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部位、大小及数目的子宫肌瘤对妊娠的不同影响,分析合并子宫肌瘤的不孕症患者手术指征的选择,临床上不同手术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术后妊娠时机的选择。黏膜下、肌壁间和浆膜下子宫肌瘤对生育率的影响呈递减次序。黏膜下肌瘤对生育影响大,有症状的黏膜下肌瘤应予切除,不推荐切除浆膜下肌瘤。对不明原因不孕合并肌壁间肌瘤的女性手术治疗需综合多因素,全面评估,进行个体化治疗。新兴的子宫肌瘤治疗方法如高强度聚焦超声和子宫动脉栓塞术不适用于有妊娠意愿的妇女。肌瘤剔除术后应个体化选择避孕时间,对术后肌瘤复发和妊娠后子宫破裂需要重视。
作者:赵桂君;陈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女性生殖器官在形成、分化过程中,若受到某些内源性因素(如基因或染色体异常等)或外源性因素(如使用性激素类药物)的影响,原始性腺的分化、发育、内生殖器始基的融合、管道腔化和发育以及外生殖器的衍变可发生改变,导致各种女性内外生殖器官发育异常。尽管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发生率低,但可能从性交、排卵、受精、着床等各个方面影响患者的生殖力,导致不育。大部分患者有闭经、生殖道梗阻以及生殖障碍等临床表现。手术矫正畸形与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为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的不育患者提供了生育的可能以及新的生育途径,可达到解除梗阻、恢复解剖、促进生育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作者:黄禾;田秦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前,不孕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于因不孕症就诊的女性,输卵管通畅性检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诊断输卵管通畅性的“金标准”是腹腔镜下美蓝通液术,目前一线检查方法是子宫输卵管造影(HSG)。但腹腔镜下美蓝通液术需住院在全身麻醉下进行,HSG又存在碘过敏、放射线暴露等风险,因此学者们一直致力于研究输卵管超声造影技术。目前常见的输卵管超声造影技术包括盐水灌注超声造影(SIS)、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HyCoSy)、子宫输卵管超声泡沫造影(HyFoSy)等,尤其以HyCoSy应用广。与传统的腹腔镜下美蓝通液术及HSG相比,HyCoSy诊断效果可靠,操作过程简便,耐受性好,又避免了上述缺点,有望成为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一线方法。
作者:香钰婷;白文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全球育龄夫妇不孕症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女性不孕以排卵障碍和输卵管因素居多。输卵管异常如输卵管炎症、粘连、阻塞导致的输卵管性不孕是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由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淋病奈瑟菌、结核菌等病原体引起的盆腔炎性疾病是输卵管性不孕的常见病因,其次是阑尾炎、人工流产手术及盆腹腔手术,此外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先天发育异常等也是输卵管性不孕的病因。由于输卵管性不孕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社会带来极大经济负担,患者也遭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就输卵管性不孕的流行病学及病因进行综述和探讨,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诊治。
作者:朱慧莉;黄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是指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同时存在,这种罕见疾病的发生率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显著升高。异位妊娠部位可包括输卵管、宫颈、卵巢、腹腔以及剖宫产切口。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加之宫内妊娠的干扰,临床上常漏诊、误诊及延误治疗,从而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治疗方法包括期待、穿刺、手术等。治疗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意愿、异位妊娠部位及患者病情等综合考虑,实施个体化治疗。对于想要保留宫内妊娠的患者,在治疗异位妊娠的同时,如何避免对宫内妊娠造成影响仍是目前临床治疗面临的挑战。
作者:吴章鑫;马彩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输卵管近端阻塞(PTO)是输卵管性不孕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PTO的原因包括黏液栓和其他不定形物质,子宫输卵管口痉挛,结节性输卵管峡炎,盆腔炎性疾病或子宫内膜异位症产生纤维化导致的解剖学阻塞。输卵管再通术(FTR)利用机械性原理将堵塞的近端输卵管打通。FTR的方法有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输卵管再通术,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导丝介入术,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导丝介入术,输卵管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导丝介入术。术者可根据对各种技术的熟练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宫腔镜、腹腔镜、输卵管镜三镜联合的手术方式可作为FTR的标准术式,但输卵管镜的局限性限制了“三镜联合”在临床中的应用。FTR术后的自然妊娠率与体外受精(IVF)的妊娠率相似,两者在治疗PTO时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作者:陈俊;侯海燕;陈亚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门诊促排卵监测指导同房是简单、常用且有效的助孕手段。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经验,从门诊促排卵前的检查、评估及准备,门诊促排卵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常用促排卵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用法,评估卵泡发育情况和指导同房时机,以及促排卵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5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并特别强调促排卵监测前要排除妊娠禁忌证和促排卵禁忌证,熟练掌握各种促排卵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用法,灵活运用多种手段评估卵泡发育情况及预测排卵时间,及时预防和诊治各种并发症。
作者:杨一华;欧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不孕症中10%~15%为宫腔因素所致,为常见的原因是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纵隔和宫腔粘连,其他如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结核、宫腔妊娠物残留等,可引起宫腔形态失常、收缩异常、异常血管形成、炎症反应、内膜容受性下降等,影响受孕和导致流产发生。适时而恰当地给予子宫性不孕、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检查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这部分人群的妊娠率和妊娠结局。
作者:高蜀君;隋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卵子的数量和质量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在同龄女性中生育力的差异也很大。目前已发现多种方法预测卵巢刺激后的反应性和生殖潜能。抗苗勒管激素(AMH)是一种由小的生长卵泡内的颗粒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可以间接反映始基卵泡池内的卵泡数量,进而反映卵巢的储备。AMH已经被用于预测体外受精(IVF)周期中卵巢刺激的反应性,预测绝经年龄,评估医源性损伤后的卵巢储备,替代窦卵泡计数(AFC)用于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
作者:刘振兴;李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卵巢针刺术治疗氯米芬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3月因不孕症来我院就诊的患者,确诊为PCOS且对氯米芬抵抗患者72例,行腹腔镜下卵巢穿刺术同时进行宫腔镜输卵管导管介入通液术。观察术前及术后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泌乳素(PRL)、雌二醇(E2)的变化,观察术前及术后双侧卵巢体积及形态、排卵情况的变化,随访2年后生育转归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72例PCOS且对氯米芬抵抗患者行腹腔镜下卵巢针刺术,10例输卵管、卵巢粘连者予以粘连分解术。2例提示一侧输卵管堵塞,经宫腔镜下输卵管导丝介入后通畅。腹腔镜下卵巢针刺术后2个月LH、T水平与术前相比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体积术前平均为(11.773±6.553)cm3,术后2个月平均为(7.852±3.763)cm3,术后卵巢体积缩小(t=2.974,P=0.009)。自然排卵率达61.11%(44/72),加上药物治疗后排卵率可高达86.11%(62/72)。术后24个月妊娠率47.2%(34/72)。结论:腹腔镜卵巢针刺术治疗PCOS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满意,为药物治疗失败的PCOS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陈晓;陈亚琼;高秀霞;侯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多部位妊娠的高危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医学中心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例IVF-ET术后多部位妊娠病例。结果:因输卵管因素行IVF的9例,其中8例有盆腔手术史。9例多部位妊娠患者初诊得以超声诊断。10例患者均予手术治疗,包括腹腔镜手术7例,经阴道减胎术3例。术后娩出8例健康胎儿。结论:输卵管炎性疾病或盆腔手术史的患者是多部位妊娠的高危因素;诊断首选经阴道超声;腹腔镜手术对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妊娠或宫角妊娠安全有效;宫内妊娠合并宫颈妊娠或瘢痕妊娠推荐经阴道超声选择性减胎术。
作者:翁慧男;陈烨;唐婷;阮建兴;刘风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代替输卵管镜在输卵管积水不孕症生殖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8月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妇科因输卵管积水不孕症而住院手术的4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术中用宫腔镜观察输卵管管腔内是否存在粘连、黏膜皱襞缺失、黏膜皱襞圆钝、碎片、异物和异常血管,以上6项出现1项计1分,计算总的F值评分,根据F值行输卵管线性切除术或输卵管造口术,统计输卵管造口术后患者2年内的宫内妊娠率及活产率。结果:43例患者共66条输卵管确诊为输卵管积水,8条输卵管F值≥2分行输卵管线性切除术,行输卵管造口术者术后2年累积妊娠率为45%(18/40),活产率为35%(14/40)。结论:宫腔镜代输卵管镜可对输卵管内部进行观察,指导输卵管积水的进一步处理,并可能提高患者术后妊娠率。
作者:陈俊;侯海燕;陈亚琼;陈晓;杨振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生殖手术中输卵管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为预后及术后指导受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经查阅国内外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采用自行设计的专家咨询表,通过三轮专家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生殖手术后输卵管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权重。结果:三轮专家咨询的协调系数均为0.426,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级至五级指标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在0.625~0.630、0.600~0.640、0.595~0.630、0.585~0.655和0.595~0.650之间。经过三轮专家咨询确定的指标体系包括2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31个四级指标和33个五级指标。其中,输卵管通畅度在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生殖手术预后的权重高(0.673),双侧通畅高于单侧通畅,本身通畅高于手术复通,经手术复通者输卵管远端造口的权重高于近端导丝介入者,而两端均阻塞者低。对于输卵管的形态判断,双侧通畅、本身形态正常的权重较高。经手术恢复形态者,伞端形态与结构较输卵管与卵巢相对位置更为重要,伞端狭窄的权重高于积水造口后,输卵管周围膜样粘连者高于输卵管扭曲上举者。术后输卵管形态仍异常者,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伞端无自由度、造口后无正常伞端、积水输卵管内部结构异常。结论:用Delphi法构建的输卵管不孕患者生殖手术后输卵管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信度、可靠性高,可为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生殖手术预后及术后指导受孕提供参考。
作者:侯海燕;兰晓霞;陈俊;孙旸;陈亚琼;杨振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女性不孕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宫腔疾病和输卵管病变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两大主要因素,不论自然受孕亦或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宫腔正常是成功妊娠基本的条件。然而,临床在诊治不孕症时,相当数量的医生更多地关注输卵管通畅情况的检查及治疗,而对宫腔因素引起不孕症的关注则相对不足。导致不孕症的常见宫腔疾病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子宫畸形、子宫肌瘤等。国内外报道的主要宫腔疾病的病因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主要病因的前后顺序。宫腔镜检查作为一种新的、微创性妇科诊疗技术,可以直观地了解宫内情况,及时发现导致不孕的宫腔疾病,同时可手术处理宫腔的异常情况,已经成为不孕症检查和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孟跃进;杨金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输卵管疾病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包括输卵管近端阻塞,远端粘连、闭锁、积水,输卵管妊娠和绝育术等。输卵管显微手术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两者互为补充。为了在风险小的情况下提高妊娠率,输卵管显微手术应该由腹腔镜等微创手术经验丰富的医生来完成,并遵循7项基本原则:①一定要有手术适应证;②恰当的患者选择;③选择创伤小的方法;④具备显微外科器械;⑤组织损伤小化;⑥精确的解剖重建;⑦避免手术并发症。优秀的外科医生更加注重手术操作细节,懂得如何取舍,并且选择正确的术式实现患者利益大化。
作者:LI Tin-chiu;侯海燕;陈亚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妇科常见病,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困难,至少25%~35%的女性不孕症与EMs有关。EMs合并不孕的治疗一般不主张期待疗法,欧美及中国的新EMs指南和共识也不建议采用药物治疗EMs以提高自然妊娠率,目前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和助孕治疗,而采用何种方式及确切的实施时间等策略问题却存在争议。本文就微、轻度EMs合并不孕的手术及助孕治疗,中、重度EMs合并不孕的手术适应证及腹腔镜手术时机,手术治疗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术后处理及术后妊娠率的评估,复发性EMs合并不孕的处理,疑似EMs合并不孕的处理,EMs合并不孕患者助孕前的药物预处理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针对EMs合并不孕的处理建议。
作者:冒韵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输卵管因素引起的不孕(简称输卵管性不孕)是女性不孕的首要原因,主要包括近端输卵管梗阻、输卵管绝育术和输卵管远端粘连、闭锁、积水。在辅助生殖技术占据生殖医学主导地位的今天,生殖手术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中的地位并未改变。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卵巢储备功能、术后输卵管功能、男方精液参数等指标后有指征地实施个体化生殖手术,不仅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还可以恢复患者多次自然受孕的能力,这与我国现行生育政策更为贴合。针对输卵管病变部位的不同,采取的术式也各异,主要有近端输卵管吻合术、输卵管导丝介入术、中段输卵管吻合术、输卵管粘连分解术、输卵管伞端成形术、输卵管造口术、输卵管切除术和输卵管结扎术。
作者:陈亚琼;陈俊;侯海燕;董渠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手术是治疗输卵管阻塞的主要方法,宫腹腔镜技术使治疗女性不孕症的输卵管手术进入了微创时代。准确评价输卵管功能有助于分析不孕症的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腹腔镜检查、超声检查和子宫输卵管造影是术前评估输卵管状态的常用方法。二维、三维、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通过观察输卵管动态变化,对输卵管病变的评估更趋准确。输卵管远端阻塞的治疗有输卵管造口术、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近端阻断、宫腔镜下输卵管栓塞术、输卵管伞端成形术、输卵管近端结扎远端造口术、超声引导下输卵管积水抽吸硬化疗法等术式,各有其适应证。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是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的有效方法,可在腹腔镜、宫腔镜、超声引导下或放射线介入下进行。其中以宫腹腔镜联合疏通输卵管为常用,并可同时诊治盆腔粘连和子宫内膜异位症。体外受精和输卵管手术是输卵管性不孕的互补治疗。将输卵管镜、机器人和三维腹腔镜以及COOK导丝用于输卵管重建手术中,有望提高妊娠率。
作者:夏恩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全面二孩政策放开,相当一部分再生育女性进入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的年龄。DOR预示卵巢对药物刺激的反应下降,卵母细胞质量不良,发生“受孕难,易流产”的现象,准确、及时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对于拟生育人群至关重要。目前针对DOR人群的生育策略包括:①积极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其中温和刺激、微刺激或自然周期方案已成为DOR人群的重要方案;②辅以添加生长激素、弱雄激素、抗氧化剂提高助孕成功率;③赠卵体外受精(卵子库的建设)及生殖工程技术。即使先进的助孕技术,对由于年龄原因导致的DOR,仍然很难获得良好的临床妊娠结局。
作者:马翔;刘嘉茵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