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 EMP)对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揭示EMP照射导致学习记忆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 EMP照射条件为6×104 V/m,脉冲上升时间20 ns,脉宽30 μs,频率2.5脉冲/min,作用2 min.二级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EMP组(n=35)和对照组(n=5),EMP组大鼠接受EMP照射后分别于0 h,6 h,12 h,24 h,3 d,7 d,14 d断头取脑,每个时间点取5只,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检测海马组织中NMDA-R1在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EMP照射后1 h即可见NMDA-R1 mRNA 表达水平的升高,6 h显著(1.64±0.35),与对照组(0.20±0.05)相比(P<0.01),12~24 h有所回降,3~7 d 又明显升高 (1.66±0.36, 1.64±0.31, P<0.01).EMP 照射后 14 d, NMDA-R1 mRNA 的表达仍维持在高于对照组水平 (P<0.05). 结论 EMP照射后, 机体可能通过某种途径激活了NMDA-R1 mRNA的转录和翻译,合成新的受体分子以适应学习记忆功能的需要.
作者:张文彬;许倩;李玉红;王德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制备大肠杆菌O157:H7多克隆抗体,比较3种纯化方法对抗体性能的影响,为食品检验、临床和血清学检验O157:H7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传统方法制备大肠杆菌O157:H7多克隆抗体,利用盐析法、亲和层析法和抗原吸附法对其进行纯化,采用SDS-PAGE、Bradford法、ELISA等实验技术检测纯化后抗体的纯度、比效价、交叉反应性,从而比较3种纯化方法的纯化效果.结果 获得效价1:131072的大肠杆菌O157:H7抗血清.亲和层析法所得纯化产物纯度较高,抗体解链为分子量约55 kDa和25 kDa的蛋白,抗原吸附法所得产物纯度次之,盐析法所得产物的纯度较差,有多条杂蛋白条带.抗原吸附法所得纯化产物比效价较高为349.3,并且与其他5株细菌的交叉反应情况相对反应较小.结论 亲和层析法和抗原吸附法纯化抗体均有一定的优越性,抗原吸法得到的抗体使用性能较好.
作者:郎婧;金敏;王新为;李君文;晁福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银杏黄酮(GBE)对卡铂(CBDCA)所致大鼠肾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灌胃给予大鼠GBE后腹腔内注射CBDCA,5 d后检测肾脏、血清的氧化损伤指标,并测定尿与肾皮质中铂含量,观察GBE保护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结果 CBDCA组肾脏系数、NAG活性、BUN质量浓度分别为0.96×10-2g/g、23.58 U/g和87.05 mg/d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73×10-2g/g、14.08 U/g、22.55 mg/dL),P<0.01.250、500和750 mg/kg GBE预处理后第5天,大鼠肾脏系数、NAG活性和BUN质量浓度均不同程度减少,以500 mg/kg组GBE预处理的效果明显,该组肾脏系数、NAG活性和BUN质量浓度分别为0.79×10-2g/g、15.86 U/g和25.98 mg/dL,明显低于CBDA组(P<0.05,P<0.01).GBE预处理可抑制CBDCA引起的MDA形成增高,抑制GSH和GSH-Px活性下降,并能降低CBDCA所致大鼠肾皮质铂含量增高,促进铂经尿排泄.结论 GBE对CBDCA的肾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其部分机制为抗氧化作用,还可能与促进铂清除有关.
作者:屠晓钢;乔凌;卢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复方党参、复方红景天等4种中药复方防治高原脱适应的效果.方法 对驻守海拔5 170 m 1年的57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5组:银杏叶片组(12人);复方红景天组(12人);刺五加组(11人);复方党参组(11人);对照组(11人).采用单盲方法进行实验.自返回平原前第5天药物组开始分别口服上述药物,对照组口服炒面胶囊,直至返回平原后第7天,共服药12 d.采用高原脱适应症状调查表随访返回平原后第2、4、6天的脱适应症状.返回平原后第7天清晨采静脉血检测MDA、SOD、NO及NOS的水平;心理生理测试仪测试左右手交叉敲击动作频率和数字记忆广度顺背数;二级定量负荷踏阶运动实验评价PWC170和台阶指数.结果 脱适应症状得分复方党参组返回平原第2、4、6天(1.73±0.79、1.36±0.67、0.91±0.54) 和复方红景天组返回平原第 4、 6天 (1.67±0.89、 1.25±0.87) 较对照组 (2.82±1.17、 3.18±1.78、 2.09± 0.70) 减少(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银杏叶片组、复方红景天组和复方党参组MDA均降低,NO、NOS增高,银杏叶片组和复方党参组SOD增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复方党参组左右手交叉敲击动作频率总次数和正确次数增加(P<0.05),平均每次敲击时间减少(P<0.05);复方党参组和复方红景天组数字记忆广度顺背数测验得分较对照组增高(P<0.05); 复方党参组和复方红景天组 PWC170 (196.9±13.3 和 197.6±29.4) 较对照组 (175.0±13.60)增高(P<0.05),台阶指数(62.69±9.69和62.07±3.30)较对照组(54.59±7.17)增高(P<0.05).结论 复方党参胶囊和复方红景天胶囊防治高原脱适应效果较好.
作者:张西洲;崔建华;李彬;王宏运;马广全;张泉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在高原现场对藏药红景天预防急性高原病(AMS)和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进行评估.方法 选择来自格尔木的登山队员41名,其中男性35名,女性6名.随机分为红景天组、醋氮酰胺组和未服药组.分别在海拔2 900 m、5 050 m和5 600 m不同高度检测登山队员的SaO2、HR、BP和调查 AMS 症状,并结合一些体征、登山成功率及AMS发生率评价红景天抗缺氧作用.结果 在海拔5 050 m,红景天组SaO2[(74.7±8.5)%]明显高于未服药组[(66.0±8.9)%](P<0.01),略低于醋氮酰胺组;在5 600 m略下降,仍比未服药组高(P<0.05),与醋氮酰胺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海拔5 050 m,红景天组HR[(94.2±14.7)b/min]显著低于未服药组[(110.1±11.0)b/min](P<0.01);在海拔2 900 m和5 600 m,3个组HR无明显差异.3个组成功登上6 178 m顶峰的人数中,醋氮酰胺组占本组队员84.6%;红景天组占本组队员66.7%,未服药组仅占本组队员36.8%.根据AMS评分,未服药组2人患AMS,而红景天和醋氮酰胺组未出现AMS.结论 红景天不仅有预防AMS作用,而且能提高机体在低氧条件下的运动能力.
作者:李生花;靳国恩;李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空军大学飞行学员的MBTI人格类型特征,为对飞行人员的心理评估、健康教育与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修订后的中文版MBTI人格类型量表对780名大学三年级飞行学员进行测试.结果 学员在E、S、T、J偏好的得分均高于I、N、F、P偏好;在780名学员中ESTJ人格类型多,占总人数的28.1%,其次为ESTP、ESFJ、ESFP人格分型,分别占总人数的14.1%、8.3%、7.7%,而INFJ、INFP、INTP、ENFJ人格类型少,分别占总人数的0.6%,1.3%、1.3%、1.7%.根据入学考试时的成绩分为甲、乙、丙3个班.3个班学员百分比高的人格类型均为ESTJ,分别为21.8%、32.4%、22.8%;少的人格类型甲班为INFJ(0.4%),乙班为INFJ、INTP(均为0.9%),丙班为INFJ、ENFJ(0);比较3个班学员MBTI人格类型分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大学三年级飞行学员大多为E、S、T、J偏好,与军队特殊环境和军事飞行人员所肩负的责任要求相适应;仍有少数飞行学员易发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3个班学员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卫生教育、指导和保护工作.
作者:王扬;刘红巾;陈静;肖晓光;李燕玉;苗丹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南、北方步兵部队战士的膳食营养状况,为制定我军步兵部队新的食物定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称量法,连续5 d对南方某部甲、乙连及北方某部丙、丁连共245人进行膳食调查;同时进行24 h生活观察.结果 (1) 平均每人每日的能量消耗为15.56 kJ,属于重度~极重度体力劳动强度;(2)平均每人每日消耗的食物种类,南方步兵为27~34种;北方步兵为30~41种;(3)谷类、蔬菜、鱼虾的摄入量普遍不足;多数连队蛋类、豆类及制品的摄入量偏低,但油脂的摄入量偏高,平均超标18.6%;(4)热能81.5%来源于植物性食物,而摄入动物性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之和占摄入蛋白质总量的46.8%,符合军标要求;(5)平均每人每日的能量摄入量达标;但南步乙连和北步丁连的蛋白质摄入偏低;(6)平均每人每日钙、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尼克酸的摄入量明显低于军标.结论 步兵部队目前能量和多数营养素的摄入量能达到军标要求,但钙、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尼克酸等营养素摄入普遍不足,油脂的摄入量偏高,部分连队蛋白质摄入不足.建议增加动物内脏、蔬菜、水果及奶类的供给,适当限制脂肪摄入.
作者:蒋与刚;李树田;房恒通;洪燕;庞伟;陈伟强;薛春洪;王冬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掌握常驻坑道部队疾病发生规律,以便采取更加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常年驻封闭式坑道某部1996~2005年疾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坑道内组与坑道外组系统疾病年均构成前5位的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40.33%和47.58%)、消化系统疾病(11.91%和25.22%)、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疾病(9.83%和6.49%)、损伤及中毒(8.12%和10.43%)、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6.84%和2.55%),2个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坑道内组多发病前4位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129.85%)、麦粒肿及结膜炎(25.70%)、皮癣及湿疹(22.45%)、急性胃肠炎(19.44%);坑道内组急性胃肠炎、皮癣及湿疹、麦粒肿及结膜炎、冻伤年均就诊率与坑道外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坑道内组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居前4位的依次是感染性腹泻(1.07‰)、急性出血性结膜炎(0.83‰)、流行性感冒(0.59‰)、病毒性肝炎(0.57‰).结论 坑道的内、外环境是造成2个组发病差异的主要因素.
作者:安江燕;曹洪流;张华军;牛桂花;杨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有效评估某部官兵有关认知度的量化指标,探讨心理状态指标对认知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某部不同工作岗位的官兵99名,用生物体微弱磁场测定分析仪对其晨尿进行检测,1次/d,连续检测5 d,以对压力、睡眠、记忆力、情绪、情感等36项心理指标进行测评.结果 官兵在未执行任务的状态下,认知度基本稳定;不同工作岗位作业人员的心理指标与认知度相关性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压力稳定性、依从性、思维逻辑性和潜焦虑状态,与受测对象的认知度评估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一线作业人员的压力稳定性、思维逻辑性与认知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839和0.7325(P<0.05),焦虑与认知度呈负相关,r为-0.5647(P<0.05);士兵压力稳定性、睡眠情况、依从性与认知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7364、0.7683和0.6185(P<0.05);受测对象群体睡眠质量曲线偏离正态分布,表现为睡眠不足和睡眠质量下降.结论 应用生物体微弱磁场测定技术能够对某部官兵的心理状态指标与认知度进行相对量化的评估,可为进一步研究认知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提供依据.
作者:夏本立;袁云娥;彭清涛;李珍;刘险峰;郝爱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驻藏部队官兵口腔健康情况,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驻西藏某部官兵730名,以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公布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3版制定的全军口腔健康调查方案为标准,调查官兵龋齿、牙周疾病、第3磨牙阻生及口腔疾病病史和状况,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驻藏730名官兵龋病患病率为24.6%,牙周疾病患病率为81.8%,第3磨牙阻生齿检出率为32.5%;唇炎、口腔溃疡、冠周炎、牙创伤的检出率分别为74.2%、24.9%、19.2%和2.1%.结论 驻藏官兵口腔健康状况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善口腔疾病医疗条件、加强口腔疾病预防工作、尽快建立口腔疾病防治程序.
作者:李刚;郭静;梁登富;曾令光;罗勇;李洁;宋超峰;刘宝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士兵应付方式的影响,为提高士兵心理健康水平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 以某部队90名日常军事生活环境中的士兵为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15次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处于常态.团体辅导前后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分别对2个组的士兵施测,检验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干预组士兵采用自编团体心理辅导成员评估表在干预后进行主观评估.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以及干预组自身比较,团体辅导后,成员的应付方式问卷得分除幻想分量表变化细微外,解决问题、求助2个分量表分数增高,自责、退避、合理化3个分量表分数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能帮助士兵更多采用积极有效的应付方式.
作者:李萍;于云辉;盖旭红;杨筱筠;井彦华;苏静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5(IL-5)和嗜酸性粒细胞在人类鼻息肉及鼻息肉病中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鼻息肉组、鼻息肉病组及对照组(下鼻甲粘膜)中IL-5的表达状况,同时以HE染色计数各组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结果 鼻息肉病组IL-5的表达状况[(20.55±1.52)个/HP]及嗜酸性粒细胞数[(18.84±1.26)个/HP]均明显高于鼻息肉组、鼻息肉组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鼻息肉病的高复发可能和嗜酸性粒细胞的高浸润程度、IL-5的高表达水平有关,可以作为区分鼻息肉病和鼻息肉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田从哲;高永平;杜锦朵;檀艳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驱避剂(DEET)处理迷彩油对白纹伊蚊的驱蚊效果及防护时间,为其在野外乃至实战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在迷彩油中加入不同浓度DEET后,涂抹于手背,在实验室内观察其防蚊虫叮咬效果.结果 蚊虫对迷彩油组的攻击力为(50.67±2.62)次/min,明显高于DEET组、DEET+迷彩油组(均为0次/min,P<0.01).0.8 mg/cm2 DEET+迷彩油组对白纹伊蚊的防护时间为(5.67±1.15)h,长于0.6 mg/cm2 DEET+迷彩油组[(4.33±0.58) h],差异有显著性(P<0.01),2个组的防护效果均达到国家驱避剂评价的B级标准;1 mg/cm2 DEET+迷彩油组对白纹伊蚊的防护时间为(9.67±0.58)h,明显长于0.6 mg/cm2 DEET+迷彩油组、0.8 mg/cm2 DEET+迷彩油组(P<0.01),其防护效果达到国家驱避剂评价的A级标准.结论 DEET对白纹伊蚊有驱避作用,其有效防护时间随DEET浓度的增高而增加;将适量DEET与迷彩油混合后涂抹皮肤可以作为野外单兵伪装和防蚊虫叮咬的综合保护措施.
作者:汪中明;董言德;邢丹;刘彬;赵彤言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守岛官兵训练前后脑血流和脑电的变化,为防治热致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将守岛官兵按气象条件分为常温常湿新兵组、常温常湿老兵组、高温高湿新兵组、高温高湿老兵组,每组100人,检测训练前和携带枪械15 kg以每15 min 3 000 m、每30 min 5 000 m和每45 min 10 000 m跑完10 000 m时的脑血流和脑电.结果 训练后4个组均出现脑血流异常性改变、脑电活跃,但均在正常范围内;高温高湿新兵组3 000 m、5 000 m和10 000 m跑后脑血流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6.0%、42.0%和52.0%,脑电活跃发生率分别为21.0%、28.0%和35.0%,均明显高于其他3个组(P<0.01).结论 高温高湿环境下训练对官兵脑血流的影响较大,新兵改变更明显,但未见脑电异常性变化;老战士表现较好的热耐受力和适应性.
作者:谢培增;周赤龙;朱红胜;林翠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不同工作性质士兵心理卫生状况,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驻陕西、甘肃、宁夏、青海4省区的步兵、坦克兵、炮兵、通信兵、边防部队757名士兵进行SCL-90测试,将结果相互对比并与中国军人男性常模比较.结果 边防部队及炮兵SCL-90总分分别为(155.92±47.09)分和(157.60±41.13)分、阳性项目数分别为(36.29±17.19)项和(38.07±15.63)项,均明显高于步兵[(134.41±41.65)分和(28.31±19.03)项]及军人男性常模[(155.92±47.09)分和(36.29±17.19)]项(P<0.05,P<0.01);各因子分值除恐怖因子外,其余8项因子分值均明显高于步兵(P<0.05,P<0.01).结论 驻陕甘宁青地区士兵心理卫生状况因承担工作任务差别而呈现不同特点,边防部队及炮兵心理卫生问题多于步兵.
作者:李等松;宋雯;石胜刚;田红;周林;姜孝文;顾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卫生防病工作的基本经验,提高新形势下卫勤保障能力.方法 结合开展卫生防病工作的实际,总结近年来卫生防病工作的经验.结果 总结出做好卫生防病工作的4点做法与体会:(1)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增强官兵防病意识;(2)开展心理卫生服务,促进官兵身心健康;(3)健全卫生监督机制,狠抓饮食卫生安全;(4)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完善防治结合措施.结论 总结出的基本做法和体会对新形势下做好卫生防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龚成康;白露森;何砾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放射工作场所基建项目进行预审,使伽玛刀基建项目达到国家和军队有关标准要求,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广大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根据国家<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等规定要求进行预防性审查.结果 使基建设计达到防护优化原则,减少迷道墙、南墙和西墙厚度.结论 该中心的选址,放射防护设计,管理措施等,符合国家有关放射防护规定和标准的要求,是可行的.
作者:冯建江;陈军军;吴敏;张继军;曾发贵;何启;苟于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提升军区疾控中心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进一步提高专业保障水平.方法 学习创新理论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了解军区疾控中心科技创新的基本现状,结合多年来科技创新提升专业保障能力的基本做法和体会进行构思.结果 提升军区疾控中心科技创新能力,应着重从3个方面下功夫:(1)转变观念,强化意识;(2)把握重点,着力培养能力;(3)加强条件建设,扶植科技创新发展.结论 提出的思考对提升军区疾控中心科技创新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郁兴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为了解基层部队卫生防疫工作情况,探讨做好部队基层卫生防疫工作的对策.方法 依据<军队防疫机构建设和工作标准>的要求,对部分单位进行调研分析.结果 提出了加强卫生防疫工作的5点对策:(1)抓好卫生防疫工作管理,提高卫生防疫工作水平;(2)理顺卫生防疫机构编制,适应新时期防疫保障需要;(3)抓好防疫技能培训,增强人员业务素质;(4)强化科学管理,狠抓制度落实;(5)搞好防疫装备管理,增强防疫装备保障能力.结论 针对部队实际提出的对策,有利于加强和改善部队卫生防疫工作,对基层部队卫生防疫工作有较好的借鉴.
作者:李明贤;刘勇;孙波;陈春明;史勇生;陈玉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新时期部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的思路,提高部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救治水平.方法 梳理近年来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实际,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归纳出防病体系能力建设5点做法:(1)建立健全防控救治工作应急机制.(2)逐步加快人才队伍培养步伐.(3)不断锤炼应急处置实践能力.(4)大力强化官兵安全防范意识.(5)努力提高应急处置支撑条件.同时指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际处置中应重点把握的问题.结论 总结出的的做法对部队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尤明春;程玉松;张思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为减少和避免机动卫勤分队外训期间训练伤的发生,确保外训工作顺利完成.方法 针对机动卫勤分队任务性质以及抽组队员身体素质等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宜外训期间的健康保护计划与措施.结果 总结出4点做法:(1)外训前组织健康摸底;(2)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合理组织训练;(3)针对训练课目和环境特点,做好安全防护;(4)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管理,做好后勤保障.通过实施健康保护措施,数次集中强化训练均未发生一起重大伤病事故,擦伤和扭伤等一般性损伤平均发生率只有2.5%,保证了外训任务的顺利完成.结论 坚持预防为主与科学训练相结合,可以减少和避免训练伤的发生,为其他应急专业分队组织训练提供了借鉴.
作者:王绪明;施耀勇;李加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为了解我院近年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用药,现将我院2006~2007年420份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曹新瑞;王国英;马运祥;张立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为了解部队疫苗运输储存过程冷链环节的运行状况及防疫人员对冷链知识的知晓程度,我们于2006年底对某区部分单位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卢娟;闫永平;王波;肖丹;许文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芥子气直接损伤组织细胞,引起局部皮肤、眼和呼吸道黏膜的炎症、坏死,大剂量时可致全身吸收中毒.我们曾观察到芥子气中毒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有明显影响,其血生化分析表明血清FSH水平显著升高.本文通过电子显微镜进一步观察了芥子气中毒后雄性大鼠生殖器官的微观病理学变化.
作者:尚丽新;裴丽鹏;贺茜;徐黎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心血管疾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为了解入伍新兵心血管系统状况,提高兵员质量,我们对某部2008年入伍新兵进行了心电图检查.
作者:赵宝文;石钟萍;许宝军;杨庆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2007年3月16-26日,某部发生一批以低热、纳差、腹胀、恶心、呕吐等为主要症状的病人.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确认为一起甲型病毒性肝炎暴发疫情.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郝永建;邓致荣;胡勇;宋永东;葛学锋;阳虎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2007年8月中旬,中国工程兵某部赴非洲利比里亚执行筑路任务.利比里亚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潮湿;且为疟疾、艾滋病、霍乱、黄热、伤寒等传染病高发区,对在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的官兵健康造成威胁,为给维和部队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我们对工程兵大队官兵执行任务前3个月期间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华;毛振平;杨继爽;桑文凯;刘树杰;宋春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体力运动不但可以健体,而且可以健脑,可有效提高认知功能、预防脑相关的疾病.文中就体力运动有益于脑健康,有效增强认知功能、改善情绪、预防脑相关疾病和老年性脑功能下降的大量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进行了综述;并进一步围绕中枢海马脑区,阐述了体力运动提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和5-羟色胺系统功能的作用;强调指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5-羟色胺对学习记忆功能、神经突触可塑性、神经元发生和活性的正性作用,可能是体力运动有益于脑健康的主要神经生物学基础.
作者:马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在概述国家卫生部<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军队放射卫生监督领域在监管法规、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部队放射卫生单位在人员素质、介入放射学的管理及对患者防护意识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放射诊疗管理规定>颁布实施后军队放射卫生监督应采取的对策:(1)尽快制订军队放射诊疗管理新法规,建立健全管理和技术服务机构;(2)加强在职培训和严格行业准入标准,提高放射诊疗及其管理人员素质;(3)开展医疗照射质量保证活动,完善和推行医疗照射指导水平;(4)搞好介入放射学的监督和管理,拓展放射诊疗监管的深度和广度;(5)加强防护知识教育和宣传,培育全员辐射安全文化素养.
作者:赵进沛;李秀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通过对我国高原医学情报信息调查、分析和回顾,掌握我国高原医学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高原医学信息研究的思考,探讨高原军事医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建立完善的高原医学信息通道,搞好高原军事医学信息服务工作,以便更好地发挥医学信息在高原医学研究中的作用,促进高原军事医学的发展.
作者:罗书练;郑萍;郑晓翠;侯世方;刘娜;史艳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