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157
  • 国内刊号:12-1383
  • 影响因子:0.84
  • 创刊:1981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天津
  • 语言:中文
  • 邮发:6-53
  • 全年订价:17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4年6期文献
  • 维生素D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保护作用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类固醇激素,其除从传统意义上调节钙、磷平衡及骨代谢外,还具有广泛的骨外生物学作用,如参与机体能量代谢和糖、脂代谢.维生素D缺乏可能引起代谢综合征,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中的表现形式.有证据显示,维生素D可通过介导胆汁酸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以及改善肝纤维化这3条途径发挥对NAFLD的保护作用.

    作者:胡雅琴;包玉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檗碱改善代谢性疾病的肠道相关机制

    小檗碱是中药黄连的主要成分,临床上常用作抗菌药物,近年来研究发现其有显著的降血糖、改善代谢性疾病相关症状的作用,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显示,小檗碱可通过影响肠道功能发挥作用,其可能机制包括调控肠道激素分泌、调整肠道菌群结构、改善肠道能量代谢、减轻低水平慢性炎性反应、保护肠道屏障功能等.通过探讨小檗碱改善代谢作用的肠道相关机制,可为小檗碱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并为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开拓新思路.

    作者:姚霜霜;张翼飞;张志国;王卫庆;宁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减重手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疾病,PCOS容易合并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但其代谢紊乱的危害容易被忽视.减重手术可以有效降低体重,恢复下丘脑-垂体轴正常功能,降低心血管风险、提高妊娠几率,预防或逆转代谢综合征.故减重手术可推荐作为PCOS女性尤其是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曹琳;杨昱;刘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与糖尿病肾病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是一种具有锌指结构的转录因子,能被多种刺激因素诱导,并能调控下游多种基因的表达,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和凋亡.研究发现,高血糖可引起肾脏Egr-1表达增加,促进系膜细胞增殖、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细胞外基质积聚、转化生长因子-β过表达和肾纤维化,表明Egr-1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王丹;关美萍;薛耀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脂质异位沉积与慢性肾脏疾病

    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常伴有脂代谢紊乱,其中脂质异位沉积被证明与CKD患者疾病进展密切相关.近年研究发现,CKD中异位脂质的形成可能由尿毒症毒素累积等因素引起,并且固有脂肪组织的异常是CKD脂质重分布的核心环节.沉积的脂质通过加重肾脏功能损害,介导胰岛素抵抗,促进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从而严重影响CKD患者预后.相关研究为理解CKD状态下的脂代谢紊乱拓宽了视野,有助于发现脂质异位沉积的治疗靶点.

    作者:吕福平;黄才博;薛耀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GLP-1受体激动剂对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作为一种新型的降糖药物,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受体激动剂可有效降低血糖、减轻体重.此外,该药可能还具有改善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调节水、盐排泄、降低血压等作用.并且,这一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其抗炎、抗氧化应激、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实现的.但是,该药物不适用于严重肾脏病变的患者,因此,它是否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目前尚无定论.

    作者:李春睿;王静;陈峰;刘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肌肉生长抑制素前肽基因干预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肌肉生长抑制素前肽(MPRO)基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脂代谢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60只雄性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NC组),高脂饮食组(HF组),高脂饮食+绿色荧光蛋白组(HF+ GFP组)及高脂饮食+MPRO组(HF+ MPRO组).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模型,以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为载体介导MPRO基因或对照基因GFP在小鼠体内表达,观察并检测小鼠体重、皮下及内脏脂肪、血及肝脏甘油三酯水平的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肝脏AMP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PT-1)的表达情况.结果 HF组体重、皮下及内脏脂肪、血及肝脏甘油三酯水平较NC组显著升高(t=9.033 ~ 35.459,P均<0.05),HF+ MPRO组体重、皮下及内脏脂肪、血及肝脏甘油三酯水平较HF组显著降低(t=5.233~21.500,P均<0.05).Western印迹法显示HF组肝脏AMPKα、ACC磷酸化水平及CPT-1的表达较NC组显著降低(t=16.630~ 23.671,P均<0.05);HF+ MPRO组肝脏AMPKα、ACC磷酸化水平、CPT-1的表达较HF组显著升高(t=8.143 ~ 10.314,P均<0.05).结论 MPRO基因可能通过激活AMPK通路,明显改善肥胖小鼠的脂代谢紊乱.

    作者:张莎莎;孟杰杰;沈桂芬;汪培华;汪道文;蒋建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替米沙坦对OLETF大鼠皮下和内脏脂肪组织PPARγ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高脂饲养的OLETF大鼠皮下、内脏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γ1、PPARγ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部位差异性.方法 4周龄雄性OLETF大鼠30只,性别、周龄匹配的正常非糖尿病LETO大鼠12只作为对照,OLETF大鼠从8周龄开始给予高脂喂养,22周龄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未发生临床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之后将这些糖尿病前期OLETF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米沙坦干预组(O-T组,5 mg· kg-1 ·d-1,n=10)、吡格列酮干预组(O-P组,10 mg·kg-1·d-1,n=8)和无干预对照组(O-C组,生理盐水,n=10),LETO大鼠为对照组(n=12).48周龄时,复查OGTT,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ELISA法测定血清PPARγ的水平,实时PCR检测皮下和睾周脂肪组织中PPARγ1和PPARγ2的基因表达,并测定各组脂肪细胞的面积.结果 与O-C组相比,O-T组皮下脂肪中PPARγ2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且O-T组与O-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T组内脏脂肪组织中PPARγ1和PPARγ2的表达也明显上调(P<0.01),HOMA-IR与内脏脂肪组织中PPARγ2的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ρ=-0.369,P=0.021).与O-C组相比,O-T组脂肪细胞面积减少56%(P<0.01).结论替米沙坦可部分激活PPARγ,上调皮下及内脏脂肪组织中PPARγ1和PPARγ2的表达,减小脂肪细胞面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作者:赵紫琴;雒瑢;田凤石;郑喜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螺内酯对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患者服用螺内酯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北京积水潭医院2000年至2014年期间诊治的80例IH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服用螺内酯分为螺内酯组(52例)及非螺内酯组(28例),平均随访2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前、后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IHA患者经螺内酯治疗后,血钾由(3.13±0.69) mmol/L升高至(4.25±0.60) mmol/L(P =0.00);醛固酮肾素比值(ARR)由64(16,189)下降至12(7,27,P<0.01);应用60~ 80 mg螺内酯治疗的患者其β细胞功能优于应用螺内酯20 mg治疗者.治疗后HOMA-IR的变化和立位醛固酮有正相关的趋势(r=0.020,P=0.050).结论 IHA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与高醛固酮血症有关,中等剂量的螺内酯治疗对改善胰岛素抵抗有效.

    作者:李新萍;张萍;李晓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脂肪酸受体GPR120影响胰岛素受体底物-1的表达

    目的 研究在3T3-L1脂肪细胞中G蛋白耦联受体120(GPR120)与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关系.方法 利用经典“鸡尾酒法”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以未诱导组作为阴性对照,通过油红O染色法检测细胞内脂滴的形成情况,从而确定前脂肪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再利用实时PCR方法检测GPR120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siRNA技术下调3T3-L1前脂肪细胞中GPR120的表达,以无关干扰组为阴性对照,干扰24 h后诱导细胞分化,诱导后于3T3-L1脂肪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软脂酸孵育24 h,分别用实时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3T3-L1脂肪细胞中IRS-1的表达水平.结果 诱导分化的3T3-L1脂肪细胞中,GPR120 mRNA表达量较未诱导组明显升高(P<0.05);干扰GPR120表达后3T3-L1脂肪细胞中脂滴体积和数量明显减小.另外,GPR120表达的量降低后,IRS-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GPR120参与胰岛素信号通路中IRS-1的表达调控.

    作者:刘丹丹;王丽;史兴晔;张慧娟;姜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BRAFV600E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桥本甲状腺炎相关性中的研究

    目的 研究BRAFV600E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桥本甲状腺炎中的表达,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桥本甲状腺炎的相关性.方法 北京空军总医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石蜡标本,甲状腺乳头状癌40例、桥本甲状腺炎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桥本甲状腺炎20例、甲状腺腺瘤20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BRAFV600E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比较其在各组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阳性率为77.5% (31/40),桥本甲状腺炎BRAFV600E阳性率为45.0%(9/20,P=0.012).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桥本甲状腺炎的肿瘤组织区域BRAFV600E阳性率为70.0%(14/20),与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6);而桥本甲状腺炎区域BRAFV600E阳性率为55%(11/20,P=0.527),与单纯桥本甲状腺炎BRAFV600E的阳性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有转移者BRAFV600E阳性率(88.2%,15/17)高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未转移者(69.5%,16/23,P=0.030).甲状腺腺瘤中未检测到BRAFV600E.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桥本甲状腺炎均呈现较高的BRAFV600E突变率.

    作者:于亚静;杨彩哲;刘明;任力;王良宸;曹亚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脉管复康片对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DAO)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及脉管复康片干预的作用机制.方法 66例DAO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分别服用脉管复康片4片/次,3次/d;或通塞脉片4片/次,3次/d,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光电血流描记、踝/肱比指数以及血液流变学、内皮细胞因子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有降低,治疗组比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治疗后在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1水平变化方面,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脉管复康片可改善DAO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是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降低血黏度发挥作用.

    作者:刘春梅;周涛;吴鹏;孙强;郭亚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破译肠道代谢信息,驱动治疗革新

    2014年第74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年会的高奖项——Banting科学成就奖,授予了加拿大的Daniel Drucker教授,以表彰他在肠促胰素领域作出的巨大贡献,在其获奖演讲中,Drucker教授结合其从事肠道激素研究近30年来的部分研究成果,以“破译肠道代谢信息,驱动治疗革新”为题,对肠促胰素的发展史,作了精彩阐述.

    作者:李翠柳;朱大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改善甲状腺癌管理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和内分泌恶性肿瘤,起病隐匿,常以无痛性甲状腺结节为初临床表现.常见的甲状腺癌可分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未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髓样癌(MTC)等.近年来,甲状腺癌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快速上升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根据中国2013年肿瘤登记年报,甲状腺癌已经占到女性发病前十恶性肿瘤的第八位.

    作者:吴毅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