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定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口服定心颗粒,对照组100例口服慢心律,观察早搏控制情况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左室射血分数、心电图、血流变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早搏控制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心绞痛,心功能、心电图、血流变及其他临床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定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综合疗效明显且耐受性良好.
作者:薛长玲;吴俊喜;段惠杰;孙福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个主要手段,腹盆腔肿瘤在接受放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肠腔,临床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腹泻,腹痛甚至肠梗阻,肠瘘或穿孔.从中医角度来说,总属脾胃失和,火伤阴亏湿阻所致.
作者:薛银萍;张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排石汤对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结石排净时间的影响.方法:随机将病人分为排石汤组163例和常规治疗组162例,每组又以结石直径大小分为<1.0 cm,1.0~2.0 cm,>2.0 cm 3个亚组,排石汤组服排石汤每日1剂,常规组肌注黄体酮40 mg,每日1次,观察两组间碎石后1、2、3周及3个月的结石排净率.结果:1、2、3周及3个月结石排净率排石汤组分别为52%、59%、71%、74%,常规治疗组分别为38%、48%、64%、72%,而结石<1.0 cm两组排净率分别为72%、54%;80%、64%;89%、80%;91%、89%.结论:排石汤能使碎石后早期排净率提高、缩短排石时间,但总体碎石排净率无差异.
作者:戈兴中;王树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是指皮质激素治疗、切脾治疗、一般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作者:郭晓;张一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通淋排石汤和石淋通片对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572例泌尿系结石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通淋排石汤治疗和石淋通片治疗.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83.2%(P<0.05).结论: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通淋排石汤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理想方法.
作者:邸玉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胃肠病可由多种原因致病,虽临床证候各异,只要辨证病机相符,中气不足,脾虚胃弱,寒热错杂或湿阻中焦,便可用半夏泻心汤,笔者用此异病同治每获佳效.
作者:胡树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益肾汤乃全国著名中医肾病专家骆继杰治疗慢性肾炎的有效方剂,治疗肾炎蛋白尿总有效率为71.3%.其药物组成:黄芪、熟地、苏叶各15~30 g,泽泻15 g,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各10 g,益母草、半边莲各30 g.笔者运用益肾汤结合雷公藤多甙片1.5 mg/kg·d-1,治疗肾炎蛋白尿54例,疗程3个月,总有效率可提高到87.1%,临床观察证实益肾汤结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肾炎蛋白尿提高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郑义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单次口服红花提取物0.25、0.5、1.0 g/kg,呈剂量相关性降压作用,降压时对心率无明显影响;每天1次,连续14天口服给药,每天给药后血压逐渐下降,不产生明显耐药性,停药后24 h血压恢复至对照期水平,无反跳现象.
作者:杨蕾;张志云;李云鹏;康彦;赵兴茹;崔力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冠脉介入治疗过程中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102例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组,n=51)和红花注射液组(简称红花组,n=51),后者在采用常规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每日1次,每次15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静脉点滴,而常规组则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静脉点滴代替.观察两组患者PCI过程中心绞痛发生情况及12导联心电监测的ST段变化情况,并观察用药前后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vWF:Ag)、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及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变化.结果:和常规组比较,治疗后红花组患者血中的vWF:Ag、ET-1、IL-1β、IL-6及TNF-α含量明显降低,NO含量明显增高,在PCI过程中出现心绞痛及ST段变化的程度明显减轻,结论:红花注射液对PCI过程中UAP患者的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和血中vWF:Ag、ET-1、IL-1β、IL-6及TNF-α水平降低,NO水平升高,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有关.
作者:刘素云;张辉;李拥军;王学君;吴金凤;李葆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淡豆豉中异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以染料木素为标准品,在其紫外大吸收峰259 nm处测定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制得的异黄酮试样的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黄酮含量.结果:后用紫外分光光度259 nm处对试样中异黄酮类进行含量测定.生药中总异黄酮的含量以染料木素计算为0.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6%,相对标准偏差为2.6%.结论: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检验淡豆豉中异黄酮含量的一种手段.
作者:崔力剑;黄芸;杜淑娟;牛丽颖;王鑫国;李云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洋金花为茄科植物白陀罗Datura metel L的干燥花[主要成分为生物碱,以东莨菪碱(C17H21NO4)为主].用于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风湿痹痛,小儿慢惊,外科麻醉等.主治平喘止咳、镇痛、解痉.关于洋金花药材质量标准,2000年版药典收载了以化学滴定法测定其含量[1],但未见薄层色谱法的测定,本实验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洋金花中东莨菪碱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洋金花类药材及复方制剂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牛丽颖;王继业;曹秀莲;王鑫国;默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复方对高脂血症血瘀家兔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胆固醇饲喂法造成家兔高脂血症血瘀模型,同时治疗组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益气活血复方.12周后检测血脂、载脂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益气活血复方(6.25 g/kg、12.5 g/kg)可明显降低胆固醇水平,降低血黏度.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增强.结论:益气活血复方防治血管性痴呆的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脂代谢紊乱,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有关.
作者:李乾;张凯;魏民;武梅芳;白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短期使用中药去卵巢大鼠骨组织有机质和骨矿物质的变化,寻找能够灵敏反映骨代谢变化的指标.方法:把6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组、卵巢切除+丹参组、卵巢切除+丹皮组和卵巢切除+骨疏康组,每组16只.各给药组大鼠于卵巢切除后第30天开始灌胃给药,分别于开始给药后第15日、第30日将各组的半数动物股动脉放血处死,取血清测骨钙素(BGP)、血碱性磷酸酶(ALP)和血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取大鼠股骨和胫骨测定骨羟脯氨酸(HOP)、骨钙、骨碱性磷酸酶(ALP)、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结果:给药15天和30天后,各中药组与卵巢切除组比较,骨有机质主要成分羟脯氨酸和骨矿物质指标均有显著性升高;骨疏康组与卵巢切除组比较,骨组织TRAP有明显降低而骨ALP无明显差异.结论:对去卵巢大鼠短期使用中药即可测到骨组织的效应.
作者:李芳芳;尹智炜;张海啸;宋士军;岳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五星针法,是指在所患病灶周围针取不同的经络中的5个穴,使这5个穴位每不相邻的两穴针感相连,使针感连成如五角星形状,然后再在所针部位循行的经络远端取一应穴,使应穴成为那五针的中枢.这是笔者根据传统针法中恢刺、豹纹刺、合谷刺、巨刺、谬刺(详见实用针灸大词典297-299页及针灸大成谬刺)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围刺方法.
作者:孙宝东;黄红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叩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方法:将40例类风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根据类风湿关节炎发病部位,按病位取穴(阿是穴、局部经穴).先以梅花针叩刺局部阿是穴和经穴,叩刺至皮肤出血,再取熏蒸药方,加适量水浸泡,加热,直接熏蒸病灶部位30 min,每天1次,30天为1疗程.对照组用消炎痛口服,每次25 mg,每天3次,30天为1疗程.结果: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时间等指数,治疗组下降幅度和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80%,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叩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防止关节畸型较为理想.
作者:李功营;宋金带;宫育卓;伦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隔物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隔物灸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隔物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对其发作还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孙立虹;葛建军;杨继军;佘延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甲壳素又名甲壳质、几丁质,是来自甲壳类动物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是唯一商品化的碱性多糖.其化学名称为(1,4)-2-乙酰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是一种线性生物聚合体.甲壳素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碱水溶液,化学性质相当稳定,由于其分子中乙酰胺基的存在,分子间形成很强的氢链,降低了其应用范围.
作者:程志;杜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优化教学媒体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我们利用PowerPoint2000将组织学图片制成便于浏览和查阅的电子图谱,用于指导中医院校实验教学,有结构展示立体化,信息存储量大,节省板书时间,形式活泼多样,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便于复习查询等优点.
作者:同利琪;朱长福;李国明;马小顺;谢彬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了培养新世纪中西医结合的优秀人才,走我们国家自己的医学发展道路.中医课在西医院校的授课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教学工作中应从3个方面入手.
作者:寇胜玲;侯梅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医药专业是以中医药理论为主导,配合西医药学,实行中西医结合,以中医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医药院校的学生担负着中医传统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发扬光大的任务,但同时也应该利用现代医学的手段和方法,去研究和探索传统中医理论,并以此为结合点开辟一条中医药科学研究的新途径及临床治疗的新方法.为此,学习好机能实验学,可以为理论学习和医学实践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作者:冯敬坤;李乾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