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际刊号:1004-6194
  • 国内刊号:12-1196/R
  • 影响因子:1.09
  • 创刊:199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天津
  • 语言:中文
  • 邮发:6-71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 科技核心(2018自然科学)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   2015年12期文献
  • 铜川地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影响因素及对分娩的影响

    目的 探讨铜川地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影响因素及对分娩的影响,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选择在我院建档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236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择健康孕产妇236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对象的一般情况、产后情况与临床生化指标.应用SPSS13.0软件对妊娠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维生素D摄入量、血清钙含量、孕期体重增加量、吸烟、孕产史和文化程度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有关联(P<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清钙含量、孕期体重增加量与维生素D摄入量为导致铜川地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5.781、17.217、19.412和13.215,P<0.05).病例组血清甘油三酯(TG)与总胆固醇(T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载脂蛋白A(APOA)与载脂蛋白B(APOB)含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剖宫产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80.1%、9.7%)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2.6%、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134、11.334,P<0.05),病例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8.99±1.09)分]和出生体重[(2 860.33±345.11)g]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45±0.56)分、(3563.98±433.01)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244、5.399,P<0.05).结论 需要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因素进行干预,适龄受孕、补充适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避免孕期体重增幅过快、杜绝烟酒不良嗜好、按期产检,发现高危患者并开展早期预防均能有效地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作者:封春华;赵英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苏州市居民心脏病死亡与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关系

    目的 探索大气颗粒物对苏州市居民心脏病死亡影响的程度和特点,确定滞后时间,评估健康效应.方法 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苏州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监测部门实时上报国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的居民心脏病死亡资料,大气颗粒物和气象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的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和气象因素的影响后,定量分析单污染物模型和双污染物模型中,大气颗粒物对心脏病死亡人数的影响.结果 单污染物模型中,滞后3d的PM10(lag3)和两日移动平均滞后的PM2.5 (lag01)对心脏病日均死亡数的影响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PM10、PM2.5浓度每升高10 μg/m3,心脏病日均死亡数分别增加0.305%(95%CI:0.043%~0.568%)和0.533%(95 %CI:0.030%~ 1.036%);两日移动平均滞后模型中,PM10、PM2.5浓度每升高10 μg/m3,冠心病日均死亡数增加0.520%(95%CI:0.011%~1.028%)和1.054 %(95%CI:0.255%~1.853%).双污染物模型结果显示,PM10可能是心脏病死亡影响的独立因素,但与其他大气污染物相互作用才影响冠心病死亡发生.PM2.5不是心脏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冠心病死亡数的影响也需要和PM10、NO2相互作用才能发挥效应.结论 苏州市心脏病,特别是冠心病死亡人数随着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其中,PM10对居民心脏病的影响存在滞后性,是心脏病死亡影响的独立影响因素;PM2.5对心脏病和冠心病死亡的影响更直接,不存在滞后性,但是需要其他污染物的联合作用才能发挥效应.

    作者:王临池;姚玉刚;陆艳;胡一河;杨海兵;葛锡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1990年和2010年中国糖尿病的疾病负担研究

    目的 比较1990年和2010年我国归因于糖尿病的疾病负担,为评价和制定糖尿病的卫生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利用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描述1990年和2010年我国糖尿病的死亡、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早死导致的寿命损失年(YLL)和伤残导致的寿命损失年(YLD)的现况、变化和年龄分布特点.结果 2010年我国糖尿病死亡人数为16.01万人,死亡率为11.93/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76/10万,相对于1990年的标化死亡率(8.80/10万)增长45.00%,男性增长幅度(58.08%)高于女性(34.25%).糖尿病DALY率由1990年的4.24人年/千人上升至5.84人年/千人,标化后的DALY率增长10.31%,其中YLL率由1990年的1.68人年/千人上升至2010年的2.36人年/千人,YLD率由1990年的2.56人年/千人上升至2010年的3.47人年/千人,标化后的YLL率增长幅度(15.81%)高于标化后YLD率增长幅度(6.80%),并且男性标化后YLL率和YLD率的增长幅度(分别为28.35%和9.12%)均高于女性(分别为5.08%和4.31%).1990年和2010年YLL和YLD均随着年龄增加而递增,50~69岁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并且50~69岁人群的YLL和YLD递增的速度在所有年龄组人群中均是快的.结论 我国糖尿病疾病负担表现为由伤残导致的寿命损失高于由早死造成的寿命损失,均呈上升趋势,早死导致寿命损失增长更为迅速,以男性和中老年人群更为突出.

    作者:曾新颖;周脉耕;李镒冲;王黎君;刘世炜;刘韫宁;殷鹏;刘江美;由金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云南省玉龙县纳西族居民肥胖流行现况及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目的 了解云南省玉龙县纳西族居民肥胖及中心性肥胖患病情况及与社会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为制定纳西族居民肥胖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玉龙县1 402名≥35岁的纳西族居民进行现场体检和问卷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社会经济地位综合得分.结果 纳西族居民的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8.9%和39.5%,其中男性分别为6.7%和19.9%,女性分别为10.8%和56.2%;女性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心性肥胖率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1).文化程度越低、中等住房情况、医疗机构可及性好和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纳西族居民的中心性肥胖率越高(P<0.05),而社会经济状况与纳西族居民肥胖无显著联系.结论 综合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纳西族居民中心性肥胖率越高,应重点加强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纳西族居民中心性肥胖的预防和干预工作.

    作者:曹丰;蔡乐;李青;崔文龙;孙承欢;和建全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膳食模式对淮南市中年人群肥胖和高血压的影响

    目的 了解淮南市中年人群的膳食模式,分析膳食模式与肥胖、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为预防肥胖和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半定量食物摄入频率法,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淮南市2 076名45 ~60岁人群进行饮食及生活方式调查,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膳食模式.应用SPSS 16.0进行x2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1)因子分析结果得出4类膳食模式,即动物性食物型、传统中国型、高热量型和高盐型;(2)动物性食物型和传统中国型模式两组间体质指数(BMI)和腰围(W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统中国型模式的不同组间W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中国型和高热量型模式不同组间S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偏相关性分析发现,调整年龄、吸烟、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和体力活动因素后,男性动物性食物型模式的因子得分与BMI、WC、SBP和DBP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93、0.098、0.096和0.090,P<0.05,P<0.01),传统中国型模式的因子得分与WC呈负相关(r=-0.067,P<0.05);在女性中,动物性食物型模式的因子得分与BMI、WC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36和0.126,P<0.05),传统中国型模式的因子得分与BMI、WC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16和-0.105,P<0.05).高盐型模式的因子得分与BMI呈正相关(r=0.107,P<0.05).结论 膳食模式与淮南市中年人群肥胖、高血压指标关系密切,传统中国型模式有益于预防肥胖和高血压.

    作者:许珊珊;朱传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河北任丘老年居民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河北任丘老年居民胰岛素抵抗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慢性病管理、治疗及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2年以整群随机抽样法选择任丘市年龄60~70岁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共5 010例,男性2 163例,女性2 847例,调查内容包括健康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并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胰岛素抵抗检出率为24.3%(1 218例),男性为17.2%(371例),女性为29.8%(84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在城区、糖尿病、甘油三酯(TG)、腰围、体质指数是男、女性胰岛素抵抗的共同独立危险因素(男性OR值分别为1.650、1.610、1.226、1.053和1.067,女性OR值分别为1.851、2.247、1.152、1.040和1.089),HDL-C是男、女性胰岛素抵抗的保护因素(男、女性OR值分别为0.534、0.403).尿酸升高是女性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3).结论 河北任丘老年居民胰岛素抵抗的检出率高,积极推进健康生活方式,使体重、腰围、血脂和尿酸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使本地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在源头上得以遏制.

    作者:颜应琳;于凯;王拥军;冀瑞俊;何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细胞块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细针吸取组织制作细胞块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前细针吸取组织制作细胞块和术后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本组60例术后明确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中,术前细针吸取组织制作细胞块诊断的准确率为95%(57/60).且术前细针吸取组织制作细胞块的病理表现中,乳头结构出现86.7%(52/60),核的形态出现100%(60/60),胶原纤维出现91.7%(55/60).结论 细针吸取组织制作细胞块能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准确率,但存在局限性.特有的乳头结构,细胞核形态,胶原纤维是细针吸取组织制作细胞块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主要特征.

    作者:胡向荣;李金花;杨文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高尿酸血症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高尿酸血症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早期患者肾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63例早期DN老年患者(≥60岁)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尿酸(SUA)检测水平将其分为两组,合并高尿酸血症84例患者为A组,未合并高尿酸血症的79例患者为B组.并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80例健康老年体检者为C组,检测并对比3组的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A组与B组患者的FPG、SCr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SUA、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肾病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SUA、肾病指数及UAER[分别为(481.32±45.92) μmol/L、245.32±45.61、(187.88±37.01)mg/24 h]明显高于B组患者[分别为(314.07±35.98) μmol/L、64.01±20.57、(134.54±33.33) mg/24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DN早期患者的BUA水平与肾病指数、UAER均呈明显的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1、0.398,P<0.01).结论 老年早期DN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对肾脏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加深对肾小管、肾小球等的损伤程度,临床上应该给予降尿酸治疗,以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欧淑萍;林萍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靶向胃癌干细胞树突状细胞共培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用胃癌干细胞(GSC)冻融抗原制备GSC-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 、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2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40例,DC-CIK生物治疗联合化疗)和对照组(32例,常规化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临床疗效.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经过GSC-DC-CIK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后,CD3+、CD4+、CD8+和CD56+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3.75%,肿瘤控制率为53.13%;联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57.50%,肿瘤控制率为80.00%.两组治疗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46,P>0.05),肿瘤控制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06,P<0.05).结论 采用GSC-DC-CIK联合化疗方法能够提高免疫细胞功能、提高疗效,具有较强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金健;窦金霞;刘子艳;梁佩芬;乔丽葵;孙雯雯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云南省部分地区老年人健康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云南省部分地区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老年卫生保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0年2-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云南省2个县区随机抽取8个乡镇或街道,在每个乡镇或街道随机抽取2个行政村或居委会,每个行政村或居委会随机抽取2个自然村或居民小组,每个自然村或居民小组随机抽取30户含有60岁及以上成员的家庭,终共选取967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由调查人员入户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结果 被调查对象总体健康得分(55.71±0.62)分,其中男性为(60.12±0.98)分,女性为(52.09±0.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687,P<0.01);城市人口得分为(58.13±0.85)分,农村人口为(53.06±0.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674,P<0.01).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年收入、居住地、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是否患慢性病为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P<0.01),年收入(β=0.123)及是否患慢性病(β=0.071)与综合健康得分呈正相关(P<0.01),性别(β=-0.159)、年龄(β=-0.276)、居住地(β=-0.178)、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β=-0.169)与综合健康得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 云南省部分地区老年人健康状况较差,城市老年人健康状况好于农村老年人,宜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生命质量.

    作者:欧阳文婷;刘伯源;肖义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成人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成人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的相关性,为综合防治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3年,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温州市瓯海区11个街道3 905名≥18周岁的户籍居民进行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的关系调查.比较不同血脂水平人群血压均值和高血压患病率,以及不同血压水平人群血脂均值和血脂异常患病率,并运用双变量相关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 调查人群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及高血压患病率随TC、TG和LDL-C水平的升高而上升,HDL-C异常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高于HDL-C水平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TC、TG和LDL-C均值及其异常率高于正常血压者和正常高值者,高血压患者HDL-C均值低于血压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和LDL-C水平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SBP:r值分别为0.199、0.250和0.107,P<0.01;DBP:r值分别为0.146、0.236和0.085,P<0.01),而HDL-C水平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SBP:r=-0.044,P<0.01;DBP:r=-0.086,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异常(OR值1.919,95%CI:1.669~2.206)、TC异常(OR值1.619,95%CI:1.337~1.962)和TC边缘升高(OR值1.344,95%CI:1.103~1.637)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脂异常与高血压密切相关,TG、TC异常与高血压患病关系更为密切,防治高血压或防治血脂异常应采取综合措施,以取得更佳效果.

    作者:郑剑勇;吴文秀;苏依所;黄秀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老年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普通中老年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从“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入选人群中选取测定空腹血清hs-CRP和PAI-1的1 512名50岁及以上广州市普通中老年人,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hs-CRP和PAI-1的相关性.结果 广州市50岁及以上男女普通中老年人群血清hs-CRP水平[几何均数(95%CI)]分别为1.53(1.42~1.66)、1.41(1.32~1.53) mg/L,PAI-1水平[几何均数(95%CI)]分别为135.4(127.2~144.1)、117.4(111.3~123.8) μg/L.不论男性或女性,调整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吸烟、体力活动状况、体质指数、收缩压、甘油三酯和空腹血糖后,血清PAI-1水平随hs-CRP水平增加而明显升高(回归系数β男性=2.91,P=0.040;β女性=3.69,P=0.010;β合计=2.94,P=-0.003).结论 普通中老年人血清hs-CRP水平与PAI-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作者:鲍蓓;李志海;吴丽美;王晓燕;张维森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因素,为防治T2DM合并NAFLD的发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市丰台区铁营医院内科收治的247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126例, 女性121例,年龄30~87岁,平均(52.0±8.1)岁,病程1~30年.以是否合并NAFLD分为T2DM合并NAFLD组(166例)和T2DM组(81例).分别测量两组患者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收缩压和舒张压,并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测定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空腹胰岛素(FINS)和肝功能等.结果 T2DM合并NAFLD组BMI、WC、TG、SBP、FINS和FCP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FCP和WC是T2DM并发NAFLD的影响因素.结论 应重视体重控制并改善胰岛素抵抗,防治T2DM合并NAFLD的发病.

    作者:伦媛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北京市顺义区限盐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以改良盐勺盐罐为主的限盐方法在北京农村地区的干预效果,为进一步推广限盐干预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北京市顺义区2个村的403位负责烹饪的居民为研究对象,按街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发放改良盐勺盐罐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对照组无任何干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基线和终末问卷调查,并记录每日在家就餐人数,每2个月入户称量各类含盐调味品消耗量.结果 干预使居民限盐的客观障碍平均降低了24.4%,70%以上的居民肯定了改良盐勺的人性化设计,约50%的居民肯定了盐罐对限盐的作用;经常使用限盐勺的频率从26.1%提高到67.3%,正确使用率从13.3%提高到37.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干预组干预后钠盐人均日摄入量比对照组低1.5 g.结论 以改良盐勺为主的干预措施改善了居民的限盐行为,降低了居民盐摄入量,说明干预是有效的,建议推广改良盐勺的使用.

    作者:杨帅帅;张旭熙;何朝;陈娟;孙昕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为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提供更好的护理手段.方法 采用方便性抽样抽取某二级精神科专科医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 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个案干预组及对照组各55例,个案干预组实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现行的护理管理模式.分别在患者入组时、出院时、出院后12个月共3次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在患者入组时、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及出院后12个月共4次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治疗依从性问卷评定两组患者的自知力和治疗态度以及治疗依从性;随访出院后1年的复发情况.结果 个案干预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2个月PANS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同组内干预前后比较,出院后12个月PANSS总分明显低于入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个案干预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6、12个月ITA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同组内干预前后比较,出院时ITAQ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个案干预组出院后6、12个月ITAQ评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与入组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出院后6、12个月ITAQ评分明显低于出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个案干预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6、12个月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年的结果显示,个案干预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以及自知力和治疗态度,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住院期间实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效果更明显.

    作者:袁勤;陆红英;陶丽;朱雪梅;刘瑜俐;沈英;吴继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职业因素暴露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位居前列.职业因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从生产性粉尘、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放射性物质和职业应激5个方面对近几年的研究情况予以归纳总结如下.

    作者:赵志强;何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睡眠时间不足和中心性肥胖关联的研究进展

    超重和肥胖已成为目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肥胖包括全身性和中心性肥胖,将体质指数(bodymass index,BMI)作为判断标准的全身性肥胖,对于反映体脂分布有一定的局限性[1].相对于BMI等传统指标,反映腰腹部脂肪堆积的中心性肥胖可以更好地反映体内脂肪蓄积情况,与糖尿病、心血管病、代谢综合征等有着更密切的关联[1-2].

    作者:张爽;李莲;黄育北;陈可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规模化慢性乙型肝炎及相关疾病社区管理模式的研究

    亚洲是世界上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B,HB)的主要患病区,而我国是亚洲主要的患病国[1].由HB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故在未来20年内与HB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癌的患病率、发病率仍会持续在较高水平,这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2].由于慢性HB、肝硬化和肝癌病程长,表现隐匿且具有传染性,疾病负担重,多数患者的主要病程进展在社区而非医院,但对该类病例准确科学统计、有效诊治、病程监测及管理与统计在国内乃至世界仍处空白,故探讨当今慢性HB及相关疾病规模化社区管理模式尤为重要,现综述如下.

    作者:赵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天津市和平区2010-2014年心脑血管疾病监测综合分析

    目的 了解天津市和平区2010-2014年居民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应用天津市非传染病发病监测系统及天津市全死因监测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资料,将2010-2014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状况进行对比来反映该地区疾病的流行趋势.结果 5年间,天津市和平区心脑血管疾病新发病例总共10 974例,发病率为545.27/10万,死亡的总人数为7 919例,死亡率为393.48/10万,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P<0.05);发病和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70~80岁发病率达2 392.13/10万,而80~岁死亡率达4 071.68/10万;与2010年相比,2014年发病率升高(x2=8.55,P<0.05),死亡率下降(x2=29.91,P<0.05).结论 应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的监测和管理,重点放在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上,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死亡.

    作者:孙伟;李文玲;李凤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大连市中山区2004-2013年甲状腺癌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大连市中山区2004-2013年甲状腺癌发病现状,为甲状腺癌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大连市中山区2004-2013年的甲状腺癌发病监测资料,计算粗发病率、标化率及年龄别发病率,并通过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描述其发病时间趋势.结果 大连市中山区2004-2013年新发甲状腺癌996例,男、女性别比为1:2.80.10年间甲状腺癌粗发病率为27.98/10万,标化发病率为23.69/10万.男、女甲状腺癌粗发病率分别为14.96/10万和40.59/10万;标化发病率分别为12.94/10万和34.46/10万.男、女甲状腺癌粗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粗发病率的APC分别为25.86%和23.37%;标化发病率的APC分别为25.86%和20.92%.结论 近年来,大连市中山区甲状腺癌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率呈现女性高于男性的特点,提示应进一步研究相关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王洋;王晓锋;高晓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2010年苏州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分析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疾病,在死因构成中占重要地位.近年来,苏州市恶性肿瘤死亡一直居于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为探讨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分布特点及流行规律,以便制定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我们对2010年苏州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陆艳;王临池;胡一河;周靖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2013-2014年济南市居民脑卒中急性病例监测资料分析

    目的 了解2013-2014年济南市居民脑卒中急性发病及死亡情况,为制定脑卒中预防措施,在我市全面开展发病监测提供依据和经验.方法 收集山东省济南市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济南市居民脑卒中急性发病监测资料,对2013-2014年济南市7个项目区居民脑卒中急性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3-2014年,济南市7个项目区居民脑卒中累计报告发病26 513例,累计报告死亡6484例,年均发病率为296.59/10万,年均死亡率为72.53/10万.根据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计算,年均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83.29/10万、42.15/10万.2014年同2013年相比,全市监测人群脑卒中粗发病率上升了48.31/10万,标化发病率下降了7.02/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年度粗死亡率上升了40.25/10万,标化死亡率上升了14.0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均男性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329.58/10万、79.05/10万,均高于女性(发病率为264.24/10万,死亡率为66.14/10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1 343.65/10万、372.91/10万,均高于60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为85.59/10万、死亡率为12.00/10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病例分型为脑梗死者占70.61%,脑出血占17.88%,未分类脑卒中占9.61%,蛛网膜下腔出血占1.90%.结论 2013-2014年济南市居民脑卒中急性发病类型以脑梗死为主.脑卒中发病率随年龄增长上升趋势明显,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作者:房巧玲;韩京;宫舒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自然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T细胞对结肠癌HT29细胞干细胞的体外杀伤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自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对结肠癌HT29细胞干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为结肠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培养NK和NKT细胞,检测该细胞的细胞表型(包括CD3-、CD3+、CD56+、CD16+和CD336+的比例),并检测该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以及分泌的穿孔素和颗粒酶的量及该细胞对HT29细胞及其干细胞的杀伤效果.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NK和NKT细胞中的CD3-、CD3+、CD56+、CD16+和CD336+的比例分别为65.60%±5.56%、34.40%±3.54%、97.96%±4.57%、46.64%±3.03%和24.03%±2.34%,分泌TNF-α、IFN-γ、穿孔素和颗粒酶含量分别为(1 194.25±46.7)pg、(202.51±26.1)ng、(92.57±20.1) pg和(856.72±54.6) ng.NK和NKT细胞作为效应细胞,效靶比为10:1、20:1、40:1、80:1,对结肠癌HT29细胞及其干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36.37%±3.45%、44.86%±4.97%、56.65%±5.31%、62.57%±5.89%和24.33%±2.03%、31.78%±3.11%、40.41%±3.54%、49.51%±4.31%.结论 培养NK和NKT细胞是切实可行、有效的简单方法,为肿瘤患者的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作者:孙雯雯;沈娜;窦金霞;刘子艳;梁佩芬;高文远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