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际刊号:1004-6194
  • 国内刊号:12-1196/R
  • 影响因子:1.09
  • 创刊:199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天津
  • 语言:中文
  • 邮发:6-71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 科技核心(2018自然科学)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   2001年4期文献
  • 糖尿病早期肾病监控指标的探讨

    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早期肾脏损伤的诊断方法。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全定量酶免疫法测定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速率法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Jaffe速率法测定尿肌酐。结果对照组尿mALB/Cr为(1.54±0.76)mg/mmol,RBP/Cr为(27.5±19.1)μg/mmol,NAG/Cr为(1.66±1.05)U/mmol。微量白蛋白尿组与大量白蛋白尿组RBP/Cr、NAG/Cr较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尿组显著增高(P<0.01)。单项及二项检测mALB、RBP、NAG这三项指标阳性率较低,联合三项指标检测阳性率可达83.1%。正常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及大量白蛋白尿患者,mALB、RBP和NAG三项指标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联合检测尿mALB、RBP和NAG是诊断NIDDM患者肾脏早期损伤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作者:李招云;赖卫强;吴晓宇;高琳;梁军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纤维蛋白原(Fg)及D-二聚体(D-D)血浆含量对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一组(35例)有血管并发症,另一组(34例)无血管并发症。对每个患者进行血浆GMP-140、Fg及D-D含量的测定,并与3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糖尿病组患者无论有无血管并发症,血浆GMP-140、Fg及D-D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血管并发症组与无血管并发症组相比,上述指标升高更为显著(P均<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小板功能异常,并存在继发性纤溶亢进。测定血浆GMP-140、Fg及D-D有助于早期发现血栓前状态及血管病变以指导临床早期干预治疗。

    作者:席刚;陆彤;刘芳;侯东哲;李毅;肖淑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甘肃省90年代肿瘤死亡状况分析

    目的掌握肿瘤对我省人民健康的危害程度及变动趋势。方法应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预期寿命、YPLL及AYPLL等指标分析肿瘤死亡资料。结果甘肃省肿瘤死亡率达100.50/10万,标化死亡率93.78/10万,居全死因第三位。YPLL及AYPLL分别为8.54‰和7.68‰,且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城市人群死亡率明显高于农村人群。去肿瘤死因后,平均寿命增加2.90倍。十年来,胃癌、食管癌、宫颈癌等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肺癌、肝癌、乳腺癌则相反。结论肿瘤是危害我省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胃癌、肝癌、食管癌是优势癌种;肺癌、乳腺癌等的上升趋势值得关注。

    作者:孟蕾;郝爱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IGF-1与2型糖尿病肾病程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胰岛样生长因子1(IGF-1)与2型糖尿病(DM)合并糖尿病肾病(DN)肾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免放法检测血清IGF-1水平;采用放免法检测尿白蛋白。结果①方差分析显示各组间血清IGF-1水平有显著性差异(F值24.54,P值0.0001),其中临床期DN组(33例)明显高于隐匿期DN组(46例)和非DN组(79例)以及健康对照组(50例),后3组间相互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②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GF-1和空腹胰岛素(FI)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正相关,FBG、PBG、HbA1C、TC、TG、HDL-C和LDL-C等7个因素与UAE无显著性关系。结论 IGF-1可作为反映2型DM肾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同时也可能是2型DM肾病的发病因素之一。

    作者:刘红燕;王丽芬;劳英兰;黄珍萍;颜晓东;林碧;黄忠;余劲明;黄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双相高血压患者血清NOS活力及MDA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双相高血压患者血清NOS活力、MDA水平的变化。方法随机抽取41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和33例双相高血压患者及22例健康老年对照;血清NOS活力测定采用NOS催化L-Arg法、血清MDA浓度测定采用MDA与TBA(硫代巴比妥)结合显色法;数据分析采用SAS 6.12统计软件。结果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双相高血压患者血清NOS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双相高血压患者血清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P<0.05),双相高血压患者血清MDA显著高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血清MDA水平(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NOS活力低于健康老年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MDA水平高于健康老年人,而且双相高血压患者血清MDA水平高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

    作者:魏茂提;王世鑫;李玉明;郭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变异性与血液粘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变异性与血液粘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血液粘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按血压昼夜节律分为血压节律消失组与血压节律正常组,观察两组血液粘度。结果两组间血液粘度有显著差异(P<0.05);收缩压变异性、平均动脉压变异性与血液粘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及血压变异性增高者血液粘度增加。

    作者:李忠业;彭利;张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某石化工业人群肥胖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石化工业人群肥胖及相关危险因素,提出石化工业人群超重、肥胖诊断标准的建议,为我国人群肥胖诊断提供统计参考。方法对某石化工业人群3 354例对象(男1 904例,女1 450例)检测身高、体重、血压、心电图、肝脏B超;生化测定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酸(UA),并按体质指数(BMI)分为5组。全部资料输入SPSS 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BMI<23组人群相比较,BMI 23~25、25~27、27~29及≥29等组人群的TC、TG、UA、SBP、DBP水平均显著增高,而GLU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与BMI<23组人群相比较,4组人群的高血糖症、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血症、高血压以及脂肪肝的发生率显著性增高,心肌缺血仅在BMI≥29组人群中增高有显著性意义;危险因素聚集性研究发现随BMI增加,聚集性趋向增加。结论 BMI 23似可作为某石化工业人群体脂正常和超重、肥胖的分割点,BMI 23~25似为超重前状态,BMI 25~27似为超重状态,BMI≥27似为肥胖状态,这种诊断标准有利于超重和肥胖的临床早期防治。

    作者:宦鹏年;王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肝癌及癌旁组织中p53基因及AFP、CEA表达异常及相关性研究

    p53基因结构及表达异常是人类肿瘤中常见的基因改变之一。本项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40例肝细胞肝癌(HCC)及癌旁组织进行p53基因的检测,并结合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检测以及临床病理学观察,术后追踪调查等,对p53基因表达异常和AFP、CEA等肿瘤标志物在HCC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作者:李伟;张金池;王学春;李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天津市区部分老干部高血压病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高血压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控制高血压对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1999年年底入户调查了部分老干部高血压患病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祖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儿童血压的轨迹现象探讨

    国外一些学者提出,预防高血压,要从儿童期开始。其主要依据是:儿童血压可能存在轨迹现象〔1〕:即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维持其原所在百分位数不变。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较少〔2〕。为此,我们对942名儿童的血压进行了四年连续观测,以探讨儿童血压的轨迹现象。1 对象与方法

    作者:陈会波;尹爱田;王志萍;吴秀云;翟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盐亭地区1988~1997年中年人口死亡原因及寿命损失分析

    本文依据经济、文化较为接近的近10年来的居民全死因登记资料,对盐亭县中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应用标化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潜在工作损失年数(WYPLL)等指标分析了中年人死亡对该县居民健康所造成的实质性损失。

    作者:杨庆珍;袁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冠心病的非药物治疗和预防

    冠心病是许多国家常见的死因。冠心病可导致严重的残疾和死亡,也是导致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世界范围内,对冠心病的有效预防变得极为迫切。非药物治疗不仅适合冠心病患者贯穿于冠心病治疗的始终,其简便、经济、便于普及等特点,使其在冠心病的预防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概要介绍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非药物治疗和预防方法。

    作者:赵建功;顾东风;冀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上海社区高血压分级管理模式初探

    自70年代以来,美国、芬兰等一些发达国家曾先后针对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进行了社区人群干预试验,获得了显著的效果〔1~3〕。而我国亦在农村及城市居民区开展了心脑血管病防治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经验〔4,5〕。众多资料表明,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可以预防或干预的,其中以控制高血压为重点的人群综合防治是降低人群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故上海市从1994年起在各区(县)相继建立了5万人以上的社区心脑血管病防治点,开展高血压普查,并根据《上海市心脑血管病防治工作手册》对普查中发现的高血压患者实施分级管理及危险因素的干预。

    作者:王振果;顾凯;李德录;李新建;韩阿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的成本效果分析

    大量研究〔1~3〕都显示开展高血压预防与控制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要使一个项目能够得以推广,除了该项目的实施要安全、有效外,项目开展价格低廉、群众能够接受也是十分关键的。据此,本研究作为由北京医科大学流行病教研室承担的“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原发性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CCPACH)项目的一部分,运用卫生经济学中成本效果分析的评价方法,对项目的部分相关内容进行了成本效果方面的估计,对项目的有效性、适用性及可接受性进行初步的论证。

    作者:任涛;李立明;吴明;戴立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关于慢性病临床预防项目实施的难点及模式探讨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深入开展和中小型医院服务方向的调整,医务人员参加疾病临床预防是医疗卫生发展的一大趋势。临床预防是通过在临床场所对疾病危险因素的评价和干预来实施的,是对健康人群和无症状的“患者”采取个体预防措施,是在临床环境下的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的结合。临床预防项目的实施也是临床医生和全科医生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

    作者:冯镇湘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城市社区糖尿病危险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山东省人群糖尿病(DM)患病现况调查〔1〕显示,总患病率为10.93‰,2型糖尿病(2型DM)占总患病率的95.5%。城市人群DM患病率高,为23.26‰。为了解城市社区DM的危险因素,从而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我们在社区人群糖尿病流行特征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209例2型DM患者进行了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朱艳文;马祖芳;桑春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龄化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思考与探讨

    本文拟从“老龄化社区”人口学特征、基层卫生干部医学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老龄化人群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目前慢性病防治工作开展的状况、难点和对策提出几点意见。1 对象和方法 于1999年初对驻某市26个军队干休所进行了人口学和慢性病防治工作情况调查。采用了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专人发至各干休所卫生所负责人,由其填写后交回;另外,采用自行设计的表格,利用办学习班的机会,随机对到课的82名基层卫生干部医学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当场发放,填写后当场收回。两组数据均利用 Excel 电子表格进行统计。 根据《军队干部体检统计系统》软件已录入的1995年至1998年的干部健康体检资料,利用586微机对其中26个干休所离退休干部慢性病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该软件已获1998年度军队科技

    作者:田京利;吴凤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吸烟环境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CARE试验中的VLDL、apoB、CⅢ和E与复发性冠心事件

    作者:余国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天津死因信息网络传输方案简述

    居民病伤死亡原因信息(简称死因信息)是宝贵的信息资源。它不仅是反映当时社会经济发达程度和文化卫生事业繁荣水平,预示未来主要危害居民生命和健康的主要原因,成为医学研究提供立项线索。为适应死因信息的收集覆盖面广,整理工作信息量大,质量要求高的综合性工作方式。我们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死因信息收集处理的网络化进行如下规划。 目前我国采用两套方法,对死因信息进行管理,一套是基于DOS系统的FoxBASE处理方案,另一套是基于WINDOWS系统的处理方案。基本满足日常省级疾控机构死因信息管理工作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计算机通信

    作者:刘军;张颖;韩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多吃蔬菜水果可防病健身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全球学龄儿童的吸烟调查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杭州市江干区1990~1999年人口死因分析

    杭州市江干区1990~1999年累计死亡人数16 591例,年平均死亡率为539.21/10万,其中男性死亡9 312例,女性死亡7 279例,年平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52.44/10万、442.15/10万,死亡率性比值为1.48,二者差异显著P<0.01)。死亡年龄在65岁以上的共有11 839例,占总死亡人数的71.36%。

    作者:周志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宜昌市城区居民心脏病死亡率分析

    近几年来的死因资料显示,宜昌市城区居民第一位死因是循环系疾病,而在循环系疾病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心脏病。了解和掌握其分布规律,可有效地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心脏病死亡率,提高居民寿命。 由宜昌市卫生防疫站提供1995~1999年死亡资料,人口资料来自公安部门,其主要死因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9》编码方法录入。 宜昌市城区居民1995~1999年五年内死于心脏病共1 730人,年总死亡率为0.65‰,其中男性死亡901人,死亡率为0.65‰,女性死亡829人,死亡率为0.66‰。这五年随着全死因总死亡率的下降,心脏病死亡率却呈上升趋势,男女分别上升60.78%和48.94%,其占全死因总死亡的百分比同样呈上升趋势,男女分别上升70.91%和63.96%(见附表)。

    作者:董美阶;程德明;董学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健康模式转变与中国慢性病控制策略

    作者:杨功焕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