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是常见口腔黏膜疾病,其患病率高达20%[1],具有复发性、周期性、自限性.发病时,溃疡局部灼痛明显,严重者可影响日常饮食和生活.2013年4月-10月我们对在支队教导队各类集训期间92例患口腔溃疡的战士采用西瓜霜混合丁卡因联合复合维生素B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建强;王伟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武警战士作为特殊群体,遂行执勤、处突、维稳等任务较重,随着训练强度逐渐加大及作业方式转变,战士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呈逐渐增多趋势.我们于2011年4月-2013年1月在C型臂X线机监控下共行射频温控热凝技术联合臭氧消融技术治疗武警战士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38个椎间盘),疗效满意.
作者:白舸;邬春虎;张笑峰;陈长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原发性手汗症(Palmar hyperhidrosis)是一种原因不明,由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不受外界温度影响的手部汗腺异常分泌亢进的状态[1],约有3‰的亚洲年轻人患有手汗症,有高达12.5%的家族倾向.手汗症的治疗长期以来较为棘手,Kux等[2]于上世纪50年代首创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取得成功.我院自2005年2月-2012年2月应用电视胸腔镜行双侧T3-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63例,手术微创、安全,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邬冬强;王洁磊;张志豪;朱有才;肖怀清;郭大伟;王细勇;陈华飞;杜开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助于减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但若使用不当则不仅可能造成院内感染,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对此,国家予以高度重视,先后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简称《指导原则》)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对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选择范围及给药方法等作了明确规定,并不断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进行整治[3].为了解我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及合理性,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4](简称《通知》)中的规定,对我院2011年1 1月-2012年4月945例手术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梅昕;徐莺;刘婧;白玫;蒋云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近年来,CT技术的发展使得扫描速度越来越快,对CT增强扫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同时准确评估病变器官的增强效果、动态增强时间及大剂量的团注等因素也提升了对留置针的使用要求.本研究通过对3种直径的静脉留置针在双源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比较,评估更合理的留置针使用方案.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3年6月行双源CT增强扫描患者465例,其中男281例,女184例,平均年龄59岁.其中心脏冠脉增强检查228例,腹部增强检查237例.
作者:宋爱清;宫学华;徐晓磊;李培秀;宣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及盆腔腹膜炎,可一处或几处同时发病,是妇女常见病之一.具有病程长、病情复杂、复发率高等特点.近年来,PID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虽然PID对患者的生命没有直接造成威胁,但病情顽固,治愈困难,每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又可急性发作,导致不孕、异位妊娠[1]、慢性盆腔痛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2],增加家庭与社会的经济负担,所以对该病的彻底治疗非常重要,以往我们通常用抗生素口服、肌肉注射或静滴,以及中药内服等治疗,远期效果不理想.
作者:赵井苓;赵玉梅;徐红;王娟;彭碧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手卫生依从性受到全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1].手卫生是直接影响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发生感染的主要因素[2].外科系统为较易发生院内感染的重点科室.为防止因手消毒不规范而造成外源性感染的发生,有效促进和提高医护人员洗手行为的依从性,结合本院外科系统的实际工作情况,调查分析手卫生消毒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干预对策.
作者:张颖;向海兵;佟建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较常见的发疹性疾病.近年来我市猩红热发病率有所上升,且出现了一些重型猩红热.现将本院2008年1 1月-2012年3月收治的19例重型猩红热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08年11月-2012年3月共收治重型猩红热19例,男8例,女11例;年龄5~13岁,平均年龄8.5岁.本组19例均为重型猩红热,诊断标准符合第7版传染病学的诊断标准1,咽拭子培养出革兰氏阳性溶血性链球菌2,同时符合:(1)甲、乙、丙、戊肝炎病毒标志物均阴性.(2)排除发病前后因药物可能致肝、肾功能损害的病例.(3)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心肌炎、肾炎病例.其中中毒型14例,脓毒型5例.
作者:邓丽宁;侯宏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一组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表面糜烂、诱发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而致急性心肌供氧量突然减少,引起严重心肌缺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及心脏性猝死,属内科急诊常见的急危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工作压力大,加之人口老龄化,发病率有增多趋势,且病死率极高.随着ACS研究的不断深人,越来越认识到ACS早期诊断、识别及救治的重要性,早期发现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将为患者的预后产生有益的作用,ACS的急诊处理手段不尽相同,现就我院急诊科的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朝斌;孙中吉;仇海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本地塞米松及舒芬太尼对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120名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被随机分配成3组接受硬膜外镇痛.R组:0.5%罗哌卡因5 m1(25 mg)+生理盐水5 ml;RS组:0.5%罗哌卡因5 m1+0.00016%舒芬太尼溶液5ml;RD组:0.5%罗哌卡因5 m1+0.08%地塞米松溶液5 ml.给予试验药物后以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记录患者首次追加镇痛时间、术后24 h哌替啶需求总量、需要追加镇痛的患者例数等信息及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结果]RS组(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和RD组(罗哌卡因+地塞米松)的术后首次镇痛时间明显长于R组(单纯罗哌卡因)(P<0.05),RS组和RD组的术后哌替啶的总用量及主动要求追加镇痛的患者例数亦明显少于R组(P<0.05).[结论]硬膜外给予地塞米松可以明显增强罗哌卡因的术后镇痛作用,延长其镇痛时间,同时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需求,并减少使用阿片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
作者:徐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3种抗癫痫药物拉莫三嗪、奥卡西平和左乙拉西坦对幼鼠认知功能以及海马CA3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s-3,NT-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7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6只)、拉莫三嗪组(10只)、奥卡西平组(10只)和左乙拉西坦组(10只).NS组每天经口腔灌胃生理盐水,其他3个药物组分别经口腔灌胃溶于生理盐水的不同的抗癫痫药物.连续给药3周后行Morris水迷宫、旷场实验测试,比较各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自发探索运动活性.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各组幼鼠海马CA3区BDNF和NT-3的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测试显示,与NS组相比,拉莫三嗪组大鼠找到平台时间明显延长,穿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及在平台象限搜索时间的百分比减少(P<0.05);旷场实验测试表明,拉莫三嗪组大鼠水平及垂直运动能力显著低于NS组,而左乙拉西坦组高于对照组(P< 0.05);qRT-PCR结果显示,拉莫三嗪组、奥卡西平组和左乙拉西坦组中BDNF mRNA表达量分别是NS组的0.53、0.95、0.92倍,NT-3mRNA表达量分别是NS的0.66、0.88、1.03倍.与NS组相比,拉莫三嗪组BDNF和NT-3表达均显著降低(P< 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拉莫三嗪组、奥卡西平组和左乙拉西坦组BDNF蛋白表达量分别是NS组的0.45、0.93、0.98倍,NT-3蛋白表达量分别是NS组的0.64、0.89、1.01倍.与NS组相比,拉莫三嗪组BDNF和NT-3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奥卡西平和左乙拉西坦对认知功能影响较小,拉莫三嗪影响幼鼠认知功能可能和其降低BDNF和NT-3表达有关.
作者:石鹏程;程世翔;赵永青;梁晋;李迪彬;李积荣;李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硫酸吗啡控释片对晚期癌症患者中度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64例男性中度癌痛患者,口服美施康定片(每片含盐酸硫酸吗啡15 mg)止疼治疗,初始剂量每12h为15 mg,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调整用药剂量,直至患者无痛或基本无痛,连续治疗14d,治疗期间进行疼痛强度、生活质量的评分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并记录结果.[结果]口服美施康定片(以每片含15 mg硫酸吗啡计算)的终滴定剂量为:≤30 mg/d的30例(46.87%),31 ~ 45 mg/d的22例(34.38%),46 ~ 60 mg/d的8例(12.50%),61 ~ 75 mg/d的2例(3.13%),≥75 mg/d的2例(3.13%),总疼痛有效率96.87%.有轻度头痛、头晕、嗜睡、恶心、呕吐、便秘及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但发生率较低.[结论]硫酸吗啡控释片片控制中度癌性疼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轻,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苏宏;朱红霞;赵跃萍;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溶出介质中吐温-80对难溶性药物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 propyl methyl cellulose,HPMC)骨架片的溶胀、溶蚀和药物释放的影响.[方法]以尼莫地平为模型药物制备HPMC骨架片,采用改良的桨法,以不同浓度的吐温-80溶液为溶出介质,测定不同时间尼莫地平HPMC骨架片的湿重和干重,并考察尼莫地平的释放度;采用摇瓶法测定尼莫地平在不同浓度吐温-80溶液中的溶解度.[结果]尼莫地平HPMC骨架片在不同浓度吐温-80溶出介质中的吸水速率常数(k1)均在9.00h0.5左右,溶蚀速度常数(k2)均在0.022/h左右,均无显著性差异;尼莫地平在蒸馏水中32h内累计释放百分率低于15%,而在吐温-80水溶液中,32 h内累计释放百分率均接近100%;尼莫地平的溶解度随吐温-80的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溶出介质中的吐温-80对HPMC骨架片的溶胀和溶蚀无明显影响,但可加快尼莫地平的释放;释放介质中的吐温-80主要通过增加尼莫地平在释放介质中的溶解度而加快药物的释放.
作者:刘波;姜燕燕;杨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初步探讨腹腔镜在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定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急性创伤性脾破裂病例.根据术前超声多普勒及CT共同评估腹腔游离液体不大于300 ml,且血流动力学稳定[收缩压>90mmHg(1mmHg=0.1333 kPa)]的9例作为腹腔镜组,并选择同期开腹手术17例作为开腹组.采用成组资料t检验(或t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首次排气时间及切口感染率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无1例中转开腹及死亡.腹腔镜治疗后患者首次排气时间(2.65±0.22)d较开腹手术组(3.63±0.37)d缩短(P<0.01);腹腔镜治疗后患者术后切口生长良好,较开腹手术组(47.05%,8/17)低(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41.67±6.61) min要长于开腹组(78.52±8.43) min,有显著差别(P< 0.01).而腹腔镜组住院时间(6.22±0.67)d明显短于开腹组(9.23±1.82)d(P< 0.01).[结论]正确评估损伤的前提下,采用腹腔镜治疗急性创伤性脾破裂是一种副作用较小的可行方法.
作者:孙海东;曹健;穆霄燕;马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上颌前牙区种植术后临时冠修复短期美学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口腔科2008年1月-2012年6月上颌前牙区修复患者60例,其中30例为临时冠修复组,30例为非临时冠修复组,随访1~5年,通过牙龈乳头外形及满意度调查,评价2组患者的美学效果和满意度.[结果]临时冠修复组的牙龈乳头外形明显好于非临时冠修复组(P<0.05),临时冠修复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非临时冠修复组(P<0.05).[结论]上颌前牙区种植术后使用临时冠对牙龈塑形可很好地恢复龈乳头外形,与不用临时冠塑形相比,具有更好的美学效果.
作者:兰雪松;韩泽民;吴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代心肌细胞培养的条件和方法.[方法]取新生1~3 d的SD大鼠心室肌,0.25%胰蛋白酶-0.02%EDTA消化后,培养于DMEM-F12培养液中,用差速贴壁法和化学抑制法相结合去除非心肌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培养的心肌细胞平均存活率(96.33±6.73)%,培养第4天细胞搏动率达(95.3±9.2)%,并出现单层同步搏动,具有典型的心肌细胞形态特征.[结论]本研究的心肌细胞培养方法操作简便,成活率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原代心肌细胞培养方法.
作者:龚海英;梁林;李灵芝;张永亮;李建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联合来氟米特(leflunomide,LEF)治疗中医不同证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疗效有无差异.[方法]选取175例中重度RA患者,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分为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寒热错杂证、痰瘀互结证、肝肾亏虚证5个证型组,采用MTX联合LEF口服治疗,疗程12周,观察基线时和治疗12周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患者疼痛评分(VAS)、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计算DAS28评分,并观察ACR20、ACR50和ACR70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本组基线值比较,各组治疗12周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均减少,VAS、ESR、RF、CR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痰瘀互结证、肝肾亏虚证组外,其余各组关节晨僵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寒热错杂证组治疗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VAS、RF的改善情况及DAS28有效应答率、ACR20、ACR50、ACR70改善率均优于痰瘀互结证和肝肾亏虚证组(P<0.05),各组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MTX联合LEF治疗中重度RA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寒热错杂证疗效优于痰瘀互结证和肝肾亏虚证.
作者:吕新亮;孙少敏;刘禹全;徐明智;杨素梅;黄永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总结分析3种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维持呼吸道的正常生理需求;对气道湿化的生理学和病理性改变,气道湿化的适应症和湿度、温度标准,气道湿化装置和方法等国内外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分析;但是目前对于不同气道湿化方法临床效果的研究仅仅停留在纤毛活动功能,患者痰液的粘稠度、VAP的发生率、血氧饱和度等领域的研究,缺乏气道上皮细胞结构、基底膜的结构、细胞浆和细胞核的变性、细胞脱屑等组织学改变的生理、病理学的研究.
作者:全金梅;燕朋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为克服现有艾滋病治疗药物毒性大及易产生耐药性的缺点,近年来,不少学者以天然化合物为先导物进行结构改造,以期发现活性高、毒性小的新型抗艾滋病药物,其中,对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白桦酸、齐墩果酸、熊果酸C-3位羟基、C-28位羧基、以及C12-13位双键等基团进行结构改造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对治疗AIDS显示了巨大潜力.
作者:张丽;李群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生态环境中的氧含量及其他组成要素对调控干细胞和肿瘤细胞的行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低氧与正常发育、疾病进展以及实体肿瘤生长有关.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s,HIFs)是细胞对低氧免疫应答的主要介质.本文着重对HIFs对骨肿瘤形成的作用做综述,并进一步对低氧、干细胞及其生态环境如何调控骨肿瘤的形成进行阐述.
作者:王川;牛秀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武警部队卫勤保障具有任务突发,部队准备时间短;任务类型多样化,伤员伤情复杂;任务重点阶段性强,工作内容变化快;任务交叉重叠,指挥关系特殊;任务标准高,社会影响大等特点.新的形势对武警部队卫勤力量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1].现结合我部多年任务实践,对武警部队医院应急卫勤力量建设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作者:李永光;孙俊;刘莉;马佳;袁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武警部队疗养院正处在由自然因子疗养模式向健康管理型疗养模式转型的关键期,通过健康管理理论研究结合疗养院实际工作,探索构建“五位一体”健康管理疗养模式,“五位一体”即以武警部队健康管理系统为平台,以疗养员近期健康档案与风险评估为依据,以保健康复为主线,以各种疗养因子为支撑,以医疗服务为补充.依据此模式既有助于提高疗养院自身的竞争实力,又有利于改善疗养人员的健康水平,实现提升武警官兵健康素养的目的.
作者:谢长俊;孟涛疆;高萍;郭宏霞;曹春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武警部队的健康管理研究和实践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要尽早发挥健康管理对官兵健康和战斗力的保障作用,必须建立上下协同的健康管理体系,提升其组织性、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本文在借鉴外军和国内健康管理体系构建的基础上,根据武警部队现有卫生服务体系及职责,提出了武警部队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设想,以供决策、研究和实践参考.
作者:夏芹;刘华磊;朱振玲;曹春霞;李浴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健康管理是健康服务业的支撑产业,随着国家对健康服务业的高度重视,健康管理已成为引领和推动中国科技与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但目前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紧缺,已经成为影响其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分析健康管理人才需求和培养现状,总结了健康管理人才应具有的业务素质,提出高校健康管理的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方案.以促进我国健康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推进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作者:李玉明;呼文亮;李浴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武警部队医院担负着保障部队官兵身体健康、提高部队战斗力的神圣职责.根据武警部队医院的职能定位,结合查阅文献、实地调研、专家咨询和院校试点,研究论证出了武警部队医院“以武警健康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建立档案与风险评估为先导,分类归口管理为手段,专业医疗服务资源为后盾,多向联动机制为纽带,指导体系部队工作为补充”的一体化健康管理模式,并对武警部队医院开展健康管理应具备的支撑条件做了深入探讨.
作者:朱振玲;刘华磊;邓笑伟;洪少勇;夏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为提高院校干部保健能力和水平,通过军地合作、专家咨询、文献分析、试点研究、知情人物访谈等方法,对武警院校干部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以院校干部人群为健康管理主体,武警健康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健康管理三部曲为主线,融合群体和个体管理,白助、互助、医助相结合,分层、分组、分类划分管理人群”的“武警院校干部三分三助健康管理模式”,在某院校试运行取得良好效果.该模式可操作性强、管理有效,参与者满意度高,值得其他部队和单位借鉴参考.
作者:朱振玲;刘华磊;谢长俊;李浴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根据武警部队特点,结合健康管理理论和前期工作探索,提出武警部队基层单位健康管理模式.其内容为“以健康档案为依据,以部队常见健康危险因素和疾病康复为主要内容,以全员群体管理为基础、干部个体管理为侧重,基层卫生机构与总队医院双向联动”.同时概述此模式下健康管理工作组织实施的主要环节和步骤以供参考.
作者:刘华磊;王兴;谢长俊;曹春霞;李浴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