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建立蠲痹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 ( TLC) 法鉴别方中的白术、独活、防风、厚朴、甘草、秦艽、羌活、桑寄生等药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 RE-HPLC) 法测定地黄中梓醇的含量:色谱柱为岛津S/N 4H5701-17 C18柱 (250 mm×4. 6 mm、 5 μm), 流动相为乙腈∶ 0. 1%磷酸溶液 (0. 3∶ 99. 7 V/V),流速:1. 0 mL/min, 检测波长为270 nm, 柱温为室温.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分别检出独活、白术、厚朴、防风、秦艽、甘草、羌活、桑寄生, 斑点清晰, 重现性好; 梓醇的进样量线性范围是0. 054~0. 27 μg ( r=0. 999 41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 71% , RSD为2. 67% .结论:定性定量方法简便、专属、准确, 有利于蠲痹颗粒的质量标准制定和含量测定.
作者:王晓娜;宫志强;宋军娜;侯芳洁;李国川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梓醇对衰老大鼠肾脏组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 SIRT1) 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r雄性3月龄大鼠10只作为青年组, 24月龄大鼠50只随机分为老年组、维生素E组、梓醇低、中、高剂量组.青年组、老年组灌胃生理盐水, 维生素E组灌胃维生素E混悬液, 梓醇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10、 50、100 mg/kg·d-1腹腔注射梓醇生理盐水溶液.干预60 d后, 检测血清尿素氮 (BUN)、血肌酐 ( Cr), PAS法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 观察衰老相关 β 半乳糖苷酶 ( SA - β - gal) 活性染色, 检测过氧化氢 ( H2O2)、丙二醛(MDA) 含量, RT-PCR法检测SIRT1 mRNA表达, Western-blot法测定SIRT1蛋白表达, 并进行比较.结果:梓醇中、高剂量组大鼠BUN、 Cr显著下降; 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系膜基质增厚、炎性细胞浸润情况明显改善; 肾小球、肾小管、小球旁毛细血管衰老相关SA-β-gal活性染色减少; H2O2、 MDA含量均显著降低; SIRT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梓醇中、高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梓醇可能通过干预SIRT1基因表达延缓大鼠肾脏衰老.
作者:高山;庄哲;刘钊;蔡国锋;谢宁;唐伟懿;马嫡;付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解毒护本方保留灌肠配合中药口服, 降低结大肠癌术后化疗不良反应, 找出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办法.方法:符合诊断标准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6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30例应用化疗药物, 观察期间暂不应用中药汤剂, 治疗组30例配合中药解毒护本汤剂保留灌肠, 加上中药汤剂内服, 4周为一观察周期, 观察2组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的情况, 不同时期出现的主要证候积分、肿瘤标志物、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因化疗出现的症状显著轻于对照组; 肿瘤标志物变化差异无显著性 ( P﹥0. 05); 治疗组的肌体免疫力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解毒护本方保留灌肠能减轻大肠癌术后化疗的毒副作用, 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肌体的免疫力.
作者:刘红茹;王润超;张书臣;李亚秋;吴向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声治疗联合耳聋左慈丸治疗肝肾阴虚型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肾阴虚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30例予单纯声治疗, 治疗组30例在声治疗基础上加耳聋左慈丸治疗, 疗程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周、3个月耳鸣评价量表评分的变化, 并据此评价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2 组治疗后1周、 3个月耳鸣评价量表症状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 ( P <0. 05), 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 P <0. 05), 2组治疗1周、 3个月后耳鸣治疗有效率相比, 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 P <0. 05), 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声治疗联合耳聋左慈丸能够通过滋阴补肾, 调和肝脾, 减轻耳鸣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疗效显著, 安全性高, 且远期疗效更佳, 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王翔;谭业农;吴小秦;谢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升补宗气、化瘀泄浊法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9例, 对照组59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升补宗气、泄浊化瘀中药内服, 每日1剂, 服用4周.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 每天1次.分别于治疗的第7、 14、 21、 28 d记录疮面大小、渗出、肉芽生长及疮周等情况,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疮面情况、疮周情况及疗效评定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 P <0. 05).结论:升补宗气、化瘀泄浊法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疗效显著, 促愈作用明显.
作者:张建强;仝光照;许志会;李鹤;张青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自拟金车化浊汤对急性期浊毒内蕴型痛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相关炎性因子IL-1β、 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例浊毒内蕴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5 例, 对照组应用秋水仙碱片治疗,治疗组应用自拟金车化浊汤治疗, 疗程均为14 d. 14 d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并检测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血中IL-1β、 TNF-α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 43%和94. 29% , 金车化浊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浊毒内蕴型有明确疗效, 经统计2组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 P >0. 05); 治疗后, 2组患者炎性因子IL-1β、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P <0. 01), 治疗后2组间IL-1β、 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P >0. 05).结论:自拟金车化浊汤能显著降低血中炎性因子IL-1β、 TNF-α水平, 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浊毒内蕴型) 临床疗效显著, 副作用低, 长期治病依从性好.
作者:封丽华;王红霞;曹东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紫归解毒膏对重度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 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10例重度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紫归解毒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凡士林纱条换药, 紫归解毒膏组应用我院自制紫归解毒膏纱条换药.观察2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出血、创面水肿情况及术后即刻、 3、 7、 14 d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 水平变化, 并评价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紫归解毒膏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 P <0. 05), 创面出血、水肿评分等均低于对照组 ( P <0. 05); 术后3、 7、 14 d紫归解毒膏组患者血清TNF-α、 IL-6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 ( P <0. 05); 紫归解毒膏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P <0. 05), 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重度混合痔术后应用紫归解毒膏明显缩短了术后的创面愈合时间, 减少了创面出血, 减轻了创面水肿程度, 临床疗效确切, 安全性良好; 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体内TNF-α、 IL-6水平, 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赵鹏飞;王书奇;张天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分析自拟交泰解郁方治疗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患者153例, 遵循随机分组的原则, 分成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6例, 2组均予常规降糖处理方案, 使血糖控制平稳, 对照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片/早口服治疗, 观察组则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辨治,以自拟交泰解郁方为主方进行加减.治疗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糖化血红蛋白、汉密顿焦虑量表 ( HAMA)及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 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96. 1% ) 高于对照组 (86. 8% ),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5); 经过治疗2组血糖及HAMA、 HAMD评分均有所下降 ( P <0. 05); 治疗后, 2组间比较, 差异具有显著性 ( P <0. 05).结论:自拟交泰解郁方治疗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疗效确切.
作者:张月;董艳;王倩;刘红梅;魏锦花;张英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清热解毒方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 RMPP) 患儿肺泡灌洗液中支原体病菌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科住院诊断RMPP患儿90例, 治疗过程中因故退出11例, 终入选79例, 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 采用阿奇霉素抗菌、糖皮质激素抗炎、纤维支气管镜灌洗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41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清热解毒方中药.分别对治疗前、治疗后2组患儿肺泡灌洗液 (BALF) 中MP-DNA基因拷贝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儿BALF中MP-DNA基因拷贝数变化明显, 2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 <0. 05).结论:清热解毒方治疗RMPP可使患儿BALF中肺炎支原体病菌量减少, 抑制患儿体内肺炎支原体或增强患儿肌体清除支原体功能可能是清热解毒方治疗RMPP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杨会荣;刘建华;赵秀敏;帅金凤;牛波;路素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中医药结合Brunnstorm训练技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期内收治20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 均为恢复期, 随机分为2组, 每组100例, 入组病例均予常规内科基础治疗, 并结合Brunnstorm训练方案进行治疗; 治疗组加用自拟方参芪通络组方.疗程为12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 (FMA) 评分、 Barthel (BI) 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 统计处理相关数据.结果:经治疗2组患者神经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且中医药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 P <0. 05).结论:采用参芪通络组方联合Brunnstorm训练技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偏瘫患者, 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患者的神经运动功能, 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 收效颇佳.
作者:石健;张静;缴克佳;张占鹏;赵少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防石汤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的防治效果, 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 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 即A组 (正常组)、 B组 (成石组)、 C1组 (低剂量防石汤组)、 C2组 (中剂量防石汤组)、 C3组 (高剂量防石汤组).用乙二醇法复制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 喂养4 周后处死,取出双肾后甲醛溶液固定, HE染色石蜡切片, 显微镜下观察肾组织内草酸钙晶体分布情况并测定大鼠24 h尿pH值及草酸、钙的含量.用SPSS 24. 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与A组比较, B组成石率、尿草酸、尿钙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 ( P <0. 05); 与B组相比, C1、 C2、 C3 组成石率、尿草酸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 ( P<0. 05); 与C2组比较, C1、 C3组成石率、尿草酸、尿钙差异均有显著性 ( P <0. 05); C1与C3组成石率、尿草酸、尿钙相比, 差异均无显著性 ( P >0. 05); 各组尿pH值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 ( P >0. 05).结论:防石汤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治疗效果确切, 以中剂量组疗效佳.
作者:芦长廷;卢子杰;胡向农;杨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别从氧化应激及能量代谢角度研究溃结爽灌肠方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 (UC) 大鼠的作用及其疗效机制, 并应用正交试验设计, 分析溃结爽灌肠方中各组分在不同水平对UC大鼠的的单因素效应及量效关系.方法:按照L9(34) 正交表设计, 70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进行9组试验.葡聚糖硫酸钠 ( DSS) 法复制UC大鼠模型后, 以溃结爽方灌肠10 d, 麻醉取材, 计算结肠黏膜损伤评分 (CMDI), 制作病理切片; 生化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谷胱甘肽 (GSH)、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及丙二醛 (MDA)、腺苷三磷酸 (ATP)、一氧化氮 (NO) 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抗氧化因子SOD、 GSH活性明显降低, 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及NO水平显著增高, 并且能量代谢受到影响, ATP水平降低, 与空白组比差异有显著性 ( P <0. 05).溃结爽灌肠能够不同程度改善UC大鼠氧化应激损伤及能量代谢水平, 提高SOD、 GSH活性及ATP水平, 降低MDA、 NO的表达, 并且以B组效应佳 ( P <0. 05).在结肠黏膜损伤评分 (CMDI) 方面, A组B组C组E组F组I组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改善 ( P <0. 05), 结果与抗氧化因子活性 (SOD、 GSH) 及能量代谢 (ATP酶) 表达水平变化具有一致性. 4味中药黄柏、苦参、白及、地榆在高、中、低剂量均可不同程度提高抗氧化因子SOD、 GSH活性及ATP的表达, 同时降低大鼠结肠黏膜MDA、 NO的含量, 但随剂量变化其表达水平呈现不同变化趋势.结论:溃结爽灌肠方可以明显降低UC模型大鼠结肠黏膜氧化应激损伤, 提高能量代谢水平, 从而减轻UC大鼠肠道炎症损伤, 促进肠道黏膜修复.
作者:郑彩华;张娜;常玉娟;李晶;郭爱林;郭光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溃疡性结肠炎 (UC) 是累及大肠黏膜及其下层、呈连续性弥漫性炎症分布的非特异性疾病, 病因病机尚不明确, 且反复发作.通过中医药与西药在治疗UC的近期有效率、远期复发率的比较, 发现中医在治疗UC及其预防复发方面方法多样, 随症加减, 用药灵活, 标本兼治, 毒副作用较小, 费用相对低廉, 患者的依从性相对较高, 较现代医学具有显著优势.另肠道菌群与UC有密切关系, 且探讨中药与肠道菌群以及各种炎症因子关系的研究日趋成为热点, 因此寻觅中西医结合治疗UC的方法, 使之转化成为临床治疗UC的思路, 并进一步预防UC复发.
作者:刘思雨;刘建平;康欣;郎晓猛;高玲肖;马玉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王艳君教授用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临证取穴善取大椎调整督脉, 倡用中脘和胃治本; 善用巨刺缪刺,经络并调, 补虚泻实; 重视针刺顺序, 调顺气机, 治疗中察舌辨证, 巧用灸罐, 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有其独特的治疗特色.
作者:许水清;胡雨桐;高美兰;李革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RGERD) 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升高, 反复发作, 病程迁延, 现代医学治疗效果不佳, 而中医辨证论治则有较好疗效.全国名中医刘启泉教授对治疗RGERD有独到经验, 治疗RGERD时以和胃降逆为主, 兼顾宣肺、健脾、化湿、清热、养阴等法, 同时还重视日常预防与调护.
作者:刘阳;石芳;李浩;孙建慧;郝旭曼;卫静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言语康复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100例, 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2组, 即针刺配合言语康复组 (治疗组, 50例) 和单纯言语康复组 (对照组, 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言语康复训练, 治疗组患者接受针刺配合言语康复训练, 然后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口语表达、阅读、书写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 P <0. 05), 治疗组总有效率98. 0%显著高于对照组70. 0% ( P <0. 05).结论:针刺配合言语康复能够进步提升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评分及治疗的总有效率, 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侯宝国;张志兰;孙金华;杨海彬;杨丽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通督调神针法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睡眠质量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入院治疗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80例, 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 (40例) 和观察组 (40例).对照组采用安定联合普通取穴治疗, 观察组采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 2组均进行15 d治疗, 治疗完毕后对效果进行评估.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NIHSS) 对2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估; 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量表 (ADL) 对2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量表对2组治疗前、治疗后15 d睡眠质量进行评估, 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采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后15 d有效率为92. 50% , 高于对照组77. 50% ( P <0. 05); 观察组治疗后15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均低于对照组 ( P <0. 05); 观察组治疗后15 d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高于对照组 ( P <0. 05); 观察组治疗后15 d睡眠效率、入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质量及睡眠时间评分, 均低于对照组 ( P <0. 05).结论:将通督调神针法用于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中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减轻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郎显兵;谭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中国医学史》 《中外医学史》等医学史课程讲述医学发展历程和规律, 是中医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医学史课程具有抽象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传统授课方式对授课效果的提升存在局限性.在人本主义思想视域下, 将实践型教学运用到医学史课程教学中, 重点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强调实践型教学在医学史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 具有现实必要性.笔者在人本主义思想的视角下, 阐述实践型教学的理念, 分析了实践型教学模式在中医类专业医学史课程教学中运用的难点, 提出将实践型教学运用到中医药院校医学史课程教学的策略.
作者:支政;王刚;杨旭杰;贾云芳;周计春;赵润生;张弘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