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4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纳入观察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脊柱后突Cobb's角、椎体压缩率,椎管狭窄率,Frankel分级,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差异.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125.9±58.3) min,术中平均透视时间(14.0±3.8)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08.7±62.3) ml.平均随访(19.1±3.6)个月,48例患者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伤口感染、红肿及不愈合情况,2例骨水泥椎管渗漏,未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治疗后患者Cobb's角发生显著改变(F=168.51,P<0.05),术后1个月(2.8±0.8)°和术后6个月(4.3±1.1)°均显著低于术前(24.1±6.8)°,P<0.05;椎体压缩率发生显著改变(F=95.16,P<0.05),术后1个月(10.1±3.7)%和术后6个月(14.5±3.9)%的椎体压缩率均显著低于术前(40.2±8.8)%,F值分别为74.62、62.68,P<0.05.椎管狭窄率发生显著改变(F=254.85,P<0.05),术后1个月(7.2±2.4)%和术后6个月(10.3±3.6)%的椎管狭窄率均显著低于术前(43.2±5.4)%,F值分别为48.83、36.26,P<0.05.VAS评分发生显著改变(F=56.84,P<0.05),术后1个月(3.5±1.7)分和术后6个月(2.6±1.5)分均显著低于术前(6.8±2.8)分,F值分别为10.88、9.59,P<0.05.配对秩和检验结果显示,患者术后Frankel分级显著改善(Z=5.64,P<0.05).结论 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椎柱骨折效果较好.
作者:李怀玮;阿海;朱斌;韩翔;关炳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香砂平胃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口服,0.2 g,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香砂平胃颗粒口服,10 g,2次/d.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4.36、27.62、33.87,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54/6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4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动素(MOT)和促胃激素(GAS)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MOT和GA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OT:(355.2±78.1) ng/L与(288.7±82.4) ng/L;GAS:(96.5±17.6) ng/L与(88.4±16.0) ng/L,t值分别为4.54、2.6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长抑素(SS)水平均显著下降,观察组S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41.1±11.1) ng/L与(48.9±12.9) ng/L,t=3.55,P<0.05.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香砂平胃颗粒可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肠激素水平.
作者:于惠玲;鲁素彩;常颖;尹玲;张玉梅;王雅清;张京;王小叶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年轻(年龄≤40岁)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收治的110例年龄≤40岁的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110例年龄>40岁的中老年子宫内膜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并进一步对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异常阴道出血74.5%(82/110)及阴道排液22.7%(25/110)和不孕38.2%(42/110)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0、12.23、16.53,P均<0.05).而产次及合并高血压2.7%(3/110)和糖尿病1.8%(2/11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5.69、 χ2=23.61和8.26,P均<0.05).两组间组织学分类均以子宫内膜样腺癌为主,病理类型均以腺癌为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5和1.56,P均>0.05);两组间组织学分级、PR阳性、肌层受累和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39、4.29、4.89、3.86,P均<0.05).影响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PR阳性和肌层受累是影响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与中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在临床特征、病理特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应不断加强年轻妇女的普查和防治,提高个体化治疗及防控体系.
作者:倪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分析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效果和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128例乳腺癌保乳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随访率95.3%(122/128),平均随访时间54个月.5年生存率92.6%,5年无病存活率87.7%,局部复发率1.6%.结论 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安全有效,合理的手术适应证、无瘤切缘及规范的综合治疗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何建苗;翁剑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入院高血糖水平与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基于病历记录系统(EMR)回顾性采集肺炎患者信息,完成必要的数据准备和整理.根据临床结局进行分组,比较组间人口学特征和临床指标,筛选潜在影响临床结局的变量;然后以随机血糖水平值8.6 mmol/L为切断点对患者进行分组,以临床结局为结局变量,随机血糖水平为分组变量,采用倾向值评分分析方法以比例为1:1邻近匹配法生成配对样本评估血糖水平对病死率的影响;以住院时间为时间变量,采用生存分析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COX比例模型分析.结果 终共有568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住院期间出现死亡例数为197例(死亡组);校正人口学特征、既往病史和血液检测指标后,发现白细胞、C反应蛋白、入院随机血糖与甘油三酯水平可能是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P<0.05);倾向值评分分析方法提示不同血糖水平组间患者病死率未表现有统计学差异;生存分析结果提示高血糖组患者病死率高于正常血糖组患者HR=1.68,95%CI(1.22,2.31).结论 入院随机高血糖是高龄肺炎患者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对于筛选和识别高危患者可能有一定意义.
作者:徐小敏;陆邦超;王昕怡;张芳;舒磊;王晓霞;肖甜甜;陈祥菲;殷晶晶;李明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入院即刻血糖与伴有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急诊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51例伴有多器官功能不全的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不良事件分为实验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进行倾向得分匹配减小混杂因素的影响后,比较两组患者入院血糖的差异;并根据ROC曲线判断入院即刻血糖对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实验组入院即刻血糖值高于对照组入院即刻血糖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9,P<0.01).血糖对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8(P<0.01),同时以血糖8.025 mmol/L为临界值时,预测真实性好.此时灵敏度为0.765,特异性为0.765.结论 对于伴有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急诊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即刻血糖是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且当血糖高于8.025 mmol/L时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高.
作者:赖一炜;马红蕊;李晓萌;汤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超敏肌钙蛋白I(hs-TnI)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96例AMI患者为研究组,60例非AMI的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采集研究对象血液检测血清Hcy、hs-CRP和hs-TnI的含量,绘制ROC曲线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指标单独和联合检测在AMI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研究组Hcy、hs-CRP和 hs-Tn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8、8.66和34.36,P均<0.05);Hcy、hs-CRP和 hs-TnI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2 (95%CI为0.729~0.874),0.71(95%CI为0.629~0.792),0.929 (95%CI为0.891~0.967),三者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为0.971 (95%CI为0.950~0.992).Hcy在AMI诊断中的敏感79%,特异性72%,hs-CRP的敏感性57%,特异性70%,hsTnI的敏感性87%,特异性90%,三者联合检测敏感性96%,特异性88%.结论 Hcy、hs-CRP和hs-TnI联合检测具有较好的互补作用,对AMI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作者:高淑娟;柯春锦;姚艳敏;江文艳;曹翠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同期入组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空白组.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方案治疗,吉西他滨1000 mg/m2,第1、8天静脉滴注,卡培他滨2500 mg/m2,第1~14天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注射用曲妥珠单抗治疗,首次4 mg/kg,以后2 mg/kg,1次/周.3周为1个周期,治疗4个周期.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癌胚抗原(CEA)、癌相关糖蛋白抗原(CA153)、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 (1)观察组的临床获益率为89.47%(34/38),对照组为63.15%(2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08,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65.79%,对照组为3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8,P<0.05).观察组2年生存率为42.11%,对照组为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7,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分别为(51.5±5.2)%和(52.7±4.4)%、(24.1±5.6)%和(26.7±5.0)%、(0.81±0.10)和(0.86±0.13),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5.734、4.824、6.056、5.428、3.602、3.643,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健康空白组(F=14.484、9.371、8.213,P均<0.01).(3)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CEA、CA153、TPS分别为(5.05±2.03) μg/L和(7.25±2.70) μg/L、(36.04±12.05)IU/ml和(55.42±18.23)IU/ml、(262.43±53.38)IU/ml和(355.21±47.80)IU/m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8.743、3.805、7.929、5.271、9.512、6.389,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3.353、3.665、3.442,P<0.05).(4)观察组疼痛、发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21%、28.95%,明显高于对照组(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83、12.862, P均<0.01).结论 曲妥珠单抗能够协同降低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改善化疗近期疗效,延长生存周期;且未增加免疫功能损伤,但增加疼痛、发热发生率,应及时进行针对性处理,提高化疗依从性.
作者:黄玉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粪便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M2-PK)在大肠腺瘤检测中的价值,了解其是否可作为大肠腺瘤检测的初筛工具.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5例大肠腺瘤、25名对照者的粪便肿瘤型M2-PK值,同时在大肠腺瘤组中行外周血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CA)19-9和CA24-2水平检测及粪便隐血试验检查.结果 大肠腺瘤组粪便肿瘤型M2-PK检测值(6.033±4.123)较对照组(2.782±1.464)U/ml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9,P=0.000).腺瘤直径≥2 cm组检测值高(8.775±6.548)U/ml,t=9.635,P=0.034,腺瘤直径越大,粪便肿瘤型M2-PK阳性率越高(85.7%与41.7%、29.6%,χ2=11.977,P=0.003).大肠腺瘤组粪便肿瘤型M2-PK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外周血CEA、CA19-9和CA24-2以及粪便隐血试验(46.2%与6.2%、1.5%、1.5%、27.7%,χ2=76.607,P=0.000).结论 粪便肿瘤型M2-PK对大肠腺瘤诊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煜;蒋元烨;冯明丽;王瑾萍;金磊;曹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解剖锁定钢板结合锚钉内固定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Ⅱ锁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及其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NeerⅡ锁骨远端骨折的患者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应用解剖锁定钢板结合锚钉治疗,对照组予以锁骨钩钢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肩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7.50%(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7,P<0.01).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观察组(53.36±4.69) min,(69.65±7.17) ml,(7.39±1.64)d;对照组(54.19±5.13) min,(70.38±8.29) ml,(7.42±1.97)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23.65±2.19)周较对照组(26.98±3.46)周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观察组(86.02±5.19)分;对照组(68.46±6.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现2例肩峰周围疼痛,其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对照组出现肩峰周围疼痛7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2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10/40).结论 解剖锁定钢板结合锚钉内固定治疗NeerⅡ锁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显著,具有骨折愈合快,肩关节功能恢复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势.
作者:孙平;高田田;章伟;付士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群腰臀比(WHR)对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符合入选标准的5 099名参加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健康体检员工(年龄≥40岁、既往无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者)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并行血液生化及颈动脉超声检查.依据WHR按4分位法将观察对象分为4组,比较4组间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对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随着WHR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第一、二、三、四分位组的检出率分别为20.7%(571/2 753)21.9%(604/2 753)、27.5%(758/2 753)和29.8%(820/2 7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多因素分析,校正其他因素后,与第一分位组比较,第二、三、四分位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均有增加,OR值分别为1.23(95%CI:1.10~1.54)、1.65(95%CI为1.52~2.13)、1.67(95%CI为1.54~2.17).结论 中老年人群WHR增大可能增加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风险.
作者:张丽;吴成忠;高永生;陈磊;刘丽英;王月辉;黄玮;孙俊新;张宝霞;刘秀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保守治疗与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原因及探讨手术适应证.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5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保守治疗30例(保守组),应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手术治疗25例(手术组).在治疗后1周、1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缓解情况.观察两组患者药物的副作用及手术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组与保守组在治疗后1周VAS评分(3.2±0.5)分,(5.2±0.7))分、1个月(2.8±0.3),(5.8±0.4)分时疼痛程度较治疗前(8.0±0.9)分,(7.6±0.8)分均有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手术组较保守组缓解程度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患者使用药物治疗无明显不适.手术组患者手术顺利,未出现神经及脊髓损伤、血管损伤、局部血肿、穿刺针断裂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短期内缓解疼痛较保守治疗更有效,对于无明显手术禁忌的患者建议选用手术治疗.
作者:张学伟;李士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生理性起搏经历了房室顺序起搏、变时性起搏、心室再同步化治疗三个阶段.如何使起搏治疗更接近生理性从而大限度满足患者生理需求是临床医师不懈的追求.随着对心脏功能的进一步了解以及起搏器制造工艺的进步,起搏功能必定越来越生理化.同时起搏器将具备更精密的程控功能和更高的自动化程度,模拟医师的思路随机应变,起搏参数可植入后自动优化,使起搏器运行在有效节能的状态,由心脏节律管理者上升为心脏疾病管理者,其独特的疗效将使生理性起搏功能日趋完美.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起搏器起搏模式、起搏部位、起搏间期的选择等提供依据.
作者:王雄关;宋昱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