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统评价复方血栓通胶囊(CXSTC)联合激光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有关CXSTC治疗DR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参考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 5.2.8标准,数据分析采用RevMan 5.2软件.[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RCT),但研究质量均不高,仅1个研究描述随机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DR患者视力[RR=1.20,95%CI(1.12,1.28)]、眼底病变[RR=1.22,95%CI(1.14,1.31)]和黄斑水肿[RR=l.33,95%CI(1.13,1.58)]的治疗效果,以及对玻璃体混浊、视野光敏感度的疗效,CXSTC联合激光治疗组均优于单纯激光治疗组.2个研究报告了不良反应,包括一过性眼压增高和持续性黄斑水肿.无严重不良事件报告.[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加载CXSTC可作为提高常规激光治疗DR疗效,改善DR患者视力、眼底病变和黄斑水肿的一种选择.由于本研究纳入的原始文献质量不高,其确切或潜在疗效及安全性,有待于更严格设计的高质量RCT证实.
作者:林佳;田然;雷翔;张莉;马宁;商洪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求腹型肥胖和全身型肥胖与中医体质的关系,为调整偏颇体质、防治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现场调查法收集江西、安徽两家医院983例健康体检人群数据.中医体质调查采用标准化中医体质量表,应用判别分析法判定体质类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腹型肥胖、全身型肥胖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结果]未调整混杂因素的模型1和调整混杂因素的模型2均显示痰湿质发生腹型肥胖(OR1=2.92,95%CI=1.76~4.86,P<0.01;OR2=2.74,95%CI=1.63~4.60,P<0.01)和全身型肥胖(OR1=2.22,95%CI=1.36~3.61,P<0.01;OR2=1.89,95%CI=1.14~3.14,P<0.05)的危险度显著增高,而阳虚质发生全身型肥胖(OR1=0.36,95%CI=0.20~0.67,P<0.01;OR2=0.38,95%CI=0.21~0.70,P<0.01)的危险度显著降低.[结论]痰湿质是发生腹型肥胖和全身型肥胖的主要体质类型.
作者:张笑梅;朱燕波;邬宁茜;王琦;姚实林;虞晓含;史会梅;姜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八段锦对糖耐量低减(IGT)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从广东省中医院体检中心选取89例IGT患者,随机分成A、B、C组,依次采用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步行、健康教育+八段锦干预1a,比较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A组的FBG、2hBG、LDL-C和B组的FBG、2h BG、HbA1C、LDL-C、TG及C组的FBG、2hBG、HbA1C、LDL-C、TC、TG均明显减少(P<0.05或P<0.01).B组的2hBG值明显低于A组(P<0.05),C组的FBG、TC值明显低于A组(P<0.05或P<0.01),其他指标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特别是健康教育+八段锦等运动干预能明显降低IGT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
作者:方春平;江慧玲;王大伟;王琳;朱章志;刘步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糖肾康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临床疗效及对尿微量白蛋白、血脂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现代医学常规治疗,降糖、降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中药糖肾康胶囊口服.6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观察2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血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及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分别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肾康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临床疗效肯定,其能够改善患者血液循环,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表明糖肾康胶囊对尿微量白蛋白影响显著,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翠兰;张兴坤;车树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鲍严钟主任医师认为前列腺属于奇恒之府,生理特点是“有藏有泄”,病理特点是“既漏且堵”.辨证重视前列腺直肠指检,丰富了中医四诊的内容.治疗既坚持辨证施治的原则性,又根据“腑以通为用”的特性,重视“从瘀论治”.组方特点乃利湿化痰祛瘀治其标,疏肝健脾补肾治其本.
作者:谢作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的社区壮医药综合干预模式建立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300例肥胖、超重患者,随机分为壮医药综合治疗组(简称观察组)及常规治疗组(简称对照组),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成人)检测评估心身症状差别.[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92.00%,优于对照组75.33%,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SCL-90的总分、阳性项目数、阳性均分、躯体因子、强迫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人际因子以及SSRS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以及EPQ评估中的N、P、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壮医药药线灸、壮医药推拿、减肥方为基础,辅以壮医药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的社区壮医药综合干预模式的建立对于不仅可有效提高肥胖、超重患者的疗效,而且可对于缓解患者的身心症状大有裨益.
作者:唐红珍;林辰;杨靖;黄适;刘佳;陈丹丹;张昭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调查生脉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质量.[方法]采用Jadad评分量表与中医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规范(CONSORT for TCM)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共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RCT文献16篇.采用Jadad量表评分,其中1分14篇,0分2篇.无文章描述采用的随机序列方法,无1例报道如何执行分配隐藏,无1篇文章提及盲法,无1篇文章提及退出与撤出情况.按照CONSORT for TCM标准,仅9篇(56.30%)描述了诊断标准,1篇(6.25%)提供了中医标准,1篇(6.25%)文章描述了终点指标,5篇(31.30%)描写了不良事件,均未进行样本含量计算、意向性分析和分层分析,均未报道伦理审查和知情同意情况.[结论]目前生脉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研究中,在研究设计方法、文章报告全面性、质量等方面有待提高.
作者:李孟魁;张瑜;武学润;郭利平;韩力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医院为引导,社区为主体的脾瘅(糖尿病前期)中医综合防治方案.[方法]立足于中医药防治脾瘅(糖尿病前期)临床研究结果及行业标准,经同行专家多次讨论,再修订,达成共识.[结果]36.20%糖尿病高危人群因饮食失节发生脾瘅(糖尿病前期),病位在脾胃占43.60%,中医综合防治方案干预脾瘅(糖尿病前期)1a,42.15%血糖恢复为正常水平.[结论]制定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可复制的、易推广的糖尿病前期中医综合“三早”防治体系.
作者:方朝晖;赵进东;石国斌;舒仪琼;范青云;刘剑;吴倩;江婷;凌含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通过观察涤痰散结活血软坚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白介素-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的影响,探讨复方中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PF级Wistar大鼠60只,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14只,自由饮水和普通饲料饮食.模型对照组18只,中药高剂量组14只,中药低剂量组14只,均予自由饮水和高脂饲料饮食,8周后随机处死模型对照组大鼠4只,确定脂肪肝模型成立.造模成功后,分别对中药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行中药灌胃,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灌胃,每周称大鼠体质量,治疗8周后处死,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SOD.[结果]大鼠血清IL-6比较: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大鼠血清SOD比较: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涤痰散结活血软坚中药可以显著减低血清IL-6浓度,此作用表现出剂量相关性趋势,可以明显升高血清SOD浓度,此作用没有体现出剂量相关性趋势.
作者:王静;王绪霖;杨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京万红凝胶剂对大鼠神经变性型糖尿病足的影响.[方法]采用神经变性型糖尿病足溃疡模型,观察京万红凝胶剂对模型大鼠的影响.[结果]1)采用京万红凝胶剂、油膏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分别给药,各给药组给药14 d后,给药各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明显的好转.2)各给药组均有改善大鼠神经变性型糖尿足症状的趋势,病灶逐渐减小,炎症逐渐减轻,基本趋于正常.[结论]在该实验条件下,京万红凝胶剂与京万红油膏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具有相同的促进大鼠神经变性型糖尿足病灶愈合的作用.
作者:刘玉璇;赵宇;国大亮;陈柳;刘文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采用多指标法研究并建立前胡质量评价系统,进而对不同产地前胡质量进行差异性分析.[方法]对前胡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分别进行测定,并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前胡中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将各个指标与含量相结合,建立前胡质量评价体系,并对不同产地前胡进行差异性分析和评价.[结果]不同产地前胡质量虽有差异,但均能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结论]多指标结合含量测定的质量评价体系可用于不同产地前胡的等级评价,可以为扩大前胡的种植、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任荣;李正翔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参流动浸膏中8种人参皂苷类成分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Acqutity UPLC色谱系统,Acqutity UPLC(R) BEH C18(1.7 μm,2.1 mm×50 m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0.6 mL/min,柱温40 ℃,检测波长203 nm.[结果]人参皂苷Rg1、Re、Rf、Rb1、Re、Rb2、Rb3和Rd分别在0.009 7~0.291 0 μg,0.008 5~0.255 0 μg,0.0075~0.300 0 μg,0.010 4~0.416 0μg,0.010 7~0.428 0 μg,0.007 4~0.296 0 μg,0.004 2~0.168 0μg和0.009 1~0.364 0 μg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4%、101.1%、100.1%、99.8%、99.3%、98.8%、98.8%和100.5%.[结论]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为人参流动浸膏的质量控制提供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作者:李薇;吉利娜;宋新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黄芪甲苷预处理组(AsⅣ组).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内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肝I/R组ALT、AST活性显著增高,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黄芪甲苷预处理可以降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ALT、AST活性增高,Bax蛋白表达增加,增加Bcl-2蛋白表达.[结论]黄芪甲苷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黄芪甲苷抑制肝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李铁成;马宝丰;李德生;艾丽丽;艾浩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是女性生殖内分泌及代谢功能异常导致的排卵障碍性疾病,是不孕的常见因素.其典型的表现为卵巢多囊样变、高雄激素血症,以及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的比值增高,不同程度的月经稀发、量少、闭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痤疮、肥胖、多毛等,并常伴有胰岛素抵抗(IR)、高脂血症等代谢异常.目前,经常规治疗仍然不孕的难治性PCOS患者可选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助孕.PCOS患者在行IVF治疗时,促性腺激素(Gn)用量少,获卵数多,但其临床妊娠率偏低与其卵细胞质量差,受精率、卵裂率低有关[1].现将近年来中西医对该病的研究与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园;连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浆细胞性乳腺炎(PCM)是以输乳管窦或乳腺导管扩张为基础,导管周围浆细胞浸润为前提的慢性、非细菌性炎症,好发于非哺乳期、非妊娠期[1],临床多表现为乳头凹陷、乳头溢液或溢血、乳晕下或乳晕旁脓肿、局部瘘管形成、乳房非周期性疼痛,因其化脓破溃后脓中常常夹杂着粉渣样物质,故中医学称其为“粉刺样乳痈”.阮华等[2]报道,本病发病率约占乳腺良性病变的1.41%~5.36%.但由于本病发病机制目前仍不甚清楚,临床表现也比较复杂,临床上容易误诊,尹俊平等[3]统计表明该病误诊率高达56.9%,因此,对本病的研究必须进一步深入.现将国内外对PCM的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丁志明;王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经穴特异性理论是中医针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经络理论研究的切入点,又是针灸临床合理选穴配方以提高疗效的关键.但近年来国外不少学者发表文章,质疑经穴存在特异性,这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使经穴特异性研究成为针刺镇痛之后被国际认同的又一新的研究领域.在国家973计划项目“基于临床的经穴特异性基础研究”等重大项目的资助下,通过采用多学科研究手段,初步证实经穴效应存在特异性,总结出经穴效应具有相对性、循经性、持续性和条件性的特点,并初步探索了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生物学基础.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对目前经穴特异性研究中对照组设计、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研究载体选择和经穴特异性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围绕其基本规律、科学基础和关键影响因素等继续深入,并同时充分吸纳交叉学科技术、整合国际优势资源,以期全面系统地阐释经穴特异性理论.
作者:梁繁荣;赵凌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前中国针灸在世界各地均受欢迎,尤其是华侨华裔比较多的国家,故主要从教育、执业以及法律方面等各个角度介绍了目前在泰国中医针灸的发展现状,分别列出了在泰国具有中医课程教育的大学,并初步介绍了该大学的主要规模与课程的安排.
作者:李倩;王卫;陈泽林;玄明实;邹天行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