礞石滚痰丸是中医泻火逐痰的著名方剂,为历代医家所推崇,被临床广泛应用.文章基于该方的现代研究与运用背景,围绕其主治、功效、剂型、用法、临床运用及加减变化等进行了系统评述.调查显示,原方所主病证有数十种之多,但以痰火壅、闭、窜、乱为其基本病机;汤、散、丸剂均可选用,但以丸剂为佳,且宜缓缓服用(药后宜静卧或少动),有利于消除陈积伏匿之痰.现代该方主要用于神经精神、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的疾病,其中治疗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疗效与西药大体相近,联合西药使用时或能提高其疗效及减轻其不良反应,但不少病例属于个案,确切疗效尚待评价.该方现代多用汤剂,随症加减中的配伍主要涉及化痰祛浊、凉血活血、行气解郁、祛风止痉等类药物,尤其与清半夏、天竺黄配用为常见.
作者:钱梦;王玲玲;谢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血净注射液对雨蛙素诱导的急性胰腺炎(AP)小鼠的影响,并探讨p38蛋白激酶(p38MAPK)在血必净治疗胰腺炎症中的作用.[方法]将健康雄性小鼠C57BL/6J随机分成3组(n=5):正常对照组、雨蛙素诱导AP模型组、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均腹腔注射雨蛙素(50μg/kg,每天5次,间隔1 h,注射3天),治疗组在每天注射第5次雨蛙素30 min后给予尾静脉注射血必净注射液(13 mL/kg).在腹腔注射雨蛙素后一次造模完成后24 h,摘眼球取血至动物死亡.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淀粉酶;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胰腺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蛋白含量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APK信号通路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p38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雨蛙素诱导的AP模型组在注射第3天第5次雨蛙素造模结束24 h后,血清淀粉酶明显升高,胰腺组织中MCP-1含量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必净治疗组血清淀粉酶、胰腺组织中MCP-1均较AP模型组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有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P模型组在造模结束24 h后胰腺组织可见明显病理损伤,而血必净组治疗组病理损伤较轻.在正常对照组、AP模型组、血必净治疗组中胰腺组织MAPK信号通路中JNK,ERK1/2以及p-JNK,p-ERK1/2蛋白表达均未有明显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P模型组p38MAPK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血必净治疗组与AP模型组相比p38MAPK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AP小鼠胰腺组织中p38MAPK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达到AP的保护作用.
作者:骆莹莹;蒲位凌;郭傲玮;白茹玉;史红;周昆;高秀梅;孙力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加味黄连温胆汤联合常规疗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以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8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24例与治疗组(基础治疗+加味黄连温胆汤)24例,疗程为2周.治疗前后测量形体学指标;检测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和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在身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FPG、2 hPG、HbA1c、FINS和HOMA-IR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IL-6水平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显增高(P<0.05).治疗全程,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味黄连温胆汤联合常规治疗能更好地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代谢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姜月蓬;刘建超;李之豪;胡慧君;赵志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观察葛芪降糖颗粒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观察,探讨中医药延缓、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本院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且证属肾虚毒滞型的患者60例,采用中心随机分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葛芪降糖颗粒联合甲钴胺)、西药组(甲钴胺),每组30例,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密西根评分,并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电图、血清8-异前列腺素F2a(8-iso-PGF2α)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能明显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密西根评分,临床总有效率优于西药组;2)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西药组;3)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血清8-iso-PGF2α明显低于西药组.[结论]葛芪降糖颗粒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症状与体征,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血清8-iso-PGF2α.
作者:肖若然;娄锡恩;王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胞磷胆碱钠并联合针刺疗法对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脑梗死伴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口服胞磷胆碱钠胶囊,并配合针刺廉泉、左右夹廉泉、人迎、金津、玉液、翳风、风池等穴位治疗.治疗14 d后运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疗效评估,对比两组疗法对改善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差异,比较两组的肺炎发生率,并运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BI)指数评估两组患者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疗效水平.[结果]经治疗后两组吞咽功能均较前有改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肺炎发生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方面,试验组治疗后NIHSS评分(10.5±5.2)分,低于对照组(11.4±5.0)分;两组患者BI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且试验组治疗后BI指数(55.6±10.9)高于对照组(51.04±10.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胞磷胆碱钠联合针刺疗法在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降低患者肺炎发生率,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杨松琪;于东东;陈秀菊;王会民;徐桐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干法制粒的中药颗粒剂的吸湿过程特点,并建立数学模型,探索中药颗粒剂吸湿的共性,为中药颗粒剂的防潮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干法制备的升麻葛根汤颗粒、达原饮颗粒和桃核承气汤颗粒作为模型药,运用静态称重法测定并绘制3种颗粒剂的吸湿等温线和吸湿动力学曲线,利用Origin 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非线性拟合,以决定系数(R2),均根误差(RMSE)和平均相对预测误差(E)为评价指标,筛选佳拟合模型.并对3种颗粒剂的粒径和粒形进行表征.[结果]3种中药颗粒剂吸湿等温线GAB模型,吸湿动力学曲线双指数模型的拟合度评价指标R2更接近于1,RMSE和E接近于0,拟合效果好,拟合度高.[结论]GAB模型和双指数模型分别较好地拟合了3种干法制粒中药颗粒剂的吸湿等温线和吸湿动力学曲线.
作者:韩鹏军;薛志峰;张丽娜;闫宏丽;张兵;祁东利;刘志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白鲜皮中的脂肪酸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相硅胶等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白鲜皮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脂肪酸类单体成分,分别为亚油酸(1)、1-O-linoleoyl-glycerol(2)、油酸(3)、棕榈酸(4)、α-棕榈酸单甘油酯(5).[结论]化合物2为首次从白鲜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作者:杨圣财;王剑丽;李正;郑畅;王涛;张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并筛选四妙勇安汤干预心力衰竭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潜在靶点,探讨四妙勇安汤对心力衰竭的疾病-多靶点-多成分的干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在线中医药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疾病分类预测和筛选四妙勇安汤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四妙勇安汤活性治疗心力衰竭的成分-靶点网络.[结果]在四妙勇安汤中筛选出89个活性成分,共涉及心力衰竭等15个靶点,且活性成分与预测的靶点有较好的相互作用,预测的15个靶点主要与ACE、ADRA2A、ADRA2B、等靶点有关.[结论]表明四妙勇安汤改善心功能的机制可能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性、调节交感神经系统等有关,并且在四妙勇安汤治疗心力衰竭中金银花药味的贡献度可能大.
作者:任莹璐;张惠敏;柳金英;苏聪平;王青;王伟;郭淑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随着天津中医药大学国际交流的不断发展,太极拳已成为留学生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针对来华留学生开展的太极拳双语教学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努力和发展,终于在2016年《太极拳基础理论与实践》课程被评为天津市来华留学生英文授课品牌课程,现从该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和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目前已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今后的发展规划.
作者:单静怡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医药教育标准化建设有助于推动中医药教育在世界各国/地区健康有序地发展,有助于在世界范围内培养中医药人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简称世界中联教指委)立足中医学本科教育制定行业标准,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面对国际教育师资队伍薄弱、教育资源标准化迟缓、国际教育模式单一等问题,应及时调整策略,通过师资培训、专业认证等方式,解决现有困难.
作者:李玲玲;江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张仲景首倡从痰饮辨治眩晕.其病因病机与肺、脾、肾3脏密切相关,依据临床症状选用温肺化饮,温脾化饮、温肾化饮的治法,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值得借鉴.
作者:高帅;樊瑞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在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有创的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其副作用严重限制了此方法对冠心病的大规模人群筛查和早期风险预测,而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广泛性和难治性以及中医辨证的主观性又会影响中医药辨治冠心病的疗效.代谢组学的出现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并把精准医学的理念渗透到传统中医诊疗的全过程.文章通过对知网、万方、维普及Pubmed、Elsevier等数据库中有关代谢组学在冠心病研究中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发现冠心病诊断主要与磷脂代谢、能量代谢、不饱和脂肪酸及其代谢物以及肠道微生物代谢等关系密切,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涉及的代谢通路主要包括糖脂代谢、能量代谢等.
作者:蔡雪朦;王朔;高杉;李琳;李遇伯;于春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针刺相比于药物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优效性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对相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收集近5年内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版推荐的方法进行文献质量分析,并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漏斗图进行偏倚分析.[结果]以受试者数量为计数单位的7篇文献中,针刺组330例,对照组284例,合并效应量OR=3.26,95%CI(2.09,5.08),Z=5.23,P<0.00001,提示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总有效率优于常规药物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患耳数量为计数单位的2篇文献中,针刺组280例,对照组280例,合并效应量OR=1.39,95%CI(0.93,2.08),Z=1.62,P=0.11,提示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相比于常规药物治疗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这两篇文献的数据很可能存在重叠.[结论]对于神经性耳鸣的治疗,针刺的总有效率优于常规药物治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由于文献质量的限制,该结果尚有待进一步论证.
作者:宋华隆;王金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和分析针灸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用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网、万方数据库2000年1月—2018年5月关于针灸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RCT)及临床对照试验研究(CCT)文献,将筛选后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的使用腧穴进行汇总并录入Excel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48篇,腧穴53个,腧穴总使用频次343次,其中主穴310次,配穴33次.[结论]现代针灸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以局部取穴、循经取穴及辨证选穴为原则,足太阴脾经及足阳明胃经是所选的主要经脉,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是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常用组穴.
作者:王蕊;周桂桐;姜希娟;杨正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附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但心脏毒性显著.其主要毒性成分为双酯型二萜生物碱,如: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如何减轻附子毒性但又不影响药效格外重要.多年来,众多学者不断深入研究附子生物碱的毒性机制,并取得了一定的共识.文章通过总结国内外研究资料,阐述了附子所含有的双酯型二萜生物碱对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影响,以及与其心脏毒性相关心肌的氧化损伤、细胞凋亡、缝隙连接蛋白Cx43和钠、钾、钙离子稳态的影响,并阐述了与上述机制相关的甘草、人参与附子配伍的作用机制.
作者:孙燕;王雨;刘京华;王斯维;王小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论述和分析了硫磺熏蒸对中药材化学成分的影响,以及汤剂中硫磺熏蒸饮片的使用和溶出情况.结合当前中草药中亚硫酸盐残留的各种限定标准,归纳和总结了煎煮时饮片中亚硫酸盐残留溶出率研究的相应成果,以期为汤剂中亚硫酸盐残留的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陈汀;王玳珠;李梅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引火汤是陈士铎为治疗阴蛾所创,阴蛾因肾水亏虚,水不济火,相火浮越于上所致.当代临床运用引火汤抓住肾水亏虚,相火浮越的主要病机治疗杂病,扩大了其治疗范围.
作者:张睿;吕翠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