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3-8868
  • 国内刊号:12-1053/R
  • 影响因子:0.77
  • 创刊:1980
  • 周期:月刊
  • 发行:天津
  • 语言:中文
  • 邮发:6-32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Pж(AJ) 文摘杂志(俄),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全国专业核心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2011年2期文献
  • GC-1500全自动γ计数器故障维修2例

    放射免疫分析由于其分析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用血量少、重复性好以及准确可靠等优点,成为一些基础科学临床医学进行实验诊断必不可少的设备.全自动五探头放射免疫γ计数器能满足生物化学、内分泌学、药理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临床医学等领域的需要.

    作者:胡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Draeger Savina呼吸机常见故障的检修

    Draeger Savina呼吸机是一款常见的涡轮增压式呼吸机,可用于成人和儿童患者的治疗.该设备包括电路部分、气路部分和操作控制面板3个基本单元.电路部分和操作控制面板对呼吸机的整个工作过程进行控制、指挥、监测、显示、报警、参数设定等操作;气路部分在电路部分的控制和检测下完成对患者气体的供给,保证气体各项参数符合设定要求.

    作者:刘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医用消毒灭菌器的改装

    1 工作原理医用消毒灭菌器是医院日常消毒灭菌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该设备主要利用高温蒸汽对手术器械等进行消毒灭菌.首先,水蒸气急剧地将锅内的冷空气从排气阀中驱尽,然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由于蒸汽不能溢出,因此增加了灭菌器内的压力,使沸点增高,终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作者:王官;焦恒来;赵国斌;苗文贵;王碧涛;高龙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USIE-HFPXRU-40mA便携式X线机故障无图纸检修1例

    USIE-HFPXRU-40 mA便携式X线机为美国帝国设备公司生产,我院将其改装后作为简易床旁机使用.由于使用频率较高、开机工作时间过长,导致该机电源电路产生故障.现将该机在无图纸的情况下检修电源电路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陈远树;蒋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医院空调系统安装常见问题(一)——风机盘管问题

    1引言医院是对空气质量及清洁程度要求极高的场所,良好的空调设施可以有效降低医患的呼吸道疾病感染率、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交叉感染、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的几率.特别是日腔专科医院,空气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的建筑设计图纸中,设计院给出的中央空调方面的图纸往往都不够细致,诸如出风口、回风口、检修口、凝水管路、电气接线等在图纸上往往不够完整,而水系统和新风系统管路的设计又经常与土建设计、消防设计、电气设计等冲突[1].

    作者:于扬;王跃武;陈传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电子内镜原理结构及常见故障维修

    电子内镜系将微型电荷耦合器CCD置于内镜前端,CCD把动态的光学图像转换成电信号,图像处理中心将电信号处理后存储,在显示器上还原出图像并由打印设备输出.

    作者:陈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雅培CELL-DYN3200血细胞分析仪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雅培CELL-DYN 3200全自动五分类血球分析仪结合了流式细胞仪中的液流聚焦技术-双鞘液,以5 mw的氦氖激光作为光源,利用其独特的专利技术--多角度偏振光散射分析技术(MAPSS)对细胞进行检测分析,再通过流式细胞仪上采用的数据列表模式对检测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将细胞进行分群分类,得到准确而优质的结果.现介绍使用5年来出现的故障及排除方法,供参考.

    作者:李星军;郭友成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医用气体方舱故障维修1例

    医用气体方舱的主要功能是为野战方舱医院提供正压空气、负压和氧气.该舱运行时出现1例故障,现将其检修思路介绍如下,供参考.1 故障现象制氧机运行3次后,空气储罐安全排气阀泄气不止,罐中储气压力不足,致使制氧机工作效率降低,影响氧气的正常供应.

    作者:周安;费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基于RFID技术的战储卫生装备维护保养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战储卫生装备维护保养管理系统,为卫生装备的仓储管理和卫勤保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通过RFID读写器实现了对电子标签的读写,即用利射频信号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在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目标识别.结果:建立了基于RFID技术的战储卫生装备维护保养管理系统框架模型,提出了RFID应用中需要注意解决的一些问题.结论:RFID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装备分散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将RFID技术应用于战储卫生装备维护管理中.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战储卫生装备信息的动态管理.

    作者:张玉明;葛剑徽;谢迅雷;李成;李传军;许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智能GPRS传输终端嵌入式系统构建

    目的:在ARM9硬件平台上构建一个嵌入式Linux系统,使其符合GPRS传输终端的智能化要求,为移动医疗研究提供支持.方法:在EL-ARM-830实验教学系统上移植嵌入式Linux系统,构建添加QT的图形界面支持的文件系统,再为GPRS应用添加必要的设备驱动、拨号脚本、配置文件等.结果:在目标板上运行测试构建好的系统,测试结果表明,移植后的Linux运行稳定,网络连接无误,能达到GPRS传输终端的智能化需求.结论:此方案可直接应用于S3C2410平台的嵌入式Linux系统环境构建,应用于智能终端设计中可加快后续研发的进度,为移动医疗智能终端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作者:苏秋玲;李伟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基于智能手机的健康晴雨表的设计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健康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持有人健康状况的实时评估、健康建议、健康处方.方法:通过录入个人的健康基础信息,并通过GPRS接入远端服务器,服务器上有个人在健康体检机构体检详细数据和专家的分析结果,系统可以实时通过无线网络向手机同步历次健康体检的健康指标变化趋势,个人的健康隐患和异常指标,以及健康专家对持有人健康指导建议.包括饮食建议、运动建议、疾病预防等,从而实现对个人健康作出跟踪、指导服务.结果:在基于Windows CE操作系统、Symbian S60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上实现健康晴雨表,可以获得个人的基本信息、健康状况、体质指数、健康隐患、饮食处方、运动建议等信息,系统同医院的个人健康数据库相连接,可以及时把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专家的健康建议实时更新到持有人手机上,实现健康提醒服务.结论:个人健康监控、跟踪、提醒是个性化健康管理的基础,也是预防慢性疾病,实现健康普及的重要方法,通过常用的个人手机实现健康管理是一种新型服务模式.

    作者:张虎军;张楠楠;蔡峰;唐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基于MAX1415的温度采集系统设计

    目的:研制一套教字化温度采样系统.方法:以铂电阻Pt100为温度传感器,与A/D转换芯片MAX1415构成前向通道,配合MCS51单片机工作.组成一种非电桥式温度测量系统.结果:该温度采集方案已在与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合作项目中得到应用,经实际测试,加热范围为室温~300℃,控温精度实测达到±0.05℃.达到设计要求.结论:该系统工作稳定,软硬件设计制作简便,适用于多种温度测量场合,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晓宁;陈光辉;李如华;魏建仓;易军;袁晶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多媒体定时器在EIT数据采集精度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实现电阻抗断层成像(EIT)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性能评价软件中的数据快速采集和存储功能.方法:分析比较了Timer和多媒体2种Windows定时器,基于Visual C++分别编程实现了EIT数据采集系统性能评价软件并比较了结果.结果:2种定时器均可以完成对EIT数据的采集、显示、存放和简单处理功能,但是多媒体定时器的定时精度更高,能够更准确而有效地完成上述任务.结论:多媒体定时器稳定可靠,可以满足一般情况下的高精度定时要求.

    作者:陶峰;史学涛;付峰;刘锐岗;尤富生;董秀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X线机高压测量分析仪的研制

    目的:设计和研制X线机高压测量分析仪,用于x线机的维修检测和计量检定以及对新设备的验收,确保X线机高压输出的准确和稳定.方法:系统由高压分压电路、阻抗转换电路、数据采集、USB接口和计算机等5部分组成.通过高压分压电路取得高压发生器的分压信号,经阻抗转换电路将信号输入到数据采集系统,再由USB接口输入到计算机,实现信号的实时显示、存储、分析和计算.结果:该系统能够实现快速、实时的数据采集,并能够实时显示数据波形,计算X线机输出高压的参数,对X线机进行实时测试,符合设计要求.结论:通过对X线机的高压进行测试,验证该仪器信号采集精度高,计算结果精确;由于该研究的降压部件体积小、质量小、携带方便,而且作为上位机的计算机已在医院普及,容易实现系统配套,成本低,可作为医院质量控制的检测装置.

    作者:张连强;陈基明;许耀良;季家红;李国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外磁场驱动无线胶囊式内窥镜的动力学模型

    目的:建立外磁场驱动无线胶囊式内窥镜驱动力的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仿真与实验.方法:磁场随线圈组中电流大小以及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利用磁场的改变控制无线胶囊式内窥镜的运动.结果:开发了OV7930外围电路PCB,并按设计组装成磁控无线胶囊式内窥镜胶囊.结论:实验中采集到清晰的图像,证明了该模型设计的可行性.

    作者:叶福丽;史贵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做好援外医疗卫生装备保障工作的体会

    研究分析了非战争军事行动,特别是援外人道主义医疗救助的特点和要求.提出由于援外人道主义医疗救助情况紧急、环境特殊,对卫生装备的管理、维修及保养有极高的要求.总结了在突发自然灾害、紧急援外条件下,卫生装备维护工程人员的配备、卫生装备运输安全、设备工作场所的布局以及卫生装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作者:陈宇珂;向仕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建设项目的行政许可流程与实施

    阐述了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建设项目行政许可的法律依据、审批条件和具体实施流程.该实施流程可以帮助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用放射治疗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理清思路、明确办理许可需具备的条件和审批的部门,岗位人员配备须达到要求并取得上岗资质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须符合规定等,确保在行政许可实施过程中不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韦庆铁;蓝贵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野战检验医学装备现状及发展思路

    研究了陆军师(旅)野战检验医学装备的现状,指出了为打赢未来高科技战争急需一系列机动性强或便携式的野战检验医学装备,以利于在野战环境条件下迅速开展检验医学工作,为伤病员的及时救治提供迅速、准确、可靠的生理或病理指标,从而有效地完成卫勤保障任务.

    作者:傅占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西部地区医疗卫生装备发展和管理现状及对策

    针对西部地区医院卫生装备的使用、管理、维护和培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部队医院卫生装备的管理现状,并从顶层设计、卫生装备配套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部队医院提高管理效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作者:詹光友;杜海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浅谈技师在介入诊疗中的角色问题

    介入诊疗的特殊性要求技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应具备处理设备突发故障的能力,而长期从事影像处理等常规性工作使技师在介入诊疗过程中可给予影像诊断方面的支持,并在杜绝影像细节和病变信息的疏漏方面做出贡献.

    作者:邹建宏;靳志涛;唐清海;周瑾;米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智能服务平台

    针对当前患者在就诊的整个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法--构建医院智能服务平台,指出了平台要以流程人性化、服务智能化、管理规范化为建设目标,并阐述了平台的构建原则,后从诊前、诊中、诊后3个阶段对平台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探讨.

    作者:陈金雄;孙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浅淡边远二级医院信息化网络的升级与改造

    介绍了边远二级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院内网络升级改造为例,从做可行性论证、搞好顶层设计、重视基础设施、加强施工监管方面探讨了医院网络升级改造的经验做法,为建设现代信息化医院提供参考.

    作者:王翔;李金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RFID技术在血液管理中的应用

    针对现有条码系统在血液管理应用中所暴露出的一些技术缺陷,介绍了一种采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血液管理系统,实现了血液在入库、流通、质量控制、出库4个阶段的统一信息管理,大大提高了血液管理中的安全.

    作者:陶一文;王文俊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基于SaaS模式的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平台建设

    目的:探讨建立一体化的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管理平台及信息系统.方法:针时海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SaaS模式的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新系统的建设方案.结果:建设完成的系统覆盖了全海南省,是全国唯一实现了以省为单位进行集中管理的新农合信息处理平台.结论:该系统在国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系统的建设中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刘谦;何彦如;田大卫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HIS输入法文件自动更新C#程序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设计一个能自动更新HIS中各客户端应用模块所含输入法文件的程序.方法:利用C#语言完成所设计程序的编写.结果:实现通过局域网网络驱动器自动更新网络客户端工作模块输入法文件.应用该程序能够让使用人员及时、方便地更新输入法文件.结论:所设计的程序简洁、易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赵明;周龙甫;苏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一体化临床护理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目的:减少目前护理临床及管理工作中大量的手工记录和事后录入工作,实现临床护理的信息化和医嘱执行的实时监控和闭环管理.方法:结合移动查房推车终端、手持式护理记录终端、PDA等多种形式的移动护理工作站技术,构建涵盖护理电子排班、医嘱执行情况的实时记录、患者体征的实时记录等功能的一体化临床护理管理信息系统.结果:实现了护理工作量管理,护理质量全程监控,护理质量考核,护理记录及护士绩效考核等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全程信息化.结论:该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改变了传统护理工作模式,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

    作者:严静东;刘立捷;江舢;汪道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临床医学工程软件的合理选择

    目的:为实现医院临床医学工程科室的数字化、科学化管理.方法:通过介绍临床医学工程软件的发展现状和应用意义,提出了临床医学工程软件的定义与职能,重点分析讨论了如何在软件系统平台选型、系统开发团队的考察、对软件使用状况的评价咨询、临床医学工程科室的自身需求和软件的隐性支出等方面对临床医学工程软件做出合理的评价与选择.结果:实现了临床医学工程软件的合理选择.结论:给临床医学工程部门在软件的选择与采购中应注意的重点问题提供了参考.

    作者:张叙天;吴汉曦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体部γ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剂量学分布及正常组织的保护

    目的:探讨分析体部γ刀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小病灶时的剂量分布及正常组织的受量情况.方法:选取1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组条件:病灶大小≤5 cm,10例患者分别设计体部γ刀计划和三维适形计划,分析放疗计划中PTV小剂量、平均剂量,正常组织肺的受量情况.结果:γ刀组PTV小剂量、大剂量、平均剂量分别为56.6%、99.8%、36.1%,肺V20、V25、V30、V35分别为7.02%、5.11%、4.24%、3.02%:适形组PTV小剂量、大剂量、平均剂量分别为94.0%、104.5%、100.2%,肺V20、V25、V30、V35分别为14.08%、10.20、8.42%、7.02%.结论:针对非小细胞肺癌≤5 cm的病灶,体部γ刀在保护正常组织上优于适形放疗,可提高放疗剂量,是一种治疗局部小病灶有效且理想的放疗方法.

    作者:于得全;高宏;邵秋菊;梁军;卢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胆脂瘤型慢性中耳炎的CT诊断

    目的:探讨胆脂瘤型慢性中耳炎(CMC)的CT影像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MC病例34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HRCT扫描,阅片时重点观察瘤体软组织形态及分布、邻近骨质改变等.结果:34例患者中,单侧31例,双侧3例,合计37耳;上鼓室28耳,中鼓室2耳,鼓窦及入口7耳,表现为软组织团块状影.骨质改变:鼓室盾板破坏27耳,合并上鼓室外侧壁破坏扩大14耳;听小骨移位31耳,伴有骨质破坏23耳;岩鳞板破坏5耳,乳突多呈硬化型及板障型.结论:鼓室、乳突窦及入口软组织影(占位征)、邻近骨质破坏是诊断中耳胆脂瘤的主要影像学依据.

    作者:余红胜;吉六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垂体MR图像质量控制及扫描方式的研究

    目的:探讨垂体MR检查的理想扫描方法,以提高垂体MRI图像质量.方法:选择40例疑似垂体微腺瘤志愿者的MR扫描图像,按扫描方不同分组:常规组SE序列分为A组(不加饱和技术)和B组(加饱和技术),研究组FE序列分为A1组(不加饱和技术)和B1组(加饱和技术),观察垂体及周围解剖结构和细节的显示情况,将质量分为优、良、差3级.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FE序列加饱和技术能够清晰显示垂体及相关解剖结构.B1组的扫描方法与常规组及A1组相比,图像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使用FE加饱和技术能够提高图像质量,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彭俊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MRI增强三期扫描在肺癌非手术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MRI增强三期扫描在评价周围型肺癌非手术治疗疗效中的作用.方法:时3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行MRI增强三期扫描,分别在25、120、180 s行胸部扫描,记录肺癌增强前后各时相的信号值并计算强化净增值、大强化率,与文献结果进行对照,记录120、180 s时肺癌的强化模式.结果:治疗后周围型肺癌平扫信号值、增强后120 s及180 s的信号值分别是(478±108)、(926±209)、(1050±252).强化净增殖(571±225)、大强化率(119±49)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未经治疗的肺癌强化净增殖(655)(t=2.178,P=0.005<0.05)及大强化率(150)(t=4.196,P=0.001<0.05).32例中6例在180 s时表现为均匀强化,6例中4例在120 s时表现为不均匀强化,1例表现为均匀强化,1例表现为周边强化.结论:治疗后肺癌有逐渐强化的趋势;MRI增强三期扫描能够反映肺癌的血流动力学信息,是评价肺癌非手术治疗疗效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慎江;朱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早期X线检查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高原肺水肿X线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临床诊断急性高原肺水肿者行X线胸片检查,时其X线表现进行系统地回顾分析.结果:急性高原肺水肿X线表现多样,其中支气管血管束增粗41例,占85%;散在片状影或云絮状影38例,占79%;肺间蝶状影2例,占4%;小结节影5例,占11%.其中左肺肺病变6例,占13%;右肺病变28例,占58%;双肺病变14例,占29%.右肺病变重于左肺,早期和恢复期以肺间质异常为主,进展期与稳定期病变主要累及肺实质.结论:急性高原肺水肿有特定的X线表现,X线检查安全无创,非常有利于高原肺水肿的早期诊断和防治.

    作者:李传明;贺晓武;张孝才;康讯;次旦普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患者的79个不同部位的动脉瘤,利用三维重建技术提供的信息来指导栓塞治疗,并与常规DSA相比较.结果: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清晰显示所有动脉瘤的载瘤动脉、瘤体、瘤颈及载瘤动脉和毗邻血管的关系,比常规DSA具有明显优势.结论:三维重建对动脉瘤治疗适应证的判断、弹簧圈的选择、假性动脉瘤的诊断等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永;王艳芹;张伟;孙文省;王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从医保管理角度谈医院医疗设备管理

    阐述了医疗设备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简要说明了医保工作的基本现状,分析了医保管理对医疗设备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探讨了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完善医疗设备管理工作,适应目前医疗改革的步伐.

    作者:王方;郑小溪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医疗设备调配中心管理与运营模式探讨

    结合医院具体情况,详细论述了医院调配中心的运营模式和取得的效果,表明从前期保养、租赁管理及后期维护3个方面对部分通用医疗设备实施专管共用的方法有利于降低设备的投入成本、减少浪费、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调度能力,从而实现院内仪器设备的规范管理,大限度地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戚丹;高虹;崔红红;羊月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手术室贵重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及合理使用

    目的:探讨手术室贵重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及合理使用.方法:对手术室贵重仪器根据手术间的专科特点定点放置、定人管理、定期维修;对新进仪器设备请专业技术人员授课,组织学习;对个别较少的仪器设备合理安排使用.结果:通过时贵重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统筹安排,实现了资源共享.结论:加强贵重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是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和完好率,保障手术质量和数量的重要方式.

    作者:张晓燕;黄媛;汪娜;陈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高能X射线输出剂量测量的质量控制

    目的:分析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高能X射线输出剂量测量的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测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的稳定性及治疗实施的准确性和精度.方法:介绍国际原子能机构第277号技术报告,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高能X射线在水模体中吸收剂量的公式及检测方法,剂量监测仪读数的刻度,源皮距SSD照射、源轴距SAD等中心给角照射处方剂量计算,数据的处理.结果:得出了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高能X射线输出剂量测量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检测方法.结论:作为加速器高能X射线输出剂量测量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检测方法,对各级放射治疗单位加速器高能X射线输出剂量测量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作者:曾自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多参数监护仪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探讨

    根据多年多参数监护仪的质量检测实践,提出现试行的技术规范中值得探讨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根据实际情况从心电信号、无创血压、报警功能等检测手段方面制定相应改进措施,进一步完善原始记录表内容.

    作者:陈基明;林晶;许耀良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精神疾病患者CR胸部CR质量控制方案

    目的:探索精神疾病患者CR胸部CR技术,掌握CR技巧,评价应对方案对精神疾病患者胸部影像图像质量的作用.方法:收集整理某医院2009年度1000例脑科住院患者CR胸片图像,由4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放射科医师分组进行读片评析.结果:1 000例精神疾病患者胸部CR图像中,甲级片923张,甲级片率92.3%;乙级片62张,乙级片率6.2%;废片巧张,废片率1.5%.结论:通过CR质量控制,明确各类精神疾病患者病情特点,制定的应对方案能有效提高胸部CR影像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许光凯;陈永红;王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探讨再生器械回收清洗区全程质量控制点

    目的:探讨回收清洗区全程质量控制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清洗人员的操控能力、个人防护措施、回收预处理、器械清洗前分类、清洗消毒试剂的配置及使用、清洗用水质量进行控制,并进行因为分析,以迭到科学管理.结果:改变了以往供应室回收清洗管理模糊的状况,降低了医疗器械成本.结论:完善的回收清洗流程不仅为后续工作打好了基础,而且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作者:曹秋莲;赵玛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在用微量注射泵的质量检测结果分析及讨论

    目的:通过对微量注射泵的质控工作,掌握在用微量注射泵的性能现状,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采用Fluke专业的质控设备对微量注射泵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总体合格率仅为12.6%,不合格指标主要是由阻塞压力报警所引起.结论:加强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关系重大,且刻不容缓.

    作者:林金南;金伟;杨俊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医用水刀的应用与实现

    研究了医用水刀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明确了其控制系统所需实现恒压供水以及水压的无级调速功能,应用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技术可实现这一功能,增加了一些其他功能部件,开发出了应用于医学上的水刀设备,指出医用水刀的选择性和保护性切割等优点使其在外科手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在不久的将来会在国内逐步得到推广应用.

    作者:郑伟;张西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影像引导放疗中CT成像剂量的控制

    CT影像引导已成为放疗中患者定位、靶区定位和外照射线束校准的一种新规范.阐述了影像引导中的CT成像方式,介绍了成像所致剂量、有效剂量以及两者间的相互转换,指出合理控制成像剂量,制定出尽可能有效、高效的影像引导方案的迫切性.

    作者:张富利;张金葆;郑明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新一代系列野战卫生技术车辆

    目的:总结新一代野战卫生技术车辆研制的经验和设计成果,为未来卫生技术车辆的发展提供参考和设计依据.方法:透过新一代卫生技术车辆研究背景,分析国内外卫生技术车辆的研究和发展现状,总结新一代卫生技术车辆的研制经验.结果:展望了卫生技术车辆的未来发展趋势.结论:未来卫生技术车辆的发展将以需求牵引为主线,不断补缺配套,进一步完善卫生技术车辆系列.

    作者:谭树林;高振海;徐新喜;孙景工;王政;刘志国;韩俊淑;王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浅谈北京急救中心救护车的选型

    在救护车选型的工作中,根据北京市的地理情况、城市的功能、经济的发展、百姓的需要和急救中心所承担的任务,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救护车发展的趋势,根据国家卫生行业标准,着力提高对突发意外事故现场的救援能力,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水平,选择适合北京地区的医疗救护车,以造福百娃.

    作者:王铁民;李巍;刘统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灾害医疗救援中应急车辆的装备

    介绍了灾害医疗救援的严峻形势,叙述了医疗救援运输工具的装备和改进是灾害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了加强对车栽救护设备和野战救援器材的装备和改造应从救援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配备医疗应急通讯指挥车、医疗应急物资保障车及多患者转运越野救护车,以提高医疗救援的组织指挥和应急救援能力.

    作者:李金年;张颖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我国救护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通过对全国主要医用汽车改装企业生产、专业标准制定情况和急救单位(全国省市120急救中心)救护车配置状况的调查分析,并结合西方国家救护车配置标准,从国内医疗机构数量、救护车的配置概况、救护车厂家品牌种类型号总量、国外救护车的前沿技术性能及应用等方面,论述了国内救护车产业的发展、医疗机构对救护车的需求、影响国内救护车产业发展因素与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若干建议与对策.

    作者:刘统新;王政;孙景工;耿磊;王铁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校正瞄准型交锁髓内钉瞄准器的研制和应用

    目的:改进临床上原有交锁髓内钉瞄准器的结构,使其瞄准方式由非可变瞄准改变为可变瞄准,以提高手术中交锁钉的锁中率.方法:总体上不改变原有交锁髓内钉瞄准器的运用原理,改变瞄准方式,提高手术成功率.结果:通过改进,该器械科保证手术时锁钉准确锁中钉孔,确保手术的成功率.结论:校正瞄准型交锁髓内钉瞄准器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能够大大提高手术效率,经实验证实,效果很好.

    作者:杨义靖;洪定刚;王效柱;杨学义;容安;周建飞;于小中;吴沅雄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FSCLZLY-B型腹水超滤治疗仪的研制与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研制腹水超滤治疗仪并进行临床治疗顽固性腹水应用研究.方法:采用腹腔对腹腔腹水回输方法,研制出FSCLZLY-B型腹水超滤治疗仪,对647例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了1892例次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观察.结果:随访5年以上、资料完整的1 892例次治疗结果为:显著604例次,占31.9%;有效746例次,占39.4%:无效542例次,占28.64%;总有效率为71.35%.结论:FSCLZLY-B型腹水超滤治疗仪使用效果满意,具有操作简便、适应证广,操作简便、效率高、无需输蛋白,治疗成本低、能迅速减轻患者痛苦等优点.

    作者:刘超英;刘畅;韩聚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便携式视频显微镜光源的改造

    目的:改造便携式视频显微镜的光源,以获得充足的照明.方法:改造LED手电筒灯头为vibao-v36 USB便携式显微镜照明;自主设计、定制LED灯头或同轴光纤接头为Tetracam ZTC-305便携式数字显微镜照明,结果:vibao-v36 USB便携式显微镜可采用改造的LED手电筒灯头照明;Tetracam ZTC-305可采用自主设计、定制的LED灯头或同轴光纤接头照明.结论:便携式视频显微镜的光源经过改造,能够为远距离手术操作提供充足的照明.

    作者:朱兴宝;罗俊力;尹德宏;李敏;李栋平;范泉水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医院病房无线呼叫系统设计

    目的:为替代现有的医院病房有线呼叫系统,改变病房与医护值班室的信息传递方式,创造更加整洁的医院病房环境,设计了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医院病房无线呼叫系统.方法: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nRF905作为无线收发模块,并配以相应的供电控制电路、输入模块和报警显示模块,对呼叫发射终端和接收显示终端进行设计.结果:现场测试表明,无线呼叫系统的有效传输距离为150 m,在此距离内信号传输稳定,且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结论:该呼叫系统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布置方便、易于维护等特点,能够有效替代现有的有线呼叫系统.

    作者:朱慧;唐梦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野战药材仓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目的:设计一种野战药材仓库系统,以满足战时卫勤保障需求.方法:运用面向对象的方法,结合具体的工作场景,从野战药材仓库系统的信息、功能、应用环境、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系统采用C/S结构,后台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前端使用开发工具Power Builder进行开发.结果:药材仓库人员运用该系统可以在野战条件下快速、准确地进行药材的收、发操作,及时将药材日常维护工作汇总并上报.结论:该系统实现了药材仓库平时和战时药材管理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军队药材仓库在野战条件下的信息化作业能力,并已通过测评和投入试运行,收到了良好的反响.

    作者:李世川;李莉;周瑜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一种医用自动计时血沉架的设计

    目的:设计一种小型的适用于乡镇基层卫生院的医用自动计时血沉架.方法:整机主要由电源电路、计时电路、状态显示电路、语音提示电路4部分组成.结果:装上血沉管后.轻触开关自动接通该试管位的计时电路并开始计时;状态显示电路显示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达到规定的时间后,状态显示电路和声音提示电路提示操作人员读取结果.结论:实验表明该设备计时准确、成本低、易于制作,所需配件均可在市场购得.按照该电路组装,无需调试可一次性成功,很适合目前乡镇卫生院、社区、个人门诊等基层医院使用.

    作者:陈桂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柯达DR7500悬吊系统独立PC与气弹簧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柯达DR7500悬吊系统独立PC与气弹簧进行应用研究,准确快速制定安全有效的平衡方案.方法:利用数字技术,将运动力学信号转化成电信号,通过电路参数调整平衡.结果:减少了气弹簧衰减或失效对控制系统的损坏及医疗纠纷.结论:改进后提高了其临床检查的准确性,减轻了放射技术人员的负担,降低了维修费用,促进了医院的发展.

    作者:赵运立;韩秀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关注患者安全需要加强医疗设备的计量管理

    提出了关注患者安全需要加强医疗设备的计量管理,从加强计量器具的管理,网络化、信息化的计量管理,根据患者安全的风险进行分级管理等几方面叙述了如何加强医疗设备的计量管理,并指出了做好医疗设备的计童管理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陆银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液相分析仪紫外检测器标准物质的研制及不确定度评定

    研制了液相分析仪紫外检测器检定用标准物质,简要介绍了标准物质的配制方法,重点介绍了标准物质的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检验,详细分析了标准物质不确定度的评定,对各级医疗机构药品检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吴建刚;沈娟;李咏雪;马飞;赵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输液泵分析仪测量原理比较分析

    简要叙述了输液泵分析仪对输液泵/注射泵性能检测的重要性,对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输液泵分析仪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随着输液/注射泵在临床医学的广泛应用及军队医疗系统临床设备质量控制工作的逐级展开,输液泵分析仪对于质控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鹏;李长兴;贾建革;吴建刚;宋立为;武文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呼吸机通气模式及释义

    介绍了呼吸机间歇正压通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等常用通气模式的特点、原理及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指出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除了应该学会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和设置适当的参数外,还应该学会观察呼吸波形,因为只有这样在临床应用中才能更好地使用呼吸机.

    作者:丁加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基于图像的计算机辅助软组织导航技术

    介绍了基于图像的软组织导航技术和发展过程,从术前计划、术中导航和术后验证3个阶段探索了导航技术的原理、过程,通过系统框架、组成及过程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该技术的理论及实现方案,可辅助医生进行更精确、微创、安全、快速的手术治疗,并拓展了外科手术的适应症范围,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雪琦;马宝秋;张国鹏;朱霆;卢虹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西门子放疗局域网在放疗技师工作站的应用

    目的:探讨西门子放疗局城网(LANTIS)在放疗技师工作站中的应用和意义.方法:总结LANTIS在实施放射治疗过程中对于各种异常情况进行记录及处理的特点.结果:LANTIS不但可以对放疗前参数不符发出警告,而且还可以在异常中断后进行断点治疗.结论:放疗网络的应用避免了人工数据输入的误差,为放射治疗临床质量保证和质童控制提供了保障.

    作者:农雅晴;莫莉;廖福锡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