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际刊号:1004-6194
  • 国内刊号:12-1196/R
  • 影响因子:1.09
  • 创刊:199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天津
  • 语言:中文
  • 邮发:6-71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 科技核心(2018自然科学)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   2005年4期文献
  • 老年人6种常见慢性病的疾病负担

    目的了解我国老年人中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等6种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的疾病负担现状.方法通过对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的分析,采用患病率、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等指标对健康损失进行估计;并计算了这6种疾病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在8 811万65岁以上人群中受这6种疾病侵害的老年人在2 000万以上.去死因期望寿命计算结果显示,这6种疾病导致的65岁以上老年人期望寿命损失,城市为8.18岁,农村为7.78岁,全国合计为7.86岁,分别占65岁时期望寿命的51.35%,50.82%和50.78%;我国目前这6种慢性病在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约为340亿元人民币,约占2002年我国卫生总费用的6%.结论无论是健康损失还是经济损失,这6种常见慢性疾病导致的疾病负担均是巨大的,将给社会和政府造成巨大的压力.

    作者:王建生;姜垣;金水高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国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与脑梗死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我国人群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的病例-对照研究,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在全面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各研究OR值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8篇符合条件的文献纳入分析,Meta分析结果表明,以CC基因型为参照,携带TT、TC基因型个体发生脑梗死的OR值分别为2.58和1.72,而携带至少一个突变基因型的个体发生脑梗死的OR值为1.98.结论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我国人群脑梗死易感性有关,纯合突变基因型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张涌;闫玲;张学君;易继湖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云南大理白族5 000农民糖尿病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调查云南大理白族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于2002-2003年以云南大理白族农民,年龄≥20岁人群为筛查对象,对白族5 000人群进行空腹指尖全血血糖的监测,并对空腹指尖全血血糖≥5.6 mmol/L 597人施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r),测75 g葡萄糖负荷后2 h指尖全血血糖.结果云南大理白族地区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2.78%;糖耐量受损(IGT)标化患病率为5.71%;空腹血糖受损(IFG)标化患病率为2.09%.糖尿病和IGT患病率随增龄而明显上升;体质指数(BMI)≥25 kG/m2者,糖尿病及IGT的患病率明显高于BMI<25 kg/m2的人群;血压≥140/90 mm Hg的糖尿病及IGT的患病率明显高于血压<140/90 mm Hg人群.结论云南大理白族地区糖尿病患病率(2.78%)低于其他省少数民族,但略高于贵州省苗族.年龄、BMI、高血压为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曹爱华;王昆兰;夏中信;李瑞君;周蓉;张治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以正交设计研究β胡萝卜素+维生素E对放化疗荷瘤小鼠血液及肿瘤生长的影响

    目的探讨β胡萝卜素(β-Carton,β-C)与维生素E(VitaminE,VE)不同配比方案,对荷瘤小鼠放、化疗后血液学及肿瘤生长的影响,确定其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的合理剂量配比水平.方法采用有重复的正交实验设计,用L8(27)正交表研究β-C、VE不同水平的两两配比及放疗、化疗2种治疗方案的不同配比对荷瘤小鼠放、化疗后血液白细胞、血小板及瘤重的影响.24只小鼠随机分为8组,经口给予不同剂量配比的β-C、VE,20天后每只小鼠腋下接种S-180瘤液0.2 ml,接种瘤液后第2天对小鼠分别进行化疗、放疗.放疗组为一次性全身γ-射线辐射,剂量为4 Gy,化疗组给予环磷酰胺,剂量为180mg/kg·bw,隔日1次,共5次.治疗前一天及治疗后第3天进行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治疗后第10天解剖动物,检测动物的肿瘤重量,计算瘤体比.结果单因素β-C在抑制由于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及抑制肿瘤生长方面作用明显(P<0.05);单因素VE可明显抑制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P<0.05);β-C和VE交互作用可抑制荷瘤小鼠由于放、化疗引起血小板下降(P<0.05),并明显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P<0.05).结论β-C+VE在抑制荷瘤小鼠由于放、化疗引起血小板下降方面合理的剂量配比为β-C 60 mg/kg+VE 50 mg/kg;β-C+VE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合理剂量配比为β-C 30 mg/kg+VE 50 mg/kg(以每公斤体重计).

    作者:乔珊珊;李怡岚;张明月;周蕾;姜淑青;张钢;李国星;何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男性甘油三酯水平与高血压检出率的关系

    目的探讨单项甘油三酯(TG)增高与高血压检出率的关系.方法在参加健康体检的男性20~69岁人群中筛选出体质指数、总胆固醇(TC)和空腹血糖(GLU)均正常且无糖尿病、肾病病史者25 376例,分为TG水平正常、临界、高组,分别统计血压正常与高血压的人数.结果TG增高对男性高血压检出率的影响,表现为以年龄为阶梯的递进过程;各年龄组随TG水平增高,高血压的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排除胆固醇、血糖及体重因素对血压的影响后,男性TG水平和血压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青壮年人中TG增高对舒张压的影响大于收缩压.

    作者:谭燮文;阮劲;李力;黄康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糖尿病合并感染时肿瘤坏死因子α与胰岛细胞凋亡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合并感染动物模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胰岛细胞凋亡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在链佐菌脲霉素大鼠尾静脉注射法诱发DM模型基础上行盲肠结扎穿刺术建立动物模型,另外设立单纯DM组、感染组和正常组.采用了mRNA半定量分析;酶联免疫反应检测细胞因子蛋白水平;胆管内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胰岛细胞;胰岛细胞进行半定量细胞凋亡率分析.结果胰腺组织中TNF-α蛋白水平在DM合并感染组较其他各组明显升高,但与正常组比较,DM组血浆TNF-α未见显著性升高;细胞凋亡率DM合并感染组也有显著性升高,两者之间Pearson correlation相关性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验结果可能反映了DM合并感染时扩大的炎症反应和胰腺损伤,可能潜在着胰岛细胞凋亡与TNF-α的正相关性.

    作者:宋达琳;郭建;梅少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血压水平对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血压水平对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CVHI)的影响.方法在1994年开始建立的24475例卒中队列人群中,选择60~65岁的人群共2 987例,分别按基线调查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分成8组,比较不同组间基线调查时检测的CVHI差异.结果脑血管平均血流速度(Vmean)、大血流速度、小血流速度随着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的升高而显著降低,Vmean减低大幅度分别为4.62 cn/s和5.74 cm/s,脉搏波速、外周阻力(RV)、特异性阻抗、动态阻力、临界压水平以及舒张压与临界压的差值随着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RV升高大幅度分别为66.53 kPa*s/m和93.37 kPa*s/m.各组间CVHI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收缩压和舒张压对CVHI均有显著的影响,随着血压水平的增高,CVHI异常的程度呈现渐进加重的趋势.从脑血管的血液动力学角度,理想的血压水平应不超过130/90mnHg.

    作者:沈凤英;黄久仪;王桂清;杨永举;牟维艳;王艳;郭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994-2003年上海市静安区恶性肿瘤死亡分析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其危害日益突出,据1990-1992年全国死因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死亡率已居第2位.笔者通过对上海市静安区1994-2003年恶性肿瘤死亡资料分析,探索恶性肿瘤死亡特点及变化趋势,为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和确定卫生工作重点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萍玉;孙伯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血浆B-型利钠肽检测在心脏外科的应用及其意义

    心脏的功能不仅作为一个泵,而且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可以合成并分泌2种利钠肽即心房利钠肽(ANP)和B-型利钠肽(BNP).由于BNP初从猪脑组织中分离出来故称脑钠肽.ANP及BNP均具有利钠、利尿及血管扩张等重要生理作用.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血浆BNP水平随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而升高.目前,BNP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心力衰竭的重要血浆标志物[1],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监测及预后评估等.将BNP用于心脏外科,作为评价、监测及评估心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心功能状态与变化,预测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是目前国内外学者正在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宋静华;郭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吸烟致肺癌机制及其预防策略

    在全世界,肺癌是常见的肿瘤,而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是吸烟.中国和很多发达国家,30%癌症的死亡是由吸烟引起[1].在我国,肺癌是20年来死亡率上升幅度大的恶性肿瘤,由原来的第4位上升为第1位[2].除了肺癌,吸烟还是导致口腔、咽喉、食管肿瘤和胰腺、膀胱、肾、骨盆肿瘤的重要原因.同时吸烟也与鼻、胃、肝、大肠、子宫颈肿瘤和骨髓细胞白血病有关[3].环境中烟草(ECS)是大部分侧流烟雾(SCS)和少部分主流烟雾(MCS)的混合体,主要通过被动吸入进人人体内.由于侧流烟雾含有更多的有害物质,而且,烟草的吸入是非主观意愿的被动行为,因此,更具有隐蔽性和危害性[3].

    作者:杨杰;姜丽娜;袁振丽;李君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居民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患病率调查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呈持续上升趋势.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城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1,2].在社区居民中开展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患病率调查,了解一个地区慢性病的患病水平,可以反映该地区居民对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需求情况.通过长期连续的开展慢性病监测,既可以评估一个地区健康干预的效果,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慢性病未来的流行趋势.笔者于2002年¨月进行了西城区社区居民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患病水平调查,为卫生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

    作者:初里楠;冯春荣;冯淑华;周红玲;鲍晨辉;王全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家庭病床的管理模式与发展方向

    家庭病床是慢性病管理的一种方式,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中心内容,是全科医疗区别于专科医疗的显著特点,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符合慢性病管理的成本效益比.为了探讨家庭病床的管理模式,为慢性病患者提供方便、价廉、综合的社区卫生服务,笔者分析了2002年厦门市思明社区家庭病床费用医疗保险(简称医保)结算试点单位共收治58例家庭病床的情况.

    作者:唐国宝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与疾病预防控制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综合、经济、方便、可及的基层卫生服务[1].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在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健全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于落实预防保健任务、方便群众就医和减轻疾病负担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适应疾病谱的转变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除传统的传染病防治外,又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职业病等的预防和控制纳入工作重点,卫生防病水平的提高为居民健康状况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一级预防,笔者拟对社区卫生服务在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以便为社区卫生机构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卫生服务、强化疾病预防与控制职能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彭芃;刘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锻炼有抗氧化作用

    作者:余国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高级糖基化终产物与血管炎症:糖尿病人动脉粥样硬化加速与此有关

    作者:余国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针对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和糖尿病前期病人的新指南

    哈佛大学医学院Joslin糖尿病中心2005年4月发布了一个针对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和糖尿病前期人群的新的指南.Joslin临床指南委员会是在坚持循证医学指导下,历经数月评述近几年所有临床随机试验的科学文献(至少50%的文献在2003年7月-2005年2月之间)后提出此指南.

    作者:张安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一种蛋白有可能防止心脏肥大

    作者:余国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胰岛素致敏剂可能提高糖尿病心力衰竭的生存率

    作者:余国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尿毒症性贫血30例疗效观察

    贫血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常见病症,它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其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是主要原因,但临床上部分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效果不理想,目前认为可能与体内左卡尼汀缺乏有关.为此,笔者使用左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性贫血并观察疗效.

    作者:马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青年高血压病的特点分析

    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是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并在青少年时期已经开始[1].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患病率逐渐递增,并呈现低年龄化趋势.为探讨青年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特点,笔者分析了150例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表现,并观察了其24 h动态血压、颈动脉超声,超声心动及血脂变化的特点.

    作者:魏玲;王春田;赵国良;康勇;杨晓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评述《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

    继2003年<美国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JNC 7)>[1]和欧洲高血压指南[2]后,在修订1999年指南的基础上,<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3]以下简称<新指南>正式公布了.且予评说如下:

    作者:赵光胜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