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杂志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
  • 国际刊号:1003-5052
  • 国内刊号:12-1170/R
  • 影响因子:0.23
  • 创刊:1986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天津
  • 语言:中文
  • 邮发:6-129
  • 全年订价:31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曾荣获卫生部、中华预防医学会颁发的进步奖、社会效益奖、优秀编辑奖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杂志   2011年3期文献
  •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综述)

    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方法很多,本文就临床治疗中常用的中医治疗,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阐述.

    作者:邢维斌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血清胱抑素C测定在临床中的研究进展(综述)

    血清胱抑素C(Cystafin C)作为检测肾功能的一种新的内源性标志物,近年来受到临床上的高度重视[1].它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GFR)的指标,如菊粉清除率,同位素标记物清除率,内生肌酐清除率(Cct),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等相比,具有独特的优点,稳定、可靠、方便.循环中的胱抑素C仅经肾小球滤过而被清除,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2].本文简要介绍CysC的特点,重点介绍其在临床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桂珍;陈雪雯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他汀类药非降脂作用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综述)

    他汀类药物是预防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药物,其主要机制是通过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新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效应,尤其可显著降低C反应蛋白(CRP)水平,因而,抗炎效应也是其重要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之一.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抗凝等心血管保护作用.本文对他汀类药物降脂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谢兆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结肠黑变病的研究与进展(综述)

    随着便秘的发病率增加和结肠镜检查率的提高,结肠黑变病的检出率明显升高,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通过检索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从流行病学、病因及与相关疾病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汇总与分析,以期对该病加深认识.

    作者:吴怡;庞东颖;徐建白;李宏;王萌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开塞露简易助便器用于肛肠术后排便困难

    目的 探讨痔疮手术后采用开塞露助便治疗的有效方法及护理.方法 按住院时间顺序将200例痔疮患者分为实验组(120例)和对照组(80例).实验组采用小剂量开塞露60ml,用注射器经单腔导尿管由肛门注入的助便方法,对照组单纯使用开塞露助便.结果 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简易助便器治疗痔疮术后排便困难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范雪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在DSA下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不全肠梗阻的护理

    目的 在DSA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管前后的护理.方法 通过对29例不全肠梗阻患者在DSA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的护理资料分析,总结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结果 该组患者症状明显缓解.17例患者充分肠道准备后外科手术治疗,6例患者症状好转后保守治疗,6例患者行肠道支架置入术.结论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可有效缓解不全肠梗阻的症状,为改善患者全身症状赢得时间,并为手术治疗提供充分的肠道准备,降低了手术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建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无痛分娩的研究进展及护理(综述)

    无痛分娩技术已在发达国家广泛采用,国内条件好的医院也在逐渐开展.无痛分娩法分为精神无痛分娩法、药物镇痛分娩法;通常所说的无痛分娩法即指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法.无痛分娩需要助产士全程陪护,注意心理护理、产前宣教、产程观察及胎儿监护的护理.

    作者:宋秉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一例粘连性肠梗阻小肠排列术后的护理

    目的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小肠排列术后的护理.方法 选取一例粘连性肠梗阻肠排列术后患者,观察其采用吸引管引流、在肠壁内支撑后,患者梗阻情况是否解除.结果 通过对肠排列术后患者的精心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肠排列术适合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可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陆玉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B超引导下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对38例肿瘤患者进行B超引导下PICC置管.结果 留管时间长8个月,短10d,除4例患者因导管堵塞拔管外,其余均根据化疗计划撤管.结论B超引导下PICC置管降低了普通穿刺法存在的穿刺成功率低、穿刺部位损伤大、送管困难等缺点.

    作者:任爱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压疮的防治及护理(综述)

    压疮为许多疾病的并发症,可导致皮肤组织水疱、糜烂、溃疡,甚至全身感染、败血症而致死亡.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根据评估结果,针对原因,依据中、西医理论,采用中药、敷料、先进设备等有效预防及护理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压疮的发生.本文介绍一些压疮的防治及护理措施.

    作者:刘海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脉冲式封管在静脉留置针中应用及体会

    目的 探讨脉冲式封管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科治疗的300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运用脉冲式封管法,对照组则以均匀推注方法,观察患者的静脉及输液情况.结果 观察组留置针的静脉炎和堵管发生的概率远远小于对照组,而输液速度也快于对照组.结论脉冲式封管对保护静脉留置针在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明显.

    作者:王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生产性噪声对人体影响及控制措施的研究(综述)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声音频率和强度没有规律,听起来使人感到厌烦,称为生产性噪声.长期接触噪声可以对人体听觉系统及全身其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从技术标准、工程控制和管理方面采取控制措施以预防噪声引起的职业病发生.

    作者:李长侠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一起误食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调查及思考

    目的 分析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特点,掌握亚硝酸盐中毒规律,为科学预防亚硝酸盐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对一起典型的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卫生学、实验室检查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名就餐者均发病,潜伏期中位数为25min,患者中毒症状相似,均有口唇青紫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盐罐上部亚硝酸盐含量为461mg/kg,下部亚硝酸盐含量为206mg/kg,炒米饭亚硝酸盐含量20mg/kg,丸子汤亚硝酸盐含量190mg/kg.结论按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确认此次为一起误食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加强亚硝酸盐使用管理是防止此类食物中毒的根本措施.

    作者:韩永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浅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针对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公共卫生职能和卫生体制改革要求,从职能、应急、信息、经费、人才等方面提出对策和措施,探讨如何完善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系建设.

    作者:厉立滨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基层疾控机构在处理食品安全事故中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在处理食品安全事故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食品安全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卫生处理人才缺乏及应对对策;实验室装备和检验能力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化验室食品专业人员缺乏及应对对策;很多基层CDC不能在到达现场的第一时间内采集到可疑食品;食物中毒诊断小组没有建立,需要尽快建立;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及应对对策;缺乏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事故处置规程及应对对策.

    作者:王克禄;丁美珠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保定市可疑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肺结核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做到对患者早发现、早治疗.方法 保定市2007年抽取3个县疾控中心结核病门诊首次就诊的可疑患者做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自述就诊延迟主要原因:35.2%就诊不便,34.1%没时间,12.2%没想到可能是结核,18.5%为其他.不同家庭经济状况患者的就诊延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和不同居住距离患者就诊延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居住距离与患者平均延迟天数呈直线正相关(P<0.05).结论医疗卫生条件方便与否及群众对卫生知识掌握程度如何,是目前影响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迟的主要原因.

    作者:朱彦辉;张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从古交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引发的思考

    2009年3月甲型H1N1流感疫情迅速蔓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防控随疫情变化而调整,不同流行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只能削平流行高峰,期望短期内扑灭疫情是不可能的.罹患率和实际流行强度并不完全一致,必须正确理解和处理报告病例数和流行强度的关系.轻症病例的治疗存在抗生素滥用、过度治疗等问题.

    作者:范红萍;杨铁链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龙岩市农村肺结核病患者发现情况分析

    目的 为了解农村结核病患者发现状况,有效指导结核病防治工作.方法 通过对乡镇卫生院可疑肺结核病患者发现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4家卫生院7个月共登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疑似病例141例,多的一家卫生院发现66例,4家为0例,平均每家卫生院每月发现可疑肺结核患者1.4例.结论乡镇卫生院可疑肺结核患者发现很少,必须加强卫生院对结核病患者的发现工作.

    作者:林文革;张平强;陈石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2009~2010年龙岩市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龙岩市肺结核的发病特征及流行规律,为进一步控制龙岩市肺结核发病率及有效管理肺结核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09-2010年龙岩市肺结核病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0年龙岩市肺结核发病年龄构成以中老年为主,其中35~74岁年龄组占64.9%;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3.09: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66.4%%;肺结核患者就诊来源以转诊为主,占54.4%.结论结核病防治以农村为重点,加大健康宣传力度,加强与医院的沟通与合作是结核病防治的关键.

    作者:林小燕;曾水生;陈石生;谢天心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一起由宋内志贺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目的 快速查找食物中毒原因,并预防类似食物性疾病的再次发生.方法 分别对2名中毒患者的粪便,3名患者肛拭进行检测.结果 从患者肛拭子及粪便中分离出宋内志贺菌.结论根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分析,确定本次食物中毒是食用受到宋内志贺菌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作者:韩伟;薄立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日照市介入放射诊疗防护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为保障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的身体健康,对日照市从事介入放射诊疗的放射防护现状进行调查.方法 调查从事介入放射学的人员结构,剂量水平及防护管理措施.结果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各测试点辐射剂量率明显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且部分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缺乏放射防护知识,对放射防护重视不够.结论应严格按照<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要求,加强对介入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降低受照剂量,保护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作者:贺法宪;殷克香;董庶军;王洪涛;代振华;梁洪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对医院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探讨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是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对现阶段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所具备的基础条件、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阶段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为了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快图书信息化建设,医院图书馆就需要充分利用医院HIS系统这一网络优势,加快图书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来提升信息资源地共享和整合;这是实现医院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作者:杨永春;李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要强化五种意识

    现代社会的发展、医疗科技的进步,给医院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提出要强化责任意识、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宣传意识、保密意识,以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作者:吕俊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准备工作在医院机房搬迁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医疗卫生资源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医院涉及到改扩建任务,医院网络中心是否安全顺利完成搬迁任务对医院业务运行起到重要影响.机房迁移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且涉及多部门互相协调配合,在机房搬迁开始前制定周密细致的软件方面和硬件方面的准备工作是完成此项工作的关键.

    作者:孙双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医院人事档案达标上等级后的思考

    医院人事档案工作是医院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管理水平.目前有些医院由于上等级的指导思想出现偏差,对已经验收、定级的人事档案并未达到应有的等级标准.档案升级达标工作只有持之以恒,才能使此项工作稳步向前发展.

    作者:陶怡;辛玉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及治疗(综述)

    血小板减少是围产期常见的疾病,可由多种疾病引起,目前主要原因依次为PAT、妊娠期高血压疾病、ITP、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妊娠时可有出血倾向,如处理不当,常导致严重的产前、产时及产后出血、胎死宫内、产褥感染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等,麻醉和手术的风险也增加,而产后出血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对母婴有较大危害.因此,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病因治疗,孕期及围产期处理,对获得良好妊娠结局十分重要.将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纳人高危管理,充分引起产科工作者的重视,系统治疗,计划分娩,产后继续原发病的治疗,对于改善产科质量,减少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国心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综述)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不明确,近年来对其病因的研究围绕遗传、胰岛素抵抗的相关物质等有诸多报道.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筛查及诊断标准,强调早发现、早治疗能减少其母婴高危结局,同时,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对子代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作者:徐忠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小剂量持续给药治疗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流产不全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小剂量持续用药在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处妊娠(CSP)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处妊娠流产不全的患者共16例,给米非司酮12.5mg,1次/d,口服共3个月.结果 15例患者子宫疤痕处妊娠不全流产者治疗后阴道彩超显示残余物消失,停药后观察月经恢复正常.1例于治疗2个月时复查疤痕处残留物增大,转行开腹治疗.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持续给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处妊娠不全流产安全、经济、无痛苦,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陈海燕;马学标;孙华盛;黄水英;李亮宽;罗小慧;叶结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妈富隆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新型口服避孕药妈富隆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4月~2009年7月因痛经就诊的原发性痛经27例患者资料,于来月经第五天开始口服妈富隆,每次1片,1次/,睡前服用,连服21d,连续服药3个周期,治疗前后取血进行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测定,盆腔B超检查.结果 妈富隆治疗原发性痛经3个周期,有效率达96.3%,显效率到88.88%,治疗前后促性腺激素、睾酮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变薄,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妈富隆能有效治疗原发性痛经,且价格低廉,给药方法简单,易于被患者接受,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但由于甾体避孕药能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降低血中雌激素含量,长期治疗存在月经量减少问题,建议治疗前告知患者.

    作者:杨睿;于祖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宁河县2005~2008年餐饮具消毒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宁河县2005~2008年餐饮具消毒效果,为餐饮服务业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08年宁河县餐饮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8年餐饮具消毒质量逐年提高,其合格率分别为68.9%、73.0%、81.5%、93.8%,总合格率为76.7%;其中学校食堂和大(中)型餐饮业合格率较高,小型餐饮业合格率低.结论加强餐饮单位监管、强化从业人员消毒知识培训,保证餐饮具消毒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作者:毕云静;李海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济源市某蓄电池厂铅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济源市某蓄电池厂工作场所中铅污染状况.方法 选择济源市某蓄电池厂进行职业卫生监测和工人职业健康检查,共采集63份空气样品,866份铅作业工人的血样为观察组,其他行业858名非铅工人血样为对照组,检测血中铅的含量.结果 作业环境空气中铅浓度超标率达65%(41//63),工人血铅超标率达47.34%.结论该厂铅作业危害较为严重,督促该蓄电池厂应尽快改善生产环境.

    作者:贾合河;吴建荣;刘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保定市餐具消毒效果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我市餐馆餐具的消毒状况,为制订有效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大肠菌群快速纸片法对我市16家大型餐馆和12家集中消毒配送站的餐具于不同季节进行了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 餐馆餐具一、四季度合格率较高,二、三季度合格率较低,存在显著差异;消毒配送站餐具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餐馆餐具.结论餐馆餐具合格率随气温升高而降低,夏季应加强对餐馆的监督,消毒配送站餐具平均合格率较高,建议推广使用.

    作者:石彤;钟晓英;朱彦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清丰县2009年部分食品微生物污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清丰县部分食品微生物污染状况,为相关执法部门对食品监督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对2009年度6类食品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实验室按GB/T4789.2-2008和GB/T4789.3-2008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检测.结果 检测样品742份,合格503份,合格率67.79%,豆制品和熟肉制品微生物污染为严重.结论豆制品和熟肉制品合格率偏低,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对这类产品监督检查,以保障食品的安全.

    作者:高玉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常用中药材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与分析

    目的 测定中药材中二氧化硫含量.方法 采用酸蒸馏碘滴定法来测定白芍、山药、浙贝等中药材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结果 所选取的50份中药材样本均有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硫残留.结论酸蒸馏碘滴定法用于中药材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测定有很高的准确性.

    作者:许靖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流行性感冒(综述)

    本文从病因病机,证型分析,辨证论治,预防方法等方面对中医药预防和治疗流感的方法和进展情况进行综述.预防方法包括内服中药法、中药外用法、环境消毒法等.同时列举了众多预防流感方药和方法.

    作者:邹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电针治疗痿证验案三则

    痿证是临床难治之证,病程长,缠绵难愈,故临床上不能拘泥于一方一法,应结合患者病症,辨证施治,将电针应用于针灸治疗中,方能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秀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耳压法治疗心身疾病的护理

    目的 探讨中医耳压疗法对心身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通过患者每天自我按压的同时产生自我暗示的效果来达到自我调节不随意的内脏以及其它机能.这种方法就是反馈疗法.(1)用特定方法将王不留行籽粘与0.5cm×0.5cm胶布上备用;(2)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对不同的心身疾病患者,根据病变部位不同进行选穴;(3)根据不同疾病定时按揉耳压穴位以达到治疗效果;结果耳压疗法运用方便,无副作用,疗效明显,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治疗成本.结论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着一定的规律,它和经络脏器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耳压治疗激发了真活性,起到了调节内分泌植物神经功能的作用,使心身疾病得到康复.

    作者:马玉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纺织女工听力损伤情况追踪调查

    目的 了解纺织行业噪声危害状况,动态观察纺织女工听力损伤情况,做好纺织女工的职业健康监护.方法 对保定市某纺织厂三年的职业性噪声作业体检资料中筛选整理,筛出136名同一年进厂,工作岗位相对固定、年龄为19~29岁之间的噪声作业工人作为观察对象,对受检者每年进行职业性噪声作业体检,连续三年追踪观察她们听力损伤情况的动态变化.结果 听力损伤第一年检出率为8.8%,第二年检出率为12.5%,第三年检出率为18.4%.听力损伤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三年的听力损伤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纺织厂挡车女工的听力损伤严重,听力损伤程度与暴露的年限呈剂量反应关系.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一例慢性正己烷中毒的调查分析

    某鞋厂一工人从事刷胶作业,胶黏剂中含有正己烷,而该工人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导致了慢性正己烷中毒.

    作者:张云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某乡镇玛瑙加工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乡镇玛瑙加工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预防职业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13家玛瑙加工企业进行了现场调查,对有害作业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检测、分析和评价.结果 各岗位粉尘的短时接触浓度在10.7~83.3 mg/m3之间,超限倍数为15.3~119倍;噪声8小时等效连续A声级83~105dB(A)之间,合格点只占20%;苯、二甲苯、重铬酸盐的短时接触浓度分别为6.83~12.3 mg/m3之间、80.4~103.2 mg/m3之间、0.02~0.06mg/m3之间,各项职业病防护措施均未开展.结论玛瑙加工企业职业卫生状况及工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政府应给予高度重视,采取相应整改措施,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力度.

    作者:李秀菊;刘丽红;郭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保定市医用CT机性能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保定市医用CT机的性能检测指标层厚、CT值线性、均匀性、噪声、空间分辨力、密度分辨力、床定位光精度、水的CT值、剂量指数(CTDI)等工作状况.方法 对保定市72台医用CT机进行了性能检测.结果 保定市区16台CT机层厚、CT值线性、均匀性、噪声、空间分辨力、密度分辨力等六项指标合格率为100%,床定位光精度与CTDI两项指标合格率为75%,水的CT值合格率为87.5%;保定各县(市)56台CT机层厚、CT值线性、空间分辨力、密度分辨力合格率为100%,均匀性合格率为89.3%,噪声合格率为92.9%,床定位光精度与水的CT值合格率为71.4%,CTDI合格率为94.6%.结论保定市72台医用CT机层厚、CT值线性、空间分辨力、密度分辨力等四项性能指标均合格,其他指标出现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与CT机日常维护以及扫描条件的设定有关.

    作者:赵永军;魏鹏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应用模糊数学方法综合评价冶炼厂职业病危害因素

    目的 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冶炼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选取某冶炼厂烧结、熔炼、电解、精馏4个车间,对各车间粉尘、铅、砷、镉、二氧化硫、噪声进行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数据整理,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评估.结果 该冶炼厂4个车间及全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综合评价均为Ⅱ级(良).结论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同时评价和比较不同危害种类的企业,为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范灵凯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CT三维成像的立体打印技术

    目的 介绍一种将CT三维重建影像打印为立体照片的方法.方法 将CT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组,将重组后图像选取适当角度进行存储,然后旋转一定角度再次存储,生成立体图像时,经滤光、合成处理生成立体照片.结果 合成后立体图像具有三维立体信息,可以通过立体眼镜观察到三维立体图像,具有三维空间感,为临床提供更加直观准确的信息,并可以打印在彩色照片或胶片上,便于携带和观察.结论普通的CT三维重建影像是一种单像成像技术,实质上是一种二维成像技术,单幅图像不能显示被检部位的前后关系,经过合成处理后的图像是真正的三维立体图像,可以观察到三维的空间结构.

    作者:张遣;张仲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15例乙状结肠扭转X线诊断分析

    目的 了解乙状结肠扭转时X线征象及X线腹平片,钡灌肠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2000~2010年15例乙状结肠扭转病例,就其立卧位腹平片及钡灌肠检查X线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通过立卧位腹平片确诊9例,通过钡灌肠确诊5例,开腹探查确诊1例.结论X线腹平片和钡灌肠检查是乙状结肠扭转诊断的重要手段及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贯福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影像学研究进展(综述)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影像学研究亦有了新的发展,本文就近年来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影像学研究新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于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扫描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综述)

    胰腺癌是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生率低的,而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多层螺旋CT扫描(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以及灌注成像对胰腺癌特别是小胰腺癌的诊断有着特别的意义.

    作者:孟钺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趋化因子RANTE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趋化因子RANTES(regulated on activation,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50例内异症患者(内异症组)的异位和在位内膜及35例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的增殖期和分泌期内膜中RANTES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整个月经周期,内异症组患者在位内膜中RANTES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内膜(P<0.01);异位内膜中RANTE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在位内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ANTES在不同期别的异位内膜之间和在位内膜之间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重度内异症同一期别中,RANTES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在位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ANTES在内异症患者异位和在位内膜中表达明显增强,推测RANTES可能与内异症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李欣;曹保利;李乾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桃红四物汤提取物对大鼠肾毒血清性肾炎PAF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桃红四物汤提取物对肾毒血清性肾炎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PAF)的影响及其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制作大鼠肾毒血清性肾炎模型,随机分为四组,即高、中、低剂量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用桃红四物汤提取物对高、中、低剂量组进行灌胃治疗,模型组和对照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大鼠尿中PAF和尿蛋白的变化及治疗后血清及肾组织PAF和血肌酐的变化.结果 各剂量组大鼠尿中PAF和尿蛋白均有降低,其中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桃红四物汤提取物能有效降低肾毒血清性肾炎模型大鼠的PAF水平,对模型大鼠的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郭鹏;申野;段大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急性脑缺血性中风患者细胞黏附分子-1和选择素-E的血清水平研究

    目的 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细胞内黏附分子-1和选择素-E的作用.方法 用ELHSA法以急性缺血性中风24h之内的60名患者,30名年龄相近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20名年轻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细胞内黏附分子-1和选择素-E的血清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清黏附分子-1水平比年龄相近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年轻对照组要高(P<0.01);在中风患者同年龄相近的志愿者对照组和年轻对照组的选择素-E血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比年龄相近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要高(P<0.01).结论这一研究发现支持黏附分子在急性缺血性中风时是调节白细胞滚动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春秋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