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岸卫生控制杂志

口岸卫生控制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主办单位:天津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
  • 国际刊号:1008-5777
  • 国内刊号:12-1297/R
  • 影响因子:0.26
  • 创刊:1996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天津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天津市科技期刊二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口岸卫生控制杂志   2009年2期文献
  • 浅谈对口岸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的认识与思考

    根据相关要求,口岸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主要由检验检疫协会负责,协会采用集中培训结合笔试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为了使培训工作更加满足检验检疫工作需要和口岸相关单位的经济发展,该文在培训工作的组织和举行方式上进行了一些探讨.

    作者:许剑鸣;张洪元;乔学权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试述油炸食品生产中丙烯酰胺的形成与控制

    目前,丙烯酰胺是世界各国食品安全热点问题,作者在对相关文献研读基础上,对油炸食品生产中丙烯酰胺形成机制和控制措施作了论述,以期能帮助生产企业降低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保护人体健康.

    作者:郑斌烽;许克忠;李锦春;王清松;汪海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国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比较

    2008年10月29日,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首次检出湖北鸡蛋样本三聚氰胺超标.无论是问题食品检验,还是三聚氰胺临时标准出台,香港特别行政区总是比中国内地快半拍.有关评论员和专家称:港人比内地人有幸更早免于有毒食品危害,应归功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先进的食品检查机制.下面对中国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食品安全监管模式进行比较.

    作者:陈锦春;王爱民;许炳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深圳陆路口岸车辆及人员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探讨

    通过介绍深圳陆路口岸车辆及人员检验检疫监管手段的沿革,比较<出入境车辆及人员检验检疫监管簿>与深圳陆路电子<监管簿>系统新老两种监管模式的承载功能和监管实效,探讨陆路口岸车辆及人员检验检疫双轨制监管手段的合理性.

    作者:刘伟河;刘家畅;叶旺;谢镇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湖南口岸出入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监管工作分析和探讨

    目的 探讨如何完善出入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监管工作.方法 分析2007~2008年湖南口岸出入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监管情况.结果 湖南口岸的出入境特殊物品以入境为主,都是通过长沙国际机场出入境,与医疗事业息息相关,诊断试剂占大部分.特殊物品通过货物运输、旅客携带和邮件邮寄三条途径出入境,特殊物品的卫生检疫监管工作有些方面还有待完善,如CIQ2000系统缺少对特殊物品的监管条件等.结论 提出完善监管工作的对策:对CIQ2000系统进行更新升级;电子监管系统与CIQ2000进行业务对接;积极进行宣传培训特殊物品相关知识;建立全国统一的特殊物品异地监管网络.

    作者:鲁少平;王福建;阎静;麻祝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2008年盐城口岸进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工作质量分析与探讨

    简要介绍2008年盐城口岸进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概况、场站卫生监督情况、检验检疫监管措施、不合格情况分析与典型案例,重点介绍提高检验检疫效能的新举措,探讨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并制定今后的工作思路.

    作者:杨志俊;楮谦;史永强;高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2005-2007年丽水出入境人员梅毒感染情况和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丽水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的流行分布状况与趋势,以确定重点监测对象,为国境卫生检疫监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07年的18848名丽水出入境人员进行血清学检测,2005~2006年间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进行初筛,初筛阳性后再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疑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2007年起首先使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疑集试验(TPPA)进行普查,TPPA阳性者再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进一步检测.并对梅毒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检出梅毒感染者211人,检出率为1.12%,其中男性检出率为1.17%,女性检出率为1.07%,各年龄组中以60岁以上年龄组检出率高,为8.87%;以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结论 要加强对丽水出入境人员的行为干预,特别是加强性病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降低这一人群的梅毒感染率.

    作者:何晓翔;麻鹏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应用蒙特卡罗模拟开展传染病爆发早期预警的研究

    目的 研究如何利用M0nte-Carlo模拟开展传染病爆发早期预警.方法 结合auton lab提供的症状监测数据进行模型构建和概率分布的拟合及症状监测数据可信区间的比较.结果 模拟的症状监测数据频率分布经拟合符合Gamma、webull、lognormal、nornlal、Max Extreme、和logistic6种分布,以Gamma分布拟合佳.经过实例验证,模拟结果及时有效.结论 应用Monte-Carlo模拟,实现了对症状监测数据的分布估计,该方法可应用于更为复杂的参数分布估计.

    作者:符丽媛;宋凌浩;陆永贵;丁永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黑龙江省饶河口岸地区蚊虫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黑龙江省饶河口岸地区蚊种组成和季节消长.方法 采用帐诱和挥网收集蚊虫.结果 在黑龙江省饶河口岸地区采获蚊虫7972只,计3属12种.优势蚊种为刺扰伊蚊(94%).不同生境和月份的蚊种组成有所不同.刺扰伊蚊在5-10月有活动,在7月上半月和8月上半月出现2次高峰.结论 为黑龙江省饶河口岸地区深入开展蚊种组成和生态研究提供了依据.

    作者:李永久;于巍;张阳;刘国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鼩鼱科动物的鉴别

    医学媒介动物统称鼠形动物,传播疾病者尚不止这些,如小型兽类--野兔、狐狸、鼬、猫乃至于禽类等动物亦可传播许多疾病;但与人类关系密切者仍属鼠形动物,其中,卫生检疫人员不甚熟悉的是食虫目中的鼩鼱科动物(Soricidae),它们与啮齿动物一样可以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健康.

    作者:丁鲁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深圳皇岗口岸医学媒介生物监测与控制

    目的 掌握皇岗口岸鼠类、蚊类的本底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12月~2007年11月采用鼠笼法对皇岗口岸的鼠类进行了调查,采用灯诱法进行蚊类调查.结果 共捕鼠104只,经鉴定为2目2科3属4种.褐家鼠为优势种,年平均密度为8.78%.捕蚊249只,经鉴定为1亚科2属3科.蚊类平均密度为0.56只/小时*灯,其中致倦库蚊为优势种.结论 皇岗口岸鼠密度超过国家标准要求,应尽快采取措施加强灭鼠工作,减低鼠害发生的风险.成蚊密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继续开展口岸生物媒介本底调查,掌握其变化规律,有针对性的开展灭鼠、灭蚊工作.

    作者:叶颖;杨辉浩;莫燕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沙门氏菌的毒理作用机制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重要人兽共患病原菌,不仅引起各种动物疾病,而且与人类多种疾病有关,其中,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例在食物中毒中居于前列.沙门氏茵的检测在公共卫生、食品卫生、畜牧兽医和出入境检验检疫中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采用直接ELISA法和PCR联合检测沙门氏菌的方法对生猪屠宰加工流通环节的沙门氏菌进行监测,并将其与国标法做了比较,对了解目前生猪屠宰加工流通中沙门氏菌污染的现状和针对性的控制沙门氏茵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雨;卜仕金;王美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国主要蝇类携带致病菌情况与防制原则

    双翅目环裂亚目的昆虫均可称作蝇类.中国已发现有400余种苍蝇,与人体有关的40余种.蝇为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史有卵、幼虫、蛹、成虫四期.多数种类产卵,有些种类直接产幼虫.蝇类除了寄生蝇类的幼虫侵入动物的活体组织或器官内发育外,自由活动的幼虫则孳生于人、禽、畜粪、腐败动物尸体、腐败植物、酱缸、腌菜缸及垃圾中[1].蝇类繁殖一般每年可完成7~8代,在热带和温带地区能繁殖10~20代[2].

    作者:黄建可;杨寿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ELISA及TRUST方法用于梅毒抗体检测的比较

    目的 比较梅毒检测的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选择一种更适合大批量母血和脐血标本的梅毒筛查方法.方法 选择2007年6月~2007年12月天津市脐带造血干细胞库的母血和脐血标本共8005份(16010对),同时用ELISA和TRUST方法进行检测,对任意一种方法检测出的阳性标本再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的方法进行确认.结果 TRUST法的阳性检出率是0.33%(52/16010),ELISA法的阳性检出率是0.55%(88/16010).52份TRUST法检测为阳性的标本中经TPPA确认为阳性的有41份,有11份为假阳性;88份ELIA法检测为阳性的标本中经TPPA确认为阳性的有87份,有1份为假阳性,(P<0.05).结论 用ELISA作为检测脐血梅毒的初筛方法,能够确保临床脐血干细胞移植的安全.

    作者:李新;韩峻领;李金全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研究

    目的 分析乙型病毒肝炎(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特征及病程不同阶段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112例HBV感染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比及CD4+T/CD8+T较急性肝炎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HBV-DNA阳性组、HBeAg阳性组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比及CD4l+T/CD8+T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 HBV感染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乙肝病毒感染的慢性化及肝病的临床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谷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汕头口岸进出口商品退运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阐明汕头口岸进出口商品的退运情况,为决策者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从汕头口岸入境的所有退运货物进行了追溯性调查和监管,并对调查结果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结果 2008年法检外商品退运比2007年减少51.43%,在商品抽查中,发现多批次法检商品瞒报为法检外商品.结论 为确保口岸进出口商品质量以及有效防止逃漏检行为的发生,决策者应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

    作者:詹大江;肖鹏;林炎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莆田市2008年首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调查分析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通过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福建省早于1873年厦门岛爆发流行;2004年9~10月份福州市发生爆发流行;2007年8~10月份莆田市涵江区发生局部爆发流行[2].2008年4月11日12时,莆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报告涵江区医院收住1例输人性登革热疑似病例,莆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立即协同CDC对此病例进行了全面调查.

    作者:林新武;康素萍;黄素兰;胡奇胆;陈加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内蒙古二连口岸11例HIV感染者流行病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内蒙古二连口岸出人境人员HIV感染的特点,为加强口岸艾滋病监测工作,对艾滋病高危人群实施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内蒙古二连口岸2002~2008年出人境人员艾滋病血清学检测结果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对2002~2008年47692名出人境人员艾滋病进行血清学检测,检出HIV抗体阳性者11例,总检出率为0.24%0,11例全部为男性,30~40岁为高发年龄组,职业分布来看商务人员5例,劳务人员4例,高级技术人员1例,外籍人员1例,主要传播途径是性传播.结论 经二连口岸艾滋病传人传出的风险正在加大,应继续加强口岸出人境人群的艾滋病监测力度,加强对出人境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阻止艾滋病在国际间的传播.

    作者:孙燕茹;白长江;包勇敢;任星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的历史研究(连载二)

    3 1949年以来卫生检疫事业发展卫生检疫机关是国家设在国境口岸的职能部门,执行国家卫生法规,行使卫生监督和管理权.

    作者:王晓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2007年度我国主要贸易伙伴技术壁垒、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实施情况回顾(连载二)

    6澳大利亚6.1 2007年颁布的技术性贸易措施6.1.1拟出台关于重型车辆下部防护影响声明的法规澳大利亚政府正在审查通过澳大利亚设计规则(ADRS)对重型车辆的下部防护(UP)的管理情况.提议采用关于车辆总重量(GVM)在7.5吨以上的刚性铰链式重型车辆前下部防护的国际标准UNECER93,制定一项澳大利亚设计规则.在适当的情况下,澳大利亚设计规则与联合围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标准相一致.

    作者:徐世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陕西省2007-2008年蔬菜中农药残留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为了解陕西地区蔬菜中使用农药残留情况.方法 2007年9月和2008年9月对全省6个市县各大农贸市场及超市销售的蔬菜随机抽样检查,采用气相色谱仪法及气相色谱-质谱仪法对10种蔬菜中21种农药残留量进行测定.结果 两年共采集蔬菜样品293份,其中2007年采集153份,其中有机磷类农药总检出率4.30%,超标率2.89%.菊酯类农药的总检出率为2.21%,超标率为0.41%.三氯杀螨醇农药检出率为28.10%.2008年采集140份,其中有机磷农药总检出率4.46%,超标率2.62%.菊酯类农药总检出率为1.25%,超标率为0.09%.三氯杀螨醇农药检出率为7.86%.结论 陕西地区蔬菜、水果中滥施农药特别是有机磷和三氯杀螨醇等高毒、剧毒农药的情况还是很严重的.

    作者:张毅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