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NSTEACS 患者132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94例,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38例,检测其血浆BNP、高敏C反应蛋白(CRP)和肌钙蛋白I(cTnI)浓度.对UA患者进行Braunwald分级,对NSTEMI进行Killip分级;1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随访6个月,根据随访期间不良事件的有无将患者分为不良事件和无不良事件组,比较2组BNP、CRP、cTnI水平.结果 随着Braunwald和Killip分级增高,2组血浆BNP浓度均增高,且每两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不良事件组,血浆BNP、CRP、cTnI浓度均显著高于无不良事件组.结论 NSTEACS 患者血浆BNP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及不良预后相关.
作者:田颖;刘肆仁;王永志;董蕾;陆锐;向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吸烟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①TIA吸烟组,②TIA不吸烟组,③健康吸烟组,④健康不吸烟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ICAM-1水平.经颅超声多普勒仪测定吸烟者吸1支烟前后颅内大动脉血流速度.结果 TIA吸烟组血清sICAM-1水平高于TIA不吸烟组、健康吸烟组和健康不吸烟组(均P<0.05);健康吸烟组高于健康不吸烟组(P < 0.05 );TIA吸烟组血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吸烟组(P<0.05) ,TIA不吸烟组明显高于健康不吸烟组(P<0.05).中、重度吸烟组血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吸烟组和不吸烟健康组(P<0.05);血清sICAM-1水平与吸烟指数呈正相关(r=0.435,P<0.01).吸1支烟前后相比,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加快(P<0.05).结论 吸烟使TIA患者和健康者血清sICAM-1水平升高,sICAM-1水平随吸烟指数的增加而升高.吸烟使TIA患者、健康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加快.吸烟可能通过sICAM-I表达升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明坤;赵从蓉;刘清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术中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行根治性切除21例,其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47.6%、33.3%.根治术组和姑息术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4.5(12~84)个月和12(3~21)个月.结论 对于局部复发性直肠癌积极手术治疗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德祥;管洪庚;戴月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比较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液参数改变情况.方法 分别检查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和正常生育者各40 例的精液,并对2组精液主要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精液量、精子活动百分率、精子正常形态百分率以及精液中的白细胞数等与正常生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精子密度与正常生育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精液部分主要参数较正常生育者明显降低.
作者:李彤;李宏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心脏起搏方式对血脑钠素(BNP)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96例患者拟行人工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分为单腔起搏(VVI,n=42例)和房室双腔或房室双腔频率适应性起搏[DDD(R),n=54例],术前及术后1、6个月按照NYHA法进行心功能分级及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Holter检查,Triage快速测定BNP水平,平均随访6个月.结果 术后VVI组血BNP水平明显升高,高于DDD(R)组(P<0.01),而DDD(R)组则下降;相关分析显示DDD(R)和VVI两组BNP水平与NYHA分级变化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0.59,均P<0.05),与LVEF呈负相关(r分别为-0.71、-0.68, 均P<0.05);术后VVI组房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DDD(R)组,BNP水平与房颤的发生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DDD(R)组和VVI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4、0.70,均P<0.05.结论 与生理性起搏[DDD(R)]相比,非生理性心脏起搏(VVI)可引起BNP明显升高,而且BNP水平的变化可作为心脏起搏后预测房颤发生和心功能变化的敏感生化指标之一.
作者:任利群;叶行舟;智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例糖尿病足患者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结果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能有效地增加糖尿病足患者的下肢血流,使疼痛得到快速而有效的缓解,伤口愈合,踝肱指数显著上升.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简便、安全、有效.
作者:刘秀玲;李伟娟;项岫秀;俞芳;刘阁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HY7000射频热疗机联合胸腔灌注局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毒副反应及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TNM ⅢB~Ⅳ期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共67例,KPS评分50~60分.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2组.A组34例:射频热疗加胸腔灌注羟基喜树碱+白细胞介素-2治疗;B组33例:单纯胸腔灌注羟基喜树碱+白细胞介素-2治疗.热疗2、3次/周,每次60~90 min;胸腔灌注1次/周;1个疗程3周;观察近期疗效、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在控制肺瘤及胸腔积液、改善肺不张、缓解临床症状、生存质量、KPS积分的升高及中位生存期延长方面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射频热疗联合胸腔灌注局部化疗对晚期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胸腔灌注,近期疗效较理想.
作者:王文武;欧阳学农;陈樟树;余宗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冬、春季节兰州地区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老年患者常见病毒感染状况.方法 对兰州地区3所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年龄65岁或以上的318例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而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定量法)检测血清中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包括流感病毒A(Flu A)、流感病毒B(Flu 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IV).结果 318例患者中有112例被检测到1、2种或2种以上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其中Flu A 77例(24.2%),Flu B 41例(12.9%),RSV 32例(10.1%);ADV和PIV的检出率较低,分别是4.1%(13/318)和1.3%(4/318).少数患者(35/318,11.0%)存在2种或2种以上病毒感染;其中Flu A和Flu B、Flu A和RSV混合感染多见,有26例(26/318,8.2%);有9例(9/318,2.8%)Flu A、Flu B、RSV三种混合感染.其中112例病毒检测阳性患者中有19例(16.9%)同时培养出致病细菌,112例中74例(66.1%)有基础疾病.结论 Flu A是兰州地区冬、春季节老年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多见的病毒病原体,Flu B和RSV次之,ADV和PIV感染少见.存在2种或2种以上病毒感染情况,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感染呼吸道病毒的风险增加,合并细菌混合感染者增多.
作者:张方;王嘉祺;马慧;杜玲玲;邹凤梅;刘刚;魏莲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镜下特点并评价微创经皮肾镜技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微创经皮肾(MPCNL)输尿管镜观察127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特点并用气压弹道碎石或钬激光治疗.结果 结石大且形状不规则,并发输尿管息肉或肉芽组织49例,并发输尿管狭窄26例;均同期处理,113例为一期取石,结石清除率100%,平均手术时间60 min,术中平均出血25 ml,平均住院时间7 d,未发生肾动静脉瘘及输尿管穿孔、断裂等严重并发症.随访3~12个月,未见结石及狭窄复发.结论 造成大多数输尿管上段结石长期嵌顿的原因为输尿管息肉或肉芽、狭窄;结石大形状不规则.采用微创经皮肾镜技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恢复快,效果满意.
作者:李天;李逊;曾国华;袁坚;雷鸣;刘永达;单炽昌;钟东亮;郭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静脉溶栓(TT)、一般内科治疗等不同治疗方式对高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457例首次STEMI患者随机分为PCI组、TT组和一般内科治疗组,随访12~36个月,观察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差异.结果 PCI组心脏性病死率、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低于TT组和一般内科治疗组(均P<0.01),LVEF高于TT组和一般内科治疗组(均P<0.01);≥75岁组患者心脏性病死率高于<75岁组(31.3%vs10.3%,P<0.05),但与一般内科治疗组同年龄组比较仍明显降低(31.3%vs 41.7%,P<0.01).结论 直接PCI能降低STEMI患者的心脏性病死率、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改善患者心功能和预后,≥75岁的高龄患者也能从中获益.
作者:王虹;林英忠;王风;林虹;徐广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在术前诊断房间隔缺损(ASD)大小、术中监测与术后随访中的作用.方法 48例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超声心动图与X线引导下行Amplatzer伞封堵,术后行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 48例患者中,44例术后显示完全封堵,无残余分流,随访6~24个月,封堵器位置固定,无严重并发症;4例术中封堵失败.结论 超声心动图操作简便,无创伤,对介入治疗ASD中的术前筛选病例及指导封堵器型号选择、术中监测、术后随访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解东兴;史妍;邓晓蕴;郑琨;李素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抗β2糖蛋白Ⅰ抗体(aβ2GPⅠ)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分别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组、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aβ2GPⅠ水平和阳性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①活动期及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IgM和IgG型aβ2GPⅠ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组与缓解期组相比,IgG型aβ2GPⅠ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aβ2GPⅠ阳性率的比较中,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组与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抗β2糖蛋白Ⅰ抗体可能和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有关,是其高凝状态的可能原因之一.
作者:高沿航;高普均;王春光;李艳茹;王丹;李玉琴;金晶兰;朴云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大肠癌同时合并腺瘤性息肉的诊断与处理.方法 对92例大肠癌合并腺瘤性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2例中有11例腺瘤癌变(12%).术前行结肠镜检查的同时行内镜下息肉摘除56例,癌肿连同息肉一期手术处理19例,术后二期处理17例.65例得到随访,息肉复发11例;其中术前与术中同时处理息肉52例,息肉复发4例(7.7%),癌变1例(1.9%);术后二期处理13例中,息肉复发7例(53.8%),癌变4例(30.7%).结论 息肉在大肠癌中漏诊率高,并有明显的恶变倾向.因此,术前尽可能明确诊断,力争在术前或在根治大肠癌的同时处理息肉,提高息肉的切除率,降低复发率、恶变率.术后加强随诊,及时发现和处理复发息肉.
作者:马永军;杨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病情况并探讨糖尿病病程、自主神经病变、糖脂代谢等因素与胆囊结石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325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腹部彩超检查,分为胆囊结石组和无结石组;测量体质指数,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及血脂水平,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糖尿病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高于无自主神经病变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未合并胆囊结石组相比较,胆囊结石组血浆胰岛素水平、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显著升高,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积极调整血脂、减轻体重、调整自主神经等治疗可以预防胆囊结石的发生.
作者:刘春雷;董武;王江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脏病介入诊治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情绪及年龄、文化程度和疾病种类对焦虑程度的影响,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105例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术前心理评估,并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疾病种类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介入诊治患者的得分较国内常模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各年龄组的焦虑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越高,其得分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介入种类患者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支架术和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焦虑水平高于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结论 患者在接受介入诊治前处于较高的焦虑水平,有必要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
作者:岳晓云;陈长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35岁以下女性宫颈癌的分子病理特征,揭示其预后不良的分子因素,为提高疗效提供有意义的治疗靶点.方法 对64例35岁以下宫颈癌患者(研究组)的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同期治疗的90例35岁以上宫颈癌患者(对照组)的病理资料做为对照进行比较,运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的方法同步测定、分析2组之间survivin、P27的蛋白表达差异.结果 研究组5年生存率为65.6%,对照组为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的表达量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27在2组之间的表达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轻妇女宫颈癌预后差,其分子病理分析提示与survivin的表达有关,以此为靶点通过生物治疗有望改善年轻宫颈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罗仪;赵昌银;王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内皮素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和未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内皮素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内皮素水平较无血管病变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内皮素水平升高.
作者:梁永平;魏剑芬;金秀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和同种异体原位心肺联合移植手术的近期抗免疫排斥治疗经验.方法 8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和1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肺联合移植手术患者,术后均采用环孢素A+骁悉+泼尼松口服联合抗免疫治疗.结果 9例患者中1例出现心功能不全;心肺移植患者术后1个月出现肾功能不全;E细胞病毒感染2例.经调整免疫抑制剂和对症处理后9例患者均于术后7周左右出院.结论 重视围术期抗免疫处理,选择合理抗免疫排斥治疗方案,可降低移植术后早期病死率.
作者:沙纪名;严中亚;吴一军;雷虹;卢中;郑理;孙云;程光存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操作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9月至2004年8月治疗的2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操作经验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疗效按照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定:优143例,良81例,可7例,差5例;优良率94.9%.疗效差的包括椎间隙感染2例,症状无改善2例,术后死亡1例.结论 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巧,严格选择适应证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并发症的防治应引起重视.
作者:张恒云;李勤;杨子函;郑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血清β-内啡肽(β-EP)变化及其与二次脑损伤(SBI)的关系.方法 将4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住院期间是否发生SBI,分为SBI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对比2组患者血清β-EP含量的变化及出院时2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 SBI发生组入院后第6天血清β-EP高于未发生组,出院时GOS低于未发生组(P<0.05).β-EP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OS呈负相关(r=-0.812,P<0.05).结论 SBI明显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β-EP增高与SBI的发生相关,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杨庆武;王如密;王守森;荆俊杰;高进喜;李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病历摘要男,42岁.因全身皮疹5 d,于2006年1月12日入院.入院前50 d 因反复出现口唇不自主抽动于门诊予卡马西平300 mg/d抗癫NFDA2治疗.于入院前5 d出现皮疹伴搔痒而停药.体检:T 37.0 ℃,BP 100/66 mm Hg(1 mm Hg=0.133 kPa).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全身皮肤弥漫性红斑伴有鳞屑,巩膜轻度黄染,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查血常规:WBC 13.5×109 /L、Hb 91 g/L、BPC 136×109/L.
作者:许秋泳;许向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病历摘要男,42岁.因乏力、面色苍白3个月,烦渴、多尿、头痛10 d,于2006年6月19日入院.3个月前出现面色苍白、乏力,至山东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查体: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及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象WBC 3.2×109/L,N 0.37,L 0.52,M 0.07,幼稚细胞0.04,Hb 84 g/L,BPC 174×109/L.
作者:徐文伟;王焱;王金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大脑中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往预防脑卒中的主要措施是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然而,临床研究显示,以往的预防措施并不能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2].支架成形术作为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一种措施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兴趣.现将我们诊治的3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云;朱文斌;李敬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病历摘要男,48岁.主因反复右上腹痛、发热、尿黄12年,再发加重1个月入院.自12年前无诱因出现右上腹隐痛、发热(体温不详)、尿黄,全身无明显瘙痒感,自服中药好转;期间发作2次,自服消炎利胆片好转.1个月前无诱因,再次腹痛、发热、尿黄,腹痛呈持续性,弯腰时加重,当地医院给予抗炎治疗,腹痛缓解,体温正常,仍小便黄,来诊.
作者:崔夕军;于晓芊;宋飞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腹腔镜脾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后可发生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 PVT),处理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目前其发病率、发病机制不甚清楚.现对腹腔镜脾切除术后可能引起的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及机体的凝血纤溶改变,以及如何防治作一综述.
作者:陈柏庆;王跃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