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天津大港油田地区成人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达标现状,并分析其与慢性并发症、合并症的关系,为加强糖尿病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天津市海滨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并行糖尿病并发症检查的245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AC)、血脂等生化指标及感觉震动阈值、眼底照相、骨密度检查结果.以HbA1C<7%为血糖达标标准进行血糖达标率分析.结果 2 459例成人T2DM患者平均HbA1C为7.6%±1.5%,血糖达标率为39.8%.性别、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BMI)、微血管病变、血脂异常对平均HbA1C及血糖达标率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糖尿病家族史,合并高血压、大血管并发症的T2DM患者与无家族史及上述合并症者相比较,血糖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10年患者微血管病变、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骨质疏松、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病程<10年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HbA1C未达标患者比较,HbA1C达标的T2DM患者中,微血管病变、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的发生率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糖尿病病程、BMI、舒张压(DBP)、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高血压、肌酐(Cr)、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血糖达标存在明显相关.结论 天津大港油田地区成人T2DM患者血糖达标率较低,但已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应加强对糖尿病病程长、HbA1C未达标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降低其慢性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素芬;田秀标;韩颖;石节丽;徐福娟;高鹏飞;金娜娜;刘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不同民族成人超重肥胖体成分年龄变化特征,探讨其民族、性别差异及体脂率(BF%)、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内脏脂肪面积(VFA)、肥胖度(OBD)与肥胖之间的关系,为制定预防与控制超重与肥胖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愿接受非药物干预体重的18~59岁超重肥胖者1 089名,采用InBody 720型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体重、BMI、WHR、VFA和OBD等人体成分指标,比较不同组别的体成分特征.结果 两民族间相比,维吾尔族人群的BMI、体脂肪、BF%、WHR、VFA和OBD高于汉族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吾尔族女性体重高于汉族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59岁男女性WHR均值随年龄递增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女性的增长幅度超过男性;18~59岁男女性VFA均值随年龄递增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各变量对脂肪分布指标的贡献率分析显示,对BF%贡献率大的为体脂肪(R2=57.9%,P<0.01),对VFA贡献率大的为BMI(R2=69.2%,P<0.01),BMI和体脂肪对WHR的贡献率分别为45.8%和3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逐步回归得出方程式,通过WHR、VFA和OBD推测18~59岁超重肥胖者全身BF%的方法是可行的.结论 结合BF%、WHR、BMI和VFA主要体成分指标可较全面了解全身及腹部脂肪分布情况.
作者:刘欢;赵效国;李莉;王淑霞;吴向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腰围增加与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系,为糖尿病人群高血压的一级预防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从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在开滦总医院系统共11家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101 510名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选取研究对象.将第1次健康体检中患糖尿病但未患高血压的体检者纳入研究队列.上述人群于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进行第2次健康体检,终23 67例体检者纳入分析.将调查对象按照腰围水平分为肥胖组(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和非肥胖组(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依据基线腰围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第1分位组:腰围<83 cm、第2分位组:83 cm≤腰围<89cm、第3分位组:89 cm≤腰围<94.3 cm、第4分位组:腰围WC≥94.3 cm),比较高血压检出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腰围增加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肥胖组高血压检出率(42.50%)高于非肥胖组(3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WC的增加,高血压的检出率逐渐升高,第1分位、第2分位、第3分位和第4分位组的检出率分别为29.85%、35.07%、40.10%和47.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性别分层后,男性4组高血压的检出率分别为34.28%、36.38%、40.20%和48.26%,女性分别为18.99%、30.30%、39.64%和44.7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基线WC第1分位组比较,女性第2分位组、第3分位组和第4分位组的OR值分别为1.772、2.781和3.516;男性第4分位组OR值1.725;总体第3分位组和第4分位组的OR值分别为1.559和2.094,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校正年龄、收缩压等因素后,与基线WC第1分位组比较,仅有女性的第3分位组和第4分位组新发高血压风险增加(OR值分别为2.366和2.709).结论 WC增长增加糖尿病人群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且有性别差异.
作者:黄玉艳;孙静;吴雷;董岩;姚涛;王志彬;宋绍敏;吴寿岭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2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的20岁以上成年人3 792名为调查对象,测定血压、血脂、血糖和肝功能等生化检测指标,并分析不同GGT水平人群的各指标的变化情况,了解不同GGT水平和BMI水平人群的MS患病率及不同GGT水平人群MS患病的比值比.结果 男女性人群的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和尿酸(UA)水平均随GGT水平的增加而上升(P趋势<0.01).男女性GGT水平与BMI水平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P交互作用<0.01),导致患MS.男女性患MS的危险性均随着GGT水平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甚至调整年龄、UA、TC、TG、LDL-C和HDL-C后仍出现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GT水平升高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应用于MS的预测和筛检,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鲁晓涵;郭健;王妍苏;全贞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呼伦贝尔市循环系统疾病的患病状况及直接经济负担,为进一步开展疾病防治工作及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系统收集呼伦贝尔市医保局、呼伦贝尔市新农合2013年度全市农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患病资料,疾病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剔除同一人患同一疾病、无明确诊断、无出生日期、无性别等无效数据后,实际对141645人的就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呼伦贝尔市医疗机构就诊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患病构成顺位第1.循环系统疾病中高血压就诊病例占47.12%,居第1位;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占19.06%,居第2位;脑梗死占15.42%,居第3位.随年龄增长,就诊居民循环系疾病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进入80岁后呈下降趋势.主要患病年龄段为50岁以上人群.2013年,全市医疗机构就诊居民循环系统疾病人均医疗费用为4 525.29元,人均报销2 883.85元,总体报销比例为63.73%,医保人均费用是新农合人均费用的1.97倍,医保人均补偿费用是新农合人均补偿费用的2.44倍,医疗保险人均补偿比例比新农合保险人均补偿比例高了12.86个百分点.2013年,呼伦贝尔市居民循环系统疾病市外人均医疗费用是市内人均医疗费用的3.26倍.市外人均补偿费用是市内人均补偿费用的2.83倍.市外人均补偿比例比市内人均补偿比例低8.57个百分点.结论 2013年呼伦贝尔市医疗机构就诊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患病率较高,高血压、慢性缺血性心脏病、脑出血、脑梗死4种疾病为循环系统重点发病疾病,个人承担医疗费用仍然较高.
作者:温霞;韩永;李海静;王勇;雷彩云;陈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居民冠心病的流行状况及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社区人群冠心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1-7月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居住6个月以上的社区居民11 230例合格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般情况和行为方式等信息,并进行体格检查,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血脂等指标.结果 调查资料完整者10657例,应答率94.90%.浦东新区社区居民冠心病粗患病率为6.53%,标化患病率为1.94%.其中男性冠心病粗患病率为5.88%,女性冠心病粗患病率为6.93%,女性冠心病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及调查人群冠心病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女性、夜班、睡眠不足、冠心病家族史、BMI过高、糖尿病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是冠心病危险因素(P<0.01).结论 浦东新区是冠心病的流行地区,加强一般人群的健康教育和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作者:柯居中;周先锋;于思雨;周弋;邱桦;吴抗;芮欣忆;肖林海;王小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对海宁市结直肠癌早诊早治筛查项目的绩效进行评估,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结直肠癌防控措施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海宁市40~74岁目标人群进行结直肠癌早诊早治筛查,筛查方法包括危险因素量化评估问卷和粪便隐血试验(FOBT),将病史阳性或FOBT阳性者确定为高危人群,然后进一步进行结肠镜检查,对初筛顺应率、初筛阳性率、结肠镜检出率、早诊率、治疗率、筛查经费和筛查成本等工作绩效指标进行分析,并计算早期病例成本系数(EDCI)综合评价指标.结果 2007-2012年,286 470人完成结直肠癌初筛,初筛顺应率为88.96%;危险因素量化评估问卷结果阳性者16 807例,阳性率为5.87%,FOBT阳性25928例,阳性率为11.04%;经初筛确定高危人群为40 103例,占筛查人数的14.00%,需进一步作结肠镜精筛.完成肠镜检查者为29 069例,顺应率为72.90%;检出进展期以上病变1570例,检出率为5.40%,其中早期病例1 526例,早诊率为97.20%,对筛检出的病例及时实施干预措施,治疗率为99.68%.2008-2013年,筛查组随访观察478 929人年,后续结直肠癌发病率为10.65/10万,未筛查组观察266 715人年,发病率为24.75/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699,P<0.01).2007-2009年早开展结直肠筛查的3个乡镇筛查后5年比前5年结直肠癌死亡率下降了39.53%.各级财政历年共下达项目经费为1 234.30万元,早期病例平均每例筛查费用为8 088.47元,早期病例成本系数(EDCI)为0.12.结论 海宁市结直肠癌早诊早治筛查项目成效显著,筛查成本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沈永洲;黄彦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天津市区体检人群甘油三酯(TTG)水平及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2004-2012年参加天津市肿瘤医院预防医学中心健康体检的天津市中心城区居民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检测TG、总胆固醇(TC)和空腹血糖水平.结果 2004-2012年天津市区体检人群TG水平在中老年期普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升高,60岁以前男性的TG水平高于女性,60岁以后则是女性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青年时期,体检人群的TG异常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其中,男性40~49岁组TG异常检出率高(28.8%)而其后的年龄组TG异常检出率较之前有所下降;女性TG异常检出率则随年龄的增长呈升高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高龄、高血糖和高TC水平与高TG水平呈正相关,体检年份与高TG水平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体检人群TG水平和异常检出率较高,应针对高危人群,将TG、血糖和TC水平控制作为一个总体,开展健康促进工作.
作者:窦金利;蔚玺;李世霞;刘俊田;王庆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探讨咸阳市2005-2014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流行趋势,为今后预防和控制乙肝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14年咸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乙肝报告病例个案资料,分析乙肝的流行规律.结果 咸阳市2005-2014年共报告乙肝病例56 312例,平均发病年龄为(37.0±16.7)岁,男性发病年龄高于女性;发病率由2005年的192.635 2/10万降低到2014年的51.059 3/10万.男性发病年龄呈现17~21岁、37~41岁2个小高峰;女性发病年龄有1个高峰(21~25岁).以农民病例为主,无明显季节性,以“本地病例”及“实验室诊断病例”为主.结论 咸阳市乙肝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应继续做好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并加强乙肝防控知识宣传,特别是对农民的健康教育.
作者:张荣强;李凤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2011年山东省成年居民24 h的尿量水平及分布情况.方法 2011年7-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山东省抽取了2 112名成年人,采用问卷调查并收集24h尿液,使用2000 ml量筒测量尿量.进行复杂加权计算后,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和城乡成年人24h的尿量和分布.结果 山东省成年人24 h尿量为1 529 ml(95%CI:1 470~1 588 ml),18~、30~、40~、50~和60~成年人分别为1 399 ml(95%CI:1 336~1 463 ml)、1 536 m1(95%CI:1 461~1 611 ml)、1 524 ml(95%CI:1 438-1611 ml)、1 674 m1(95%CI:1 555~1 792 ml)和1585 ml(95%CI:1 497~1 673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1.72,P<0.05);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 570 m1(95%CI:1 502~1 638 ml)和1 485 m1(95%CI:1 417~1 553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5,P<0.05);城市和农村成年人分别为1 562 ml(95%CI:1 485~1 639 ml)和1 514 ml(95%CI:1 428~1 560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0,P>0.05).山东省居民24h尿量正常者、尿量减少者、尿量增多者、多尿者、少尿者及无尿者的比例逐渐降低,分别为65.6%、16.9%、11.4%、8.6%、1.4%及1.0%.结论 山东省居民平均24 h尿量处于正常水平,50~59岁人群多尿者比例较高,应及早采取一级预防措施.
作者:唐俊利;马冠生;李剑虹;郭晓雷;颜流霞;张吉玉;徐建伟;蔡小宁;马吉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部分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员工的体质指数(BMI)分布及其与血压、血脂、血糖及血尿酸的关系,为制定预防超重与肥胖相关实施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在某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3 235例机关和企事业员工为调查对象,男性1 459例,平均年龄(37.3±10.3)岁,女性1 776例,平均年龄(39.4±11.9)岁.对该人群进行体格检查与血生化指标检测.根据性别和年龄段分析检测指标的异常情况.结果 调查人群超重率为29.3%、肥胖率为6.6%.血压、血脂、血糖及血尿酸异常率分别为10.9%、26.6%、3.0%和17.9%.女性超重率、肥胖率、血压、血脂、血糖及血尿酸异常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男性血压、血糖异常率也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而超重率、肥胖率、血脂和血尿酸异常率在45~岁达到峰值.男性超重率、肥胖率、舒张压和血尿酸异常率在各年龄段均明显高于女性.控制年龄和性别因素的偏相关分析显示,BMI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与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尿酸呈正相关(P<0.05).结论 深圳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员工的超重率、肥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加强体重控制,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高尿酸血症等疾病的发生.
作者:龚春梅;孙仕强;周继昌;黄昌华;周小英;徐健;许佳章;刘小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青海省部分地区成年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及知晓、治疗和控制状况,为制定相应防治措施提供政策和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青海省地域、经济特点,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0年10月抽取1 792名18岁及以上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患病及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29.6%、4.9%和47.6%(全国标化率分别为29.0%、4.8%和47.4%,全省标化率分别为26.2%、4.3%和47.5%).血脂异常以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为主,其患病率分别为41.5%和14.5%;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9.4%、24.0%和8.7%,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4.6%、56.1%和28.0%,血脂异常患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分别为8.4%和5.3%.调查对象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x2值分别为261.60和43.35,P<0.01).结论 青海省部分地区成年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率水平较高,而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应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以降低慢性病的发病和死亡.
作者:马福昌;周敏茹;岳建宁;沙琼玥;周素霞;郭淑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和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已成为各国主要的疾病负担,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能否循证决策,选择合适有效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是决定慢性病防控成败的关键.
作者:刘霄宇;莫淼;赵根明;徐望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2型糖尿病(T2DM)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代谢紊乱,由于胰岛素分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或两者共同作用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对人们健康危害巨大.国际糖尿病联盟新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20~79岁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8.3%,患者人数达到3.82亿,中国2008年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为9 840万,居全球首位;到2035年,中国的糖尿病患病人数将达到1.43亿[l].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膳食因素与糖尿病发病及血糖水平存在关联,营养干预及膳食治疗对于控制血糖、改善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都非常有效[2-4].而在糖尿病管理中,仍存在如食物种类单一,主食摄入不足,总热能摄人过低,维生素和矿物质摄人量较低等问题[5].本文就膳食主要营养素与T2DM的关系加以综述,旨在为更好地开展糖尿病营养干预和膳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潘怡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伤害是一个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世界性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伤害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居高不下,是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是全球疾病负担的第1位原因[2].为探索锦州市城区居民伤害死亡的流行现状及特征,我们对2009-2013年锦州市城区居民伤害死亡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制定相关预防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邵颖;杨励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危害居民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人群早死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解武安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探讨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我们对武安市2008-2012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死亡资料来源于武安市各医疗单位死亡监测网络直报及死亡医学证明书,人口资料由武安市统计局提供.
作者:刘莉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社区家庭医生康复团队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探索有利于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社区康复模式.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上海市普陀区长征镇2013年1-8月所有符合条件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n=81)和对照组(n=80),由家庭医生、公共卫生医生和康复医生组成康复团队对干预组患者进行规范化的健康教育、康复训练指导以及训练量的督导,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改良巴氏指数量表(MBI)、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FMA)等指标的评估,并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干预组BMI指数、FMA指数均高于干预前;各时间段BMI指数、FMA指数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社区家庭医生康复团队积极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有积极影响,有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推广.
作者:胡承伟;尹相风;支艳红;吴孙坚;闫杰;孙晓云;任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部分城乡居民糖尿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探索提高城乡居民糖尿病防治素养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按经济状况分层,选择浙江省宁波鄞州城区、绍兴越城区、嘉兴平湖市、衢州江山市4个地、市18~60周岁的城市和农村居民(非糖尿病患者)开展本次调查,每个调查点随机抽取2个街道,每个街道随机抽取2~3个居委会(村),每个居委会(村)随机调查50~75人.每个点调查约300人.采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编制的“城乡居民糖尿病防治素养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调查问卷1 203份,合格问卷1 140份,合格率为94.76%.1 140例被调查者糖尿病防治素养水平得分为(31.97±9.3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地区、性别、家族遗传史、体质指数(BMI)是糖尿病防治素养状况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浙江省部分城乡居民糖尿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文化程度低的农村男性居民是健康教育和干预的重点人群.
作者:赵玉遂;徐水洋;吴青青;徐越;王磊;刘禾;吕巧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效能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社区糖尿病综合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10-11月,选取盐城市亭湖区和盐都区2个街道,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发的调查问卷,对参加自我管理小组全程活动的194例患者的情况进行知、信、行评估.结果 活动后,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测血糖频率(>1~3次/月)、自我足部检查方法、胰岛素注射方法和采取措施控制血糖的比例均高于活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小组活动后,自我效能总得分及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和高与低血糖处理5个部分的自我效能得分均高于活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我效能得分与自我效能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糖尿病知识知晓程度与自我效能得分呈正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β'值分别为0.416和0.369,P<0.05).结论 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对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效能效果显著,值得在社区推广.
作者:刘付东;孙晓凯;许晓庆;郑春早;刘荣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结肠癌干细胞(CSC)经RNA转染或全细胞裂解诱导树突状(DC)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培养,对结肠癌HT29细胞及其CSC的杀伤作用,为结肠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健康人单个核细胞,培养DC和CIK细胞,用结肠癌HT29细胞干细胞的RNA转染或全细胞裂解诱导DC细胞,然后与CIK细胞共培养,形成CSC-RNA-DC-CIK、CSC-裂解物-DC-CIK以及HT29细胞RNA-DC-CIK、HT29细胞裂解物-DC-CIK,用LHD法检测其对HT29细胞及其干细胞的杀伤效果.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CSC-RNA-DC-CIK组、CSC-裂解物-DC-CIK组、HT29-RNA-DC-CIK组和HT29-裂解物-DC-CIK组的CIK免疫表型(CD3、CD8、CD56)和DC免疫表型(CD40、CD80、CD86、HLA-DR)成熟表达率均明显高于CIK组和DC-C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SC-RNA-DC-CIK组、CSC-裂解物-DC-CIK组、HT29-RNA-DC-CIK组和HT29-裂解物-DC-CIK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效靶比的增加,CIK、DC-CIK、CSC-RNA-DC-CIK、CSC-裂解物-DC-CIK、HT29-RNA-DC-CIK和HT29-裂解物-DC-CIK作为效应细胞对HT29细胞及其干细胞的杀伤作用也逐渐增强,各效靶比中,CSC-RNA-DC-CIK组、CSC-裂解物-DC-CIK组、HT29-RNA-DC-CIK组和HT29-裂解物-DC-CIK组的杀伤率高于CIK组和DC-C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CIK组高于CI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SC-RNA-DC-CIK组、CSC-裂解物-DC-CIK组、HT29-RNA-DC-CIK组和HT29-裂解物-DC-CIK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CSC经RNA转染或全细胞裂解诱导DC细胞,与CIK细胞共培养,强于常规DC-CIK细胞对结肠癌HT29细胞及其CSC的杀伤作用,为今后的肿瘤患者提供了新免疫治疗的方法.
作者:孙雯雯;沈娜;窦金霞;刘子艳;金健;梁佩芬;乔丽葵;高文远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