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阐述钡餐透视下按扭转方式自动转体复位治疗胃扭转的方法,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胃肠造影确诊的胃扭转患者,在钡餐透视下应用按扭转方式自动转体复位的方法进行复位,观察复位效果,并检查扭转的病因.结果 对100例胃扭转患者实施钡餐透视下按扭转方式自动转体复位治疗,复位成功98例,查出有明确原因51例.结论 钡餐透视下按扭转方式自动转体复位治疗胃扭转,方法简便、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接受,对胃扭转治疗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海军;张璟;苏建辉;商海峰;常胜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非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应用替罗非班对阿司匹林抵抗患者心肌坏死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对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 t≥7 d(未服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拟行PCI的患者测定基础状态下的血小板聚集率、心肌坏死标志物[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TnI)].PCI术前至少12 h口服氯吡格雷300 mg负荷量,以后服用75 mg的维持量.成功PCI后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替罗非班治疗组,术后8、12、24 h测定血清CK-MB和TnI,以CK-MB和TnI升高超过正常值为增高.结果 符合入选条件的374例患者中83例存在阿司匹林抵抗(AR),占全部患者的22.2%,女性占54.2%;其中,常规治疗组45例,替罗非班组38例.替罗非班组患者CK-MB升高15例(39.5%),常规治疗组19例(4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替罗非班组TnI增高18例(47.4%),常规治疗组23例(5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PCI后不同时间CK-MB和TnI的水平以及和基线水平相比的增高程度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替罗非班不能减少阿司匹林抵抗患者术后心肌坏死标志物的增高程度.
作者:李月平;周玉杰;张妍;赵迎新;刘宇扬;袁慧;董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防治.方法 对照组38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采用定期开放尿管预防尿潴留;试验组42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采用膀胱冲洗、高锰酸钾坐浴、定时开放尿管等综合措施预防尿潴留.结果 对照组尿潴留的发生率为15.8%,试验组无尿潴留发生.结论 采取膀胱冲洗、高锰酸钾坐浴、定时开放尿管等综合治疗,能有效预防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纪妹;单家治;武惠敏;沈艳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肺损伤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PMN)凋亡发生规律及其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调控关系.方法 豚鼠30只,分为3组:组1为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组2为油酸致病组,组3为油酸+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组2、组3分别由尾静脉注射油酸(0.12 ml/kg)造成豚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组1则注入生理盐水.组3在实验造模前2 d由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0μg/kg,1次/d.组1、组2、组3分别于注射后2 h用生理盐水进行全肺支气管肺灌洗,收集BALF.用梯度密度法离心收集PMN.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BALF中PMN凋亡.结果 组2、组3和组1BALF中PMN凋亡百分比分别为(2.500±1.080)%、(3.500±0.850)%、(6.400±1.505)%.组2、组3较组1 BALF中PMN凋亡均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急性肺损伤炎性细胞PMN凋亡延迟,PMN持续激活和释放毒性内容物与肺损伤有密切关系.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能调控干预急性肺损伤时PMN凋亡延迟.
作者:韩守信;陈复辉;周丹;吴晓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对妊娠晚期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VVC)分类并探讨其对围生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300例妊娠晚期妇女阴道分泌物进行真菌培养,筛查VVC患者,按临床特征评分分为轻度、重度VVC.随访至产后42 d,记录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感染情况.结果 妊娠晚期真菌感染率34%.重度VVC组在胎膜早破、胎盘胎膜粘连、早产、产时会阴延裂、产后切口裂开、新生儿感染方面明显增多,与非VV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产褥感染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重度VVC,对母婴造成不良影响,孕前、孕期应积极预防治疗.
作者:张桂欣;黄亚绢;顾京红;宋婧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心率震荡的变化.方法ISH患者85例,普通高血压患者80例,健康对照组58例,记录其24h动态心电图,计算窦性心率震荡初始值(TO)与震荡斜率值(TS),比较3组之间的差异.结果3组间心率震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SH组和普通高血压组TO和TS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ISH组TS较普通高血压组明显降低(P<0.05),而T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震荡明显减弱,且ISH患者较普通高血压患者更加明显.提示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对高血压的发生及预后有重要影响.
作者:潘宏伟;周胜华;刘启明;李旭平;周滔;苏华;杜优优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FMNL2在结直肠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①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75例石蜡组织标本(癌旁正常组织30例,腺瘤组织25例,结直肠癌组织75例,淋巴结转移癌45例)中的FMNL2的表达.②用Real time PCR法分析FMNL2 mRNA在32对新鲜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FMNL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百分比为80%与27%,Z=-2.937,P=0.003);在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表达高于原发癌组织(阳性表达百分比为87%与80%,Z=-2.085,P=0.037);在转移的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未发生转移的癌组织(阳性表达百分比为87%与70%,Z=-2.557,P=0.011).②FMNL2 mRNA的表达与浸润程度、分化程度无关,但在发生转移的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未发生转移的癌组织,是其2.05倍.结论FMNL2可能与结直肠癌的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朱曦龄;梁莉;丁彦青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国西南地区汉族人群血红素氧化酶(HOX)-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易感性及胸部CT表现的关系.方法 应用微卫星片段分析法,分析HOX-1基因型在180例COPD吸烟者和150例健康吸烟者中的分布频率;然后对180例COPD患者通过胸部CT检查进行分型;后分析HOX-1基因型和COPD患者的胸部CT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根据HOX-1基因启动子(GT)n重复片段大小,将HOX-1等位基因分为三种类型:S等位基因(≤25个GT重复片段)、M等位基因(26~31个GT重复片段)和L等位基因(≥32个GT重复片段);再根据是否含有L等位基因,将HOX-1基因分为两类基因型,Ⅰ类:包含有L等位基因(S/L,M/L,L/L);Ⅱ类:不包含有L等位基因(S/S,S/M,M/M).研究发现:HOX-1基因型中Ⅰ类基因型在COPD吸烟者中的分布显著高于健康吸烟者(29.4%VS 18.7%,P=0.023,OR=1.8,95%CI 1.1~3.1),但是,携带不同HOX-1基因型(Ⅰ类和Ⅱ类)的两组COPD患者,比较其胸部CT表现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OX-1基因遗传多态性在中国西南地区汉族人群中与COPD的易感性有关,而且,包含有HOX-1 Ⅰ类基因型的个体更易感COPD.但是,HOX-1基因多态性并不会影响COPD患者在胸部CT影像学上的表现分型.
作者:傅炜萍;赵芝焕;方利洲;刘凌;张剑青;戴路明;张亚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以慢病毒为载体靶向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6基因的短发夹状干扰RNA(shRNA)对宫颈癌Caski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靶向HPV16型E6的shRNA表达序列(干扰组)和无义表达(无义干扰组)克隆到慢病毒工作质粒中包装成病毒颗粒,感染宫颈癌Caski细胞.观察绿色荧光阳性细胞的比例以了解慢病毒对Caski细胞的感染效率;用RT-PCR法检测shRNA作用后3组Caski细胞HPV16型E6 mRNA含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E6蛋白表达的变化;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慢病毒对Caski细胞的佳每个细胞中的病毒颗粒数目(MOI)为2.5;与无义干扰组相比,干扰组细胞中HPV16E6的mRNA含量减少70%,蛋白表达水平降低63%,Caski细胞的侵袭能力显著下降.结论 慢病毒携带的shRNA能干扰宫颈癌Caski细胞中HPV16型E6的表达,并抑制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作者:白垚;郭建新;陈辉;郑秀惠;颜耀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水平,探讨MC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病例组选取EM患者45例,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定量检测EM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MCP-1的水平;对照组选取同期卵巢良性上皮肿瘤患者45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MCP-1的水平的差异.结果 ①EM早期组患者血清MCP-1水平[(231.6±44.9)ng/L]明显高于晚期组[(184.5±14.1)ng/L]及对照组[(159.1±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EM早期组患者腹腔液中MCP-1水平明显高于晚期组[(26.11±3.37)ng/L]及对照组[(9.32±5.2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EM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MC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患者血清及腹腔液MCP-1水平明显升高,提示血清MCP-1水平在EM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作用.
作者:郭小明;唐显赫;张学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16例使用体外膜肺(ECMO)装置代替体外循环并术后为体外膜肺辅助的临床经验,探讨体外膜肺临床应用的新方法.方法 利用体外膜肺建立体外循环施行心脏直视手术,术后利用同一套装置为体外膜肺辅助.全组患者均使用美顿力体外膜肺机,CB4649离心泵;15例应用541T膜肺,1例应用CARMEDA涂层膜肺.术前均采用股动、静脉切开置管、A-V转流方式.结果 术中及术后转为体外膜肺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本组患者体外膜肺脱机率93.75%,病死率18.75%,出院率81.25%.结论 体外膜肺是治疗重症心、肺衰竭的有效手段.对于预计术后需心肺辅助的患者,术中使用体外膜肺装置建立体外循环,术后转为体外膜肺支持,能够提供术中、术后无间断的心肺辅助,降低炎性反应及血液成分破坏,降低治疗费用.
作者:李岩;曾文;孙凌波;韩杰;许春雷;张海波;王坚刚;高峰;贾一新;孟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脑脊液细胞学及特殊染色方法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结脑)、化脓性脑膜炎(化脑)和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三种疾病共179例患者脑脊液细胞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进行脑脊液细胞学MGG染色、阿立新兰染色和墨汁染色的动态观察,70例结脑同时应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结核抗原的检测.结果 ①结脑特征性的细胞学表现为混合细胞反应.早期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达80%以上,随治疗逐渐下降,1~2个月后以淋巴样细胞反应为主.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脑脊液单核细胞内结核抗原,敏感性分别为82.9%和85.7%.②化脑急性期脑脊液中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抗生素治疗后迅速下降.③MGG染色、阿立新兰染色和涂片墨汁染色诊断隐脑的阳性率分别为83.3%、81.8%和76.5%.结论 脑脊液细胞学的动态观察联合应用特殊染色方法,可大大提高颅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对治疗及预后判断有指导意义.
作者:何俊瑛;崔会娟;孟兆华;黄庆生;何红彦;邹月丽;金便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8年收治的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21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胰腺囊性肿瘤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临床表现多为病程较长的上腹部肿物和胀痛.胰腺囊腺瘤16例,均经手术切除,胰腺癌5例,手术切除4例.肿瘤位于头颈部者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胰颈节段切除+胰空肠吻合2例,开腹探查肿瘤活检1例;位于胰体、尾者16例中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3例,胰体、尾切除及脾切除10例,胰体、尾切除+左上腹联合脏器切除3例.术后主要并发症胰瘘2例(9.5%),均治愈.结论 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无特征性临床表现,主要依据上腹部肿物及影像学检查发现.其手术切除率较高,预后较好,应采取积极的外科治疗,首选手术方式为包括部分胰腺组织的全肿瘤切除.
作者:周健国;蔡建强;赵东兵;毕新宇;赵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的早期临床特征、危险因素以及正确的诊断程序.方法 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5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发病情况、辅助检查以及易患因素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呼吸困难及气促、胸痛、咯血、晕厥等为急性肺栓塞典型的早期表现,而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三者同时出现占11.5%.检测D-二聚体>500μg/L者为100%,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占94.2%,心电图呈典型SⅠQⅢTⅢ(Ⅰ导联出现S波、Ⅲ导联出现Q波及T波)占13.6%,超声心动图显示肺动脉高压占82.5%,右心室扩大占38.5%.初诊确诊率为82.7%.下肢深静脉血栓、慢性心、肾疾病、恶性肿瘤以及围手术期患者均是肺栓塞的高危人群.结论 急性肺栓塞早期多数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排除其他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表现后,特别是对有晕厥史者,应及早床旁进行肺栓塞的相关检查,提高初诊确诊率,以防误诊和漏诊.
作者:苗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11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均为女性,年龄44~70岁,中位年龄55岁.首发症状均为腋窝肿物,左侧4例,右侧7例.合并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例.行改良根治术4例,保留乳房仅行腋窝淋巴清扫术3例,腋窝肿物切除术2例,锁骨上淋巴结活检2例.术后按乳腺癌治疗规范行放、化疗和内分泌治疗.随访8个月至9年6个月,死亡3例,5年生存率54.5%(6/11).结论 隐匿性乳腺癌应根据乳腺癌治疗规范进行综合治疗.手术可行改良根治术或根治性保乳术,对于乳腺无原发癌证据者可保留乳房仅行腋窝淋巴清扫术.
作者:韩学东;甄林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期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措施.方法 老年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36例,均行头部CT和/或MRI检查,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治疗分为手术切除加放、化疗组(外科联合治疗组)和放、化疗组.治疗后随访并对两组治疗方法的生存率进行log-rank检验.结果 头部CT显示病灶呈稍高密度或等密度,边界不清,周边可见水肿,增强后强化明显;MRI:T1像为低或等信号、T2像为稍高或等信号影,周围多有呈高信号的水肿带,增强扫描后病灶都有明显的均匀强化或边缘增强.病理学检查32例为B细胞淋巴瘤,4例为T细胞淋巴瘤;36例患者均无HIV感染,免疫功能正常.外科联合治疗组和放、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9、14个月,两组治疗方法对生存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期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应注意与胶质瘤、转移瘤、脑膜瘤等鉴别.对多病灶的老年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益处不大,建议通过及早MRI等检查并推广立体定向活检术来减少不必要的手术.
作者:江红;宋毅峰;张苏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筛选进展性缺血性卒中(SIP)的临床预测指标,建立判别模型早期预测SIP的发生.方法 收集连续住院缺血性脑卒中进展者110例及非进展者336例的31项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经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后进行逐步判别分析.结果16个相关因素单因素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颅内外大血管狭窄、梗死OCSP分型及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早期CT低密度影、入院48h内体温升高、血压骤降8个因素进入并构建了SIP的判别模型.回顾性和前瞻性检验显示判别模型的判别效果较好.结论 颅内外大血管狭窄、梗死OCSP分型及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早期CT低密度影、48h内体温升高、血压下降与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所建判别模型有助于早期预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作者:王大力;周玉兰;赵晓晶;王雅静;王素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以人食管癌Eca 109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白藜芦醇诱导人食管癌细胞株Eca 109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白藜芦醇作用于Eca 109细胞,在倒置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白藜芦醇对Eca 109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白藜芦醇对Eca 109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时间延长抑制作用增强,并诱导Eca109细胞凋亡,呈剂量-效应、时间-效应关系.结论 白藜芦醇能明显抑制Eca 109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并进一步诱导其凋亡.
作者:李永军;孙晓慧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3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121例正常对照者的AT1R基因A1166C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病例组AA、AC、CC基因型频率为87.6%、12.4%、0,等位基因频率为93.8%、6.2%;正常对照组AA、AC、CC基因型频率为87.6%、11.6%、0.8%,等位基因频率为93.6%、6.4%;病例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无关.
作者:郑晓明;刘俊双;李宏芬;刘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研究其与心率变异性及心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30例,根据2组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资料,计算震荡初始(TO)及震荡斜率(TS),比较2组之间的差别,并分析震荡初始、震荡斜率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24 h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分钟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ANN)、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DD)的相关性.结果 心力衰竭组震荡初始明显高于对照组,震荡斜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力衰竭组震荡初始与震荡斜率均与LVEF、INEDD、SDNN、SDANN、rMSDD明显相关,震荡初始与震荡斜率不相关.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期前收缩后的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减弱,心率震荡可能作为评价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猝死的指标.
作者:李勇胜;赵运梅;孔祥辉;李琳;高晓;朱丽;杨凡;沈耀兵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0月至2007年5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98例(腹腔镜组)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76例(开腹组)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作者:周晓梅;陈沛林;刘小乐;李雁;陈曼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静息心率(RHR)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15例EH患者进行RHR测定,以82例健康人作比较,分析RHR与EH及其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EH组RHR显著高于正常组[(78.9±9.1)次/min vs(69.5±10.9)5次/min,P<0.01)];不同分级的EH患者间RHR差异显著(F=21.280,P<0.01),且随着高血压分级的增加而增快(P<0.05,P<0.01);合并左心室肥厚(LVH)的EH患者RHR显著高于无左心室肥厚者[(83.9±9.1)次/min vs(75.9±8.9)次/min,P<0.01],相关分析显示LVH与RHR呈显著正相关(r=0.8097,P<0.01).结论RHR与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有一定关系,可作为评估EH病情的指标之一.
作者:王淑斐;许金成;赖建斌;刘喜林;梁庆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河北地区RhD阴性汉族献血者RHD基因外显子构成情况.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检测100例常规血清学RhD阴性样本D基因的10个外显子.结果100例RhD阴性样本中63例D基因外显子全部缺失,20例样本D基因外显子全部存在,17例样本中D基因外显子部分存在;21例Del型中有19例RHD基因外显子全部存在.结论 河北地区RhD阴性汉族献血者中D基因存在着全部缺失、无缺失和部分缺失这3种多态性.
作者:王晓珠;周华友;吴绪华;兰炯采;刘丹;齐村生;曾凤芹;马艳华;杨少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病历摘要患者男,56岁.肺癌脑转移,既往有高血压史,无变态反应史.腰部疼痛难忍,在剧烈咳嗽时疼痛加重,MIR示腰椎转移.为减轻水肿及压迫症状,给予20%甘露醇125 ml加压静脉滴注,当输入50ml时加地塞米松5 mg入莫氏滴壶,入壶1min左右时,诉头皮麻木,口唇紫绀、面色潮红,立即停止静脉滴注,测血压为140/90 mm.Hg(1mm Hg=0.133 kPa),心率100次/min,生命体征平稳.5min后自觉症状减轻,头皮麻木好转,口唇、面色恢复正常.随即减慢速度静脉滴注,无任何不适.
作者:冀小妍;张秀坤;习艳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原始三叉动脉(persistent trigeminal artery,PTA)是脑血管发育过程中原始的颈动脉-基底动脉暂时吻合的血管之一,随着脑血管发育成熟而闭塞消失,极少数VIA未闭造成罕见的脑血管变异.
作者:陈通;牟凤群;朱军;夏鹤春;张鸿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脾破裂约85%以上由外伤引起,开放性损伤约占6%[1],闭合性损伤约占25%.约85%有脾包膜及脾实质损伤,占腹部损伤的20%~40%.脾切除术后高病死率及感染率及免疫功能减退等要求外科医生用各种手术方法保留脾脏[2].
作者:康金科;高春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腹腔感染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重症腹腔感染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临床病死率很高(5%~50%)[1],有效治疗的时间窗口有限.采用抗生素联合血必净注射液进行治疗,可缩短治疗时间、增强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现报告如下.
作者:贺瑞新;薛新宏;王瑞刚;邱方;程爱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传统的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为仅行单纯椎板减压术,但广泛的椎板减压、小关节突的切除影响腰椎的稳定性.近十几年来,随着脊柱内固定器材的不断改进,在下腰椎的应用越来越多.
作者:魏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近年来,综合治疗使癌症患者生存期延长,但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病率明显升高成为癌症患者第二大常见死亡原因.现代研究表明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血液高凝、高粘、高聚状态.自2002年7月至2007年5月我们观察了165例肺癌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芳初;刘春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被广泛应用于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且临床疗效已充分肯定,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的报道相对较少.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我们探讨了≥70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择期行PCI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骆琼;潘云红;韩红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上腔静脉梗阻(superior vena cava obstruction,SVCO)是对肺癌患者危害较大且较常见的合并症.常用的放疗及化疗效果较差,外科搭桥手术的创伤及风险较大[1].
作者:宋永彬;柳立军;王志康;段国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老年重型肝炎患者病情重,合并症及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采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人工肝(MARS)治疗老年重型肝炎1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娜;杨小兰;程小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低血糖症可因多种病因引起,症状表现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有时以脑部功能障碍为主而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现将我们近10年来遇到的低血糖症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的3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误诊原因.
作者:路文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