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4-0815
  • 国内刊号:11-5624/R
  • 影响因子:1.00
  • 创刊:2007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0-723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1年2期文献
  • 定量态势分析法分析我国基因检测服务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研究我国以基因组技术为基础的基因检测服务发展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方法 通过目的 抽样的方法选择基因组学和基因检测领域相关专家,对11名专家进行深入访谈并设计问卷,通过调查问卷获取25名专家的数据信息,态势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内部因素评价矩阵和外部因素评价矩阵相结合的定量态势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随机一致性比率(CR)检验逻辑一致性(CR<10%).结果 共确定15项关键影响因素,其中重要性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法律与市场规范缺失、国家已出台政策扶持和缺少知识产权保护,权重分别为0.099、0.091和0.087,国内基因检测服务发展处于战略态势图的第三象限.结论 国内基因检测服务发展宜采取防御性战略,回避外部威胁,克服自身缺点,降低基因检测所带来的风险.

    作者:包鹤龄;王红漫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健康管理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研究

    目的 研究健康管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影响.方法 患有高血压病的老年人1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1)、药物治疗组(n=61)和健康管理组(n=60),于人组当时和研究结束后分别测量血压、baPWV(肱-踝脉搏波速度)、血脂、血糖等指标,并进行健康问卷.对照组在就诊时按照指南原则用药并按需给予健康指导;药物治疗组由专人监督用药,并定期随诊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健康管理组由专人制定全面的健康管理计划,并监督实施.随访中记录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和其他健康事件.结果 三组基线数据无统计学差异.平均随访时间(21.3±7.2)个月.健康管理组的收缩压(t=3.915,P=0.000)、脉压(t=3.966,P=0.000)、baPWV(t=3.093,P=0.002)改善优于对照组,收缩压的改善优于药物治疗组(t=2.008,P=0.046).健康管理组的患者累积生存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6%(x2=5.921,P=0.015),与药物治疗组的93.3%近似(x2=2.821,P=0.091).单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收缩压下降、舒张压减小、脉压缩小、baPWV减小是保护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年龄、性别等因素校正后收缩压变化量的(RR=0.75,P<0.05).结论 健康管理可以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孙宁;王铭瞳;诸葛欣;王卉;田建立;冯淑芝;张蕴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综合干预措施对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效果评估

    代谢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以多种代谢性异常合并出现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临床症候群[1].据2002年我国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达到1.6亿.其中近50%伴有中心型肥胖、高血脂及糖耐量异常,即伴有代谢综合征的表现,代谢综合征使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3~5倍,使心血管疾病的死亡危险增加2~4倍[2].本研究中以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为对象,了解通过实施健康管理,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对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的影响.

    作者:刘建萍;徐沙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北京市西城区不同职业人群健康素养现状调查

    健康素养是公民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1].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2].西城区健康教育所为了解西城区不同职业人群健康素养状况,为今后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在西城区金融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五类职业人群中开展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常青;岳川;卢立新;谢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健康体检中物理检查规范的探讨

    健康体检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如何规范管理、提高体检质量已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重视.物理检查是体检的重要环节,但随着现代化仪器的应用而被部分人忽视,具体操作亦无统一标准,探讨并制定针对健康体检的物理检查操作规范对提高体检质量和效率十分必要.

    作者:王升声;许莹;盖小荣;王振捷;王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管理

    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的肾移植即为亲属活体肾移植,在供肾短缺日益加剧的今天,亲属活体肾移植重新成为移植界关注的焦点.相对于尸体肾移植,亲属活体肾移植具有更好的人/肾的存活率[1];但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的心理压力较大,更担心手术成功率及预后情况.为了让他们得到个性化的健康管理,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笔者对26例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现将管理的经验与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孟晓云;韩永霞;张巧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对循证医学与循证健康管理的思考

    健康管理从学术上讲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微观健康管理,就是针对危险因素的发现、控制和管理,以预防疾病发生.宏观健康管理是对从没有发生疾病到发生疾病生命全过程的管理[1].所谓大健康模式和社会-心理-生物-环境医学模式,实际上都是现代医学随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的结果.

    作者:李立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健康管理在慢性肾脏病早期防治中的角色与潜力

    当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对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近20年来,基于对慢性肾脏病(CKD)流行病学研究的深入,以及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关系的探讨,医疗界对于CKD这一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关注日益凸现.人们逐渐认识到,CKD已经成为公共卫生体系的沉重负担,亟须进行早期防治.健康管理在我国是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新兴领域,国外的经验业已证实了全面健康管理的有效性.

    作者:张路霞;王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再论慢病管理的关键是转变观念走新路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管理是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健康管理界同行在慢病管理的现状评估,理论框架,适宜技术,管理平台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1-4].然而,至今还未见到业内普遍公认的、可借鉴的成功案例.慢病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进展缓慢,投入不少,成效不大.

    作者:黄建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对癌症筛查中的同意知情权之探讨

    癌症筛查和早期发现在癌症高危人群健康管理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核心作用.除了发现早期肿瘤外,还应把危险因素的获知和干预作为该项工作的重要内容[1].在医学领域,同意知情意味着患者有权利决定是否在其身体上进行医疗处置或接受什么样的医疗处置.本文从实际工作的角度,结合同意知情权的相关理论,提出医疗工作者在肿瘤筛查等基础医疗执业活动中的同意知情权的内容和范围,在民众日益提高的要求尊重患者自主权的趋势下、在法律要求的范围内、如何更好的执行同意知情权的问题,并从伦理角度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徐志坚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StGeorge'S呼吸问卷(SGRQ)量表评分并进行科学评估.结果 入组前两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8个因子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入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各因子分均有所下降,心理干预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8个因子分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前两组患者SGRQ中呼吸症状,疾病影响及SGRQ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治疗后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SGRQ中呼吸症状,疾病影响及SGRQ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SGRQ中呼吸症状,疾病影响及SGRQ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且能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银芳;何文举;刘占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健康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国内外的朋友和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很高兴参加我们院校2011年健康管理工作会议.同时,我要告诉大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循证健康管理中心很快就要成立,现在正在做筹备工作.我想,健康是我们大家非常关心的事情.大家知道,我们党的多次会议,特别是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要科学发展,促进民生,要关心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关心全民族的健康,关心全民族的发展.

    作者:刘德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功能医学与健康管理

    近年来,健康管理的理念已逐步被民众和政府所接受.如何使健康管理这一理念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寻找科学的、实用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法和手段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出路.功能医学作为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的一门新兴的医学模式,将对我们健康管理的实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曾强;何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企业职工高尿酸血症与血压、血脂、血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企业职工高尿酸血症(HUA)与血压、血脂、血糖的相关性,为企业进行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各下属企业为抽样单位,整群随机抽取2个单位,每个单位中所有的HUA者作为HUA组,共720人;同时在尿酸水平正常者中随机选取620人为正常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HUA与年龄、性别、血压、血脂、血糖的关系.结果 HUA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空腹血糖受损任意一项、两项、三项的比例均远高于正常组(OR值分别为:4.036,2.562,4.17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男性、收缩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HUA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7.736,2.309,1.721,2.761,1.41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HUA的保护因素(OR值为0.211).结论 HUA存在性别差异,且与血压、血脂密切相关.企业对职工的健康管理应充分考虑多危险因素的综合作用,全面的进行健康教育及干预.

    作者:赵艾;史博飞;贺媛;迭君;米海;王娜;刘爱萍;王培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代谢综合征不同组分对女性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不同组分、聚集数目及聚集方式与女性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提供更多信息.方法 整群抽取3个事业单位女性体检人群835例,按照ATPⅢ标准定义MS.按年龄分组为25岁~、45岁~、65岁~;根据MS五个组分的聚集数目分为0、1、2、3、4、5组;再按照MS组分不同聚集方式分为16组;对上述各组人群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颈动脉中内膜增厚和粥样斑块形成作为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评价指标,比较MS各组分,各组分不同的聚集数目及不同的聚集方式对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结果 MS总患病率27.8%,五个组分异常率分别为中心性肥胖69.3%,高血压31.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低31.0%,高三酰甘油血症21.4%,高血糖18.1%.结果 显示,中心性肥胖、高血压、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致颈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强.随着组分聚集数目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不同程度增加,与0个组分相比,分别具有1、2、3、4、5个组分者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分别是0个组分的1.4倍、2.0倍、3.4倍、5.7倍及7.1倍;MS各组分不同的聚集方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产生不同的影响,常见的聚集方式为含有中心性肥胖组分与其他各组分的聚集.结论 MS每一组分均是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组分聚集数目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风险成算术级别增加;MS各组分不同的聚集方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产生显著影响.

    作者:刘俭;田京发;王晓敏;孟娟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天津市健康体检者血尿酸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天津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的血尿酸水平,以及本地区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8 661例健康体检者检测血尿酸、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体重指数、血压,分析血尿酸水平及HUA检出率,以及HUA组与正常组的代谢综合征相关因素比较.结果 天津市健康体检人群HUA检出率11.3%,其中男性HUA检出率为15.2%,女性6.3%.血尿酸平均值男性为(349±73)μmol/L,女性为(256±59)μmol/L.男性血尿酸峰值在30~39岁组,女性峰值在≥70岁组,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HUA组的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均高于正常组,超重/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检出率均高于正常组.结论 HUA高发于中年男性.血尿酸与代谢相关因素密切相关,应对健康体检人群进行HUA相关知识的普及,减少HUA的患病率.

    作者:刘莉;赵洪林;张卿;宋崑;张丽彤;焦焕利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代谢综合征207例患者健康管理的对比分析

    目的 通过对武汉市某单位职工代谢综合征的健康管理效果观察,对比分析健康管理对于相关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及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某单位体检中诊断为代谢综合征430例患者,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的健康信息进行健康风险因素分析;通过随机分组将207例自愿参与健康管理者作为管理组,管理组给予系统化的健康管理,其余223例作为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性的健康指导及建议,一年后通过再次体检及问卷调查结果对比分析饮食、吸烟、饮酒、熬夜、情绪等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及在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脂包括三酰甘油(TG)、高密度胆固醇(HDL),空腹血糖(FBG)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通过1年时间的健康管理,在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方面:管理组在过咸、高脂、嗜食甜食,饮食量过多、运动量缺少、熬夜、饮酒过量等方面的发生率较管理前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在高脂、嗜食甜食、运动量缺少、熬夜、饮酒过量等方面的比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方面,管理组在BMI(t=11.10),收缩压(t=25.55)、TG(t=10.55)、FBG(t=20.33)等方面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在BMI(t=9.03),收缩压(t=3.46)、舒张压(t=3.93)、TG(t=10.42)、FBG(t=5.23)的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代谢综合征的防治,在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方面,仅仅给予一般性的指导建议是不够的,只有通过系统化、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才能取得良好的依从性,终有利于代谢综合征的治疗.

    作者:夏燕妮;姜海伟;李晨;翟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危险因素研究中偏倚与混杂的控制

    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1].因此,确定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非常重要.危险因素是指流行病学层次的病因,是使疾病发生概率(风险)增加或升高的因素.危险因素的确定是健康干预的基础,是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目前,我国在体检中心或社区医院等部门从事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在对收集到的体检资料或健康档案进行总结、分析健康问题的分布状况及主要危险因素时,经常出现应用一次体检或调查的横断面资料作出健康危险因素结论的情况,这是不科学的.本文主要论述危险因素(病因)推断的思路和评判标准,分析危险因素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偏倚与混杂及其控制方法,为广大从事健康管理工作或研究的同行提供参考.

    作者:刘宝花;王培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