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PDN)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目前PDN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有的治疗方案有限且疗效欠佳.在初级传入感觉神经系统,P2X3受体在小直径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选择性高表达,高血糖通过诱导P2X3受体可塑性的改变来调控对疼痛的反应.在1型糖尿病模型小鼠中,P2X7受体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使糖尿病小鼠产生机械痛敏.此外,也有研究报道其他P2X受体如P2X2、P2X4参与对PDN的调控.设计针对P2X受体的药物,可能是一种新的个体化治疗PDN的有效方法.
作者:孙荷平;许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颈部淋巴结转移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较为普遍.尽管颈部淋巴结转移可独立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复发,但其对于肿瘤预后的影响仍有争议.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价值尚不清楚,尤其是术前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或影像学证据时.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如男性、年龄大于45岁、肿瘤直径>4 cm、多灶性和甲状腺外侵犯以及BRAF基因突变阳性等,术前应认真评估颈部淋巴结,必要时可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作者:党红转;徐书杭;王建华;刘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瘦素是由肥胖基因编码的一种蛋白质产物,属于Ⅰ型细胞因子,瘦素受体广泛分布于下丘脑、脂肪、睾丸、胎盘等组织,具有不同的生物功能.瘦素需与靶细胞膜上的瘦素受体结合,并通过多种信号转导途径才能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瘦素缺乏及瘦素受体的异常均可使生殖器官形态异常和导致与生殖相关的性激素分泌异常,进而引起男性不育症.目前研究发现,瘦素水平升高与精索静脉曲张、慢性前列腺炎、肥胖引起的男性不育,以及免疫相关性不育有关.
作者:张齐;郑楷;钟秀宏;杨宁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胰岛素抵抗是指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及反应性降低,肥胖是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研究显示,脂肪组织内的炎性反应状态与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而脂肪组织中的巨噬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以及自然杀伤T细胞等多种固有免疫细胞通过活化和释放炎性反应介质,参与炎性反应,从而促进机体胰岛素抵抗的形成.进一步深入阐明固有免疫细胞在脂肪组织炎性反应和胰岛素抵抗方面的作用,可以为糖尿病基础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作者:徐传翀;尚文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Cr3+是人类及动物必须的微量元素,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中心活性成分,与2型糖尿病有密切的联系.研究表明,铬缺乏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一种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铬浓度明显低于健康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铬剂补充能够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胰岛β细胞的功能活性,进而改善糖、脂代谢状况.Cr3+化合物作为营养补充剂已广泛用于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
作者:陈双双;王楚媛;孔令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呈持续增长的态势,在生育年龄段内,女性甲状腺癌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有学者推测,这种差异与女性体内较高的雌激素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雌激素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在人体内以雌二醇为主,通过与其受体结合而发挥相应的生物学效应,包括参与生长、分化、免疫调节等.雌激素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和卵巢分泌,但甲状腺也能少量分泌雌激素.有研究显示,甲状腺中存在雌激素及其受体,雌激素能够通过其受体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作者:李兴佳;徐书杭;刘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Betatrophin是2013年Yi等研究发现的、主要由肝脏和脂肪组织产生的分泌性蛋白质.其通过调节细胞周期相关因子的表达,显著且特异性地促进小鼠胰岛β细胞的增殖.此外,betatrophin还能改善小鼠的糖耐量,参与糖、脂代谢的调节.Betatrophin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改善糖耐量的作用,使其有望成为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严克敏;龚凤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脂肪组织分泌的脂肪因子在包括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期大量临床研究发现,网膜素是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少数脂肪因子之一.网膜素具有抗炎、保护内皮、抗氧化应激等多重心血管益处,同时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表现出有益作用.
作者:郑辉;葛焕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脉冲治疗对男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HH)患者体脂分布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0例男性HH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GnRH脉冲治疗前、后患者性激素、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等生化指标,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全身、躯干及大腿脂肪量和瘦体重,计算所占各自总质量的百分比.结果 经GnRH脉冲治疗6个月后,男性HH患者骨骺闭合人数、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总睾酮、游离睾酮、总瘦体重百分比和躯干瘦体重百分比水平较治疗前增加,FINS、HOMA-IR、总脂肪量百分比和躯干脂肪量百分比水平较治疗前降低(t=-4.169~3.630,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HOMA-IR与总睾酮(r=-0.676,P=0.032)、游离睾酮(r=-0.731,P=0.016)、躯干瘦体重百分比(r=-0.750,P=0.012)呈负相关,与FINS(r =0.937,P=0.000)、躯干脂肪量百分比(r =0.750,P=0.012)呈正相关.结论 GnRH脉冲治疗可减轻男性HH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改变其体脂分布;睾酮水平和躯干瘦体重百分比的升高、FINS水平和躯干脂肪量百分比的降低可能与胰岛素抵抗的改善有关.
作者:李晨曦;章秋;胡红琳;代芳;邓大同;王长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不同糖耐量人群血清25(OH)D3水平,分析其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共纳入131例受试者,包括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50例,糖调节受损者(IGR组)45名和糖耐量正常者(NGT组)36名.收集临床资料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空腹血清25(OH)D3水平.结果 NGT组、IGR组和T2DM组血清25(OH)D3水平依次下降(F=25.984,P<0.05).血清25 (OH)D3与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血糖(2 hPG)呈负相关(r=-0.600 ~-0.175,P均<0.05),与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曲线下面积、稳态模型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NS30/△G30)呈直线正相关(r=0.296~0.693,P均<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hPG、△INS30/△G30是血清25(OH)D3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β=0.204,-0.178,P均<0.05).结论 IGR者与T2DM患者25(OH)D3水平降低.血清25(OH)D3与胰岛素分泌功能呈正相关,与肥胖、血糖水平呈负相关.
作者:王涛;张洁;祁范范;刘岩;庞建华;周慧敏;周亚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6 (CXCL16)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的16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受试对象,根据有无糖尿病足将其分为糖尿病足组(90例)和单纯糖尿病组(7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CXCL16的浓度.以高CXCL16浓度作为暴露因素,探讨CXCL16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结果 糖尿病足组血清CXCL16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t=3.111,P =0.002).糖尿病患者血清CXCL16浓度在1.72 μg/L以上时,患糖尿病足的危险性是CXCL16在1.72μg/L以下的4.39倍.Logistw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XCL16(OR=24.487,95% CI:3.733 ~160.628,P=0.001)和纤维蛋白原(OR=2.994,95% CI:1.654 ~5.419,P=0.000)是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CXCL16和纤维蛋白原是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
作者:许颖;孙玉芝;张朝晖;庞玉娟;赵沙沙;郭静;董钊;武士芳;张飞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梨状窝瘘是一种罕见的鳃源性畸形,合并感染时才出现症状,多见于儿童,临床上极易误诊.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近期收治一例成人梨状窝瘘致颈部脓肿,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
作者:罗伊丽;刘炎;刘璐;张晓丽;干冬梅;杨篷;盛春君;张曼娜;卜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日前,在厦门召开的肿瘤个体化诊治高峰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卓颖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陆汉魁教授等国内肿瘤临床和检验领域专家,通过指南解读和实验室诊断案例分享,深入探讨以甲状腺球蛋白(Tg)和降钙素为主的生物标志物在甲状腺癌诊疗中的医学价值.1 高灵敏度Tg检测改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管理
作者:高莹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饮食治疗在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作用已被研究证实,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低蛋白、低嘌呤治疗观念正逐步被更新.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因此饮食治疗不仅应控制食物种类,还要进行饮食结构的调整,以便在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得到缓解的同时降低伴发疾病的风险.
作者:李树颖;孙丽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力衰竭、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可能与心房重构、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有关.人体内血尿酸不仅与心房氧化应激程度密切相关,还与炎性标志物水平相关,因此血尿酸水平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尿酸水平升高和心房颤动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其可能机制一方面是高尿酸血症可以使高血压、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发生风险增加,而后者是心房颤动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另一方面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参与了心房颤动的发生,这可能是高尿酸血症和心房颤动联系的中间环节.
作者:刘彤;杨亚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显著改变,使得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明显增加.尿酸在体内作用相当复杂,目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结果提示,高尿酸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影响β细胞及其功能、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与糖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并可独立预测2型糖尿病的发生.关注二者之间的关系将有益于临床诊治.
作者:李明珍;聂秀玲;孙丽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元素硒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5个数据库(MEDLIN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所有研究元素硒治疗AIT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进行结果的统计分析.将结果数据形式一致的同类临床试验的结果进行荟萃分析,对不能荟萃分析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共纳入30项RCT,涉及2 963例AITD患者.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硒治疗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明显下降[标准化均数差(SMD)=-1.35,95% CI:-1.93~-0.67,P <0.000 01和SMD=-0.92,95% CI:-1.53~-0.31,P<0.01].(2)硒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Graves病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降低(均数差=-2.5,95% CI:-2.99~-2.01,P<0.000 01).(3)元素硒可以降低Graves病患者血清游离T3(FT3)和游离T4(FT4)水平(均数差=-1.57,95% CI:-2.56~-0.58,P<0.001和均数差=-3.74,95% CI:-5.65~-1.82,P=0.000 01),但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FT3、FT4和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不明显(P均>0.05).结论 对AITD患者使用200 μg∥d的元素硒治疗3~12个月,能够有效降低抗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和TRAb)的水平,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房方;卫红艳;王坤玲;朱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