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广西黄花三宝木Trigonostemon lutescens中二萜类成分.方法 用色谱分离法对黄花三宝木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信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黄花三宝木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二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rigoxyphin A(1)、3,16α-二羟基-贝壳杉烷(2)、3,16α-二羟基-对映贝壳杉烷(3)、10,16α-二羟基-异贝壳杉烷(4)、3,5,16α-三羟基-对映贝壳杉烷(5)、8α-羟基-3,4-开环海松烷-4,15(18)-二烯-3-酸(6)、8α-羟基-3,4-开环海松烷-4,15(18)-二烯-3-酸甲酯(7)、3,4-开环海松烷-4,8(9),15(18)-三烯-3-酸甲酯(8)、trigoflavidone A(9)、克罗烷-2,4,11-三烯-17-酸甲酯(10)、3α-羟基-贝壳杉烷-16-烯(ll)、13α-羟基-16-烯-贝壳杉烷-18-酸甲酯(12).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黄花三宝木中分离得到.
作者:黄荣韶;叶春秀;覃其昶;蓝芳;马仲辉;李良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对杜仲Eucommia ulmoides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 采用UHPLC-Q-TOF-MS技术,通过比较杜仲提取物、给药组及空白组大鼠血清的指纹图谱,确定口服杜仲提取物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结果 给药组大鼠血清指纹图谱与空白组血清指纹图谱对比有明显不同.含药血清中出现7个移行成分,与杜仲提取物指纹图谱在相同保留时间出峰,为原型成分.采用对照品对照,确定5个色谱峰所表征的化学成分为原型吸收入血成分,依次为京尼平苷酸、原儿茶酸、京尼平苷、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松脂醇单葡萄糖苷.通过查阅文献,推断了2个色谱峰所表征的化学成分可能为1-羟基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杜仲醇.结论 血中移行成分可能为杜仲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为明确杜仲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王永林;向文英;陆苑;曹旭;孙佳;巩仔鹏;王爱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芦竹Arundo donax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不同色谱技术和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芦竹根化学成分,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芦竹根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十六烷酸(1)、正二十二烷(2)、十四烷酸甘油酯(3)、3,7-二羟基-5,6-桥氧-8(14),22-二烯麦角甾醇(4)、3,7-二羟基-5,6-桥氧-8(9),22-二烯麦角甾醇(5)、3β-羟基-5,8-桥二氧-6,22-二烯麦角甾醇(6)、3,6-二酮-4-烯豆甾醇(7)、3β-羟基-6,9-桥氧-7,22-二烯麦角甾醇(8)、3,6,9-三羟基-22-烯豆甾醇(9)、3,4,5-三甲氧基-苯酚(10)、2,6-二甲氧基-1,4-苯醌(11)、芥子醛(12)、对羟基肉桂酸(13)、β-谷甾酮(14)、α-细辛醚(15)、4-十二烷基苯甲醛(16)、β-谷甾醇(17)、α-波甾醇(18)、对羟基苯甲醛(19)、熊果酸(20)、N-乙酰色胺(21)、胡萝卜苷(22)、(-)-丁香树脂醇(23).结论 所得化合物中除β-谷甾醇外的22个化合物均为首次在芦竹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刘清茹;李娟;赵小芳;徐博;彭文达;李顺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姜黄Curcuma longa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NMR、MS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姜黄9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羟基没药酮(1)、环姜黄素(2)、环去甲氧基姜黄素(3)、异环去甲氧基姜黄素(4)、姜黄素(5)、去氧姜黄素(6)、阿魏酸甲酯(7)、香草醛(8)、对羟基苯甲酸(9)、4-(4-羟基苯基)-2-丁酮(10)、4-(4-羟基-3-甲氧基苯基)-2-丁酮(11)、4-(4-羟基苯基)-3-丁烯-2-酮(12)、4-(4-羟基-3-甲氧基苯基)-3-丁烯-2-酮(13).结论 化合物1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命名为5-羟基没药酮;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崔语涵;安潇;王海峰;冯宝民;陈刚;裴月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建立UPLC-ESI-IT-TOF/MS分析方法对芪苓温肾消囊方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合文献报道,初步推测可能的起效成分.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mm,1.7 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4 mL/min;ESI源正负离子模式检测.结果 通过对照品比对、质谱数据以及参考文献,共指认出来源于黄芪、淫羊藿、苍术、丹参4味药材共36个化学成分,其中包括19个黄酮类成分、11个酚酸类成分、4个三萜皂苷类成分、1个倍半萜苷类及1个生物碱类成分.结论 对芪苓温肾消囊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初步阐明了芪苓温肾消囊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对于复方中药化学成分物质基础研究及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晓川;王玉;张依倩;霍志鹏;何毅;李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女贞子水提液对骨质疏松大鼠骨保护作用和骨代谢调节作用.方法 用去卵巢方法复制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其中假手术组大鼠仅切除卵巢周围与卵巢体积大小相同的脂肪.实验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阿伦膦酸钠(0.12 g/kg)组、女贞子水提液(3.5 g/kg)组,每组9只.各组均ig给药,连续12周.实验结束时,用生化法测定血清钙(S-Ca)、血清磷(S-P)、尿钙(U-Ca/Cr)、尿磷(U-P/Cr)及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的量;用ELISA法测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TX-Ⅰ)、骨钙素(OCN)和尿脱氧吡啶林(DPD)的量;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分别用骨密度仪、VivaCT和万能试验机评价骨组织结构变化.结果 女贞子水提液可以明显抑制去卵巢引起的大鼠体质量上升,升高去卵巢大鼠S-Ca、S-P、HDL-C和PINP量,降低U-Ca/Cr和U-P/Cr水平,降低血清中LDL-C、TC、TG、ALP、OCN和CTX-Ⅰ水平以及尿中DPD的量(P<0.05、0.01).女贞子水提液可以升高去卵巢大鼠的股骨和椎骨骨密度(BMD),改善股骨的微结构,增加骨强度.结论 女贞子水提液能升高去卵巢大鼠的BMD,提高骨强度,其作用机制与调节钙、磷代谢,胶原蛋白和非胶原蛋白代谢有关.
作者:郭鱼波;王丽丽;马如风;王亮;杨美娟;唐雨晴;柳辰玥;朱如愿;刘海霞;赵丹丹;莫芳芳;牛建昭;高思华;李彧;张东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穴位贴敷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于2013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COPD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和中药内服治疗,观察组患者除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和中药内服治疗外,住院期间给予中药离子导入疗法,出院后给予止咳平喘贴穴位贴敷3周治疗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为76.7%.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和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均有显著改善(P<0.05),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咳嗽、痰量、喘息发作、紫绀、心悸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患者好转更为显著,St.George'S呼吸疾病调查问卷(SGRQ)调查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减轻咳嗽、呼吸困难程度,从而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姜昕;唐敏婕;杜闻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丹红注射液在共培养体系中通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对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7r5)舒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A7r5、Ea.Hy926为细胞模型,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丹红注射液对单独培养的A7r5细胞中肌球蛋白轻链(MLC)和磷酸化MLC (P-MLC)蛋白表达的影响;检测其对A7r5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用RT-PCR法检测A7r5细胞钙调蛋白(CaM) mRNA表达的变化,MTT法观察其对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 (PDGF-BB)诱导的A7r5细胞增殖的影响;后用Transwell小室建立共培养体系,分别用Western blotting法和ELISA法检测丹红注射液对共培养体系中A7r5细胞MLC、P-MLC的蛋白表达以及环磷酸腺苷(cAMP)分泌的影响.结果 丹红注射液(10 μL/mL)能降低单独培养的A7r5细胞中P-MLC/MLC的值(P<0.05)和CaM mRNA表达(P<0.01),对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MLC蛋白表达无显著影响,也可降低共培养体系中A7r5细胞P-MLC/MLC值(P<0.05),并增加cAMP的分泌(P<0.01),此外还能抑制PDGF-BB诱导的A7r5细胞增殖(P<0.01).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通过降低P-MLC/MLC值和CaM的mRNA表达直接使平滑肌舒张,也能通过促进内皮细胞释放舒血管因子间接增加共培养体系中平滑肌细胞cAMP的分泌,使平滑肌细胞舒张.
作者:王冰瑶;吴晓燕;樊官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对制备的猫爪草提取物离子敏感型原位凝胶(RTRE-ISG)进行肺部滞留性、安全性及局部药物浓度的评价.方法 以海藻酸钠作为辅料,猫爪草提取物(70%乙醇)作为溶剂,在室温下磁力搅拌使其充分溶胀,制备得到RTRE-ISG.大鼠通过气管介入给药后,测定肺部灌洗液中的炎症因子和致纤维化因子水平,筛选出相对安全的处方;再采用Cy5.5作为荧光染料,借助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对RTRE-ISG肺部滞留性进行评价;后运用改良肺泡灌洗技术,对大鼠肺部进行灌洗,测定局部药物浓度.结果 1%海藻酸钠RTRE-ISG在肺部安全性较好,荧光活体成像技术显示其可在肺部滞留120~144 h,肺部局部药物浓度的测定显示1%海藻酸钠RTRE-ISG在5h释放达到峰值为5.24 μg/mL,144 h药物浓度为0.08 μg/mL.结论 RTRE-ISG在肺部可滞留120 h以上,可为中药治疗肺结核提供一种新型的缓释制剂.
作者:胡春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乙酰苯肼诱导的溶血性贫血大鼠血清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以及驴胶补血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乙酰苯肼制备大鼠溶血性贫血模型,造模1周后,给药组ig驴胶补血颗粒水溶液(8 g/kg),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ig等量蒸馏水,每天1次,持续2周.采集大鼠血清进行1H-NMR检测,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血清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脂质、乳酸以及丙酮水平升高,丙氨酸、缬氨酸、肌酐、磷酸胆碱、甘油磷酸胆碱、氧化三甲胺、甘氨酸以及精氨酸水平下降.给予驴胶补血颗粒后大鼠血清中上述11种内源性差异代谢产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调,接近对照组水平.结论 驴胶补血颗粒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能量代谢、脂质代谢、肠菌代谢等代谢途径的调节.
作者:刘彩春;刘欢;谷陟欣;秦雪梅;田俊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从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s,miRNAs)角度研究石荠芋总黄酮抗流感病毒性肺炎作用机制.方法 设立对照组、模型组和石荠芋总黄酮组,将甲型流感病毒小鼠肺适应株A/PR/8/34经鼻滴入模型组和石荠芋总黄酮组小鼠,建立小鼠流感病毒感染性肺炎模型,观察比较石荠芋总黄酮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指数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miRNAs的表达丰度差异;采用miranda、mirbase、targetscan 3个数据库预测差异miRNAs的靶基因,并通过KEGG分析靶基因的相关功能;采用蛋白印迹法验证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石荠芋总黄酮可显著抑制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小鼠肺指数和血清中细胞因子增加,调节异常表达的miRNAs水平趋于正常;KEGG分析这些miRNAs所调控的靶基因主要富集于JAK-STAT、TLR3等信号通路;Westem blotting证实石荠芋总黄酮可调整感染小鼠异常表达的靶蛋白水平.结论 石荠芋总黄酮可通过调控小鼠体内miRNAs的表达发挥抗流感病毒性肺炎作用.
作者:吴方;余陈欢;俞文英;胡毅翔;王丹仙;俞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不同采收期苍耳草Xanthium sibiricum中酚酸类及蒽醌类成分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苍耳草中酚酸类成分绿原酸、新绿原酸、原儿茶醛、原儿茶酸、隐绿原酸、咖啡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阿魏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及蒽醌类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的量.结果 不同采收期苍耳草中酚酸类及葸醌类成分的量呈动态变化,总酚酸量7月中旬较高,总蒽醌量7月下旬较高;绿原酸、原儿茶醛、阿魏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5种主要酚酸总量7月中旬较高,其中绿原酸量以6月下旬较高,其余均以7月中旬较高.结论 为确定苍耳草药材的适宜采收期提供依据.
作者:刘娟秀;罗益远;刘训红;宋建平;侯娅;马阳;华愉教;王胜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克隆当归Angelica sinensis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caffeic acid O-methyltransferases,COMT)编码基因全长cDNA,并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提取当归叶片总RNA为cDNA合成模板,利用同源克隆结合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当归COMT全长cDNA,并利用NCBI、ExPASy网站上的Blast N、Blast P、ORF Finder、Compute PI/Mw、ProtScale、PROSITE、SWISS-MODEL等序列在线分析工具和MEGA、DNAMAN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获得COMT全长cDNA序列,并在GenBank注册(登录号KP188587).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的cDNA全长为1 436 bp,其中包括5'-UTR (76 bp)和3'-UTR (362 bp),含有1个1 098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pening reading frame,ORF),编码365个氨基酸的多肽链;预测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40 230,理论等电点(pI)为5.43;无信号肽,具有典型的Ⅱ型氧甲基转移酶结构域SAM OMT Ⅱ.结论 首次克隆当归COMT基因全长cDNA,为当归COMT基因功能研究和当归阿魏酸生物合成与调控的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雒军;王引权;温随超;夏琦;荔淑楠;王振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HPLC法分析地黄生品及炮制品中8种糖类成分,探索炮制时间对地黄中糖类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Prevail Carbohydrate E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体积流量0.8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结果 果糖、葡萄糖、蔗糖、密二糖、棉子糖、甘露三糖、水苏糖、毛蕊花糖分离良好.在相应质量浓度范围内8种化合物的线性关系良好,r在0.998 4~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5%~103.2%.不同炮制时间点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地黄中糖类成分蔗糖、棉子糖、水苏糖和毛蕊花糖在炮制过程中呈下降趋势,而果糖、葡萄糖、密二糖和甘露三糖明显上升.结论 地黄生品与炮制品中糖类比例明显不同,不同炮制时间地黄中糖类成分有不同的变化趋势.
作者:张文婷;岳超;黄琴伟;袁堃;严爱娟;石上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较长时间提取和浓缩对琼玉膏品质的影响,探讨琼玉膏主成分在提取和浓缩过程中的降解、转化机制.方法 采用HPLC-MS方法同时测定琼玉膏中主要活性成分5-羟甲基糠醛、梓醇、密力特苷、毛蕊花糖苷、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20(S)-Rg3、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o和茯苓酸,比较不同提取和浓缩时间重复制备样品中10种成分质量分数标准差(SD)的累加值,考察提取和浓缩时间对琼玉膏品质的影响.结果 随着提取和浓缩时间的延长,10种活性成分的总量和部分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显著改变,同时重复制备样品质量分数误差累加值随提取和浓缩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结论 提取和浓缩时间可显著影响琼玉膏活性成分转化程度,从而影响其品质的一致性.
作者:汤亚;沈红;武洁;徐金娣;李松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验证吸水性在中药分散片崩解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期为中药分散片崩解迟缓的解决方法提供思路.方法 以油性物料姜黄清脂分散片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原料药(姜黄清脂分散片、乳糖片)、不同辅料组成的姜黄清脂分散片以及微粉硅胶改性前后的姜黄清脂分散片的吸水性、崩解过程进行测定,对比分析研究吸水性对片剂崩解过程的影响.结果 不同辅料处方[羧甲基淀粉钠(CMS-Na)、交联聚乙烯比咯烷酮(PVPP)、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微晶纤维素(MCC)]的姜黄清脂片的吸水性均弱于乳糖片,其崩解过程也较慢;调整辅料比例后不同辅料处方姜黄清脂片的吸水性能排序为CMS-Na-PVPP(1∶1)>PVPP>CMS-Na,崩解过程排序也相同;微粉硅胶对姜黄提取物进行改性后以上3种辅料处方的吸水能力均增强,崩解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研究证明了吸水性是影响中药分散片崩解的关键因素,采用微粉硅胶与原料药共研磨,是解决中药分散片崩解迟缓问题的重要工艺技巧.
作者:韩雪;李剑;韩丽;张定堃;张喻娟;马悦;杨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联用熵权法、Plackett-Burman设计(PBD)与Box-Behnken设计(BBD),多目标筛选甘草黄酮类成分的纯化工艺.方法 在构建甘草HPLC指纹图谱的基础上,以6种黄酮类成分甘草素葡萄糖芹糖苷、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异甘草素葡萄糖芹菜苷、异甘草苷和新异甘草苷的回收率为检测指标,筛选12种大孔树脂中佳型号.熵权法赋予6种黄酮类成分的回收率客观权重,计算综合指标作为评价标准,运用PBD筛选显著性影响因素,结合BBD优选大孔树脂富集甘草黄酮的佳工艺参数.结果 ADS-7型大孔树脂对甘草中6种黄酮类成分的富集选择性高.佳工艺参数为上样pH值4.5,上样质量浓度0.20 g/mL,上样量1.0 g/g,上样体积流量0.6 mL/min,6.7 BV的83%乙醇以1.0 mL/min体积流量洗脱.纯化后6种黄酮类成分的回收率为86%~97%,模型综合评价预测值为93.32%,实验所得综合评价为93.05%,相对偏差1.17%.结论 联用熵权法、PBD与BBD筛选甘草黄酮类成分纯化工艺是科学可行的,可为实现中药有效成分分离纯化的多目标寻优提供借鉴.
作者:田彦芳;万海同;朱紫烨;郑平平;虞立;何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冠心舒通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gilent TC-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在280 nm波长下,以0.05%磷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0℃,体积流量为1.0 mL/min.测定10批冠心舒通胶囊样品,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9版)建立冠心舒通胶囊HPLC指纹图谱,并通过对照品对共有峰进行指认.结果 通过10批样品的测定,建立冠心舒通胶囊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5以上,共标定45个共有色谱峰,34个共有峰归属到各药材,其中5个共有峰来源于广枣,23个共有峰来源于丹参,7个共有峰来源于丁香(其中1号峰为广枣和丁香共有),并通过对照品比较指认了其中13个色谱峰,分别为没食子酸(1号峰)、丹参素(3号峰)、原儿茶酸(5号峰)、原儿茶醛(6号峰)、鞣花酸(10号峰)、迷迭香酸(16号峰)、丹酚酸B(19号峰)、丹酚酸A(23号峰)、丁香酚(24号峰)、二氢丹参酮Ⅰ(30号峰)、隐丹参酮(34号峰)、丹参酮Ⅰ(35号峰)、丹参酮ⅡA (39号峰).结论 此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为冠心舒通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周菲菲;王彬杰;张元媛;毕开顺;陈晓辉;张晖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药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剩余丰富的非药用部位和药渣,产量巨大,但因其药用价值不及药用部位大而被废弃,对不同种类药用植物非药用部位及药材使用后药渣中化学成分进行阐述,以期为中药材废弃物综合再利用及药用植物废弃物药学利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张晓燕;龚苏晓;张铁军;陈常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国内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白血病的多药耐药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化学药逆转剂通常毒副作用大,作用机制单一,制约着其临床应用.而中药有高效、低毒、多靶点的特点,在逆转多药耐药白血病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通过分析近些年白血病多药耐药的机制,综述中药单体成分、中药复方和单味药白血病多药耐药逆转剂,以探讨中药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的前景.
作者:施叶叶;马程遥;苗筠杰;陈勇;陈建伟;李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研究热点.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提取物及其所含化学成分在中枢神经系统可发挥多种药理作用,其中以主要活性部位和化学成分(如挥发油和β-细辛醚等)近年来在改善学习记忆和防治AD方面的报道多.在查阅相关国内外文献基础之上,概述了石菖蒲提取物及其主要化学成分对AD不同药效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卢成淑;冯宁;南国;张虎;邓旭;吴红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角茴香为罂粟科角茴香属植物,是民族药和地方习用药材,以藏药为常用,具清热、解毒、镇痛之功效,治疗“赤巴”等多种热症、瘟疫及瘟毒.角茴香及其同属植物主要有效成分为异喹啉类生物碱,角茴香属植物有抑菌、保肝、镇痛抗炎、抗病毒等作用.针对角茴香属植物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了归纳总结,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张瑞飞;查色;尹旭;白睿峰;李媛;屠鹏飞;柴兴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为了促进我国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结合德尔菲法和产业安全理论建立中药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文献研究、灰色预测法收集中药产业相关数据,利用熵权TOPSIS法对2007-2013年我国中药产业安全进行评价及实证分析.中药材价格、中药产业进口对外依存度、中药产业研发费用及中药专利对中药产业安全影响大;我国中药产业2007-2010年不安全,2011-2013年基本安全.通过实证分析对中药产业安全进行评价,结论可靠,对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笑笑;汤少梁;殷爱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