范围用于评估男性生育能力,12个月内使配偶成功妊娠的男性应当是合适的参考人群;如果用于精液检测结果的流行病学评估,随机选择的健康男性应该是为理想的参考群体.虽然男性个体精液检测结果基于参考值和决定限无疑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解释结果的工具,但从长远看,解释精液检查结果的多因素方法或结合女性有关因素的分析,似乎是检测生育能力低下夫妇妊娠可能性的佳方式.
作者:Boyd JC;赵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准确的精液分析不仅对制订患者的治疗方案,而且对研究精液质量总体变化趋势、避孕效果和毒理作用都至关重要.导致精液分析标准化困难的原因有:精液分析缺乏可比较的客观标准,需要技术人员主观评定;技术人员缺乏培训;实验室的检测能力(PT)存在问题;实验室不愿意改变现有技术等.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分析实验室技术手册>提供了全面改进的标准流程,详尽地纠正了大量误解.然而仅从文字和图片上学习,效果有限.WHO专门编辑出版了一部DVD,为每项技术提供质量控制方法与标准示范,其中包括评估精子活力、形态和密度质量标准,这将提高手册的使用效率.然而,只有手册和DVD还不够,还有待于对建立标准化的技术和严格实施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达成共识,并确保在实验室中完全按照该手册操作,而不仅仅是报道各实验室自己如何操作.除非精液分析得到改进,否则患者的诊疗质量将始终难以提高,而且比较不同实验室之间的研究结果,价值也会很有限.
作者:Brazil C;甄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在<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分析实验室技术手册>(简称手册)第5版中,首次增加了人类精液特征的参考值范围.现阐述提供这些数据是否有助于平息就某些问题引发的广泛争议,如时间地点不同,精液计数差异明显;能否证实某些假设,如人类活动向环境中排放的化学物质损害男性生殖健康等.也解释了这些参考值并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原因.虽然既定的精液特征参考值对流行病学研究的价值有限.但世界卫生组织(WHO)手册对建立合适的研究方案极具价值.尽管精液分析有局限性,但仍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有用工具,而且至今尚无其他更好的方法能取而代之.
作者:Ellekilde Bonde JP;甄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分析实验室技术手册>中提出4%这一非常低的正常精子形态临界值与近期发表的数值和报道中正常精子形态平均值下降趋势一致.导致正常形态精子比例下降的可能原因很多.首先是引进了评估精子形态的严格标准.其他的原因可能包括采用另外的标准定义精子形态异常,诸多负面环境因素导致的精液参数下降.虽然同原先使用的严格评估精子形态的标准一样,新引入的非常低的正常值本身并不能提供强有力的预测值来评价男性生殖潜能,但是如果将全面、严格的评价精子形态的方法与其他可行的精子形态参数一起应用,仍然可得到一个良好的预测值,已知有一些形态参数对精子异常有很强的预测与预后判断作用.此外,更好的方法学国际标准化,精子形态评估标准解释的一致性及标准的国际室间质量控制(EQC)计划对保证精子形态预测值的精确性极为重要.
作者:Menkveld R;甄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是所有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的基础.与其他医学学科相比,研究者近才认识到男科实验室需要有QA和QC.此外,有证据表明,一些医生并不完全赞成尚需进行QA和QC的努力.然而,由于QA和QC是质量管理实施过程的中心环节,评审机构和监管部门越来越需要实验室制定有效的QA和QC措施.随着<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分析实验室技术手册>第5版的出版,该手册推荐的实验方法学已有相应的修改,现行的QA和QC体系也需作出一定程度的更新,以适应新的变化和要求.主要讨论该手册在3方面的变化,即:①建议根据精液质量推测体积.②精子活力等级由原来的4级改为3级.③将精子形态的参考值下限定为4%(95%Cl为3%-4%).还讨论了QC及QA在所有男科实验室检测中的重要性,包括即将开展的评估精子DNA完整性的实验.同时,阐述对从事男科学检验工作人员开展充分的初级培训与专业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作者:Pacey AA;刘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常规精液分析中可区分慢速和快速前向运动精子,且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讨论了精液分析对于生育力低下夫妇和男性不育患者的不同意义.临床上应重视区分2种形式的前向运动精子,以避免丢失精液样本原有的重要信息.
作者:Bj(o)rndahl L;甄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评论新的、全面的精液分析指南: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分析实验室技术手册>(简称手册).该手册不但描述了精液分析中常规变量的测定方法,还描述了对精子功能检测具有重要价值但不常见的其他多种检测方法.手册记录了体外受精及宫腔内人工授精过程中精液处理的方法和技术,还详述了多种精液评价的实用技术.手册对进行精液分析的实验室均有指导意义.
作者:Jequier AM;刘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精液分析技术是生殖医学领域内一个重要的研究与检测技术.回顾历史,真正科学意义上的精液分析技术始于1929年,当时在权威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精子计数可用于不育症诊断与判断预后及治疗效果的论文.
作者:王一飞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