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为满足装甲装备内伤员的顺利搬出及搬出过程中保护伤员的要求,研制一种装甲装备内伤员吊运装具.方法:分析装甲装备内伤员的伤情特点及搬出难点,从提高装具的适用性,解决伤员搬出难的问题,避免伤员二次损伤,缩小装具体积、便于携带,增加安全性,便于快速展开和撤收,增加装具耐高温性能等方面进行设计.该装具包括支撑杆组件和担架2个部分,其中支撑杆组件由支撑杆、滑轮、担架卡钩、手摇装置、钢丝绳组成,主要材质为铝合金;担架由框架和帆布组成,主要由铝合金和高强度阻燃布制作.结果:该装具很好地解决了装甲装备内乘员负伤后搬出难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装甲装备内伤员的救治效率.结论:该装具具有质量轻、折叠后体积小、展开/撤收迅速等优点,能一次性完成伤员的搬出与转运,避免二次损伤,为保障打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欧阳甘霖;张戎;祁海林;邓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解决目前日常医疗设备维修中记录方式落后、不及时、不准确,维修效率低下,维修设备无法追溯等问题.方法:使用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C/S)模式搭建系统框架,采用Foxable软件内建的编程语言,利用Foxtable软件内建的数据库设计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结果:该系统实现了日常医疗设备的维修登记、维修申请的自动生成及固定资产相关信息查询.结论:该系统基本满足了目前医疗设备日常维修管理的要求,提高了维修效率,降低了维修纠纷发生率,使得维修管理更科学、更高效.
作者:张博;许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基于超声雾化原理设计一种加湿装置,用来取代现有的加湿方式.方法:该设计利用多个超声雾化振子形成行列矩阵,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定期检测当前空气湿度值并传递给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MCU采用模糊控制的智能调控方式,通过计算与分析决定每个振子的工作状态,从而决定总的雾化量,实现空气湿度的精确控制.整个装置主要由主机和雾化槽2个部分组成.结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加湿器能控制雾化振子的起振数目,并能很好地拟合控制曲线,满足控制空气湿度的要求.结论:该加湿器结构简单、加湿效果显著,具有低能耗、控制精准、提升空气质量等优点,可作为暖通空调的加湿部件,用于医院手术室、实验室等对空气有加湿要求的场所.
作者:胡银伟;王恒杰;段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经颅磁声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o-acoustic stimulation,TMAS)与经颅超声刺激(transcranial ul-trasound stimulation,TUS)诱发的小鼠肌电信号(electromyography,EMG)的采集与分析,对比小鼠的TMAS与TUS运动阈值,进而评估相对于TUS,TMAS对运动皮层的作用效果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搭建针对小鼠的TUS与TMAS系统,设置不同超声强度的TUS与TMAS刺激参数,分别对TMAS与TUS诱发的小鼠EMG进行采集与分析,检测小鼠的TMAS与TUS运动阈值.结果:当刺激靶点处的空间峰值时间平均声强(Ispta)>144 mW/cm2时,TUS与TMAS均能检测到小鼠的运动阈值,但TMAS能引起较稳定的运动反馈;当25 mW/cm2
作者:王会琴;周晓青;刘世坤;刘志朋;殷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某院跨院级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存储架构的设计与改造,实现存储系统扩容和升级,彻底解决临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卡、慢现象.方法:在对现有存储数据和存储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和统计的基础上,结合PACS软件的特点,引进新的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存储架构,并将原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架构进行利旧,实现SAN+NAS架构的一体化.结果:将SAN架构和NAS架构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存储按需在线扩容及所有影像数据的持续在线.结论:构建的存储系统科学、合理,解决了当前临床需求,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作者:姚宗碧;黄冰龙;张九妹;施东翔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针对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冲洗液流溢的问题,研制一种手术海绵组合贴膜.方法:该手术海绵组合贴膜主要由贴膜、海绵垫和集水袋组成.海绵垫通过背胶固定,可围成适宜医务人员操作的U形手术区域,通过海绵垫和集水袋的双重作用,实现对手术中溢出的冲洗液进行收集.同时海绵垫内部的吸水管和集水袋底部的排水管通过三通管与负压引流装置相连,将冲洗液引流到吸引器内.结果:该贴膜能使手术中的冲洗液及时得到吸收和引流,保持手术单、手术衣及手术室地面的干燥,减少患者术后低体温、寒战的发生率,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提高医患满意度.结论:该贴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值得在脊柱内镜手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明玲;王红;马超;刘光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设计一种用于生物雷达参考的生命信号同步测量系统.方法:该系统由传感器前端和控制显示后端两部分组成,传感器前端通过小型化接触式的压电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分别测量人体呼吸和脉搏(用于心跳的参考)并采用蓝牙无线方式连接控制显示后端,控制显示后端通过基于Windows消息机制的软件设计与生物雷达系统同步开始/停止保存数据.结果:与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和连续波(continuous wave,CW)2种生物雷达系统的同步测量实验表明,该系统有效解决了现阶段生物雷达参考测量系统的时间同步问题,且不需要修改软件代码来配合不同生物雷达系统开展实验.结论:该系统具有成本低、可便携、可通用的特点,不仅可为生物雷达技术的研究提供定量标准和参考,而且可为生物医学研究中生命信号的定量检测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通用方法和手段.
作者:宋慧浩;张自启;殷悦;祁富贵;王鹏飞;王健琪;吕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声门与人工气道气囊(artificial airway cuff,AAC)之间腔隙内CO2体积分数(dynamic mo-nitor of subglottic carbon dioxide levels,DMS-CO2)技术对监测AAC密闭性的有效性,为AAC压力调控提供指导.方法:以AAC体外实验模型为平台,AAC压力以每次2 cmH2O(1 cmH2O=98.06 Pa)的幅度从0 cmH2O开始逐渐增加至30 cmH2O.在每个AAC压力水平将美蓝稀释液注入至声门与AAC之间腔隙内,然后监测声门下CO2体积分数(以CO2分压表示)、AAC压力和美蓝稀释液渗漏量.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声门下CO2体积分数与AAC压力呈负相关,与AAC渗漏量呈正相关.结论:DMS-CO2技术可实现AAC密闭性的动态、准确监测,从而验证了DMS-CO2技术作为AAC密闭性监测手段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作者:黄桃;向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的手持式无线膀胱测容系统,解决传统设备不便于携带、线缆可能造成电磁辐射和操作不便等问题.方法:该系统由下位机无线探头和上位机智能手机组成.无线探头内部集成超声信号发射/接收电路、锂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3D超声扫描探头、无线模块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以Wi-Fi方式传输数据至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平台实现图像显示、患者管理、病案管理、病例报告、参数设置等功能.结果:该系统体模容积测量大误差-10.00%,小误差0.00%;人体实验受试者测量结果大误差13.33%,小误差-0.20%,总体误差小于15.00%,可实现无损测量膀胱内的尿液容量.结论:该系统测量膀胱容积准确、便于随身携带,可用于急救、随诊和家庭等场合,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庞超;王晓春;周盛;计建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介绍了长骨骨干骨折复位治疗方法的发展及存在的不足,按照复位装置的结构特点分别从基于Stewart平台以及其演变结构的并联式复位机器人系统、基于工业机器人的串联式复位机器人系统和自主设计结构及控制方式的复位机器人系统3个方面阐述了国内外长骨骨干骨折复位机器人相关技术发展和实验进展情况,分析了长骨骨干骨折复位机器人的复位执行结构模型和相关图像处理及导航技术的新进展,指出了长骨骨干骨折复位机器人未来可向发展多模态示踪导航系统、设计更加科学的复位结构模型、控制单元与执行单元分开、改变供电模式、实现多种工作模式、进行模块化设计几个方向发展.
作者:史刚;张肖在;祁富贵;王鹏飞;张自启;殷悦;李雪阳;焦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阐述了国产重力输液过程智能监控系统在液体余量监测、液体滴速计数及控制、液体温度监测与控制、不同输液袋或输液瓶之间的自动切换、异常事件提醒或报警功能设计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具备以上功能的智能输液产品在临床转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用户体验反馈,促进功能全面、操作简便、实用安全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临床转化应用的建议.
作者:郭玲;万绍平;王国蓉;李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介绍了F300E合成模块组成及合成18F-FDG的过程,详细分析了该设备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3例常见故障,提出了具体的排除方法,为今后的故障维修提供了思路,并为其他维修人员维修同类设备提供了指导.
作者:陈扶明;王博;席嘉辉;巩国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介绍了科曼C50监护仪电源板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该设备电源板出现的4例常见故障并提出了具体的排除方法,为同行排除相似故障提供了参考,后指出了正确使用和定期保养以及提高临床工程师技能水平对于延长仪器寿命和提高维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慕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脑MRI与深度学习和迁移学习准确区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与正常老化(normal control,NC)的方法.方法:选取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组织(Alzheimer Disease Neuroimaging Initiative,ADNI)数据库中194例NC与105例AD受试者的脑结构磁共振成像(structural MRI,sMRI),生成全脑灰质图.基于经典网络AlexNet采用特征迁移学习的方法对AD与NC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再结合主成分分析法与序列前向搜索的方法对特征降维与选择,后运用支持向量机对所选特征进行分类,统计高斯平滑核半高宽(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FWHM)分别为0、8 mm时在卷积层conv3、conv4、conv5的分类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在AlexNet第四卷积层(conv4)分类准确率达到优,在高斯平滑核FWHM为0 mm时,conv4分类准确率为95.14%,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6.43%和94.83%.结论:通过该研究提出的分类方法建立的特征迁移学习模型在AD与NC分类中取得较为理想的分类结果,说明该方法是一种可行的分类方法.
作者:张柏雯;林岚;孙珅;吴水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为了明确白质高信号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基于迁移学习和空间协方差模型研究脑萎缩和白质高信号的相互关系及高血压对这种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美国亚利桑那大学附属医院41名健康中老年人(健康对照组)和41名高血压中老年患者(高血压组)MRI数据.首先,采用基于种子点的模糊聚类算法测量白质高信号的体积.其次,基于上百万张图片预训练得到的卷积神经网络AlexNet采用迁移学习的方法从灰质密度图中提取大脑形态特征.后,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尺度子配置模型来获取与脑白质病变相关的形态学空间协方差模式.结果:与灰度密度图相比,深度学习模型对影像特征具有更好的表达,通过迁移学习提取的特征具有更高的模型拟合优度.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患者的脑部影像对这种特征模式具有更强的表达.结论:基于迁移学习和空间协方差方法可以较好地应用于脑萎缩和白质高信号间关系的研究中.
作者:吴玉超;林岚;宋爽;吴水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介绍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婴儿脑MRI图谱并简述了其构建过程,阐述了婴儿脑MRI图谱在婴儿脑图像分割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图像分割结果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图像分割结果由脑图谱的图像配准与分割算法共同决定.后讨论了当前婴儿脑图谱研究和应用中的局限性以及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作者:林岚;吴玉超;宋爽;吴水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中国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基础研究态势.方法:从Embase数据库中检索全球、中国及其他医学基础研究强国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发文情况.从论文篇数、高质量论文篇数以及近5a论文增速3个维度判断中国在医疗器械领域和12个子领域的基础研究态势.结果:中国在医疗器械领域的论文篇数排名全球第五,高质量论文篇数排名全球第十,论文增速高达10.4%,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从子领域来看,中国在血液检测器械、皮肤科器械和消化科器械3个子领域的论文篇数占全球论文篇数超过5%,在妇产科器械领域的高质量论文篇数占全球论文篇数超过5%,在皮肤科器械、妇产科器械和神经科器械3个子领域的近5 a论文增速超过30%.结论:中国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基础研究规模大、增速快但质量偏低,建议在兼顾扩大研究规模的同时侧重于提升研究质量.
作者:陈娟;张婷;欧阳昭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建立大型医疗设备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对大型医疗设备综合绩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为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借鉴平衡计分卡的思想,从社会效益、科研效益、经济效益、配置符合和技术状态5个维度设置指标和权重建立评价体系,并选取某院大型设备DSA、MRI、CT、PET/CT和直线加速器(linear accelerator,LA)各1台,利用该体系进行评价,将结果和建议反馈科室,通过反馈前后评价结果的对比对该体系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该体系的评价和反馈,DSA的经济效益指标得分提高了34%,MRI的经济效益和科研效益指标得分分别提高了10%和14%,PET/CT的配置符合指标得分提高了13%.结论:基于平衡计分卡构建的大型医疗设备绩效评价体系能实现对大型医疗设备的综合绩效评价,对设备精细化管理和综合绩效的提高有指导作用.
作者:成学慧;曹晓萌;赵子璋;苏向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应用,为提高医用耗材管理水平提供指导.方法:选取南京市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医用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结果: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可以从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及流程、信息化建设及人才培养、执行与监管等方面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用耗材管理提供指导.结论:应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可以针对性地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用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社区服务中心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作者:陈伟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有效控制医院耗材成本,合理使用耗材,切实减轻患者负担.方法: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结合DRGs(diagnosis related groups)费用对比,对医用耗材管理进行整改.结果:高值耗材、试剂类耗材、手术室使用耗材等得到有效控制,在保证医疗供给的同时,耗占比逐步下降,切实减轻了患者负担.结论:通过精确数据分析、针对性量化指标、加强监督等手段可有效控制耗占比.
作者:杨琼;沈雄山;池晨;徐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迈瑞BC-6000Plus血细胞分析仪的主要性能指标,确保临床检验的准确性.方法:依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tandardization in Haematology,ICSH)公布的评价方案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406—2012《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对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临床可接受性评价.根据WS/T 406—2012对仪器进行校准;本底计数采用连续检测3次稀释液的结果来评价;携带污染率采用连续检测高低值样本的差异进行评价;批内精密度采用连续检测11次新鲜全血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评价,批间精密度采用连续20次检测质控品的CV评价;不同吸样模式间比对采用自动和手动2种模式检测5个新鲜样本的偏差百分比来评价;正确度和可比性验证采用与实验室内正常参加室间质评并合格的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比较进行评价;线性验证选用接近仪器声明检测范围的高值样本进行稀释检测评价.结果:迈瑞BC-6000Plus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结果、本底计数和不同吸样模式间比对结果均可满足厂家要求,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良好,携带污染率小,各项性能指标均在行业标准范围内,且与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的比对结果显示二者具有良好的可比性.结论:迈瑞BC-6000Plus血细胞分析仪临床分析性能良好,能较好地满足临床血细胞分析的需求.
作者:李涛;何文军;李曼;徐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比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与超声对微小肝癌(直径≤1 cm)的检出能力,评价DSA对微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病理确诊为微小肝癌的54例患者,共计102个微小肝癌病灶,分别使用DSA和超声进行诊断.观察记录超声、DSA检查时符合微小肝癌诊断的结节数目及其在肝内分布情况,观察DSA不同时期微小肝癌病灶的血流灌注变化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检查显示肝内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内部回声不均匀,呈等回声或混合回声,周围可见稍低声晕圈,后方回声增强;DSA检查显示动脉期肝动脉分支异常紊乱血管影,病灶呈结节状浓染.DSA和超声检查对微小肝癌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77.45%(79/102)、59.80%(61/10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检查时微小肝癌病灶在开始增强、增强峰值、持续增强时期的血流灌注参数分别增加(12.88±1.27)、(25.04±2.31)、(50.96±6.65)dB,峰值强度为(32.53±2.87)dB,达峰时间为(12.04±1.53)s.结论:与超声相比,DSA在微小肝癌定性诊断及血流灌注测定方面有优势,可将其作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内多发结节以及单纯甲胎蛋白(AFP)升高等高危人群的一种检查方法,以提高微小肝癌的检出率,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
作者:马军朋;卢伟;陈军丽;朱晓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EBT3胶片的刻度剂量和焦点照射剂量对Leksell Gamma Knife?PerfexionTM头部伽马刀辐射场质量控制的影响,为改进检测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对EBT3胶片进行0~4.8 Gy和0~8 Gy的2组剂量刻度,比较胶片焦点照射剂量在3.5和5 Gy条件下,应用医科达公司MATLAB分析软件、IBA OmniPro-I'mRT分析软件和国家疾控中心分析软件测量伽马刀的照射野尺寸和照射野半影宽度.结果:3种胶片分析软件对伽马刀辐射场质量控制没有明显影响,胶片焦点照射剂量对4和8 mm小准直器结果没有明显影响,但对16 mm大准直器结果有明显影响,且5 Gy条件优于3.5 Gy条件,能满足标准要求.结论:为了满足新型伽马刀辐射场质量控制需要,EBT3胶片刻度剂量应提升到8 Gy,胶片焦点照射剂量应提升到5 Gy.
作者:王志斌;吕扬阳;张洋;温涵泳;刀鸿威;向莹;余冉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不同分期、分型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合理选择诊断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肾癌的患者84例,术前均行64排螺旋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对比分析螺旋CT分期、分型与手术病理分期、分型结果,比较不同亚型肾癌患者各期CT值差异.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螺旋CT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09,P=0.000),螺旋CT与手术病理分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19,P=0.000).乳头细胞癌平扫期CT值明显高于透明细胞癌与嫌色细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细胞癌增强扫描各期CT值均明显高于乳头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不同分期、分型肾癌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术前早期诊断肾癌提供可靠依据,是术前评估肾癌分期与分型的理想手段之一.
作者:杨波;赵振国;文峰;庄君龙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