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际刊号:1004-6194
  • 国内刊号:12-1196/R
  • 影响因子:1.09
  • 创刊:199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天津
  • 语言:中文
  • 邮发:6-71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 科技核心(2018自然科学)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   2017年7期文献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亚临床甲减”)对心功能的影响,为CHF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344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CHF合并甲状腺功能正常组233例,CHF合并亚临床甲减组111例.根据患者的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将亚临床甲减组再分为轻度亚临床甲减组(74例,TSH:4.6 ~9.9 mIU/L)和重度亚临床甲减组(37例,TSH≥10 mIU/L).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化指标测定和心脏彩超检测.用SPSS 17.0软件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和x2检验,用Spearman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高于轻度、重度亚临床甲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红细胞与TSH水平呈负相关(r=-0.310,P<0.01),血红蛋白含量与TSH水平呈负相关(r=-0.316,P<0.01).甲状腺功能正常组E峰流速(89 cm/s,P25~P75:76~102 cm/s)明显低于轻度、重度亚临床甲减组(分别为93 cm/s,P25~P75:83~106 cm/s和98 cm/s,P25~P75:84~114 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E峰随着TSH的升高而升高,两者呈正相关(r=0.149,P<0.05).结论 CHF患者亚临床甲减水平与贫血具有一定相关性,CHF患者亚临床甲减与心脏舒张功能降低密切相关.

    作者:王文志;马玉梅;张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24h尿钠法评估汕头市社区居民钠盐摄入情况

    目的 了解汕头市社区居民钠盐摄人情况及钠钾比,为高血压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汕头市澄海区、龙湖区和金平区164名18~90岁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并收集24h尿液,记录尿量后检测尿液中尿钠、尿钾以及尿肌酐的含量.用SPSS19.0进行t检验、x2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平均每人每天尿量为(1 692.0±607.1) ml,平均24 h尿钠含量为(130.95±54.99)mmol,尿钾含量为(46.98±24.00) mmol,尿肌酐为(7.47±2.41) mmol,钠钾比为3.32±2.02(男性为3.58±1.96,女性为3.25±2.04),转换为钠盐摄人量为(7.65±3.21) g/d[性为(7.49±3.12) g/d,女性为(7.70±3.25) g/d].24h钠肌酐比值及钾肌酐比值女性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间24h尿钠、尿钾含量及钠钾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尿钠含量随着体质指数(BMI)的增高而上升(r=0.296,P<0.01).钠盐摄入量与收缩压和舒张压间均呈明显的正相关(r值分别为0.224、0.275,P<0.01).结论 汕头市社区居民钠盐摄入量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摄入量,且钠盐摄入水平与血压水平间呈正相关,仍需进一步控制钠盐摄入达标及适当增加钾盐的摄入量.

    作者:董文亚;张庆英;江家欣;陈汉明;陈晓丽;杨少宜;刘菊;纪燕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E6/E7mRNA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HR-HPV E6/E7 mRNA)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进行宫颈病变检查的280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其中炎症组18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 (CIN Ⅰ)组42例,CIN Ⅱ组33例,CIN Ⅲ组15例和宫颈癌(SCC)组7例,并进行HR-HPV E6/E7 mRNA、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HR-HPV DNA)检测和病理活检,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比较各组间HR-HPV E6/E7 mRNA和HR-HPV DNA的阳性检出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 CIN组和SCC组HR-HPV E6/E7 mRNA、HR-HPV DNA阳性率(CIN Ⅰ组分别为52.38%和64.29%,CIN Ⅱ组分别为84.85%和87.88%,CIN Ⅲ组分别为93.33%和93.33%,SCC组分别为100.00%和100.00%)均显著高于炎症组(分别为14.75%和34.97%),GIN Ⅱ、CIN Ⅲ和SCC组阳性率显著高于CIN 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组HR-HPV DNA阳性率显著高于HR-HPV E6/E7 mR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 E6/E7 mRNA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HR-HPV 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独使用HR-HPV E6/E7mRNA检测宫颈病变灵敏度为73.20%,单独使用TCT检测灵敏度为81.44%,两者串联检测灵敏度为92.78%,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HPV E6/E7mRNA检测在CIN Ⅱ、CIN Ⅲ和SCC组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HR-HPV E6/E7 mRNA联合TCT检测可提高宫颈病变检出率.

    作者:叶丽君;喻长法;蔡莎莎;李杰;付承林;严德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浙江省“健康小屋”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

    目的 了解浙江省健康小屋的建设与使用现状,为健康小屋的规范化建设和维持运行提供建议.方法 应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数据采集系统,对浙江省2007年9月1日至2015年6月15日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健康小屋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为健康小屋的基本情况、工作开展和管理维护等.每家健康小屋的负责人完成1份调查问卷,由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录入信息系统,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x2检验.结果 浙江省共创建健康小屋835家,主要依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而建立,占81.1%;健康小屋平均占地面积为28.2 m2,有独立空间的共481家(57.6%),有相对独立空间的共263家(31.5%);共覆盖常住人口约2 850万;每日开放的健康小屋有251家(30.1%),工作日对外开放的有326家(39.0%),每日平均开放时间为8.6 h;平均基础建设投资费用为12.63万元,2014年日常运转投入平均为4.15万元;均配备身高体重计、腰围尺、血压计等设备,另配血糖仪等1种或多种设备,健康小屋年平均使用次数为3 205人次/年;458家(54.9%)有信息管理系统,229家(27.4%)可实现区域内、外系统互联互通;796家(95.3%)的健康小屋工作人员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765家(91.6%)对设备和仪器进行日常维护和校准.国家级示范区健康小屋在2014年日常运转投入费用、年平均使用次数、检测数据用于更新系统档案及仪器日常维护等部分管理服务情况方面优于省级示范区、非示范区健康小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浙江省健康小屋建设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数量相对较多,设置较优;但存在运转经费欠缺、工作人员不足、检测数据欠缺管理和利用、运行维护不足等问题,应进一步探索适宜模式,使健康小屋长期、良好地运行和发展.

    作者:杜晓甫;方乐;钟节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为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由120急救车送至盛京医院治疗的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因盛京医院2016年2月开展一体化急救护理工作,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一体化护理组,所有患者接诊后均给予控制血压、降脂、营养神经、抗凝、脑细胞活化剂等治疗.对照组以常规的急救护理模式为主;一体化护理组采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记录两组术前护理时间、溶栓例数、住院时间、存活例数、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继发性癫痫情况,对比患者出院3个月Barther指数、Fugl-Meyer运动指数评分.用SPSS17.0软件进行x2检验、t检验.结果 一体化护理组术前护理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体化护理组溶栓例数(41例)、存活例数(86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7例、68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体化护理组发生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继发性癫痫的患者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一体化护理组Barther指数、Fugl-Meyer运动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能够及时、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杨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CHF)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贝那普利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更加丰富的参考资料.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医院收治的88例CCHF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8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0 mg剂量组和10mg剂量组,每组44例.10 mg剂量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贝那普利10 mg/d,20 mg剂量组加用贝那普利20 mg/d,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生活质量、相关生化指标水平及血压的变化.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用x2检验.结果 20 mg剂量组的总有效率(93.18%)高于10 mg剂量组(81.8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中胱抑素C(Cys-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0 mg剂量组患者治疗后LVEF明显高于10 mg剂量组,LVEDD、MLHFQ评分、Hcy和Cys-C水平均明显低于10 mg剂量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20 mg齐剂量组明显低于10 mg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 mg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10 mg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40,P<0.05).结论 20 mg/d贝那普利治疗CCHF的临床疗效更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血液中Hcy、Cys-C水平,还具有降压作用.

    作者:高勇;赵春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射频消融对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伴发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左心室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对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伴发频发室性早搏(PVBs)患者左心室功能和结构的影响,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包头市第四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62例冠心病PCI术后伴发频发PVB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有意愿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分别在消融术前及术后随访24周时检查PVBs次数,检查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T),以及进行6 min步行试验和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判定.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 与消融术前[(25 672±12 934)次]相比,术后随访时患者PVBs次数[(259±213)次]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术后,患者6 min步行试验和NYHA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术后,患者LVEF、LVEDD、LVESD、IVST和LVPWT分别为0.67±0.07、(41.37±4.16) mm、(25.04±3.29) mm、(7.12±1.03) mm和(8.10±1.17) mm,均较术前[分别为0.45±0.09、(56.26±8.25) mm、(37.66±5.07) mm、(8.14±1.06) mm和(10.04±2.11) mm]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射频消融术可改善频发PVBs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及结构,有助于预防心肌出现不可逆性电学和形态学重构.

    作者:付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血浆白细胞分化抗原93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93(CD93)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新的预测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潍坊市心脏病医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4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291例,女性207例,平均年龄(55.0±11.8)岁.根据冠状动脉评分(Gensini)系统结果,将患者分为4组:正常组(0~4分)219例,轻度病变组(5~16分)132例,中度病变组(17~32分)93例,重度病变组(33~分)54例.用自动生化仪和相应试剂检测患者的血清CD93水平及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和载脂蛋白B水平.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用q检验.CD93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及逐步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组CD93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128,P<0.01),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CD93水平逐渐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D93与Gensini评分值呈直线正相关,在控制其他变量(如年龄、性别及其他血脂指标等)后,偏相关系数为0.382,有统计学意义(P<0.01).逐步回归分析进一步证明,CD93能够独立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x2=42.13,P<0.01).结论 CD93水平能够独立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可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董元宝;王英华;尹丽娟;李伟真;王小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曲美他嗪治疗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估曲美他嗪对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为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选取绍兴市中心医院门诊收治的120例合并糖尿病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在冠心病规范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治疗前后第3个月、6个月心电图(EKG)和24h动态心电图,记录并测量QT间期,计算校正QT间期(QTc)、QT离散度(QTd).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x2检验,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治疗3个月后,曲美他嗪组室性早搏治疗有效率(30.0%)较对照组(8.3%)明显提高;治疗6个月后,曲美他嗪组室性早搏治疗有效率(38.3%)较对照组(5.0%)也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曲美他嗪组阵发性室速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5.0%、54.2%,较对照组(0、4.5%)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曲美他嗪组治疗3个月后,QTd为(44.6±13.7) ms,较对照组[(49.1±9.8) ms]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QTc未见明显变化.治疗6个月后,曲美他嗪组QTd为(32.1±9.8) ms,QTc为(413.3±19.4) ms,均较治疗前[QTd为(49.2±12.1) ms、QTc为(421.4±23.2) ms]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QTd为(50.1±11.1) ms,QTc为(423.4±31.1) ms]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同时,QTd的变化在曲美他嗪组具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QTd进一步缩短(r=0.538,P<0.01).结论 曲美他嗪能够缩小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心室复极离散度,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李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云南省德宏州傣族和景颇族居民饮酒行为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15岁及以上傣族、景颇族居民饮酒行为,为当地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5岁及以上常住傣族及景颇族居民3 497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和职业等)和是否饮酒、饮酒种类、饮酒量、饮酒频率等.应用SPSS 17.0进行x2检验比较不同组间率的差异.结果 德宏州傣族居民饮酒率为42.24%,景颇族饮酒率为43.64%.傣族、景颇族居民男性饮酒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傣族居民的饮酒率下降,而景颇族居民的饮酒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傣族不同性别间开始饮酒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景颇族男性开始饮酒年龄早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傣族与景颇族居民的饮酒类型均以高度白酒饮用频率高(傣族为37.72%,景颇族为37.35%).傣族、景颇族的有害饮酒率分别为49.9%和57.1%;随着年龄的增加,傣族、景颇族的有害饮酒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傣族男性饮酒者每周饮酒频率为3~6、≥7次者所占比例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德宏州傣族、景颇族居民饮酒行为较普遍,酒精摄入量和有害饮酒所占比例较高,且出现低龄化趋势.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开展饮酒危害的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减少由过量饮酒造成的相关慢性病和伤害的发生.

    作者:吴波青;高右东;杨汝成;杨景晰;蔺应坤;苟长春;程文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衢州市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预防心血管疾病健康信念调查

    目的 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预防心血管疾病健康信念及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延缓病程进展,促进老年人心血管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6年7-11月选择衢州地区4个社区33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老年人基本情况;采用糖尿病患者预防心血管疾病健康信念量表(HBRCDS)评估占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信念;采用美国心脏学会(AHA)制定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系统评估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行为和因素.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评分与HBRCDS得分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HBRCDS得分为(80.04±4.55)分,平均每个条目得分为(3.20±0.80)分.具有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不吸烟者166名(49.55%),理想体育锻炼者106名(31.64%),理想盐摄入者107名(31.94%),理想体质指数者132名(39.40%),理想总胆固醇水平者148名(44.18%),理想空腹血糖水平者94名(28.06%),理想血压者76名(22.69%).不同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评分组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感知易感性维度得分、感知严重性维度得分、感知障碍维度得分及HBRCDS总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总评分与感知易感性维度得分(r=-0.12,P<0.05)、感知严重性维度得分(r=0.17,P<0.01)、感知障碍维度得分(r=0.21,P<0.01)、HBRCDS总分得分(r=0.29,P<0.01)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预防心血管疾病健康信念有待加强,医务人员应通过指导患者健康信念的形成与生活方式的转变,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水平.

    作者:吴凌云;徐秀萍;王秀丽;谢燕;郑文燕;方莉;周淑华;汪芳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天津市成人体检者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天津市成人体检者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流行状况,为该地区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进行体检的20~89岁天津市常住居民(居住5年以上)为研究对象,共16 368名,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用x2检验.用2016年全国人口性别构成作为标准人口进行率的标化.结果 16 368名体检者中男性9 503名,平均年龄(49.7±14.7)岁,女性6 865名,平均年龄(47.5±14.4)岁,男女性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检人群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检出率分别为6.98%、20.97%,标化后分别为6.46%、19.63%;男性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检出率分别为8.29%、23.72%,标化后分别为7.09%、20.91%,女性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检出率分另别为5.16%、17.17%,标化后分别为5.58%、17.81%.男性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l);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家族史的体检者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天津市成人体检者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检出率均处于较高水平,需引起高度重视,及早进行干预,减少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发病.

    作者:于雷;刘纳文;张莉;王彦欧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北京市某社区居民甲状腺结节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北京市某社区居民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地区甲状腺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于2015年6-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万寿路街道办事处所辖的12个社区的成年常住居民600人,通过问卷调查居民基本情况,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甲状腺情况,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检测尿碘含量,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被调查者焦虑情况,并测量居民身高、体重、血压、血糖和血脂.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用x2检验,甲状腺结节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调查问卷完整且检查项目全面的543名调查对象纳入研究,共检出甲状腺结节患者197例,患病率为36.3%;男性患病率(30.80%)明显低于女性(4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长,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结节危险因素为年龄高(OR=1.10,95%CI:1.03~1.22)、女性(OR=1.71,95%CI:1.54~2.10)、吸烟(OR=1.20,95%CI:1.02~1.43)、超重或肥胖(OR=1.02,95%CI:1.01~1.12)和高血压(OR=1.13,95%CI:1.06~1.21).结论 甲状腺结节在北京市万寿路地区社区居民中患病率较高,女性、年龄高、吸烟、超重或肥胖和高血压人群应加强甲状腺结节的筛查.

    作者:刘伟;马瑞;朱慧君;彭科娟;贾晓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长沙地区铁路职工血脂异常流行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长沙地区铁路职工血脂水平,分析血脂异常流行特征,为制定血脂异常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长沙地区14个铁路单位所有参加健康体检的15 735名铁路职工的体检资料,对不同特征人群的血脂水平、血脂异常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用SPSS 19.0软件和Excel 200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两组间的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患病率与年龄关系用趋势x2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用x2检验.结果 长沙地区铁路职工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分别为(2.12±1.81)、(4.93±1.33)和(1.32±0.40) mmol/L,男性TG、TC水平高于女性,而HDL-C水平低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不同年龄组之间TG、T℃、HDL-C水平均呈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P<0.01),且TG、TC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较HDL-C水平明显.男性TG水平在40~岁达到峰值,女性在50~岁达到峰值.而男女性TC水平均在50~岁达到峰值.调查人群中血脂异常者9 366例,患病率为59.52%,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x2趋势--475.02,P<0.01),男性血脂异常率为64.42%,高于女性(4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异常临床类型以混合型高脂血症为主,占48.79%;男女性血脂异常类型差异明显:女性以高TC血症为主(40.60%),男性以混合型高脂血症为主(52.11%).结论 长沙地区铁路职工血脂异常患病率高,年轻化趋势明显,应引起重视、加强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

    作者:颜晖宏;邓志红;谢剑伟;王艳玲;严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浙江省嘉善县农村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10年卒中发病风险概率分析

    目的 了解浙江省嘉善县农村地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10年卒中发病的风险情况,为不同风险患者科学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浙江省嘉善县9个乡镇中进行随机抽样,以被抽取行政村中在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登记的嘉善籍且年龄≥54岁的T2DM患者为调查对象.按性别分组,再按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进行分层,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和x2检验,采用多元有序回归分析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630例T2DM患者10年卒中发病风险概率为16.37%(9.00%~19.00%);低危占12.71%,中危占16.82%,高危占70.47%.男性组的吸烟率、饮酒率、舒张压(DBP)、血尿酸(SUA)、HbA1c、合并高血压疾病比例、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比例均高于女性组,而病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于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男性和女性的10年卒中发病风险概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男性55~61、62~67、68 ~72岁组10年卒中发病风险概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病程为0~3.0和5.1~10.0年组不同性别间比较,10年卒中发病风险概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水平为6.4%~7.5%、7.6%~12.5%的不同性别间比较,10年卒中发病风险概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元有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β=0.007,P=0.256)、HbA1c(β=-0.010,P=0.081)与T2DM患者10年卒中发病风险概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 浙江省嘉善县农村地区T2DM患者10年卒中发病风险以高危者居多,男性高于女性,且患者年龄越大风险越高.

    作者:黄强;王文锐;谈健飞;陈康;叶淑菁;钱婷娴;李先东;徐文浩;张宇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深圳市民参与控烟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民参与控烟的意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加强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5年8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市10个区抽取15个街道,30个社区,对1 867名居民进行拦截式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吸烟、二手烟接触及控烟条例知晓情况、对社会公共参与控烟监督的看法、参与控烟督导的意愿.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x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深圳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的吸烟率为23.25%,过去1个月内二手烟接触率为73.75%,知晓控烟条例的比例为65.61%,92.07%的市民支持公众参与控烟监督,65.77%的市民愿意参与控烟督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所在行政区、文化程度、职业、是否吸烟、控烟条例知晓情况是影响市民支持公众控烟督导的重要因素;所在行政区、职业、是否吸烟、控烟条例知晓情况是影响市民参与控烟督导的重要因素.结论 深圳市民控烟积极性较高,政府应重点对居住在偏远行政区、吸烟者、不知晓控烟条例者及初中、高中等中等文化程度的居民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群参与控烟的意愿.

    作者:庄润森;廖青;王英;高文辉;韩铁光;杨红英;张媛;曹黎;吴丽;苑树湖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2012-2015年宁波市北仑区脑卒中发病状况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2012-2015年宁波市北仑区居民脑卒中发病状况的流行特征,为该地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2-2015年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北仑区脑卒中发病监测数据库.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该区脑卒中发病率和发病类型的状况和变化趋势,以及年龄和性别差异.结果 2012-2015年北仑区脑卒中发病率分别为214.00/10万、206.72/10万、243.28/10万和251.32/10万,男性脑卒中发病率高于女性,从40岁开始,发病率差异逐渐加大.脑卒中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40岁后迅速升高.脑卒中发病类型主要为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脑栓塞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的构成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的构成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大体保持平稳态势.从2013年开始,女性脑梗死的发病比例高于男性,2012-2015年男性脑出血的发病比例一直高于女性.结论 宁波市北仑区2012-2015年居民脑卒中的发病率呈缓慢上升趋势,发病率和发病类型具有性别和年龄特征,应针对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发病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顾锋;罗颖芝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高血压信息化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目前,我国有超过2亿的高血压患者,占全球高血压人数的1/5[1].高血压是全球疾病负担的首要危险因素,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造成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高达2.1亿人年,占总DALY的8.5%[2].2010年我国由心血管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为200.7万,在心血管病死亡人数中,高血压患者超过1/2[3].由此可见,加强高血压的健康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近年来,随着医疗信息化技术的蓬勃发展,疾病的健康管理与之融合,由此衍生出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得到关注.本文中就近年来高血压信息化健康管理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高血压的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秦欢欢;周郁秋;王月枫;鲁晓迪;齐晓宇;程斌;苏丽波;陈浩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耐药肺结核发生和流行的危险因素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导致的慢性传染病,2015年全球发病1 040万,死亡140万[1].耐药肺结核的出现使全球结核病控制的形势更为严峻.其中耐多药肺结核,即同时对两种重要的一线抗结核药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其治疗时间长,全球治愈率仅为52%.2015年,全球耐多药肺结核新发48万,其中45%集中在印度、中国和俄罗斯[1].肺结核耐药可分为原发性耐药和继发性(获得性)耐药,现有研究表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主要有外排泵、细胞壁渗透性改变及双组分系统表达[2-3].结核分枝杆菌内有与多种抗结核药耐药相关的基因位点,其中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相关位点的研究为清楚.理论上,自然状况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突变株发生的频率很低,其中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突变株发生频率分别仅为10-8和10-6,且多以单耐的形式出现[2].认识耐药肺结核产生和流行危险因素对控制结核病流行、实现终止结核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国钦;钟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卵巢癌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在各组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与其相关性,为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和评估预后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接受卵巢癌手术,术后病检确诊为上皮性卵巢癌的患者30例,选择同期因卵巢肿瘤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卵巢良性肿瘤的患者30例,选择同期因子宫内膜癌或宫颈癌行双附件切除术(术前未行放化疗),术后病检证实为正常卵巢组织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及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HGF及其受体c-Met的表达,并对卵巢癌组织中HGF及其受体c-Met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做相关性分析.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用x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HGF及其受体c-Met在良性卵巢组织中低表达,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在正常卵巢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卵巢癌组织中HGF、c-Met蛋白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P=0.971).卵巢癌组织中HGF及其受体c-Met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化程度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而与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淋巴转移和腹水密切相关(P<0.05,P<0.01).结论 HGF及其受体c-Met的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进展相关,对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治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玉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深圳市福田区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膳食营养分析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肺结核患者膳食营养状况,为制订合理营养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连续选取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已确诊的T2DM合并肺结核患者(A组)、单纯肺结核患者(B组)和健康体检者(C组),每组各146例为研究对象,用体质指数(BMI)和血清白蛋白(ALB)作为营养指标,采用连续3日24 h膳食回顾法调查膳食结构和营养素摄入量.用SPSS18.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x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合并肺结核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以BMI评价的营养不良发生率,A组为43.8%,B组为36.9%,C组为1.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LB评价的营养不良发生率,A组为62.3%,B组为47.3%,C组为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推荐摄入量相比,A组的谷类、蔬菜类、水果类、水产类、坚果类、奶和奶制品、豆类和豆制品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量过低,饮水、畜禽肉、食用油及食盐摄入过多,而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钙、锌、钾、铁、镁、维生素B1(VitB1)、维生素B2(VitB2)、维生素A(VitA)、维生素C(VitC)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量不足,钠、锰和维生素E(VitE)摄人量相对过多,A组总热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钙摄人量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平均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分别为A组48.8%、B组50.0%,C组50.0%,脂肪供能比分别为A组36.6%、B组35.2%,C组34.7%,蛋白质供能比分别为A组14.5%、B组14.8%,C组15.3%.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体育锻炼、睡眠时间<7 h、奶和奶制品摄入≥3次/周与T2DM合并肺结核患者低蛋白血症有关.结论 深圳福田区T2DM合并肺结核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膳食质量比健康人群及单纯肺结核患者差,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过低,脂肪供能比过高,应加强膳食营养教育,并充分考虑生活方式干预.

    作者:蓝剑;张胜男;张雪姣;曾彩云;李晓嫱;赵蓉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