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保健服务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和Web of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公开发表的老年人社会支持的相关文献.由异质性检验结果(I2>50%)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对纳入文献所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合并分析.结果 共纳入分析文献32篇,累积研究对象21 763人.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为34.047 (95%CI:32.532~35.563)、主观支持19.218(95%CI:17.589~20.846)、客观支持7.787 (95%CI:7.483~8.091)、支持利用度7.075 (95%CI:6.884~7.266),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相对较低;高年龄组(80岁以上:30.907,95%CI:28.378~33.436)、老年女性(32.512,95%CI:30.723~34.300)、低文化程度(文盲:32.088,95%CI:30.944~33.231;小学32.709,95%CI:30.069~35.349)、农村(33.780,95%CI:31.523~36.038)、空巢(32.301,95%CI:27.061~37.542)和不完整婚姻(未婚:27.044,95%CI:24.652~29.437;离异:29.159,95%CI:24.520~33.791)的老年人相比其他亚组社会支持得分较低.结论 老年人社会支持现状不容乐观,总体及各维度得分均较低,且不同特征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存在明显差异,应针对不同特点,给予重点保健干预措施.
作者:徐志坚;周玉升;于珵;王文斌;鄂蒙;修可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验证生物电阻抗技术(BIA)在儿童内脏脂肪测定的准确性.方法 招募7~18岁受试者,根据报名顺序和入组标准进行筛选.受试者入组后7d内完成BIA和核磁共振(MRI)检测.BIA检测和腹部MRI扫描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完成.MRI脐平面图像分析得到内脏脂肪面积,BIA测试后直接获得内脏脂肪面积数据.以MRI作为标准方法,将两者测定结果进行比对,并建立简单线性方程.结果 纳入60例受试者,男女各30例,年龄(11.9±4.6)岁,体质指数为(22.8±7.3)kg/m2.BIA测定内脏脂肪面积为(85.4±64.2)cm2,高于MRI测定结果(49.4±32.4)cm2(t=-6.524,P=0.000).Pearson相关系数r=0.806(P=0.000).建立线性校正方程:y=0.41x+ 14.78,β值(95%CI)为0.41(0.04~0.81).绘制Bland-Altman图:(x-)±1.96 s为(35.9±83.7)cm2.结论 BIA测定内脏脂肪面积结果稳定,相关性好,可以用于快速评价儿童的内脏脂肪情况.
作者:杨炯贤;闫洁;彭芸;潘长鹭;杨文利;吕艳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方法 自2012年2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建立湘雅医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体检队列.基线调查时收集研究对象身高、体重、腰围、血脂、血压、血糖、肌酐、血尿酸等信息,血脂正常组为对照组,血脂异常组为暴露组,随访收集高尿酸血症发生的情况.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高脂血症及其4种不同临床分型(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与高尿酸血症发病的风险比(HR)和95%置信区间(95%CI).结果 共有1 553人进入随访队列,共随访5 297人年,平均随访3.4年,共收集高尿酸血症新发病例394例.高尿酸血症粗发病密度744/万人年.高脂血症组随访2 509人年,发生高尿酸血症142例,高脂血症组高尿酸血症发病密度为566/万人年,其中高胆固醇血症组、高三酰甘油血症组、混合型高脂血症组、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组分别随访1 431、403、580、92人年,分别发生高尿酸血症105、64、72、11例,发病密度分别为734/万人年、1 588/万人年、1 241/万人年、1 196/万人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脂血症及其4种临床分型: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均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相关,HR(95%CI)分别为1.971(1.604~2.421)、1.441(1.120~1.855)、3.103(2.309~4.169)、2.434(1.833~3.233)、2.336(1.265~4.316),P<0.01;调整年龄、性别、体质指数、高血压、高血糖、高肌酐的影响后,HR(95%CI)分别为1.885(1.533~2.317)、1.450 (1.127~1.866)、2.881 (2.141~3.876)、2.118(1.588~2.825)、2.451(1.326~4.528) P<0.0.结论 高脂血症及其4种不同临床分型: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均与高尿酸血症发病相关.
作者:周薇;单年春;谭英;张学伟;刘芳;萧梅芳;刘绍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检报告现况,为提高主检报告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纳入7位主检医师2017年9至10月的12 489份主检报告,由3名高年资医师作为质控医师从主检报告标准化疾病诊断分类书写、结论及阳性结果排序、一元化诊断分析的一致性3个方面盲法对主检报告进行质控分析.结果 7位主检医师主检报告标准化疾病诊断分类书写一致性在95.2%~96.5%之间、体检结论及阳性结果排序的一致性在94.0%~96.1%之间,各医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9.906、9.740,P>0.05);但7位主检医师主检报告的一元化诊断的一致性在86.2%~94.6%之间,各医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990,P<0.001).结论 不同主检医师主检报告可在标准化疾病系统分类书写、体检结论及阳性结果排序等方面做到规范统一,但一元化诊断存在差异,仍需加强培训.
作者:吴建荣;张明琛;杨晓萍;王淑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血清尿酸对多种代谢性疾病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针对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的4种代谢性疾病患者,开展4个队列分析,样本量分别为56 915、47 387、31 431、35 203人;分别平均随访(3.56±2.32)、(3.31±2.24)、(2.70±1.95)、(2.90±1.76)年.基线和随访期检测所有相关变量,包括实验室检查、生活方式问卷和体格检查.血清尿酸五分位水平和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率之间的关系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期内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分别为3.5%、17.6%、33.4%、15.7%.调整了混杂因素后,随着血清尿酸浓度的增高,2型糖尿病发生的风险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1.00、0.82 (0.70,0.95)、0.80 (0.69,0.92)、0.77 (0.67,0.88)和0.83 (0.72,0.95)(倾向性P值=0.02).而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分别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高发生风险有关:相比于低水平尿酸组,高水平血尿酸发生高血压、高脂血症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比(95%置信区间)分别为1.17 (1.09,1.25)、1.20(1.13,1.28)和1.56(1.43,1.70)(倾向性P值均<0.01).结论 血清尿酸水平对高血压、高脂血症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具有阳性预测价值,而对于2型糖尿病具有阴性预测价值.
作者:刘莉;张卿;宋崑;刘艳;崔静;龚晓妍;牛凯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掌握深圳市肺结核患者的烟草暴露现状及吸烟行为危险因素,为深圳市结核病烟草控制策略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1至12月,在深圳市选取8个区开展专题调查.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对2016年诊断登记的958例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面对面询问调查.采用统计性描述分析患者烟草暴露状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患者吸烟行为的重要危险因素.结果 深圳市涂阳肺结核患者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和常吸烟率分别为40.9%、34.2%和30.0%,男性各种吸烟率均大于女性,x2值分别为255.226、197.463和162.707,P值均<0.001.重度吸烟者164例,占现在吸烟者比例50.0%(164/328).392例吸烟患者中,已戒烟64例,戒烟率为16.3%.566例不吸烟患者中,受同住者的被动吸烟率为17.8%(101/566),女性大于男性(23.1%比12.3%),x2值为11.219,P值=0.001.经单因素分析,性别、工作生活环境、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体质指数与吸烟密切相关,x2值分别为255.226、28.375、40.922、29.585、9.117和7.052,P值均<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终纳入模型的重要吸烟危险因素有性别(x2=120.797,P<0.001)、年龄(x2=5.728,P=0.017)、文化程度(x2=17.159,P<0.001)、发现方式(x2=3.670,P=0.055)、工作生活环境(x2=6.039,P=0.049)和婚姻状况(x2=5.091,P=0.078).结论 深圳市肺结核患者吸烟状况严重,是重点吸烟人群,应采取宏观政策引导、知识观念灌输、健康心理干预、无烟环境营造等措施加以精准干预和健康指导.
作者:吕德良;余卫业;徐健;吴清芳;车晓玲;管红云;蓝丽娜;谭卫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宁夏泾源县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人口比例抽样法,对泾源县18岁以上居民10 639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收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糖、血脂、血尿酸,排除数据缺失纳入分析的共10 553人.采用高分辨率超声仪进行肝脏检查.根据肝脏超声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NAFLD组和正常组,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血液生化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o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NAFLD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NAFLD的总患病率为7.60%,男性(8.60%)高于女性(6.82%)(x2=11.772,P=0.001).NAFLD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x2=57.336,P<0.001),18岁~,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组NAFLD患病率分别为2.92%、6.50%、8.81%、9.59%、8.08%、4.77%;NAFLD组超重、肥胖、腹型肥胖、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糖耐量异常、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均高于正常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肥胖、腹型肥胖、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糖耐量异常、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人群患NAFLD的风险分别升高5.41、12.45、2.99、1.85、2.05、3.30、1.41、2.23、1.98倍.结论 宁夏泾源县NAFLD患病率较高,超重、肥胖、腹型肥胖、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糖耐量异常、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人群的NAFLD患病风险较正常人群高.
作者:路青玲;王婷;张海东;薛海莉;王金莲;李道艳;赵威;杨永利;马成虎;侯旭宏;孙庆毅;贾伟平;何兰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1型糖尿病(T1DM)特指因胰岛细胞破坏而导致的胰岛素的绝对缺乏,必须终身依赖胰岛素进行治疗[1-2].T1DM依据病因大致可分为自身免疫性T1 DM与特发性T1DM两种,其中特发性T1DM的病因不明确;自身免疫性T1DM者体内存在胰岛自身抗体,可发生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β细胞.因此胰岛自身抗体可作为自身免疫性T1DM诊断的关键标志物,主要有锌转运蛋白8抗体(zinc transporter-member 8 autoantibody,ZnT-8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y,GADA)、胰岛细胞抗体(insular cellular antibody,IC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like IA-2 autoantibody,IA-2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nsulin autoantibody,IAA).与其他自身抗体比,ZnT-8A是较晚发现的T1DM特异的自身抗体,是调节葡萄糖与胰岛素分泌的中介.本研究拟分析与其余4种抗体比,ZnT-8A在T1DM检测中是否具有优势,以及5种抗体联合检测对诊断T1DM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硕;吴胜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根据医疗不良事件的定义,体检不良事件是在体检服务领域中的特殊体现,是体检诊疗服务中任何可能影响体检者诊疗结果,增加体检者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体检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在繁忙的体检工作中,如果执业行为不够规范,极易导致体检质量不稳定[1].追踪方法学是一种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评价方法,近年来成为国际医院评价方法,包括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2].运用个案追踪可以对医疗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检查,尤其关注那些严重影响患者安全与医疗服务质量的流程[3].为提高体检质量,实施持续改进,2017年1月开始,我们将个案追踪法引入体检不良事件管理中,对体检不良事件进行追踪,持续改进,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立;唐兰;陈容;涂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增长和老龄人口的增多,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脊柱骨折作为其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早期诊断骨质疏松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关键.骨密度降低是骨量减少的具体表现,检查骨密度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测量的是椎体松质骨的体积骨密度(volum bone mineral density,vBMD),避免了邻近组织的影响,能够反映真正的骨密度.QCT诊断骨质疏松较传统的双能X线骨密度(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1].胸部低剂量CT检查对肺癌的早期检出、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有极大的帮助[2],同时也用于肺部非肿瘤性病变,如气胸、肺炎、肺气肿、外伤等诊断和疗效评估.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影像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胸部低剂量CT进行体检筛查.本研究应用胸部低剂量CT联合脊柱QCT检查,探讨QCT在体检人群进行骨密度测量和骨质疏松筛查的可行性.
作者:刘桐希;李香凝;曾庆;王君;王武;程晓光;过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通常无自觉症状,是我国心脑血管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1].高血压是受复杂因素影响的慢性高发性疾病,社会、心理、环境、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的发病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高血压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合并多种危险因素,如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脂、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等[2].研究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29.6%,控制率仅为9.3%[3].医学界共识认为,为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工作重点应放在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关键是综合管理高血压水平及其危险因素[4].我们探索在社区门诊部建立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模式,并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估,为基层高血压综合防治工作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余洋;王路;李博;杨丽君;刘杰;刘聚伟;李珊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自2000年以来,我国健康管理(体检)机构每年增长迅速,但健康管理在我国发展了十余年,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政策、制度、法规不够完善与健全,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机构参差不齐.近几年,健康管理行业逐步步人规范的轨道,规范的内容包括体检项目、体检流程、体检方法、体检结果记录与分析[1].其中,体检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即健康体检报告.
作者:张华君;幺冬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疾病的防范意识不断增强,健康体检已被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健康体检率逐年增高,成为预防保健的主要方式[1-2].健康体检报告是体检人员的重要文档,详细记载着体检人员的有关体检信息和检查资料,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3].因此,体检报告质量直接关系到体检纠纷、客户忠诚度、机构信誉等.而体检项目往往涉及多部门、多学科,其内容繁杂,异常情况多样,目前的计算机软件尚不能替代医师诊治疾病的逻辑思维[4],健康体检报告差错难以避免.文献报道,健康体检中投诉事件主要集中在体检报告的差错上,占投诉事件的50%以上[5].为降低体检报告差错率,提高体检客户的满意度,我院自2015年开始,通过改进工作流程,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加强科室间的有效沟通,鼓励体检客户参与核对,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勇;贾荣娟;董崇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主检报告是健康体检报告的核心与灵魂,它不是阳性发现的流水记录和异常结果的重复拷贝,而是对健康信息的系统梳理和分析归纳,对阳性发现的科学分类和总结评估.主检报告不仅是检后为受检者制订和实施个体化、精准化健康管理方案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对健康体检机构的业务水平、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综合考量与体现.因此,如何规范主检报告撰写,从而提升健康体检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赵鹏;曾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健康中国是习近平主席为中国绘就的一张宏伟蓝图,是引领中国医改方向的指路明灯,也是广大医务人员行为的基本遵循.中国经济要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习主席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作为从事健康管理的同仁,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将这些要求落实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去,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近十年来,我国健康管理事业蓬勃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可喜景象,但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健康管理领域提供的服务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诸多问题.健康体检机构作为健康管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管理也显得十分重要.2016年原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了《医疗质量管理办法》[1],使医疗质量的管理有了制度性的遵循,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还成立了多个专业质控中心,旨在通过行政与专业的共同努力,提升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同质化要求.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大形势下,健康体检区域性质控工作也应运而生,迄今已有18个省份成立了健康体检质控中心,另有3个省份在积极筹建中,这充分体现了大家对健康体检质控工作的重视与决心.前不久在天津召开的2018年全国健康体检质量控制大会上,有多个地区的体检质控中心介绍了他们的积极探索与宝贵经验,给人以启迪与借鉴.现就区域性质控中心的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个探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2017年美国高血压指南提出了新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控制目标值和启动药物治疗的血压阈值,如何看待这一指南,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欧美和中国高血压指南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临床医生和健康管理师更好地理解高血压新进展,更科学规范地管理高血压患者.
作者:潘伟琦;胡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健康影响评价(HIA)是推动把健康融人所有政策的重要手段.HIA帮助政策制订者预见不同的选择如何对健康产生影响,促使他们在选择时充分考虑健康结果.中国对HIA的运用目前尚属探索阶段,《“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建立HIA评估制度,系统评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对健康的影响”.本文从定义、起源与发展、作用、内容和实施程序等方面对国外HIA研究进行了介绍,同时结合新西兰城市规划设计和美国2009健康家庭法案的HIA典型实践经验,对探索建立适宜中国国情的HIA评估制度提出了建议,即加强对HIA政策法规方向的引导,加强对HIA理念的认识宣传和开展HIA评估技术研究.
作者:钱玲;卢永;李星明;吴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超重或肥胖人群体重管理规范流程及相关支持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医院相关科室或其他体重管理机构开展体重管理服务工作.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作者: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生殖医学分会;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浙江省临床营养中心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健康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健康管理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由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和《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共同倡导发起,以从事健康管理及相关工作的博士为主体联合国内外热心投身于健康管理事业的有志之士共同创建的健康管理产、学、研、用紧密相连的“中华健康管理博士联盟”于2018年1月20日在北京成立.宣告中国首个高水平健康管理先锋团队和全新的交流平台正式成立.
作者:谢朝辉;陈刚;王维民;曾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