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所诱导的短暂心肌缺血中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12例行射频消融术的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组),分别测定术前和术后3、6h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浓度,并与9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正常患者(对照组)术前和术后3、6h的上述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射频消融组患者的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术后3 h[ (80.62±7.53) U/ml]、6 h[ (76.37 ±9.21) U/ml]较术前[(45.42 ±7.00) U/ml]升高(P均<0.05),而对照组患者的缺血修饰白蛋白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术前及术后3、6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缺血修饰白蛋白可在心肌发生缺血缺氧损伤的射频消融术后迅速升高,并早于心肌肌钙蛋白T.缺血修饰白蛋白是早期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生化指标.
作者:崔波;白玉洁;于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引起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1年6月诊治的476例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用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1.4% (102/476);单因素分析影响医院感染的有18个因素:即从事体力劳动(OR =4.119,95% CI:2.631 ~6.325);年龄(OR=3.014,95% CI:1.163 ~7.136);肝硬化病史(OR=1.761,95% CI:1.439~2.130);住院时间(OR=17.354,95% CI:2.539 ~l01.304);实施侵入性诊治措施(OR=5.379,95%CI:2.354 ~ 17.594);蛋白质摄入(OR=3.201,95% CI:1.539 ~4.528);饮酒史(OR=3.158,95%CI:2.274~7.153);并发症(OR=8.367,95%CI:2.023 ~11.736);血清白蛋白(OR =4.613,95%CI:2.157 ~9.936);HBV DNA定量(OR=3.628,95%CI:2.245~7.129);白细胞(OR=3.758,95%CI:2.276 ~7.018);胆碱酯酶(OR=3.148,95%CI:2.202~6.038);胆固醇( OR =3.210,95% CI:2.102 ~5.107);总胆红素(OR=2.748,95%CI:1.283 ~3.153);抗病毒药物( OR=0.257,95% CI:0.145 ~0.382);预防性应用抗生素(OR=3.147,95% CI:2.236~7.182);凝血酶原活动度(OR =2.798,95%CI:1.293~4.182);肝硬化Child分级(OR =4.164,95%CI:2.236 ~6.761).结论 引起失代偿期肝硬化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史、饮酒史、白细胞低;胆碱酯酶低、出现并发症、低蛋白血症、高HBV DNA含量、Child分级、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影响肝硬化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应用抗病毒药物是有效预防肝炎肝硬化发生医院感染的保护因素.
作者:孙兰芳;陈家焱;曹小萌;张国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小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2)外显子2第54位密码子的基因多态性与不同民族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收集入选人群的空腹外周血标本,全血用于提取DNA,血清用于检测血脂.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RFLP)等技术,分别对病例组(汉族冠心病组60例,蒙古族冠心病组60例)和对照组(汉族对照组51例,蒙古族对照组51例)54A/T FABP2 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 (1)汉族冠心病组人群54T等位基因频率为0.542,54A等位基因频率为0.458;蒙古族冠心病人群54T等位基因频率为0.708,54A等位基因频率为0.292;汉族对照组人群54T等位基因频率为0.284,54A等位基因频率为0.716;蒙古族对照组人群54T等位基因频率为0.353,54A等位基因频率为0.647;与对照组相比:汉族及蒙古族冠心病组人群突变型54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值分别为:x2=14.967,P<0.05;x2=28.083,P<0.05);蒙古族冠心病人群突变型54T等位基因频率较汉族冠心病人群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11,P<0.05).(2)与FABP2 Thr54(-)者相比,冠心病组FABP2Thr54(+)者的空腹血浆TG[汉族冠心病:Thr54(-)人群为(1.89 ±0.57) mmol/L,Thr54(+)人群为(3.92±1.63) mmol/L,P=0.001;蒙古族冠心病组:Thr54 (-)人群为(2.23 ±0.13) mmol/L,Thr54(+)人群为(4.03±1.14)mmol/L,P=0.03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汉族冠心病:Thr54(-)人群为(3.09±0.92) mmol/L,Thr54(+)人群为(4.05±1.14) mmol/L,P=0.025;蒙古族冠心病组:Thr54(-)人群为(4.26±0.08) mmol/L,Thr54(+)人群为(5.10 ±0.56)mmol/L,P=0.045]水平升高.结论 (1)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市区蒙古族及汉族人群中存在FABP2外显子2第54位密码子的基因多态性.(2)FABP2基因多态性是冠心病患者脂质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可能与冠心病发病风险有关,携带FABP2 Thr基因的蒙古族个体冠心病发病风险增高.
作者:邹艳慧;高学文;王萍;云雅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胸部护板在以多发肋骨骨折、胸骨骨折为主的胸部创伤早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6例肋骨骨折和(或)胸骨骨折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对照组,16例)、胸部护板治疗组(观察组,30例),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及血气分析指标、肺部并发症、住院时间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指数评分(VAS)[(4.45±2.23)、(8.15±2.02)分,t =2.921,P<0.01],血气分析PaO2[ (88.16 ±9.12)mm Hg与(77.22±6.24) mm Hg,t =2.413,P <0.05]、PaCO2[ (40.91±3.40) mm Hg与(46.06±5.40) mm Hg,t=2.335,P<0.05]、肺部并发症[17%(5/30)、44%(7/16),x2=23.478,P<0.05]、住院时间[(7.26 ±4.17)d与(14.26 ±3.53)d,=2.430,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部护板在胸部创伤早期治疗中能减少患者痛苦,明显改善病情,且简单易行,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宋斌;施永周;李晨;张梁宇;廖金平;陈明志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CVR).方法 选择114例OSAHS患者和43名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114例OSAHS患者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夜间低血氧饱和度(LSaO2)分为轻、中、重度组.对所有受试者均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和CO2分压检测仪,通过吸入自身CO2气体诱导高碳酸血症、过度换气诱导低碳酸血症的方法来测定脑血管储备功能.结果 中、重度OSAHS患者低碳酸血症时CVR分别为(1.80±1.34)、(1.43±1.05) %/mm Hg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2.93±0.93)%/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轻度OSAHS患者CVR为(2.53±1.83)%/mm Hg,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碳酸血症时中、重度OSAHS患者CVR分别为(1.83±1.32)、(1.08±1.00) %/mm Hg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3.32±1.53) %/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HI与低、高碳酸血症脑血管储备之间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65、-0.721;P均<0.05).结论 吸入CO2方法可用于CVR功能的评价.CVR与AHI相关.中、重度OSAHS患者由于缺氧严重,CVR能力降低使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
作者:肖淑萍;马英文;朱海英;孙红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从妊娠结局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的安全性及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36例孕龄为28 ~ 33+6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实验组),并将399例孕龄在34周以上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对照组.主要分析指标包括:发病孕龄、终止妊娠孕龄、孕龄延长时间、终止妊娠的方式、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围产儿病死率和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实验组保守治疗时间为(13.5±1.2)d,对照组为(9.6±1.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760,P <0.001).剖宫产率实验组为70.8% (167/236);对照组71.2% (284/399),两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2,P=0.911).两组胎死宫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与2.8%,x2=0.026,P=0.871),但新生儿中重度窒息率(25.8%与10.8%,x2=20.792,P<0.001)及围产儿病死率(22.0%与6.9%,x2=27.782,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重度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在保证母亲安全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保守期待疗法,既可以避免或减少孕产妇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又能适当延长孕龄,降低围产儿患病率和病死率,终止妊娠的方式以剖宫产为宜.
作者:杨华光;李艳红;李怡;尹国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的检查时机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232例ACS住院患者,于病情稳定后及出院后3个月随访时行OGTT,并注意患者心电图和症状变化.结果 病情稳定后于出院前OGTT检查发现血糖正常占40.95%(95/232)、糖尿病25.00%( 58/232)、糖耐量减低34.05% (79/232)、空腹血糖受损2.59%(6/232),与出院后3个月[血糖正常占39.91%( 89/215),糖尿病22.33%( 48/215),糖耐量减低33.95%(73/215),空腹血糖受损2.33%(5/21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51、0.441、0.001、0.032,P均>0.05),心电图ST段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0.12±0.08)mV与(-0.15±0.12)mV,t=0.23,P=0.85).OGTT检查时不良反应少.结论 ACS患者为糖代谢异常的高危人群,病情稳定后行OGTT是安全的,对于ACS患者都应常规行OGTT,及早发现糖代谢异常患者,并进行相应干预及治疗.
作者:杨英峰;杨文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连续视频脑电监测对急性脑梗死并发癫痫样放电和临床发作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脑梗死部位与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 对259例重症急性幕上脑梗死患者进行连续视频脑电监测,记录脑电图显示癫痫样放电和临床发作的类型、时间,详细记录患者头颅CT和(或)MRI显示的脑梗死部位,记录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既往史及NIHSS评分.结果 259例中227例(88%,227/259)脑电图监测异常,一侧半球慢波化94例,局灶改变99例,慢波伴有痫样放电34例.早期癫痫发作12例,其中3例脑梗死以癫痫发作起病,9例为脑梗死后1周内发病.12例患者中,10例为强直-阵挛发作,2例为局灶性发作.12例临床发作患者中有9例监测到癫痫样放电脑电波.25例患者监测到痫样放电而无临床发作.脑梗死部位与癫痫样放电之间的关系显示,分水岭梗死组较皮层和(或)皮层下同时部分受累组、皮层和(或)皮层下同时完全受累组癫痫发病率明显增高(29.0%、13.4%、9.0%,P值分别为:0.03、0.01).结论 连续脑电监测能够早期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癫痫和癫痫样放电,为预防性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张雅静;曹亦宾;吕宪民;王海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6年49例低位直肠癌经肛门行局部切除术患者(局部切除术组)的临床资料,其中T1期37例,T2期12例;以45例行根治术的Ⅰ期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根治术组),其中T1期11例,T2期34例.将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5年复发率、5年生存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局部切除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 (2/49),根治术组为15.6% (7/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9,P<0.05).局部切除术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97.9%,根治术组患者为9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39,P>0.05).局部切除术组中T2期患者术后复发率为33.3% (4/12),高于根治术组T2期患者术后复发率(5.9%,2/3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9,P<0.05);低分化癌患者术后均转移复发.结论 对于T1期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是合理选择,而T2期直肠癌及低分化肿瘤不宜单纯采用局部切除术.
作者:石洋;庞野;张锡朋;李大祥;李玉玮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大骨瓣开颅个体化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采用大骨瓣开颅个体化减压术治疗98例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的效果.结果 伤后6个月GOS评估法判定其疗效:良好(5分)27例,中残(4分)23例,重残(3分)28例,植物生存(2分)6例,死亡(1分)14例;预后较好(良好和中残)者占51%,预后较差或差(重残、植物生存和死亡)者占49%.结论 大骨瓣开颅个体化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有较好疗效,能有效降低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金钟;李亚松;黄雪珠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颅骨缺损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先天性的,比较少见;另一类是获得性和医源性的,占大多数[1].临床上常见的情况有外伤性颅骨粉碎性骨折、脑挫裂伤、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各类疾病造成颅高压行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各种累及颅骨的肿瘤和肿瘤样病变如嗜酸性肉芽肿等切除术后.颅骨缺损后,常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头晕、头痛、眩晕、易疲乏、易怒、恐惧、自制力差、记忆力减退、精神抑郁和自卑等,或因大气压直接通过缺损区作用在脑组织上,长时间势必导致局部脑萎缩,加重脑废损症状,同时,患侧脑室也逐渐向缺损区扩张膨出或变形,而且小儿颅骨缺损可以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2].然而颅骨缺损修补术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1)其不仅可恢复颅骨的正常外形和颅骨的生理密闭性,而且可以保护脑组织,避免其受直接外伤;(2)可以防止因颅脑缺损导致的低颅压;(3)一定程度上改善和恢复大脑的功能;(4)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作者:向言召;闵怀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以肺小动脉收缩、血管壁重塑和原位血栓病灶形成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1].病程中PAH进行性加重,预后较差.其与进行性右性心力衰竭、过早死亡有关[2].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乏力、气促、晕厥、咯血等[3].PAH是一种极度恶性的疾病,其致残率与致死率都非常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近十余年来人们对PAH发病机制的研究报道较多,其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PAH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玉珍;陆晓晔;陈怡;朱长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为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生殖医学研究表明:当一对夫妇反复性妊娠丢失,经检查非遗传、内分泌、解剖、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时,常统称为不明原因反复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其已成为困扰孕龄妇女和生殖医学工作者的一大难题.近年来,随着生殖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母-胎界面存在免疫耐受,这一耐受过程的实现是妊娠正常进行的必备条件,反之,则会导致妊娠失败、URSA的发生.现将母胎免疫耐受机制与URSA的免疫相关因素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宁;姜凤良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体内凝血系统的变化.方法 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将患者分为以下两组:正常白蛋白尿(N-UAlb)组32例(UACR<30 mg/g)和微量白蛋白尿(M-UAlb)组30例(UACR 30 ~ 300 mg/g),并与30名正常对照(NC)组比较.用法国STAGO公司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AT-Ⅲ)、蛋白C(PC)、蛋白S (PS),用ELISA法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 M-UAlb组的FIB、GMP-140和vWF均高于N-UAlb组和NC组[(4.20±1.53)、(3.21 ±0.89)、(2.75±0.53)g/L,(30.03 ±7.77)、(18.22±5.08)、(14.26±2.29) μg/L,( 315.53±47.24)%、(191.88±57.25)%、(138.12±61.27)%,F值分别为5.42、10.42、30.44,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浆FIB、vWF、GMP140与UACR呈正相关(r=0.313,P<0.05;r=0.620,P<0.01;r =0.680,P<0.01),PC与UACR呈负相关(r=-0.255,P<0.05).结论 DN患者存在高凝状态,与FIB水平升高、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小板活化有关,而这些改变在正常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中已出现,因此临床工作中不仅要加强对DN患者的抗凝治疗,而且应在糖尿病患者未出现白蛋白尿时进行抗凝治疗.
作者:谢燕;唐巧云;郑海建;张威;王进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不同.方法 将85例研究对象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20例;无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组:21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44例.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浓度并比较组间差异,检测结果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使用SPSS 13.0软件).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为(102.15±32.48) μg/L,无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组为(148.62±80.99) μg/L,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为(206.28±92.99) μg/L,无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浓度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组与合并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浓度在2型糖尿病及合并高血压患者中明显升高,这可能与凝血和纤溶系统失衡有关,在2型糖尿病及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监测血浆D-二聚体浓度可能对于预防血栓性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崔璐;李睿;高秀兰;陈有霞;陈贵言;陈超;王新军;夏书泽;魏锋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与同型半胱氨酸及血糖波动的相关性,为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测定15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空腹C肽、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Alb),行动态血糖监测后测定血糖波动系数.根据UAlb将患者分为高UAlb组81例和正常UAlb组73例,进行组间比较,并将UAlb与各种因素间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高UAlb组与正常UAlb组比较,糖尿病病程[(9.68 ±7.31)年与(5.44±3.65)年,t=3.427]、HbA1c[ (9.61 ±2.44)%与(8.69±2.35)%,t=2.162]、血糖波动系数(3.06±0.85与2.58±0.91,t=2.43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6±0.83) mmol/L与(3.01 ±0.84)mmol/L,=2.596]、尿微量白蛋白[(129.64±118.50) mg/24 h与(18.14±3.54) mg/24 h,t=6.421]、血尿酸[(335.02±90.39) mmol/L与(287.00±92.03) mmol/L,t =2.541]及同型半胱氨酸[(15.55 ±4.53)mmol/L与(13.12±4.44) mmol/L,t=2.6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糖尿病病程、LDL-C、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及血糖波动系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3、0.270、0.220、0.252、0.236;P值分别为0.000、0.008、0.033、0.014、0.02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UAlb与糖尿病病程、Hcy、血糖波动系数相关(β=0.344,P=0.000;β=0.244,P =0.011;β =0.229,P=0.012).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糖波动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子,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减少患者血糖波动可作为预防2型糖尿病肾病的新途径.
作者:王奕;高清歌;孟祥英;赵倩;肖倩;周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普瑞巴林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 50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选用普瑞巴林150 mg/d,无效时加量至300 mg/d;对照组选用卡马西平200 mg/d,无效时加量至600 mg/d.疗程8周,评价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 服药1周时疗效评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U=2.028,P=0.046),服药8周时疗效评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U=3.54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服药1周时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5.13±1.76)、(6.74±1.52)分,P<0.05)];服药8周时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1.13±0.45)、(3.27±1.04),P<0.05].治疗组有5例(20%,5/25)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0例(40%,10/25)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普瑞巴林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赵辉;王翀;朱琳;张馨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20例(UAER< 20 μg/min)、微量白蛋白尿组20例(20~200 μg/min)、大量白蛋白尿组20例(UAER> 200 μg/min).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hs-CRP、TNF-α、IL-6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清hs-CRP浓度为(1.21±0.87) mg/L,TNF-α为(1.27±0.93) ng/L,IL-6为(4.31±1.72) ng/L;正常白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为(2.31±1.07) mg/L,TNF-α为(1.95±1.34)ng/L,IL-6为(5.79±1.68) ng/L;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为(3.47±1.25) mg/L,TNF-α为(2.86±1.26) ng/L,IL-6为(7.13±1.57) ng/L;大量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为(4.83±1.47) mg/L,TNF-α为(4.03 ± 1.43) ng/L,IL-6为(9.14±2.43) n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的hs-CRP、TNF-α、IL-6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微量白蛋白尿组的hs-CRP、TNF-α、IL-6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大量蛋白尿组的hs-CRP、TNF-α、IL-6浓度明显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均<0.01).糖尿病肾病患者hs-CRP、TNF-α、IL-6浓度与尿微量白蛋白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血清hs-CRP、TNF-a、IL-6浓度的升高,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也随之增高(rs值分别为0.67、0.64、0.75,P均<0.01).结论 hs-CRP、TNF-α、IL-6炎性因子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王卫民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