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3-8868
  • 国内刊号:12-1053/R
  • 影响因子:0.77
  • 创刊:1980
  • 周期:月刊
  • 发行:天津
  • 语言:中文
  • 邮发:6-32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Pж(AJ) 文摘杂志(俄),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全国专业核心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2018年12期文献
  • 刺激模式与电极偏移影响DBS颅内电场分布的仿真研究

    目的:探究刺激模式与电极偏移对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颅内感应电场的影响.方法:建立包含边缘系统的有限元真实头模型,仿真分析DBS颅内电场分布,并对比不同刺激模式和电极偏移对颅内电场分布的影响.结果:DBS颅内电场主要集中在电极触点处,其中正负刺激模式下的颅内电场强度大,且同等电场强度分布区域约是单负刺激和双负刺激的2倍.当电极偏移5 mm时,电场强度衰减约600倍;当电极偏移12 mm时,电极强度衰减约8000倍.结论:正负刺激诱发的颅内电场强、分布区域广;电极偏移会造成颅内电场明显衰减.研究结果将为DBS刺激模式的选择提供依据,并将为电极插入精度的确定提供支持.

    作者:王欣;靳静娜;王贺;刘志朋;殷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回收式伤员洗消装置的研制与试验验证

    目的:根据伤员体表放射性沾染去污的需要,研制一种新型的伤员洗消装置.方法:采用模块化组合式结构设计,整个洗消装置分为主机、洗消管、手柄与洗消刷头3个部分.利用整体密封设计工艺设计独特的洗消刷头,在体表有放射性沾染的局部皮肤上方建立一个半封闭的洗消区域,并建立负压.将洗消液以一定的压力喷洒在污染皮肤表面,并采用机械消泡技术通过负压将洗消废液回收.结果:该伤员洗消装置的连续工作时间、废液桶利用率和对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去污率与国外同类伤员洗消装置相近,可靠性满足战术技术指标要求.结论:该伤员洗消装置达到了设计要求,可满足人员体表放射性沾染去污的需要.

    作者:胡勇;刘波;顾媛媛;南新中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相干散射图像圆心估计中的交互式图像区块间互相关算法研究

    目的:解决X线相干散射图像中光谱圆环的真实圆心近似求解的问题.方法:通过交互的方式,在图像上选定一个估计的圆心.依据选定的圆心对图像进行对称分区,分区之间视为不同的图像块,计算图像块之间的相关系数.在估计的圆心周边选定一个邻域范围,重复上述的计算过程,分别计算出各个邻域点作为估计圆心时的相关系数.比较这些相关系数求出大值,其对应的估计圆心即为近似的真实圆心.结果:使用理论模型模拟,真实圆心命中率约为99%.没有命中的大偏差为3个像素,在光谱分析中是可以接受的.使用交互式图像区块互相关系数求解近似圆心的方法对实际的图像求解圆心,光谱的平滑度明显提升,波峰提升约为15%、波谷降低约为10%.结论:交互式图像区块互相关系数求解近似圆心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计算圆心和实际圆心的逼近问题,可以在实际工作中较准确地逼近实际圆心,提高光谱曲线的精度及分析的准确性.

    作者:刘太辉;刘景鑫;李艳红;要文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基于GSM技术的病房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目的:针对传统病房环境监测设备的弊端,设计基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技术的病房环境监测系统.方法:该系统以高性能STC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多传感器模块化设计,利用GSM技术进行管理和故障处理.整个系统主要包括单片机主控模块、环境监控模块、时钟模块、电源模块、GSM模块等,其中环境监控模块包括能够监测病房温湿度、CO2体积分数、光照、烟雾、气压等环境参数的传感器监测模块和能够实现开关量控制、报警等功能的控制模块,GSM模块采用短消息方式将特定的参数信息发送给管理员手机以便及时处理,管理员也可以通过手机进行信息查询.结果:该系统能够实时可靠地实现数据通信,稳定地采集和发送病房环境参数,集实时监测、远程控制、及时报警、快速可靠等特点为一体,能同时记录所有故障和维护信息,具有较好的监测效果.结论:该系统的建立实现了病房环境的自动化监测和管理,为监测病房环境提供了参考信息,保障了病房环境的舒适性和医院服务质量.

    作者:王莹;黄梅;王耿;李园利;郝双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危重疾病远程应急诊疗救治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目的:设计基于移动终端的危重疾病远程应急诊疗救治信息系统,使医生能对用户进行远程监护和会诊,提高行医效率和质量.方法:依托先进的心血管病医疗技术,结合通信运营商的物联网,通过远程视讯及实时医疗图像远程传输技术,在江苏省内建立重大心血管病防治的危重疾病远程应急诊疗救治信息系统.结果:该系统与江苏省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信息系统进行有效对接,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全民智慧医疗服务体系.结论:该系统能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医疗资源欠缺地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降低死亡率,减轻医疗负担.

    作者:王文明;刘云;周钰;单红伟;伊向华;丁中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专用医疗救护飞机机载供氧系统的设计

    目的:为解决专用医疗救护飞机机载医疗救护设备和伤病员供氧问题,研制一种供氧系统.方法:对研制总要求进行论证分解,确定分散式供氧布局的总体设计思路.以氧气箱为供氧单元,每单元由2个8.5 L氧气瓶并联,并设置配套减压器、充氧装置和管路系统等,且各结构间注重安全性设计和防泄漏设计.设计与各医疗模块之间不同的连接结构,在确保连接紧固满足适航要求的前提下,为全机提供氧气保障.结果:该系统可与机载医疗救护设备各模块配合,为其提供医疗保障用氧,可在多种运载平台加装医疗救护设备系统中应用.结论:该系统与各医疗模块配套合理,充氧方式多样,使用安全,操作和维护简便,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国佳;殷东辰;王生成;李法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基于4G LTE网络的应急通信指挥救治系统设计

    目的:通过构建软硬件相结合的应急通信指挥救治系统,满足应急医疗通信要求.方法:在硬件上,利用4G LTE自组网通信终端,构建4G LTE自组通信网.在软件上,搭建应急医疗网络管理平台,对网络、人员、科室等要素进行管理.结果:各科室、各单位的数据、语音、视频可实时传输交互;外出救援单位可携带终端,将救援信息实时回传至后方医院,使院内专家可对危重患者作出实时抢救决策,并在患者抵达前做好抢救准备.结论:该系统的实现能够保障各类医疗信息系统的联通,提高救治效率.

    作者:滕谆;高升斌;肖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基于深度学习的心律失常检测算法研究

    目的:设计一种深度学习算法,以实现心律失常自动检测.方法:针对心电图的识别特点,设计一套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复合深度学习网络,使用MIT-BIH心电图数据库进行深度学习网络的训练和测试,以实现部分类别心律失常心电图的自动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与人工标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该方法对正常和左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5种心电图进行自动检测分类,通过测试对5种心电图分类的准确率为98.8%,召回率为98.8%,综合准确性评估指标F1值为98.8%,其中较难识别的房性早搏的分类准确率也达到了87.9%.结论: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为推进心电图智能分类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作者:张坤;李鑫;谢学建;王倩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一种野战自加热灌肠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为满足野战条件下的灌肠治疗操作,研制一种自动加热、可控制温度的灌肠装置.方法:该装置以通用野战医疗箱为基础设计,箱体下部为储水区,上部为加热区,中间以多孔隔板分隔.储水区放置食品自热包和储水袋,加热区放置灌肠器(内有灌肠袋)和控温报警器.加水与自热包接触,以蒸汽形式释放热量,将灌肠袋中的灌肠液加热.控温报警器实时测定灌肠液温度,按设定温度报警,提醒医务人员进行灌肠操作.结果:该装置加温快,可迅速达到理想的灌肠液温度并实现报警功能,且灌肠后灌肠液保留时间长,利于药物的吸收.结论:该装置不依赖外部热源,操作方便快捷,温度可实时监测,可模块化运输,适用于野战环境,应用前景较好.

    作者:熊新娟;段长农;董燕;张绣梅;耿雅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我国军事医疗救援装备信息系统研究

    介绍了国外医疗救援装备信息系统的总体情况,重点阐述了我军陆、海、空3类医疗救援装备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我军各类医疗救援装备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及与国外医疗救援装备信息系统存在的差距,并针对与国外的差距及自身的不足,提出了借鉴国外经验与利用高新技术发展医疗救援装备信息系统的建议,对进一步开展医疗救援装备研制和救援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赵荣利;史慧敏;乜志浩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无源医用冷藏箱的技术要求及发展现状

    目的:探讨无源医用冷藏箱的技术要求及发展现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介绍无源医用冷藏箱的整体情况,重点分析无源医用冷藏箱的关键技术、技术要求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指出无源医用冷藏箱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结果:蓄冷剂的种类、质量,箱体保温材料及其厚度是影响冷藏箱保温性能的关键因素.国内精确控制相变蓄冷材料潜热值、稳定性的技术水平一般,且在保温性能测试方面没有较为明确的具体试验方法和标准.结论:医药行业应重视医用无源冷藏箱的性能检测,尽快出台相关检测标准;厂家应及时转化相关的科研成果,提供优质的医用冷链流通服务.

    作者:王慧梅;李咏雪;刘海鹏;黄呈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山东省胰腺癌放疗设备现状调查及分析

    目的:了解山东省胰腺癌放疗设备应用情况及人员配置,明确国产与进口放疗设备的适应证范围及质量控制情况.方法:选择山东省内11家不同等级医院(2家省级、9家地市级),回顾性分析各级医院胰腺癌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放疗数据,对放疗设备分布情况、剂量参数及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therapy planning system,TPS)执行能力、质量控制情况等进行调研.结果:省级医院直线加速器共13台,均为进口设备;地市级医院直线加速器共12台,以国产居多.进口设备剂量验证显示各参数稳定,计划适形度及加速器计划执行能力高;国产设备计划执行能力、靶区适形性及均匀性指数良好,但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IMRT)时间长.11家医院能够完成直线加速器的定期测量和校准,但有3家地市级医院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规范.结论:省级医院以进口放疗设备居多,有完整的质量控制措施和程序,基本满足胰腺癌放疗的各项临床要求.而地市级医院放疗设备缺口较大,国产放疗设备能保证控制患者病情,但质量控制措施和程序不完善,且物理师数量和水平较省级医院存在一定差距,现阶段建议只承担晚期胰腺癌姑息性放疗.

    作者:李骥;安宁;井旺;李爱菊;刘洋;朱慧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野战护理装备的现状与发展展望

    目的:介绍国外野战护理装备现状,为我军野战护理装备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系统分析野战护理装备的特点及外军野战护理装备的现状,并指出我军野战护理装备在材质、设计、功能、装载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结果:提出了我军野战护理装备应从材料、结构和使用便捷性3个方面进行改进.结论:大力改进现有野战护理装备,满足不同野战环境下的应用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野战卫勤保障能力.

    作者:谢明晖;储丹凤;肖瑛;李淑英;王牧涵;曹洁;席惠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放疗技师在医用直线加速器放疗中的操作规范及安全意识分析

    目的:探讨放疗技师在医用直线加速器放疗中的操作规范及安全意识,以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方法:分析放疗技师使用加速器时相关操作规范、操作加速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应对安全问题.结果:对安全问题实施干预后,医院放疗技师使用加速器安全意识平均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操作规范平均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结论: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安全性问题,可显著提升放疗技师仪器使用的安全意识,提高仪器设备操作的规范性,进而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作者:杨志瑛;吕长兴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以设计为中心改革实践教学,培养合格生物医学工程人才

    目的:通过开展以设计为中心的学习(design centered learning,DCL)的实践教学改革改变过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中偏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实现新形势下教学为部队需要服务的目标.方法:引入DCL教学法创新教学模式,对组织形式、考核要求等进行改革,突出内容的针对性、训练的综合性,实现素质和能力的协同培养.结果:该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学术讨论、任务分工、团队协作、实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具有明显效果.结论:该教学模式适合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特点及发展方向,可以有效提高本科生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作者:宁旭;徐林;许佳;金贵;秦明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新生儿诊疗中心常用仪器精细化管理实践

    目的:探讨仪器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诊疗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2月对新生儿诊疗中心仪器使用情况进行基线调查.2017年1—12月,通过组织管理、清单管理、标识管理、定人管理、床单元标配管理、清洁消毒管理等措施,推进仪器的精细化管理,对精细化管理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仪器完好率和故障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后,仪器的完好率由78.39%提高至90.25%,故障率由21.61%降至9.75%,医院感染发生率由2.33%降至0.67%,这3项指标与之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提升了人人参与科室仪器管理的责任意识,降低了由于仪器管理不当引发的医院感染的风险,为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者:王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医院医学装备试用规范化管理探讨

    目的:通过建立医学装备试用管理制度,实现对医院医学装备试用的规范化管理,提升医学装备的管理效率.方法:分析医学装备试用管理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医学装备试用规范化管理的策略,归纳医学装备试用管理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环节.结果:该策略包含对医务人员的宣传教育、规范统一的政策流程以及监督惩罚机制,覆盖了医学装备试用的整个周期,改进了传统的试用管理手段,提升了管理效益.结论:医学装备试用规范化管理策略达到了提高装备管理效率、节约使用成本和降低安全风险的效果,是医院医学装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龚小珊;唐昊;张和华;魏安海;向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医用直线加速器外挂式物理楔形板的质控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医用直线加速器外挂式物理楔形板的质量控制方法,对物理楔形板的剂量分布进行测量和分析,提高放射治疗精度.方法:利用指型电离室测量参考点处(固体水下5 cm)的点剂量,并与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利用二维矩阵电离室测量固体水下5 cm的平面剂量分布,用点剂量的测量结果校正后,与TPS的计算结果进行Gamma 3 mm/3%分析对比.结果:医用直线加速器加装外挂式物理楔形板后,点剂量实测值与计算值偏差小于1%,二维剂量分布相似度大于95%,可以满足临床放疗精度要求.结论:利用指型电离室和二维矩阵电离室可以方便有效地对外挂式物理楔形板的剂量分布进行测量和分析,适合用于加速器日常质控.

    作者:辛思谕;刘剑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国产和进口鼻咽癌精确放疗设备的临床剂量学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国产和进口鼻咽癌精确放疗设备的临床剂量学差异.方法:从解放军总医院(A组,进口加速器及计划系统)既往治疗患者中随机选取鼻咽癌患者20例.将病例传给原解放军404医院(B组,国产加速器及计划系统)、原解放军148医院(C组,国产加速器及进口计划系统)分别进行计划设计,然后用OCTAVIUS Detector 729二维矩阵进行相对剂量验证,测出验证计划的剂量分布,并通过验证软件与计划设计时计算的剂量分布作比较,得出剂量分布误差.平面相对剂量验证误差分析采用Gamma分析方法,设置距离误差标准和剂量误差标准为2 mm/2%、3 mm/3%、4 mm/4%来比较平面相对剂量验证通过率,通过平均值来比较3组危及器官的受量异同及计划大体肿瘤靶区(PGTVnx)、计划靶区(高危淋巴引流区PTV1、低危淋巴引流区PTV2)的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及适形性指数(conformity index,CI).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面剂量分布的计算值和测量值之间总体具有良好的一致性,Gamma分析的3 mm/3%通过率均值均在90%以上;B组Gamma通过率低,与A、C 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几乎所有的危及器官剂量A组表现好,但B组视神经和晶体的平均受量比较小.A组的D5(5%体积接受的剂量)、D95(95%体积接受的剂量)、D98(98%体积接受的剂量,可近似为小剂量)、Dmean(剂量均值)比较小.每2组HI之间差异不明显,各组CI差异明显,但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结论:国产与进口精确放疗设备在鼻咽癌根治性放疗方面其通过率及剂量学、均匀性、适形性均能达到临床要求,基本可以满足鼻咽癌根治性放疗的需要,结合国产设备的价格优势,推荐用于市县级医院.

    作者:冀天楠;赵志飞;丛小虎;葛瑞刚;李建雄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碲锌镉心脏专用SPECT一日法快速成像可行性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一日法碲锌镉(cadmium zinc telluride,CZT)心脏专用SPECT(NM530c)早期快速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的可行性,以期缩短显像等待时间.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4月1—30日行一日法静息/运动负荷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ated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G-MPI)的患者,静息、负荷显像均于注射显像剂15 min内行早期显像(early imaging,EI)、至少30 min后行延迟显像(late imaging,LI),对EI和LI 2种图像质量、心肌灌注及心功能参数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共收集30例患者(男11例、女19例),静息显像EI、LI分别有26例(86%)、29例(97%)的图像质量为好或优秀(两者比较P>0.05),负荷显像EI、LI均有29例(97%)图像质量为好或优秀(两者比较P>0.05).静息、负荷EI与LI心肌灌注及心功能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具有强相关性及良好的一致性.结论:一日法CZT SPECT MPI早期快速成像方便可行且不影响图像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和可行性.

    作者:薛冰冰;李剑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医院内部POCT血糖仪实验室间质量评价方案探索

    目的:探索医院内部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血糖仪实验室间质量评价和质量保证的方法.方法:通过每台血糖仪连续20 d室内质控数据计算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评价血糖仪精密度.选取5个水平肝素抗凝混合静脉血,同时在82台血糖仪(A品牌34台、B品牌48台,每个品牌各有1台参加外部室间质评合格的目标仪器)和日立7600-2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血糖.以目标血糖仪检测结果为靶值,同品牌血糖仪与其比较,评价每台血糖仪正确度;通过多台同品牌血糖仪对同一样本的测定评价该品牌血糖仪检测结果的复现性;以日立7600-2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为靶值,所有血糖仪均与其进行比较,评价每台血糖仪与日立7600-2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82台血糖仪精密度均符合行业要求;82台血糖仪检测结果正确度合格率为96.34%,A品牌合格率为100%,B品牌合格率为93.75%;A品牌血糖仪复现性明显优于B品牌;82台血糖仪与日立7600-2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一致性合格率为84.15%,A品牌合格率为82.35%,B品牌合格率为85.42%.结论:采用该方式对医院内部不同实验室间的POCT血糖仪进行质量评价是可行的,其一致性评价方案亟待完善.

    作者:王红彦;刘辰庚;王培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在野战综合手术救治方舱内施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在自然灾害条件下于野战综合手术救治方舱内施行胸腰椎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的可行性,从而降低伤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方法:选取8只实验猪在方舱内实施胸腰椎PVP手术并统计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骨水泥有无渗漏及术后四肢活动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60~86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75 min;失血量为2.5~7.7 ml,平均失血量为5.73 ml.术中胸腰椎施术节段椎体骨水泥无一渗漏,术后所有实验猪均可正常行走,且步态未见异常.结论:在野战综合手术救治方舱内施行胸腰椎PVP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失血少、骨水泥无渗漏、恢复快,具有一定可行性.

    作者:赵阳阳;范东娇;谢雁春;李卓;毕大鹏;于海龙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