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自拟祛风除痒汤联合封闭治疗肛裂的疗效.方法:将92例肛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亚甲蓝曲安奈德混合液局部封闭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用自拟祛风除痒汤熏洗坐浴.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疼痛消失时间、出血消失时间和裂口愈合时间、血浆P物质(SP)和β-内啡肽(β-END)含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9%(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6.1±1.5)d、出血消失时间(6.5±2.4)d和裂口愈合时间(8.4±2.2)d较对照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10.3±3.5)d、出血消失时间(11.6±2.6)d和裂口愈合时间(14.4±3.3)d短(P<0.05);观察组SP(27.2±5.9)ng/L和β-END(65.3±7.4)ng/L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SP(29.9±5.9)ng/L和β-END(70.4±7.4)ng/L含量(P<0.05).结论:在亚甲蓝曲安奈德混合液封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祛风除痒汤治疗,可有效改善肛裂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浆SP和β-END含量,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作者:贾英杰;宋立杰;马占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祛腐生肌法对下肢急性创面渗液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寻与创面愈合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趋势.方法:对20例下肢急性创面患者采用中药祛腐生肌法治疗,分别记录不同时间点的创面面积、创面评分,采集伤口渗出液,用ELISA法检测渗出液中VEGF的浓度,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愈合率、创面评分)及渗液中VEGF的变化.结果:20例患者治疗6 d、12 d、18 d伤口愈合率分别为(12.98±4.70)%、(10.00±6.18)%、(10.16±6.40)%,创面评分分别为(30.20±4.76)分、(26.00±2.83)分、(22.80±2.59)分,VEGF浓度分别为(321.22±146.10)pg/mL、(198.63±124.25)pg/mL、(143.95±81.79)pg/mL.治疗后6 d的VEGF平均浓度与治疗后12 d和18 d的VEGF平均浓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2 d与18 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 d创面VEGF浓度处在高峰值,随着创面的愈合逐渐下降.结论:祛腐生肌中药治疗下肢急性创面,不仅可以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还可有效影响创面中VEGF的浓度变化.
作者:赵喆;邢国胜;张妍;宋玥;马宝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将79例急性下肢DVT患者回顾性分为两组,其中42例行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37例行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术后均常规抗凝6个月~1年,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患健侧大、小腿周径差.结果:79例均成功穿刺并行手术治疗,AngioJet组治疗后大腿患健侧周径差为(1.8±1.5)cm,小腿患健侧周径差为(1.7±1.2)cm;CDT组治疗后大、小腿患健侧周径差分别为(2.7±1.7)cm、(2.6±1.4)cm,两组治疗后大、小腿患健侧周径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治疗急性下肢DVT形成疗效满意,预防血栓后遗症中期效果较好.
作者:赵健;谷岩;张晶;杨森;李晓锋;刘辉;刘明明;何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的CT影像表现,加深对其影像特点的认识并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8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的CT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从形态上分析,实性结节多见,为12例(71%),磨玻璃结节4例;团块状1例;边缘上,多边界光滑13例(76%),模糊2例,分叶2例,毛刺1例.肿瘤多呈软组织密度,部分(24%)可见钙化.CT平扫征象上看,晕征6例(35%),空气新月征1例(6%);增强CT征象,血管贴边征9例(82%),假包膜征1例(9%);共11例行增强扫描,大多明显强化(64%),部分呈中度强化(27%),轻度强化少见(9%);含有肿瘤血管2例(18%).结论: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多表现为结节,边缘光滑,平扫多为软组织密度,增强后多明显强化.CT征象中晕征和血管贴边征常见,部分病变含有肿瘤血管.
作者:吕军;张洪;王星;吴健;梁硕;元伟;李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复杂跟骨关节内骨折两种不同内固定钢板对患者足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复杂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轴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多轴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Gissane角、B?hler角、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足部评分系统(Maryland)评分优良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ryland评分优良率为90.5%,优于对照组(57.1%);观察组术后3个月Gissane角、B?hler角分别为(109.1±7.13)°、(31.58±4.46)°,均大于对照组[分别为(97.62±4.12)°、(27.83±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轴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跟骨关节内骨折效果确切,可较好的维持骨折复位,促进足部功能恢复.
作者:郭晓征;丁尔勤;蔡宇;王胜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指导下中医药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快速康复的疗效及价值.方法:63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施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组在对照组处理基础上术后加用理气中药外敷及相应穴位按摩.观察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WBC、CRP及并发症等.结果:治疗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46.4±13.7)h明显短于对照组(67.6±14.3)h;治疗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74.4±11.1)h明显短于对照组(85.4±13.4)h;治疗组住院时间(9.3±1.3)d,短于对照组(12.4±1.7)d(P<0.05);治疗组术后第3 d、7 d的WBC计数分别为(9.6±2.7)×109、(7.2±1.8)×109,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1±3.3)×109和(8.0±1.9)×109(P<0.05),CRP分别为(15.5±5.1)mg/L和(10.2±3.6)mg/L,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7.4±6.9)mg/L和(15.2±4.5)mg/L(P<0.05);治疗组有1例切口感染,对照组1例术后尿潴留,两组均无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中药外敷结合穴位按摩可促进结直肠癌术后肠功能的早期恢复,缩短进食及住院时间,并改善炎症,安全可行,在术后快速康复中有积极意义.
作者:史益凡;林春燕;鲍传庆;许炳华;赵辉;沈晓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疗效及优势.方法:依据纳入标准,检索2013年1月—2017年12月国内外发表的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单纯西医治疗组治疗该病的相对危险度(RR)为效应指标,选择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经一致性检验后对RR合并,并进行偏倚评估.同时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本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对偏倚结果采用Stata软件进行Begg检验和Egger检验.结果:符合标准的RCT研究共有20项,中西医结合治疗为试验组,单纯西医治疗为对照组,病例数分别为788例、754例.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治疗该病的总有效率有所提高,合并RR后,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28,95%CI(0.22,0.37),P<0.00001].同时对比两组治疗方案的近远期疗效,其结果显示在近期疗效上,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在生活质量、治愈疗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在远期疗效上乳房形态、治疗后满意度以及复发率和复发时间也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发表偏倚结果提示出现偏倚.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而且在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仍需要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作者:夏亚琳;李思雨;张馨月;薛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气机郁滞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气机郁滞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应用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和便秘的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三个时间点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组治疗后1周排便费力和腹部胀满评分分别是(1.92±0.29)分和(1.88±0.29)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32±0.24)分和(2.19±0.16)分(P<0.05),且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变化同治疗后1周;治疗组治疗后1周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评分分别是(1.92±0.29)分和(1.89±0.31)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32±0.24)分和(2.31±0.31)分(P<0.05),且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变化同治疗后1周;治疗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6.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气机郁滞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成本低廉,可有效改善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经州;高英杰;刘宝林;贾国璞;谢双喜;宋春侠;李丹丹;吕胶;杨红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银黄洗剂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使用银黄洗剂外敷,对照组使用复方黄柏液外敷,28 d后对两组总体疗效、证候总积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以及创面面积大小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7例,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0%(P<0.05).两组证候总积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以及创面面积较治疗前均有减少,但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黄洗剂外敷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旭;高原;赵钢;贾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关节镜缝合桥技术与单排技术治疗肩袖撕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关节镜缝合桥技术与单排技术治疗肩袖撕裂患者的资料,其中缝合桥固定组22例,单排组21例,采用疼痛目测评分(PVAS)、肩关节活动度、美国肩肘外科评分(ASES)、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复旦大学肩关节评分(FUSS评分)及Constant评分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第3 d、术后6月情况,并对术后6月撕裂肩袖的完整性及再撕裂率进行评估.结果:43例均获得随访,缝合桥固定组术后第3 d、术后6月PVAS评分分别为(2.41±1.05)分、(1.12±0.21)分,ASES评分分别为(13.29±1.57)分、(17.33±2.34)分,UCLA评分分别为(23.67±3.07)分、(33.61±3.64)分,Constant评分分别为(76.24±7.36)分、(87.96±8.49)分,FUSS评分分别为(75.43±12.06)分、(88.46±13.07)分,肩关节活动度前屈(160.28±11.57)?、外展(159.38±17.26)?、体侧外旋(48.08±1.81)?,这两时间点各指标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排组术后第3 d、术后6月PVAS评分分别为(3.52±1.31)分、(2.07±0.35)分,ASES评分分别为(10.25±1.18)分、(15.28±2.17)分,UCLA评分分别为(17.35±3.44)分、(28.57±3.52)分,Constant评分分别为(68.33±7.18)分、(78.69±8.05)分,FUSS评分分别为(68.25±11.36)分、(78.93±12.58)分,肩关节活动度前屈(154.63±12.08)?、外展(148.16±18.57)?、体侧外旋(43.18±10.06)?,这两时间点各指标值与术前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桥固定组术后第3 d和术后6月各指标值均高于单排组(P<0.05);术后6月,缝合桥固定组2例(9.09%)、单排组3例(14.29%)发生肩袖再撕裂(P=1.000).结论:关节镜缝合桥技术与单排技术均能治疗肩袖撕裂,前者在肩关节功能活动方面更具有优势,且安全性高,但在复发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作者:史永涛;白东昱;宗龙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游离复合足背皮瓣修复手背皮肤、感觉神经及伸肌腱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游离复合足背皮瓣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14例,男11例,女3例;平均年龄27.6岁.受伤原因中,机器挤压伤9例,车祸辗挫伤3例,热压伤2例.缺损范围为5 cm×3 cm~15 cm×11 cm.采取供区中厚皮片植皮,切取带趾伸肌腱、皮神经的足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13例,带第2跖趾关节、趾伸肌腱、皮神经的足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复合软组织缺损1例.结果:急诊修复11例,5~8 d后手术3例.14例皮瓣中13例完全成活,1例出现外侧缘部分表皮坏死,脱痂后愈合.供区创面植皮I期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4年,皮瓣外形、质地均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优3例,良9例,可2例.结论:应用带皮神经及趾伸肌腱的复合足背皮瓣一期修复手背皮肤软组织、肌腱和神经的缺损是目前修复手背复合缺损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朱永强;李瑞华;李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肿瘤异常蛋白(TAP)、癌胚抗原(CEA)水平变化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新辅助化疗直肠癌患者100例,同期选取健康人员10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CEA水平及采用计算机TAP检测系统检测血清TAP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TAP、CEA水平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直肠癌患者血清TAP、CEA水平分别是(175.21±25.42)μm2、(35.65±4.23)ng/mL,明显高于健康人员[分别是(75.45±9.98)μm2、(1.26±0.34)ng/mL,P<0.05];直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完全缓解(CR)20例(20.0%)、部分缓解(PR)66例(66.0%)、稳定(SD)10例(10.0%)、进展(PD)4例(4.0%);在TAP、CEA水平及下降百分比方面,CR和PR患者化疗后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D患者化疗后较化疗前均明显上升(P<0.05),SD患者化疗后较化疗前下降(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评估直肠癌新辅助化疗有效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ROC方面,TAP以>18%为临界值时为93.0%,71.4%,90.0%,0.712,CEA以>27%为临界值时91.9%,71.4%,89.0%,0.734,二者联合时为98.8%,92.9%,98.0%,0.904,二者联合时明显高于二者单独时(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血清TAP、CEA水平升高,检测其水平变化可作为评估其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重要指标,且二者联合检测时具有更佳的评估效能.
作者:郗昌磊;龚治林;周启昌;于杰;叶辉;曹龙磊;王沛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人工骨粉骨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人工骨粉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脊柱后凸Cobb角[(2.81±1.25)°vs(22.08±2.94)]、伤椎前缘压缩率[(5.72±2.50)%vs(7.94±3.10)%]、伤椎后缘压缩率[(2.72±1.90)%vs(4.61±2.08)%]以及VAS评分[(2.20±0.57)vs(3.94±0.65)]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半年后Frankel脊髓损伤功能提高III级(5例)、Ⅱ级(16例)的例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是0、8例,P<0.05).结论: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人工骨粉骨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高度恢复良好、脊柱后凸畸形纠正快、疼痛少、神经功能恢复理想.
作者:贾子超;姜哓文;陈光;康立星;张振涛;孙建亭;康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分析手术前后及正常值的三维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法(3D HR-ARM)中各项测量指标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研究行低位直肠癌极限保肛术后肛肠动力学变化.方法:选取经结肠镜确诊为低位直肠癌并行保肛手术治疗的患者66例,手术前后分别进行3D HR-ARM检查,获取肛管动力学指标和直肠容量及感觉指标,分别与正常值做单样本t检验以及术前、术后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直肠癌患者术前肛门大静息压[(84.35±29.41)mmHg]、肛门大收缩压[(205.89±77.01)mmHg]均较正常值[(69.1±1.6)mmHg、(183.3±5.5)mmHg]增大,处于痉挛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初始排便阈值[(76.56±27.50)mL]、大耐受阈值[(123.56±34.53)mL]较正常值[(98.4±3.1)mL、(150.5±3.1)mL]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直肠癌极限保肛术后直肠感觉功能指标较术前及正常范围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内外括约肌均可恢复到正常的收缩功能,但与正常值水平相比仍稍低.结论:低位直肠癌极限保肛术后部分肛肠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但部分神经功能降低,术中应尽量避免造成肛直周围神经丛损伤.
作者:张春泽;郑欣怡;宇永军;顾程;张颖;张伟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已有大量研究针对Hp诱导胃癌发生发展的机制进行探索,异常DNA甲基化修饰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作用机制.本文在阐明Hp对DNA甲基化影响的基础上,对其影响机制及其实际应用价值进行讨论和阐述,期望以DNA甲基化为立足点,寻找Hp相关的胃癌预防、诊断和治疗新靶点.
作者:魏晓东;唐艳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慢性胰腺炎是以胰腺实质组织进行性纤维化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随着疾病的发展,后期会出现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或丧失的临床表现,预后不佳.诊断方法包括直接功能检测和间接功能检测,治疗是以胰酶替代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中药辅助治疗及肠道菌群调节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诊断及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张昀昊;崔乃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中药溻渍疗法历史悠久,是通过药液浸润患处局部,达到治疗作用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截肢率、死亡率高,是临床创面处理的难点.本文综合近三年来相关文献,从治法方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和作用机制等方面,对中药溻渍疗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进行综述,总结近三年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鑫;刘政;郭道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等原因导致神经根压迫和刺激而引发的临床综合征.随着技术发展,介入治疗中的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因为其具有抗炎、镇痛、安全、成本低、创伤小、感染率低等优点,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方法.本文针对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概括,分别从治疗原理、治疗效果及机制、操作性及联合应用等多方面因素阐述其目前的应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希望能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吴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肥胖是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并缩短患者寿命.减重手术是治疗病态性肥胖有效的手段之一,根据其原理可分为三类,即减少吸收型、限制摄入型(即胃减容术)和混合型手术.本文就国内外减重手术发展过程、新进展及发展前景作一综述.
作者:王智红;赵宏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近年来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伴有下肢溃疡者经久不愈,容易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面临极大的瓶颈.祖国医学在外治疗法方面起源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治疗周围血管疾病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本文在总结实践及评估文献基础上,对中医外治疗法在周围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特点、机理机制及具体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陆永攀;刘明;赵波;赵亚男;丁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差,一般没有典型表现,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胃癌的常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及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胃癌有上千年历史,随着人们对治疗观念的改变,诸多胃癌患者能够接受中医药辨证论治,中医药在胃癌的治疗上发挥出独特优势.
作者:王猛;田昭春;吕玲玲;王鹏飞;周永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血管纤维化大鼠模型中假性蛋白激酶3(TRIB3)及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情况.方法:雄性SD大鼠200只,随机选30只为对照组;余170只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高脂高糖饲料持续喂养,进行糖尿病血管纤维化造模,造模成功后选取30只为模型组,30只为桃仁干预组.前者予生理盐水10 mL·kg-1·d-1灌胃,后者予桃仁颗粒剂水溶液10 mL·kg-1·d-1灌胃连续7周.7周后三组分别取材,保存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TLR4沉积部位,Western blotting检测TLR4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TRIB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检测分析,对照组及桃仁干预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及中膜平滑肌细胞中有散在黄色物质,呈弱阳性改变;模型组可见大量棕黄色物质表达呈强阳性改变.TLR4的Western blotting检测,桃仁干预组表达(0.5513±0.0432)较对照组(0.4021±0.044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1.8342±0.0342)比较,表达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TLR4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TRIB3基因在桃仁干预组(1.3638±0.0948)较模型组(2.3241±0.0654)表达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桃仁干预组较对照组(1.0000±0.0000)表达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较对照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大血管纤维化大鼠股动脉中TRIB3基因和TLR4蛋白出现高表达,中药桃仁可以降低其表达.
作者:周玉;刘国涛;卢增珍;徐阳;王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类泛素蛋白FAT10的异常表达在肺鳞癌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m blotting法检测40例肺鳞癌及癌旁组织中FAT1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通过电穿孔法分别将FAT10 siRNA和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FAT10转染人肺鳞癌NCI-H226细胞,转染48 h后,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小室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变化,RT-PCR和Westerm blotting检测Hsp90/Akt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FAT10基因和蛋白在人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是(0.89±0.11)、(1.56±0.09),高于癌旁组织(0.42±0.06)、(0.67±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NCI-H226细胞中FAT10表达后,NCI-H226细胞增殖(0.527±0.011)被抑制,对细胞周期分布无明显影响,细胞凋亡率(6.13±0.37)%增加,细胞的侵袭能力降低,Hsp90/Akt信号通路表达(0.25±0.04)下调;增强NCI-H226细胞中FAT10表达后,增殖能力(0.948±0.016)明显增强,对细胞周期分布无明显影响,细胞凋亡率(2.47±0.25)%降低,细胞的侵袭能力降低,Hsp90/Akt信号通路表达(0.84±0.06)上调.结论:FAT10可通过上调Hsp90/Akt信号通路表达,促进肺鳞癌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凋亡,增强肺鳞癌细胞的侵袭能力,FAT10有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作用的靶点.
作者:郝术安;王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通过电镜观测及Toll样受体4(TLR-4)、IL-1β的检测,明确丹黄消炎液对创面感染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方法:新西兰白兔30只,采用皮肤切开注菌法建立皮肤感染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溃疡模型,随机分为三组:空白组、中药灌胃组、中药外敷组.空白组创面外敷0.9%氯化钠溶液,同时0.9%氯化钠溶液10 mL/kg灌胃1次.中药灌胃组创面外敷0.9%氯化钠溶液,同时丹黄消炎液10 mL/kg每日灌胃1次.中药外敷组创面丹黄消炎液外敷,同时0.9%氯化钠溶液10 mL/kg每日灌胃1次.分别于造模成功后用药前、用药后第24、48、72 h及第10 d取各组伤口处组织及第72 h分泌物,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伤口处组织TLR-4表达,免疫组化检测IL-1β含量.扫描电镜检测分泌物中鲍曼不动杆菌形态.结果:用药后48 h中药灌胃组TLR-4为0.1809±0.0357,IL-1β为2.0503±0.2632,中药外敷组TLR-4为0.1824±0.0194,IL-1β为2.6405±0.5425,表达均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用药后72 h中药灌胃组TLR-4为0.1501±0.0060,IL-1β为1.8793±0.9265,中药外敷组TLR-4为0.1540±0.0028,IL-1β为1.9195±0.5334,表达均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且用药48 h TLR-4、IL-1β达到峰值.用药后10d空白组TLR-4、IL-1β表达明显高于中药灌胃组、中药外敷组(P<0.05).不同用药途径丹黄消炎液作用对TLR-4、IL-1β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后72 h电镜检测显示,中药灌胃组、中药外敷组细菌大量坏死粘连,中药外敷组略优于中药灌胃组.结论:中药制剂丹黄消炎液对感染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溃疡有抑制作用,可能与TLR-4、IL-1β的表达升高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调节有关;不同用药途径与丹黄消炎液作用是否有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徐阳;王军;薛田;张荣荣;沈凤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癃畅颗粒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癃闭舒组、癃畅颗粒低剂量组、癃畅颗粒中剂量组、癃畅颗粒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去势后注射丙酸睾酮的方法建立BPH模型.造模的同时,正常组、模型组灌以等量生理盐水,余4个治疗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30 d,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标记技术(TUNEL)检测前列腺组织细胞凋亡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前列腺组织细胞Caspase-3的表达状况.结果: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及Caspase-3表达百分率分别为(5.97±0.62)%、(16.00±1.46)%,癃闭舒组大鼠上述两指标分别为(81.43±6.40)%、(92.00±1.67)%,癃畅颗粒低剂量组两指标分别(25.46±3.97)%、(71.00±2.51)%,癃畅颗粒中剂量组分别为(46.50±3.56)%、(80.00±1.91)%,癃畅颗粒高剂量组分别为(81.20±7.66)%、(93.00±2.10)%;与模型组比较,癃闭舒组和癃畅颗粒各剂量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及Caspase-3表达百分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癃畅颗粒高剂量组与癃闭舒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均显著高于癃畅颗粒中、低剂量组(P<0.01),癃畅颗粒中剂量组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1).结论:癃畅颗粒可以上调大鼠BPH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其治疗BPH的作用机制.
作者:赵猛;安立文;郑雪;杨珊珊;孙一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电针肺俞穴和足三里穴对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发兔肺损伤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穴位电针组(每组n=10).采用夹闭股动脉3 h、再灌注4 h的方法制备兔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电针组于模型制备前1~4 d(30 min/次,1次/d)及模型制备过程中电针肺俞穴和足三里穴(疏密波,刺激电流l~2 mA,频率2/15 Hz,波宽0.2~0.6 ms,以兔出现轻微肌颤为宜);非穴位电针组以相同的参数电针刺激肺俞穴和足三里穴旁开0.5 cm非经非穴处.再灌注4 h时处死兔,取肺组织行肺损伤评分,计算肺湿/干重(W/D)比值;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核因子-κBp65(NF-κBp65)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穴位电针组再灌注4 h时肺组织W/D比值分别为6.75±0.36、4.90±0.23、6.68±0.39,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3.09±0.15,P<0.05);上述三组肺损伤评分分别为8.12±1.05、4.38±0.64、8.23±0.98,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0.87±0.29,P<0.05);上述三组MPO活性分别为(5.18±0.45)U/g、(3.76±0.33)U/g、(5.24±0.39)U/g,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1.59±0.25)U/g,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穴位电针组ICAM-1及NF-κBp65表达水平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再灌注4 h时肺组织W/D比值、肺损伤评分、MPO活性、ICAM-1及NF-κBp65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电针肺俞穴和足三里穴可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发的兔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激活,从而减少ICAM-1介导的中性粒细胞聚集有关.
作者:练毅;余剑波;宫丽荣;李静;张志;张圆;阚永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竭生肌膏对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的修复作用以及对创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背部皮肤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后两组分别给予血竭生肌膏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EGF)外涂创面,每日1次,共4周.结果:4周后,中药治疗组创面愈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及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创面基本愈合.模型组VEGF的表达为0.07367±0.010690,低于西药治疗组(0.07467±0.014264)和中药治疗组(0.07567±0.006532),且中药治疗组溃疡创面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西药治疗组(P<0.01).模型组PCNA的表达为0.08067±0.008262,低于西药治疗组(0.11583±0.010553)和中药治疗组(0.12167±0.009668),且中药治疗组溃疡创面PCNA的表达明显高于西药治疗组(P<0.01).结论:血竭生肌膏通过提高糖尿病大鼠溃疡创面VEGF的表达,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同时促进创面组织细胞增殖,加快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
作者:张东萍;曹建春;鞠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Ⅰ型和Ⅱ型前列腺炎主要由病原体感染引起.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分离株中,约85%具有形成生物膜的能力.生物膜能粘附于前列腺小管上皮细胞,显著减弱了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成为病原体持续存在和感染复发的重要原因.Ⅰ型前列腺炎应及早进行抗感染治疗.Ⅱ型前列腺炎应取前列腺液或前列腺按摩后尿液进行细菌培养,根据培养结果和药敏实验选择敏感抗生素.Ⅲ型前列腺炎的主要治疗目标是缓解疼痛、改善排尿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由于III型前列腺炎临床表现的异质性,对患者的深入诊断和评估,对于合理用药和有效治疗非常重要.应以患者的症状为导向进行个体化、多模式治疗,以症状改善作为疗效评价的主要指标,避免只针对单一靶点或机制用药.
作者:张凯;陈山;王家骥;刘跃新;杨建林;张光银;白文俊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