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4-0815
  • 国内刊号:11-5624/R
  • 影响因子:1.00
  • 创刊:2007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0-723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09年1期文献
  • 无创检测动脉硬化与多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早期发现和干预亚临床期血管病变的进展是延缓和控制心血管事件的根本措施.探讨无外伤性检测动脉血管早期改变的方法,以及与多重因素共存的相关性,为能方便的检测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提供一项客观指标.

    作者:张诚;花雪琴;唐海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广州市1059例14种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分析

    食物不耐受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特定食物或食物成分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从而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IgG抗体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可能引起所有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并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1-3].目前许多临床调查和研究已经证实,一些消化、皮肤、神经系统疾病与食物不耐受有关.随着医学的发展,食物不耐受问题与疾病的关系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作者:黄健;贺晓恒;李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体检者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与知晓情况1263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加之人口老龄化,代谢综合征(Metalbolic Syndrome,MS)的患病率正在不断增加.MS是一种直接损害心脑血管的病变,主要表现为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以及胰岛素抵抗等多种代谢异常对个体的联合作用,是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高危因素[1],在MS患者中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了3倍[2],全死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也显著升高[3-4],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MS的患病率更是高达40%~60%[5].健康教育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初步分析普通人群MS的患病情况、知晓程度及其了解途径,以期对MS的健康教育和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李济宾;古萍;张熙;张晋昕;郭瑞;秦祖国;黄财彬;邬敏;陈彩霞;王勃维;洪令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展望

    心血管病通常是指一类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和周围血管病.新近研究提示,目前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约250/10万人,冠心病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猝死)发生率约50/10万人[1].而且,随着我国人群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人口快速老龄化,预期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上升,成为我国人群致死和致残的首要原因.尽管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不断出现,但心血管病一旦发生,其治疗效果仍很有限.相反,大量研究证实,心血管病为一类可预防的疾病,通过采取针对全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相结合的防治策略,可显著降低此类疾病的发生[2-3].可以说,现代健康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之一,即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水平,预防、减少和控制心血管病的发生及发展.

    作者:吴海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冠心病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进展

    疾病风险评估是研究致病危险因素与疾病发病率或死亡率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并以此来描述评估对象发病或死亡概率的一种技术和方法[1-2].冠心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防控的有效办法是坚持关口前移,提前发现疾病的风险而防患于未然.本文试对国内外冠心病风险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做简要综述,以期为冠心病等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李星明;黄建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运动处方在体检后健康干预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健身意识日益增强,运动处方因其能对实施运动处方的对象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科学锻炼以达到增强体质、康复和预防治疗疾病的效果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运动处方作为健康体检后续服务的一种方式也逐渐为人们所广泛接受.本文就运动处方在检后健康干预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王春秋;孙彬;齐万华;刘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吸烟的健康危害与疾病效应评估

    吸烟是目前造成人类多种主要疾病发生和早死的、可预防的重要致病危险因素[1].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全球烟草流行报告中明确指出20世纪全世界由于吸烟导致的各种疾病死亡人数达1亿,目前全球每年至少有540万人死于吸烟有关的疾病[2].另外,如果各国政府和社会团体仍疏于尽快制定、严格执行综合控烟政策和措施,按照目前吸烟流行模式发展,到2030年预计全球每年将有800万人死于吸烟有关的各种疾病,其中80%将发牛在发展中国家,终,21世纪由于吸烟导致的疾病死亡人数在全世界范围内将超过10亿[2].因此,烟草危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影响人群健康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消除烟草危害已成为世界性趋势和历史的潮流.

    作者:周雷;傅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008年NCCN关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的筛查指南要点解读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n cancer,HNPCC),也称Lynch综合征,占结直肠癌发病总数的2%~3%[1].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DNA错配修复基因(主要是MLH1,MSH2,MSH6,PMS2)突变导致,携带一个HNPCC突变基因的个体终生结直肠癌的危险度为80%[2].HNPCC的主要临床特点为肿瘤发病年龄早,通常在50岁前发生结肠癌,好发于近端结肠(盲肠、升结肠和横结肠),有同时或异时原发性结肠癌,且常见肠外恶性肿瘤,肠外恶性肿瘤常见的部位是子宫内膜,其次是胃、小肠、肝胆系统、上泌尿道和卵巢等.HNPCC的主要危险是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传给子代,尤其是一级或二级亲属好发结肠癌.HNPCC临床预后较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将极大改善患者的预后.对HNPCC患者及其亲属必须进行密切的监测,NCCN指南[3]对HNPCC的筛查包括分子诊断、遗传检测、随访监测及手术治疗等.

    作者:朱宏;刘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多重心血管病危险综合防治建议

    近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的生活和医疗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从总体看,人民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期望寿命逐年延长.但近30年的研究表明,我国人群心血管病(主要是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提前.这种上升趋势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1)人口老龄化.(2)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上升.(3)传染病的有效控制导致非传染病相对上升.由于心血管病的高致残率和死亡率,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如何应对和遏止我国心血管病的上升势头是摆在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严峻挑战.

    作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吴兆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第二届健康管理实用技术与论文写作培训班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国际糖尿病教育管理论坛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国健康管理界应该关注的一些问题

    历史不乏重复巧合的大事.九十八年前,国人开始普遍接受来自欧洲的现代医学和现代公共卫生;六年前,国人开始全面重视源自美国的健康管理;二者均与突如其来的瘟疫密切相关,因为瘟疫造成了威胁国家安全和国民生命健康的危机.1910年冬天,数百年不遇的鼠疫肆虐东三省.中华医学会的创始人之一,31岁的无名军医教官伍连德博士临危受命,以宽广的胸怀,科学的头脑,细致的技术,动员社会,全民参与,历经4个月防疫成功,让中国主流社会第一次看到了现代医学和现代公共卫生的威力.现代医学和现代公共卫生诞生和发展于16、17世纪欧洲三大革命(科学,工业和政治革命)的浪潮中,20世纪初因其成功地帮助国人控制了烈性传染病鼠疫而进入国人的生活,为保护国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建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脂异常的社区管理

    血脂异常通常是指血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h)、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超过正常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h)低下.血脂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引发的心肌梗死及脑卒中等血管事件具有致残、致死率高的特点.在我国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已成为城市和乡村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1].血脂异常通常无明显症状,往往通过体检化验或发生了相应的心、脑血管事件才得以发现,因而早期识别、积极干预血脂异常对于防治动脉硬化、减少血管事件、降低死亡率意义重大.

    作者:刘靖;胡大一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健康管理的主要专业技能

    健康管理师这个新型的专业2005年10月在国内正式颁布.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全国许多省市开展健康管理师的培训,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组织了几次考核、鉴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学术团体也纷纷成立健康风险评估或健康管理学分会,一批致力于健康管理的学者、专家也积极地在全国各地的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学会上介绍、推广健康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尤其是中华医学会创办的<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为广大健康管理工作者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对健康管理这个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这些因素推动了健康管理的发展,使得健康管理迅速普及起来.

    作者:王培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读者·作者·编者信息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空腹血糖受损切点下调后糖调节受损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空腹血糖受损(IFG)切点下调后对糖调节受损(IGR)状况的影响.方法 收集1896例完整的健康体检资料并分别按年龄和不同空腹血糖水平进行分组,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FG诊断标准下调后IFG患病例数增加271例,IFG患病率由13.1%增至27.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68,P<0.05),正常糖耐量由60.3%降至4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0.03,P<0.05).空腹血糖5.6~6.0 mmol/L组与<5.6 mmol/L组及与6.1~6.9 mmol/L组比较,在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及心电图异常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FG切点下调后对武汉该地区IGR分布有显著影响,新增单纯IFG人群已出现糖、脂代谢异常,应引起重视并及早进行干预治疗.

    作者:邱昕光;严红;胡玉冰;王逸冰;吴海平;彭丽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杭州市社区人群中心性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杭州社区人群中心性肥胖与代谢综合征(MS)患病及相关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于2007年3月至2007年11月随机抽取杭州市4个街道的4个社区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1131例,实际调查1053例,男性542例,女性511例,平均45.6岁,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测定血压、腰围(WL)及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结果 MS、中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1.2%、23.6%、30.5%、8.5%.MS、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患病率随WL的增加而显著上升(P<0.05).WL与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血甘油三酯及血清总胆固醇正相关(r值分别为0.812、0.649、0.712、0.657、0.598、0.676),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负相关(r=-0.578);WL增加与代谢指标异常数量呈显著正相关(r=0.658,P<0.05).结论 杭州市社区人群中心性肥胖是MS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忠夫;谭树凤;康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肥胖指标在青少年高血压病预测中的价值

    目的 评价体重指数(BMI)、腰围/身高比值(WHtR)、腰围(WC)及腰臀比(WHR)在预测青少年高血压病中的价值.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共抽取12~18岁青少年3953例(男1947例,女2006例).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对照组(3724例)和高血压组(229例).测量身高、体重、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结果 高血压组BMI、WC、WHtR、WHR、SBP及DB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性别后,4个指标(BMI、WHtR、WC及WHR)均与SBP和DBP呈正相关,BMI与SBP和DBP的偏相关分析r'大(r'分别为0.3228和0.2358)(P<0.05).4个指标预测高血压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以BMI大,分别为男性0.715(95%CI 0.659~0.771)和女性0.702(95%CI 0.646~0.757).以SBP和DBP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BMI、腰围、WHtR和WHR为自变量,行多元线性回归,BMI均第一个被引入方程.结论 BMI是预测青少年高血压病的有效指标.

    作者:马春明;陆强;尹福在;刘博伟;娄冬辉;王锐;韩改玲;吴广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对高血压高危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对高血压高危人群实施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方法 从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进行体检的人员中抽取104名血压处于高血压病前期(血压为120~139/80~90mm Hg),存在2种以上高血压危险因素的体检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与对照组(54例),对干预组进行为期2年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含疾病认知)、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干预指导;并对实施前后疾病认知、血压、体重及危险因素增减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2年生活方式干预,干预组疾病认知率明显提高,血压、体重下降明显,疾病危险因素明显减少;而对照组虽然疾病认知率有所提高,疾病危险因素也有所下降,但血压、体重有不同程度上升.2年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平均收缩压之差为13.0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之差为7.9 mm Hg、体重之差为3.7 kg,疾病认知率之差为37.6%,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高血压高危人群实施牛活方式干预,能有效降低血压和体重,并能随新的生活方式的逐步形成而减少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毛香;聂静;熊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做实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上海市徐汇区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市徐汇区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中心”)是一所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一级甲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有职工212人,其中,副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84人,硕士2人、本科58人、大专76人,核定床位80张.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国务院通过医改方案3年内预计投入8500亿元

    2009年1月21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北京电力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隶属于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医院,成立于1989年初,投资近千万元,是经北京市卫生局审核注册,具有健康体检和职业卫生体检资质的专业的健康管理和健康体检机构.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