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药学会
  • 主办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670
  • 国内刊号:12-1108/R
  • 影响因子:1.63
  • 创刊:1970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天津
  • 语言:中文
  • 邮发:6-77
  • 全年订价:15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国际药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05 第三届)
  • 中药学
中草药杂志   2003年8期文献
  • 茵陈蒿汤保肝作用物质基础的研究Ⅰ.蒽醌类有效成分研究

    茵陈蒿汤方源自<伤寒论>,由茵陈蒿、栀子和大黄3味中药组成,该方及其加减方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胆石症、胆囊炎、高血脂症及恶性肿瘤等[1].本实验利用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将茵陈蒿汤分为Ⅰ~Ⅴ 5个部位,其中Ⅱ和Ⅲ部位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sGPT升高及TP,ALB下降有抑制作用,提示具有保肝降酶作用.

    作者:张宪平;王威;闫喜英;牛志多;付学奇;曹丽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银翘散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中的黄酮二糖苷

    目的对银翘散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研究.方法运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波谱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银翘散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中分离得到4种黄酮二糖苷成分,鉴定为异甘草素-2'-O-芹糖(1→2)-葡萄糖苷(1)、异甘草素-4‘-O-芹糖(1→2)-葡萄糖苷(Ⅱ)、异甘草素-4-O-芹糖(1→2)-葡萄糖苷(Ⅲ)、甘草素-4'-O-芹糖(1→2)-葡萄糖苷(Ⅳ).结论异甘草素-2'-O-芹糖(1→2)-葡萄糖苷为新化合物.

    作者:石钺;石任兵;刘斌;陆蕴如;杜力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蝼蛄的化学成分分析

    蝼蛄是昆虫药物,药用历史悠久,但对于其化学成分了解甚少,本文采用主流药材东方蝼蛄Gryl-lotapa orientalis Brmeister为试验材料,分析了其干体内的总氮量、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组成氨基酸含量,为蝼蛄的质量评价和资源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魏道智;郭澄;刘皋林;张纯;郑汉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从水飞蓟宾快速合成2,3-脱氢水飞蓟宾

    2,3-脱氢水飞蓟宾是水飞蓟素中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活性,但报道较少,日本学者报道了从水飞蓟素分离出该物质[1],在1974年Halbach报道其半合成方法[2],为水飞蓟宾在碱性条件下,用过氧化氢氧化而得2,3-脱氢水飞蓟宾,但收率只有12.6%.

    作者:王沛;孙铁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醉鱼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醉鱼草Buddleja lindleyana Fort.为马钱科醉鱼草属植物,全草药用.醉鱼草属植物全世界约有100种,分布于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热带至温带地区.我国产29种,4变种,分布于全国各省区.醉鱼草性温、辛苦,有毒,具祛风杀虫、活血之功效.主治流行性感冒、哮喘、风湿关节痛、蛔虫、钩虫痛、痄腮等.该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类型较多,并具有抗炎、细胞毒等活性,但对醉鱼草的研究报道较少[1].

    作者:李楠;庾石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华北大黄中非茋类成分的研究

    目的对华北大黄中非茋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色谱和光谱分析法分离和鉴定化学成分.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中分得13个非茋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酚、大黄素甲醚、β-谷甾醇、大黄素、胡萝卜苷、大黄酸、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rheumin、没食子酸、d-儿茶素、蔗糖、1,6-二没食子酰-O-β-D-吡喃葡萄糖、1-O-β-D-没食子酰吡喃葡萄糖.结论首次证明华北大黄含有少量大黄酸;除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素外,其他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作者:王爱芹;李军林;吴祖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印楝化学成分研究

    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 Juss.又名印度楝,为楝科楝属植物.该植物的种子、树皮和叶的提取物均已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含有很多在农业、医药及化妆品方面有经济价值的次生产物,如含有多种具杀虫活性的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对200多种农业害虫有较强的毒杀能力,而且对人畜无害[1].

    作者:尹锋;雷心心;楼凤昌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紫丁香叶化学成分研究

    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为木樨科丁香属落叶乔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内蒙古、华北、华东、西北.生于林缘、路旁,多由人工栽培.近年研究表明紫丁香具有抗菌消炎[1]、抗病毒[2]和保肝利胆[1,3]等生物活性,预示该属植物中含有防治上述疾病的生物活性物质,而对其化学成分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我们对紫丁香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

    作者:卢丹;李平亚;李静晖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福参的苷类成分

    目的从福参Angelica morii提取分离活性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溶剂萃取,大孔树脂、聚酰胺、硅胶柱层析,LH-20、重结晶等纯化,对福参饮片进行系统提取分离;运用波谱学方法及理化常数对照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正丁醇和水部分分离到6个苷类化合物,分别为升麻素苷(prim-O-glucosylcimifugin,Ⅰ)、紫花前胡苷(marmesinin,Ⅱ)、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apigenin 7-O-β-D-glucoside,Ⅲ)、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ute-olin 7-O-β-D-glucoside,Ⅳ),umbeliferone 7-apiosylglucoside(Ⅴ)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Ⅵ).结论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Ⅲ首次从当归属中分得.

    作者:孙视;石赟蓉;孔令义;张涵庆;贺善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淫羊藿提取物中淫羊藿苷含量的HPLC测定

    淫羊藿药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品种,淫羊藿苷为其中有效成分.为了控制其质量,本实验建立了HPLC法测定淫羊藿提取物中淫羊藿苷的含量,并在方法学考察过程中,对文献[1~6]报道的多种色谱条件进行了比较,建立了合适的测定方法.

    作者:王旭东;姚晨;鲁方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复方鱼腥草合剂提取工艺研究

    复方鱼腥草合剂是根据复方鱼腥草片剂改而成,由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金银花5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之功能,临床上主要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疼痛,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有风热证候者.鱼腥草、连翘、金银花3味药材均含有挥发油,且为活性成分,可以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其他水溶性成分如绿原酸等,可用水煎煮提取.黄芩、板蓝根含有黄酮、靛蓝、靛玉红及多种氨基酸等,均溶于水,可用水为溶媒,煎出其活性成分[1].

    作者:赵萍;腾惠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降压Ⅰ号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

    降压Ⅰ号胶囊由羚羊角、白芍、冰片等十余味中药组成,具有清心化痰、镇静降压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肝火旺盛、头晕目眩、烦躁不安、痰火壅盛、高血压症.方中主药白芍具有镇静、镇痛、解痉、抗炎等作用[1],其主要活性成分芍药苷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2].因此控制芍药苷的含量可以作为控制该制剂质量的指标.本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了降压Ⅰ号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本法稳定、准确、重现性好,灵敏度高.

    作者:王文彤;陈旭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心泰平片中小檗碱含量的HPLC法测定

    心泰平片是本室自行研制的纯中药制剂,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对室性早搏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本品由黄连、珍珠母、甘草等原料经现代提取工艺制成.黄连在此处方中为君药,其主要有效成分属小檗碱化合物.具有抗心律失常、调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的药理活性[1,2].本实验建立了HPLC法测定心泰平片中小檗碱含量的方法,可用于心泰平片及其植物原料的质量控制.

    作者:杜智敏;张一飞;刘影;杨宝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大山楂丸中金丝桃苷的含量

    大山楂丸由山楂、神曲、麦芽组成,具有开胃消食的功能,用于食积内停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闷.山楂为处方中君药,金丝桃苷为其主要活性成分.本实验采用HPLC法对金丝桃苷进行测定,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大山楂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邢秀芳;于宏芬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大孔树脂富集三裂叶蟛蜞菊倍半萜内酯A和B的研究

    目的大量富集三裂叶蟛蜞菊倍半萜内酯A,B(WTA,WTB).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WTA和WTB,并以WTA和WTB的含量、洗脱率、精制度为考察指标,研究D101大孔树脂吸附WTA和WTB的工艺条件及参数.结果通过大孔树脂吸附后,WTA和WTB的洗脱率达90%,50%乙醇洗脱部分中WTA和WTB的含量为总固物的4.01%~4.09%.结论可以采用大孔树脂富集WTA和WTB.

    作者:黄雪松;黄荣春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三七化痔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三七化痔丸是由盐肤木、三七、千里光等数味中药组成的成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止痛等功效.为了更好地控制其质量,本实验对原千里光的薄层鉴别进行了改良,增加了盐肤木、三七的薄层鉴

    作者:黎炳华;丘文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导数光谱法测定疏风定痛丸中士的宁的含量

    疏风定痛丸是由马钱子、麻黄、乳香、没药、千年健、自然铜、杜仲等15味中药制成的复方蜜丸制剂[1].

    作者:张云哲;李云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天然澄清剂在乐脉口服液澄清工艺中的应用

    乐脉口服液处方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的乐脉颗粒,由丹参、赤芍等7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行气、化瘀通脉之功效,主治冠心病、心绞痛等症[1].

    作者:龚涛;郭涛;陶云平;刘三康;向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复生康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复生康胶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蒲葵子、喜树果和莪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喜树碱的含量.色谱条件为:Dikma 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55:45);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集中,喜树碱在0.050 6~0.253 0μg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90%,RSD=1.74%,(n=6).结论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复生康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黄瑞松;叶云峰;苏青;胡秋萍;丘记珍;黄永灵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宁心安神胶囊的制剂工艺改进

    宁心安神胶囊是国家级名中医裘笑梅的临床验方,现收载于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七册.由黄连、琥珀、石菖蒲等组成.具有镇惊安神、宽胸宁心的功效.

    作者:李玉芳;吕不望;张燕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黄褐毛忍冬不同炮制品中绿原酸的HPLC法含量测定

    目的比较黄褐毛忍冬花蕾、白花、黄花生晒品及蒸晒品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反相Hypersil C18柱,以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黄褐毛忍冬花蕾、白花、黄花生晒品绿原酸含量分别为0.54%,0.81%,0.57%;蒸晒品中绿原酸含量分别为2.14%,1.65%,2.04%.结论蒸晒法较生晒法炮制的黄褐毛忍冬中绿原酸含量高.

    作者:张艳焱;张天伦;梁光义;曹佩雪;阮婧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RP-HPLC法测定总藤黄酸中藤黄酸的含量

    藤黄系藤黄科植物藤黄Garcinia hanburyiHook.f.所分泌出的干燥树脂,性寒,味酸、辛、涩,有毒,具破血散结、解毒、止血、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瘰疠、痈疸、疖肿等顽疾[1].藤黄的抗癌作用为我国药理和临床工作者早发现.江西省曾将藤黄制剂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证实对多种癌症有效,并证明其主要的有效成分为藤黄酸(gambogic acid ) [2,3] .

    作者:柳文媛;冯锋;尤启冬;张正行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水蛭素的生理处置及药动学研究现状

    水蛭素为活血化瘀中药水蛭的重要成分,现已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大量制备,具有强大的抗凝抗栓作用.现对水蛭素的生理处置、临床前药动学和临床药动学及其血药浓度测定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水蛭素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韩国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重视中药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瑰宝,因其疗效确切、副作用低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推广.但是由于对其副作用的认识不足,临床上对中药及其制剂的应用随意性较大,根据我院的临床实践和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中药及其制剂有许多不良反应,有些甚至可危及生命,提醒人们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叶明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肿节风的化学成分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肿节风为常用中药,也是许多药典及部颁成方制剂的处方药物,具有显著的抗菌、消炎、止痛及一定的肿瘤抑制作用,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倍半萜、黄酮及香豆素类化合物.现综述肿节风化学成分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深入研究肿节风,并开展对其制剂质量控制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王钢力;陈道峰;林瑞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盾叶薯蓣资源、成分及组培学研究进展

    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 Wright又名黄姜,火头根.为我国特有的薯蓣品种(薯蓣科薯蓣属根状茎组).其根茎内薯蓣皂素的含量高达16.15%[1],是目前世界上好的激素类药源植物.具有清肺止咳、利湿通淋、通络止痛、解毒消肿的功能,可治肺热咳嗽、湿热淋痛、风湿腰痛、痈肿恶疮、跌打扭伤,蜂螫虫咬[2].其水溶性甾体皂苷成分对心肌缺血、胸痹、高脂血症等具有明显治疗作用[3].

    作者:康阿龙;孙文基;汤迎爽;庞来祥;黄黎明;陈千良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仙灵骨葆治疗膝关节髌骨软化110例临床观察

    仙灵骨葆是一种具有标本兼治通过对机体的全身性调节而达到纠正机体激素失衡作用,既抑制骨吸收又促进骨形成治疗骨质疏松的中药内服制剂,具有明显抗骨质疏松作用.

    作者:苗兵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红花总黄酮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及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红花总黄酮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及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采用栓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观察其对大鼠脑缺血的影响;采用在体动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法,观察其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并研究其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红花总黄酮呈剂量依赖性改善大脑中动脉栓塞所致脑缺血大鼠的行为障碍,减少脑缺血区面积,抑制大鼠体内血栓的形成和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结论红花总黄酮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凝血状态、抑制血小板依赖性血栓的形成有关.

    作者:田京伟;蒋王林;王振华;王超云;傅风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草问荆总生物碱对小鼠脑单胺氧化酶-B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草问荆总生物碱(TAEP)对小鼠脑单胺氧化酶-B(MAO-B)活性的影响,揭示TAEP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MAO-B的活性.结果TAEP对小鼠脑MAO-B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并具有对抗烟肼酰胺抑制小鼠脑MAO-B活性的作用.结论TAEP是MAO-B的激动药,有单胺代谢作用,这可能是TAEP中枢抑制作用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季宇彬;高世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脱落凋亡

    目的检测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脱落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DNA ladder检测及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方法,观察乳腺癌MCF-7细胞对脱落凋亡的敏感性以及原花青素诱导其脱落凋亡的作用.结果MCF-7细胞具有抗脱落凋亡的特性,而0.1 mmol/L原花青素即可引起悬浮培养的MCF-7细胞凋亡.表现为细胞染色质DNA断裂及软琼脂集落形成受阻.结论原花青素可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脱落凋亡.

    作者:韩炯;李莹;刘新平;汪云;药立波;俞强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泽泻对Lewis肺癌自发性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泽泻对Lewis肺癌自发性转移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Lewis肺癌自发性转移为模型,测定泽泻对瘤重指数、转移灶数的影响及其转移抑制率.用激光衍射法和微压积管法测定红细胞的变形指数及比容.双相凝胶电泳分析给药后小鼠血清蛋白质组变化.结果泽泻10,20 g/(kg·d)连续给药20 d均可使肺中的转移灶数明显减少,其转移抑制率分别为56.92%和88.82%.荷瘤小鼠红细胞变形指数及比容明显降低,泽泻对其无明显改善.泽泻可使荷瘤小鼠的血清蛋白成分发生显著变化.结论泽泻可显著抑制Lewis肺癌的自发性转移,其机制可能与血清中某些蛋白成分的改变有关.

    作者:马兵;项阳;李涛;于和鸣;李学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GC-FID法同步测定人含服速效救心丸后血中冰片、川芎嗪含量

    目的探讨建立健康志愿者含服速效救心丸后吸收入血浆成分的药动学的研究方法,为临床治疗药物监测及证治药动学假说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GC-FID测定健康志愿者血浆中冰片、川芎嗪含量的方法,不同时间点取健康志愿者含服速效救心丸后的血浆并分别测定其冰片、川芎嗪浓度,经3P97软件处理数据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健康人血浆中线性范围为20~420 ng/mL,线性关系良好,健康人含服速效救心丸后血浆中体内药时过程符合开放性一室模型,吸收、分布、排泄较为迅速.结论所建立的GC-FID测定法灵敏、可靠,可较好地用于冰片、川芎嗪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郭军;黄熙;王骊丽;孟华;张莉;任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预防非典型肺炎方剂对小鼠外周血液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影响

    目的研究预防非典型肺炎方剂对小鼠外周血液淋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测定6个预防非典型肺炎方剂体内给药对小鼠外周血液淋巴细胞DNA损伤的作用.结果ig给予预防非典型肺炎方剂Ⅰ、Ⅴ、Ⅵ(1/3 临床等效剂量、临床等效剂量、3倍临床等效剂量×3 d)对小鼠外周血液淋巴细胞DNA有明显的损伤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预防非典型肺炎方剂Ⅱ、Ⅲ、Ⅳ(1/3临床等效剂量、临床等效剂量、3倍临床等效剂量×3 d)对小鼠外周血液淋巴细胞DNA没有明显的损伤作用.结论预防非典型肺炎方剂Ⅰ、Ⅴ、Ⅵ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

    作者:金顺姬;段链;黄梅;杨静玉;于海;吴春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人参炔醇对HL-60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作用的研究

    目的通过细胞形态学和增殖动力学研究人参炔醇对HL-60细胞诱导分化作用.方法采用台盼蓝染色及细胞计数器测定细胞存活量,流式细胞仪检测人参炔醇对细胞周期和分子标志表达的影响,观察信号通路阻断剂对人参炔醇诱导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人参炔醇使HL-60细胞倍增时间延长,诱导HL-60向单核细胞分化,细胞集中于G1期,显著上调细胞表面CD14分子表达,并中度上调CD11b分子表达,RpcAMPS及H7均可使人参炔醇诱导的HL-60细胞NBT阳性率降低.结论人参炔醇诱导HL-60向单核细胞分化,与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cAMP),蛋白激酶C(PKC)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作者:王泽剑;吴英理;林琦;陈红专;陆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其疼痛剧烈难忍.偏头痛发作时脑血流量增加还是减少各家报道不一,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

    作者:黄友荣;徐海;赵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红花黄色素A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目的研究红花黄色素A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建立RP-HPLC法定量测定大鼠血浆中红花黄色素A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柱(200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乙酸水溶液(24:76);流速为0.8 mL/min;核黄素为内标;检测波长为410 nm.健康大鼠禁食24 h后,尾iv红花黄色素A生理盐水溶液,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用3P87药动学程序对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拟合.结果大鼠iv红花黄色素A后,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Vc(0.30±0.04)L/kg,CL(1.12±0.33)mL/mim,Ke(0.91±0.19)h-1,t1/2(0.76±0.10)h,曲线下面积AUC(24.97±4.83)(μg·h)/mL.结论红花黄色素A在大鼠体内呈一室开放模型,进入体内迅速分布,代谢消除也较快.

    作者:刘月庆;李康;毕开顺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熊果苷镇咳、祛痰及平喘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观察熊果苷的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及气管酚红排泌法观察熊果苷的镇咳及祛痰作用,采用豚鼠哮喘发作潜伏期及离体气管平滑肌松弛实验观察熊果苷的平喘作用.结果给小鼠ig熊果苷50,100,200 mg/kg,小鼠咳嗽潜伏期明显延长,咳嗽次数减少(P<0.05,0.01);气管酚红排泌量明显增多(P<0.001);200 mg/kg熊果苷能延长磷酸组织胺引起的豚鼠哮喘潜伏期(P<0.05);20 mg/mL熊果苷能极显著地对抗1μg/mL磷酸组织胺引起的豚鼠离体气管条的收缩(P<0.001),5,10 mg/mL也具有较强的对抗其收缩作用(P<0.01).结论熊果苷能抑制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促进小鼠气管酚红排泌;对磷酸组织胺引起的豚鼠哮喘具有保护作用,能明显延长哮喘潜伏期;对磷酸组织胺引起的豚鼠气管收缩有抑制作用.

    作者:王亚芳;周宇辉;张建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地黄中地黄苷D含量

    目的建立地黄中地黄苷D的HPLC测定方法,提出地黄苷D的含量限度.方法Hypersil C18分析柱(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4:96),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05 nm.结果地黄苷D回收率为100.6%,RSD为2.1%,8个产地的16份完整药材中地黄苷D的含量为0.137%~0.691%.结论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地黄质量控制,建议地黄苷D的含量应不低于0.15%.

    作者:李更生;王慧森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太子参种子休眠原因初探

    目的探讨太子参种子的休眠机制,为实现无病毒种苗的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解剖观察太子参的种子结构,在正常条件、赤霉素浸种和剥离不同部位等情况下,利用平皿发芽法研究太子参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情况.结果各种处理均不能使太子参种子正常发芽.剥离种皮后,子叶可以展开,而胚根不能伸长.结论成熟太子参种子存在生理后熟现象,层积处理可能是解除太子参种子休眠的必要条件.

    作者:温学森;赵华英;李允尧;霍德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马先蒿属三种药用植物中桃叶珊瑚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马先蒿属3种植物中桃叶珊瑚苷的测定方法.方法药材用乙醚脱脂后,甲醇提取,Varian C18柱;流动相:甲醇-水(15:85);检测波长:204 nm;流速:0.5 mL/min.结果桃叶珊瑚苷在太白参、扭盔马先蒿、短茎马先蒿中的含量分别为0.90%,1.94%,0.95%;回收率分别为102.3%,98.2%,97.6%.结论马先蒿属植物具有较好的药用开发前景,并为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李发荣;杨建雄;田先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化橘红中野漆树苷的含量测定

    化橘红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s‘tomentosa'(L.)和柚C.grandis(L.)Osbeck未成熟果实的干燥外层果皮[1],前者称毛橘红,后者称光橘红.有散寒、燥湿、消痰、利气等功效,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等[1].化橘红富含黄酮类成分,主要为柚皮苷(naringin)、野漆树苷(rhoifolin)等[2].化橘红中柚皮苷含量测定已有报道[1],但尚未见测定化橘红野漆树苷含量的报道.本实验建立了测定化橘红野漆树苷含量的薄层扫描法,并对毛橘红与光橘红中野漆树苷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

    作者:袁旭江;林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广藿香裂解色谱指纹图谱及其聚类分析

    目的研究比较各地广藿香的指纹图谱,并考察了裂解温度、裂解时间对指纹图谱的影响.方法采用裂解色谱法(PGC)测定,模糊聚类法分析.结果不同产地样品的指纹图谱既有相似性,也有特征性,谱图的重现性好,其RSD均≤2.75%.结论此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等特点,裂解温度、裂解时间对实验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铭光;袁敏;袁鹏;曾志;颜春兰;黄晓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黄花棘豆中微量元素的分析

    目的测定黄花棘豆中的微量元素及其含量,分析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其毒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进行测定,采用药理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黄花棘豆中含有14种微量元素:K,Na,Ca,Mg,P,Cu,Fe,Zn,Mn,Sr,Al,Cr,Cd,Pb.测定结果的RSD<2.8%(n=3).各元素的加样回收率在95.8%~100.6%,方法的RSD<2.0%(n=5).Fe的LD50为128.3 mg/kg.结论方法准确、稳定、操作简便、快捷.为中草药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提供了一条很好的思路.

    作者:赵燕燕;杨更亮;孙素芳;范子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FTIR直接鉴定冬虫夏草及其伪品古尼夏草

    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蝙蝠科昆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挖取,晒至六七成干,除去似纤维状的附着物及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而得.

    作者:王宜祥;楼金淦;程存归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龙胆草全露地育苗技术的研究

    目的为龙胆草大面积种植提供经济适用的育苗技术.方法采用室内人工催芽,羧甲基纤维素悬浮液播种,微喷灌浇灌,落叶松松针覆盖保水遮荫的全露地育苗技术.结果育苗成本比传统的大棚育苗降低60%,每平方米出商品苗3 000株.结论该技术经济实用,可推广应用.

    作者:赵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金银花的真伪优劣检定

    金银花始载于<别名医录>,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药典)及古今药籍均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红腺忍冬L.hypoglau-ca Mig.、山银花L.confusa DC.或毛花柱忍冬L.dasystyla 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1].

    作者:张群智;李水福;院月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土茯苓及其混伪品的鉴定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干燥根.具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的功能,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等症.商品土茯苓均已在产地加工切片,正品土茯苓近年来资源越来越少,所以常出现菝葜及同属植物混充土茯苓使用,我们对20批土茯苓饮片进行了鉴定,发现了10种混伪品共18批次,而正品只有2个批次.

    作者:张尚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南五味子伪品火棘果的鉴别

    火棘果为蔷薇科火棘属植物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Maxim.)Li的果实,本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至欧洲南部,杭州有栽培,供观赏或作绿篱,果实磨粉可作食品.国内对其研究报道不多,且多集中于营养成分的研究.在对南五味子饮片的质量检验中,发现有部分样品中混入火棘果,为保证正确用药,对火棘果与南五味子饮片进行了性状、薄层色谱的鉴别.

    作者:李静;胡晓炜;宋旭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采用测量溯源理论和方法建立中药质量保证体系

    中药及相关产业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已成为全世界新药开发和医药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我国中药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是中药现代化首先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保证各实验室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可比、互认,需要以国际上测量溯源理论和方法为依据,加强政府和中药管理部门对中药及相关产业的标准、法律法规等的建设,使中药质量保证体系与国际接轨,保护我国的经济利益、人民健康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不受损害.

    作者:刘军;于亚东;曹文祺;吴方迪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