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4-0815
  • 国内刊号:11-5624/R
  • 影响因子:1.00
  • 创刊:2007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0-723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1年5期文献
  • 血清唾液酸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唾液酸(SA)水平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价值,并作为一种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与癌胚抗原(CEA)指标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同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60例健康人,100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及部分肿瘤切除后患者,以酶法检测血清唾液酸含量,以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EA含量.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SA和CEA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ROC-AUC)评价SA的诊断价值.结果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314,P<0.05),而肿瘤切除后2~3个月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404,P>0.05),但与治疗前比较SA含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55,P<0.05).血清唾液酸诊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灵敏度为55.0%,特异性为93.3%;诊断正常人血清假阳性率为6.7%.结论 血清中唾液酸检测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筛查、诊断、术后疗效评估及监测均有重要意义.与CEA相比无明显差异.

    作者:张铁;王萍;李京华;陈中;张远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对903例人群食物不耐受相关症状调查分析

    目的 对903例人群食物不耐受相关症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人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同时采用食物不耐受检测健康状况评估表收集食物不耐受阳性情况、饮食习惯等方面资料.采用SPSS FOR WINDOWS 13.0软件对相关资料进行频数分析、卡方检验、Mann-Whitney检验等.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食物不耐受发生频率前五位依次是:蟹(254例,占28.13%)、蛋清/蛋黄(244例,占27.02%)、牛奶(118例,占13.07%)、大豆(108例,占11.96%).不同患者可出现1种到8种食物不耐受.食物不耐受者症状出现频率依次为神经系统(55.89%)、消化道(45.69%)、心血管系统症状(15.64%).脑力劳动者发生食物不耐受低于体力劳动者(P<0.05).结论 人群对食物不耐受常见的食物为:蟹、蛋清/蛋黄和牛奶.不耐受的症状可表现在多个系统.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作者:江启钦;黄和;郑竞;陈雪珍;李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北京市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现况与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适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方法 2008至2009年对25~65岁北京市户籍妇女进行妇科及宫颈细胞学检杳,对40~60岁户籍妇女进行乳腺筛查,并记录个人基本信息及个人病史.结果 本次宫颈癌筛查728 704人,宫颈癌筛查平均年龄47.39岁.乳腺癌筛查568000人,乳腺癌筛查平均年龄49.71岁.本次筛查中,66%的妇女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67%的妇女为农民及无职业人群.宫颈癌筛查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Ⅰ、Ⅱ、Ⅲ)及以上病变968例,检出率132.84/10万.宫颈癌及癌前病变(CIN Ⅱ、Ⅲ)602例,检出率为82.61/10万(602/728 704),其中宫颈癌89例,检出率为12.21/10万.乳腺癌筛查检出乳腺癌266人,乳腺癌检出率为46.83/10万.结论 适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定期开展宫颈癌、乳腺筛查,早期发现并治疗癌前病变,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作者:韩历丽;齐庆青;王朝;张月;王连英;丁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疗养院健康管理系统的应用

    健康管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摆到了重要位置,实现健康管理的信息化能明显提升医疗机构的健康管理服务效率和质量[1],达到降低成本、优化服务的目的.健康管理信息化系统应该是在健康管理实践中搭建起来,健康管理的每一个步骤应该都能在系统中得到很好的体现;系统应该能为医疗机构提供数字化健康管理和网络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系统应该能为管理对象提供包括健康档案、分析评估、促进方案、跟踪干预等系列健康管理服务.

    作者:马琳;苏国同;肖文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军人健康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一直以来,部队各级领导和机关十分关注军人的健康管理,要求每名军人自踏入军营之日到退出现役的整个过程都必须有连续、完整、详实的健康档案.因此,军人健康档案管理作为部队基层卫生机构和体系医院一项重要的任务.

    作者:祝扬;杜新鸿;郑永军;薛军;蒋景辉;毕于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关注健康体检的项目设置和流程安排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保健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定期健康体检,很多医院开展体检业务,甚至有专业的健康体检公司成立[1].通过对十余家体检单位参观和体验、与客户和专家进行了大量访谈,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我们发现,与日益发展的健康管理理念相比,健康体检在项目设置和组合搭配、结果评估的个性化、体检流程安排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改进.

    作者:安辉;李幼林;叶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怎样书写健康体检的总检报告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健康杳体逐渐成为时尚.在受检者和体检机构的交流过程中,体检报告是重要的环节.体检报告是对体检数据的归纳整理,客观全面而又重点突出地反映受检者身体状况;体检报告是传播医疗信息,提高健康管理素养的生动平台;体检报告是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管理的基础和关键步骤;体检报告体现了体检机构及其主检医师的水平[1].医科院刘德培校长[2]指出在健康体检工作中,应加强对体检报告结果的解读,把这种基础的健康教育做细、做普及,让老百姓能看懂体检结果,知道查体后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这样体检才更有意义.

    作者:王振捷;魏凡;盖小荣;黄建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2010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指南与2005年比较的特点分析

    2010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发表后[1],认真学习,有如下粗浅的体会.总体认为2010年指南是具有中国特点的指南.2010年指南与2005年版指南[2]相比,有以下特点:一、政府更加重视高血压的防治及指南的修订2010年指南修订组织单位包括卫生部疾病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卫生部疾控局的加入,体现了政府对中国高血压指南修订的重视,也体现了政府对高血压防治工作的重视.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加,估计目前部分省市成人患病率达25%左右,全国至少高血压患者2亿.高血压是我国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的发病与高血压有关.政府主导的新医改中,已将高血压纳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范畴,表明政府对控制高血压决心和具体措施.

    作者:王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企业员工健康管理的业务模式与分类管理策略探讨

    员工健康管理是针对员工的健康需求,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换言之也就是对员工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过程,从而达到员工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处于完好状态的目的[1-2].员工健康管理直接作用是使员工保持良好的体力、充沛的精力和平衡的心态,从而使员工能享受每一天的生活,改善员工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支出,提高员工劳动生产率[3].企业健康管理的业务模式和策略主要和企业的经营理念、健康需求及资源配置等因素有关.

    作者:田橙;余爱华;陈方元;唐世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实施零级预防促进心血管健康

    上世纪90年代初,世界卫生组织根据10余年MONICA资料估计,中国、美国和英国的冠心病死亡率每10万人口中分别为48、201、279人,显示当时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远较西方国家低;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多年来则高居世界前列,中国MONICA研究人群1987-1993年资料显示,我国25~74岁人群男、女性平均患病率分别为270/10万和161/10万.而且许多研究提示,近30年来,我国人群心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1].顾东风等预测,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危险因素水平的上升,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今后20年内,我国心血管病事件和心血管病死亡将分别增加2130万和770万[2].遏制心脑血管病的蔓延,是我国全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健康管理服务的核心内容.

    作者:吴海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

    前 言近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的生活和医疗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从总体看,人民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人均寿命逐年延长.但研究表明,我国人群心血管病(主要是冠心病、脑卒中和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提前.这种上升趋势主要与下列两项因素有关:(1)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上升;(2)人口老龄化.由于心血管病的高致残率和死亡率,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如何应对和遏止我国心血管病的上升势头是摆在政府和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严峻挑战.

    作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研究干部人群中长寿老人的血脂代谢特点与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90岁以上长寿干部人群血脂代谢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90岁以上住院干部105名作为长寿组,60~80岁住院干部85名作为普通组.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以及卡方检验的方法,对两组人员的总胆同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I),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以及体质指数(BMI)等各项指标的水平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间基础疾病患病情况和应用降脂药物的情况.结果 长寿组的TC、TG、LDL-C、apoB和NHDL-C水平均较普通组显著偏低[3.90±0.89 vs4.36±1.06;0.89(0.57)vs 1.16(0.69);2.35 ±0.72 vs 2.70±0.88;0.68±0.19 vs 0.75±0.22;2.69±0.79 vs 3.18±1.00],HDL-C/TC、HDL-C/LDL-C显著高于普通组[0.32±0.084 vs 0.28±0.082;0.52(0.22)vs 0.43(0.28)].长寿组Lp(a)水平高于普通组,无统计学意义.长寿组体质指数明显低于普通组.长寿组中至少合并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超重或肥胖四项中三项的人数比例明显低于普通组(24.8%vs 43.5%),差别主要来源于血脂水平以及体质指数的差异.结论 90岁以上干部人群血脂整体水平偏低,但血脂中代表抗动脉粥样硬化成分的比例(HDL-C/TC,HDL-C/LDL-C)较普通组显著偏高;长寿组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超重或肥胖的人群明显少于普通组,差异主要来源于血脂以及体重,而这两方面均是可以控制和改变的危险因素.

    作者:黄蔚;李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健康管理降低功能社区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研究

    目的 研究健康管理对功能社区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做体检的一个功能社区共208名,随机分为对照组(n=104)和健康管理组(n=104),于入组当时和研究结束后分别测量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并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对照组给以体检及问卷评估结果和建议,管理组应用签约式健康管理模式.随访1年观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变化.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两组基线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1年时间的健康管理,健康管理组研究后的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绝对危险、危险因素个数、对个人健康状况的满意率、人均年请病假天数、日均蔬菜摄人量、日均体力活动时间、血压等指标均较研究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健康管理组研究后的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绝对危险、危险因素个数、年请病假天数[(0.8±0.4)、172,118 d(人均1.13d)]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1.3±0.5)、283,264 d,(人均2.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健康管理组研究后的对个人健康状况的满意度、蔬菜日均摄入量、日均体力活动时间[83.7%(87/104),520.5 g,1.2h]显著改善于同期对照组[52.9%(55/104),348.3 g,0.3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应用签约式健康管理模式可以降低功能社区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绝对危险.

    作者:芦燕玲;于利群;潘玮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探讨综合防治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的效果

    目的 探讨综合防治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苏州市二个社区的居民进行个人健康信息调查和健康检查,筛出高血压患者及其危险因素.将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3例.一组为管理组,即采用综合防治健康管理模式,行饮食和运动量化管理,并达到有效运动和能量平衡,在采用上述干预措施的同时合理用药;另一组为对照,采用常规治疗.管理一年后,对比分析两组的观察指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评价效果.结果 综合防治健康管理组有效地控制了高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收缩压均值为(130.06±17.51)mm Hg,舒张压均值为(81.81±8.75)mm Hg,对照组收缩压均值为(141.87±22.93)mm Hg;舒张压均值为(86.00±11.47)mm Hg(1 mm Hg=0.133 kPa),P<0.05;管理组降高血压的相关药品费用降低.而对照组血压未有效控制,其他多项危险因素未见明显改善,药费未见减少.结论 综合防治健康管理模式对高血压的预防控制的效果明显优于以药物为主的一般治疗模式.

    作者:许津;周正譶;周菊芬;陈建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肠粘膜屏障与功能医学

    任何疾病的形成,在器官病变之前,通常器官功能先下降,当下降到一个临界点时,才会发生病变.如果我们能在生病之前,了解到各个器官功能的指数是不是在正常范围之内,发现那些已经下降的指标,了解将来对我们的影响,同时通过科学的方法改善它们,这样就能避免以上肠道相关疾病或更严重情况的发生,这就是功能医学的理念.因为器官存在的意义是它们的功能,它们的功能维持我们人的生命以及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因此,我们在关注身体是否得病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我们身体的器官,关注它们的功能运转状况现在怎样,以及将来会怎样?功能医学利用各种功能性检查来了解个人体质的独特性,除了治疗疾病,更提倡健康的维护,再依据结果设计一套“量身订做”式的治疗或保健计划.

    作者:范竹萍;曾强;关生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悼念追思黄建始教授

    非典应邀被召回,精忠报国不为炊;筑起公卫防火墙,保家卫国建功碑.社区防疫闪光辉,预防为主显神威;循证医学来倡导,健康管理重精髓.

    作者:钮文异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医者典范总编楷模

    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及老年医学专家,北京医院名誉院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杰出的总编辑钱贻简教授,因病于2011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7月12日清晨,全国各界的代表和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编辑们前往北京医院送别钱老,在告别室中摆放着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以及众多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送来的花圈.7月21日,北京医院隆重召开了缅怀钱贻简教授座谈会.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北京医院院长林嘉滨、笔者等近百人参加了座谈会.

    作者:游苏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深切缅怀黄建始教授

    北京时间2011年8月16日凌晨2:40,黄建始教授在美国洛杉矶凯泽医院不幸因病去世.当这一噩耗从大洋彼岸传来之时,没有人愿意接受这个事实.我们互相之间通电话确认着,话音中尽是沉痛、悲伤、哭泣、惊愕.黄建始教授的突然离去,让所有认识他的人都难以接受,大家在追悼他时无不表达了对他去世的沉痛心情,叹息他的早逝.

    作者:韩静;杜兵;冉炜;宋怡;袁庆;杨婷婷;王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健康状况分析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健康体检已成为人们健康管理的迫切需求,定期体检成为早期发现、诊断和预防疾病的重要途径.现收集某体检中心2006年至2008年体检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究影响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健康状况,为开展健康教育和制定科学的健康管理规划提供依据.

    作者:田静;全林虎;李云霞;刘宝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北京市西城区小学新生视力不良情况6年追踪分析

    视力不良亦称视力低下,各种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弱视和其他眼病均可造成视力不良.青少年学生视力不良十分普遍,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视力不良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而在众多的近视人群中,中小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1].为了进行科学地健康干预、为预防视力不良提供依据,现将西城区2004年9月入学的小学新生1 972名6年追踪视力不良变化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张亚娟;程广印;李步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联合应用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

    目前,随着健康体检的普及,在健康体检中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增高,对于结节的良、恶性的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出现,为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又提供一项可靠途径.

    作者:张宇;牛宝荣;李雪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