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8-8849
  • 国内刊号:13-1283/R
  • 影响因子:1.77
  • 创刊:1992
  • 周期:旬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18-167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 河北省科技期刊版面设计奖(第六届)
  • 中医学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年13期文献
  • 可摘局部义齿一次戴入的临床经验

    笔者自去年开展口腔修复以来,已制作了近200例可摘局部义齿.其一次性不磨动戴入成功率在95%以上,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肖学明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医用猪皮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

    笔者自1992年对医用猪皮的制作过程进行了重大改进,制备成功的医用猪皮用于烧伤治疗的实验研究,并经乌鲁木齐总医院等3家三级医院、7家二级医院对2000多例烧伤患者临床使用,证明医用猪皮具有粘附性好、透水气性适中、良好的屏障功能、较好的弹性和柔软性、能增进自然愈合过程、安全无毒、贮存方便等优点,现介绍如下.

    作者:祝伟建;潘银根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整肠生治疗儿童感染性腹泻50例观察

    笔者1999年1~12月对50例儿童感染性腹泻应用沈阳第一制药厂生产的整肠生胶囊治疗后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傅红专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大黄在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应用1例

    1病例报告患儿,男,足月顺产,无窒息史.生后10小时喂奶,第3天排少量胎便,之后开始出现腹胀、皮肤黄染,并逐渐加重,伴6天无大便,于生后第9天入院.查体:T 37℃,体质量3.2kg,精神反应可,全身皮肤中度黄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明显膨隆,肠鸣音极弱.

    作者:杨清华;付万海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0.2%甲硝唑液宫腔内冲洗治疗宫腔积脓10例

    官腔积脓是因宫颈萎缩、颈管狭窄、粘连、宫腔内的炎性分泌物不能外流或引流不畅所致,多见于老年妇女.一般常用官腔引流加全身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疗程长,效果欠佳.笔者自1997年3月~1999年7月采用0.2%甲硝唑溶液官腔内冲洗及导尿管持续引流的方法,治疗宫腔积脓患者1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文晓霞;苗秀兰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眩晕20例

    眩晕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笔者应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眩晕20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非手术治疗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溃疡病的并发症之一,是常见外科急腹症,我院自1989~1998年共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283例,其中262例采用非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伟强;杨文革;刘宁清;刘志华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快速静脉注射25%硫酸镁治疗室上速21例

    笔者采用25%硫酸镁15mL以10秒钟和1分钟两种速度静脉注射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胡悒萍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糖尿病肾病昏迷86小时抢救体会

    1临床资料患者,女,66岁,患糖尿病16年,因外伤后发生右股骨骨折住院予手术治疗.术前以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治疗期间患者突然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解柏油样大便继而发生低血糖,经静脉输入10%葡萄糖后低血糖纠正,但患者随后发生休克、意识渐进入深昏迷状态,查肾功:血肌酐269μmol/L,血尿素氮25.2mmol/L,血气分析呈代谢性酸中毒,血钾8.5mmol/L,合并泌尿系感染、心肌缺血、肺部感染等.经抗休克、稳定血糖、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症等抢救,昏迷86小时后脱险.

    作者:张欣然;史玉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异丙酚在经阴道穿刺取卵术中的应用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超短效的静脉全麻药,由于其具有起效快、时效短、苏醒迅速且完全的特点,特别适合用于短小手术.青岛市计划生育研究所--家恩助孕中心,自2000年起将异丙酚应用于第二代人工受精技术中的经阴道穿刺取卵术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宋玮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雾化吸入酚妥拉明治疗难治性支气管哮喘54例

    笔者应用酚妥拉明对难治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承煦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黄连消积散治疗婴幼儿消化不良136例

    自1997年12月~2000年2月,笔者应用黄连消积散治疗婴幼儿消化不良136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云成;付桂华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并肺结核86例观察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糖尿病(DM)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且并发肺结核也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现将我院内分泌科1993~1999年收治的老年DM并肺结核86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淑芳;杨莉;李莉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手部特发传染性红斑43例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

    1999年7月我院皮肤科收治以手部皮疹为主要表现的传染性红斑4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方印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的护理

    脊椎后路显微内窥镜行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y discectomy,MED)结合了常规外科切开手术的神经组织减压的可靠性和内窥镜微创外科技术的长处,被称为脊椎外科中突破性的进步.此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切口长仅1.8cm,患者术后当日即能离床小便,术后1周即能恢复自由活动.术后不影响下腰段的稳定性,减少了术后脊椎滑脱、下腰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1999年5月以来,我院骨科应用这一高新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显著效果.现将治疗12例患者的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陈燕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外伤性脾破裂的术中护理配合

    我院自1990年1月~1999年1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87例,现就有关术中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陈玉萍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体会

    笔者自1989~1999年共收治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87例,死亡12例,病死率为13.8%,现就乙脑的护理谈几点体会.

    作者:史淑琴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化疗后胃毒性反应的辨证施护

    癌症的内科治疗常用化疗,化疗可引起胃毒性副作用,尤其呕吐会导致患者不耐受而中断治疗,笔者在积极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以辨证施护,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叶海波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护理

    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技术操作简便、迅速,能有效纠正低氧血症,可避免或减少因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带来的问题.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急慢性呼吸衰竭抢救.我院急诊科自1998年4月~2000年2月使用无创面罩通气抢救呼吸衰竭患者12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何守云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的观察与护理

    我科近7年采用中药保留灌肠为主,配合中、西药内服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取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但正确的操作和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现将中药保留灌肠的治疗操作和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吴永霞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较为多见的周围血管病,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明显,行走困难,活动后加重.笔者自1995年来共收治32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配以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姜新敏;陈本文;韩淑芬;孙桂香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1例肾盂癌术后并发高血压脑病的急救与护理

    我科曾于1999年11月份收治1例肾盂癌术后并发高血压脑病患者,当时病情严重,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与护理,住院24天痊愈出院.

    作者:韩淑芬;孙淑银;任智良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的观察及护理

    胸痛是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出现而突出的症状,而大约30%的患者临床无胸痛表现.这种无痛性心肌梗死发作在老年患者中尤为多见.由于这种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作往往不被患者及医护人员发现,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危险性高.笔者对30例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丽梅;房广玉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及护理

    笔者自1991年以来共护理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87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无一例直接死亡于上消化道大出血.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惠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妊娠后期合并糖尿病的护理

    妊娠合并糖尿病(GDM)是指糖尿病基础上合并妊娠者或妊娠前为隐性糖尿病,妊娠后发展为临床糖尿病或妊娠期出现糖尿病.GDM属于高危妊娠的范畴,临床上较少见,但其危害严重.现将4例GDM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继红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老年患者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

    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改善,加之医药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发展,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有了显著的增长,数量已居世界之.随着增龄,机体的衰老日趋明显,健康和体力状况日渐下降,老年人患各种疾病逐渐增多,住院率不断上升.针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等特征进行临床分析,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张彩娟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护理程序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笔者通过对1例第一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护理程序,实施家庭护理的体会,说明护理程序在社区家庭护理的重要性.

    作者:沈黎鸣;陈耿淳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33例主动脉瘤或夹层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主动脉瘤或夹层的临床特征与诊断依据.方法:分组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结果及误诊情况.结果:主动脉瘤或夹层发作时95.0%有疼痛,胸主动脉瘤或夹层80.0%有心包或胸腔积液,升主动脉瘤40.0%有主动脉辩关闭不全,腹主动脉瘤80.0%触及搏动包块.MRI,CT检查主动脉瘤或夹层阳性率100%,经胸心超检查升主动脉瘤及stanford A型夹层阳性率86.7%,心超或腹部B超检查腹主动脉瘤阳性率66.7%,胸片提示62.5%胸主动脉瘤纵隔增宽.急性发作患者误诊率65.0%.结论:主动脉瘤或夹层急性发作时疼痛、心包或胸腔积液常见.腹部搏动包块及影像学阳性结果是诊断的特征性依据.MRI,CT阳性检出率极高.

    作者:李浩平;许粤燕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复方羚羊角塞液治疗小儿急性热证7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羚羊角塞液治疗小儿急性热证的疗效.方法:将139例急性热证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采用口服复方羚羊角塞液,对照组用病毒唑静滴,两组常规治疗基本相同.结果:治疗组治愈62例(79.5%)、显效10例(12.8%)、有效6例(7.7%),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31例(50.8%)、显效10例(16.4%)、有效13例(21.3%)、无效7例(11.5%),总有效率88.5%.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复方羚羊角塞液治疗小儿急性热证具有疗效好、降热快、疗程短、无明显毒副作用等特点.

    作者:吴果;吴汉斌;吴杲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NI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异长春花碱(NVB)与异环磷酰胺(IFO)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对2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该方案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和毒性反应.结果:完全缓解率(CR)为10.7%,部分缓解率(PR)为39.3%,总有效率(CR+PR)为50%.胃肠反应发生率为33.8%,白细胞下降率为58.9%,毒性可耐受.结论:该方案无阿霉素或顺铂,减低了毒副作用,保持了较高的疗效,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理想的化疗方案.

    作者:滕润菊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参脉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5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参脉注射液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作用.方法: 58例CHF患者,给予参脉注射液60mL稀释于5%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滴注14天,治疗前后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心电图、血压、心功能检测.结果:治疗后LVEF,FS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心率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功能改善,其中显效14例(24.1%),有效32例(55.2%),无效12例(20.7%),总有效46例(79.3%),平均心功能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参脉注射液能显著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尤其适用于CHF伴低血压的患者.

    作者:马青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测定在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测定技术水平.方法:使用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测定(IEMA)技术,测定糖尿病患者C-肽、胰岛素.1型糖尿病(IDDM)12例,2型糖尿病(NIDDM)90例,健康人正常时照20例,做OGTT试验,使用BIOCHEM IMMUNOSYSTEMS公司发明的SEROZYME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检测系统和BIODATA试剂测定胰岛素(INS)和C-肽(C-P).结果:IEMA批内变系数(CV%)为3.95%,批间变系数为6.72%,灵敏度分别为0.57mU/L和0.39pmol/L.IEMA结果与放射免疫法(RIA)之间有显著的直线相关性(P<0.01).健康人OGTT试验时,空腹胰岛素和C肽分别为(15.76±6.32)mU/L和(8.71±163.38)pmo1/L,在30~60分钟达到峰值,平均为(59.64士7.84)mU/L和(2073.83±288.09)pmol/L.IDDM患者胰岛素和C-肽空腹水平低,OGTT试验无峰值出现,而NIDDM患者峰值延迟.结论:IEMA是一种灵敏、特异、有效、可与免疫放射法相匹敌的非放射标记的免疫化学检测技术.

    作者:吴凤良;周剑波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鼻咽癌肝肺转移的放疗加中药治疗探讨

    目的:观察放疗加中药治疗鼻咽癌肝肺转移的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治疗组采用放疗加中药法,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法.结果:治疗组鼻咽癌肝肺转移有效率为82.2%,肝转移的平均生存期12.05月,肺转移为14.26月,肝肺均转移为5.96月.对照组有效率为57.8%,肝转移的平均生存期8.38月,肺转移为9.30月,肝肺均转移为5.53月.结论:对鼻咽癌肝肺转移的放疗配合应用中药治疗能更好缓解症状,控制肿瘤,减轻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张小涛;张真;吴雪松;杨现松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99mTC-MIBI SPECT评价心脉通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

    目的:定量评价心脉通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将39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脉通胶囊;对照组19例,常规治疗.采用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定量评价缺血心肌面积.结果:在获得的主要定量参数心肌缺损范围分数与严重程度积分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脉通胶囊可以明显改善冠脉血流,增加心肌缺血区灌注,对缺血性心脏病有一定疗效.

    作者:冯君;杜志民;李怡;丘瑞香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大活络丸致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1例

    患者,女,59岁.因关节疼痛服大活络丸,4天后躯干开始出现散在紫红色红斑,其间有瘀斑、瘀点,以后皮疹增多波及全身,眼及口腔粘膜出现糜烂,足底表皮松解,背部红斑大片融合,于皮疹出现第5天住院治疗.

    作者:李红宾;杨莉;董成琳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中医药治疗坐骨神经痛概况

    坐骨神经痛是常见病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中医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笔者就近10年来中医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尚祖文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洋地黄的应用

    洋地黄应用于临床已有200年历史,至今仍是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近10多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进展及临床反复实践,对洋地黄的药理作用、不同制剂的特性、使用方法、毒性反应的处理等方面有了不少新认识,现作如下简述.

    作者:夏卫新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雨林牌血竭的临床应用进展

    雨林牌云南血竭为剑叶龙血树(Oracaenacochinchinensis)的树脂,味甘、咸,性平,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生肌敛疮之功,用于中医各种血证.经过长期临床验证,确证本品疗效确切,部分疗效优于进口血竭.本品植物资源为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在滇南首先发现,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70年代从中首家研制成国产血竭,经云南省卫生厅批准生产,为云南优势药品.笔者收集了近年来有关雨林牌血竭的化学成分和临床应用的报道,现综述如下.

    作者:苗建玲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哮喘的治疗进展

    哮喘是一种常见疾病,近年来哮喘的发病率、发作严重程度和病死率有增高趋势,控制或预防哮喘的发作非常重要.现着重介绍几种哮喘治疗的新进展.

    作者:何龙文;徐金山;黄林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新生儿开颅手术的麻醉处理

    新生儿有其独特的解剖、生理、药理特点.年龄越小,与成人差别越大.笔者对其颅脑手术的麻醉处理特点做如下总结.

    作者:吴文辉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地塞米松在肋间神经阻滞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为观察布比卡因加地塞米松肋间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效果,笔者选择32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关胸前常规肋间神经阻滞,报道如下.

    作者:彭景连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地氟醚低流量麻醉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地氟醚低流量麻醉特点.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行胸部及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21例,全麻诱导插管后新鲜气流量调至0.7~1.0L/mm,根据患者MAP,HR变化调节Tec6蒸发罐刻度10%~15%予以维持,并用Datex气体监测仪监测呼气末地氟醚浓度.术毕前3~5min关闭蒸发罐,加大新鲜气流量至2~5L/min以洗出地氟醚.结果:地氟醚吸入维持浓度为(13±2.5)%,吸入时间(180±30)min,术中MAP,HR,CVP波动不超过20%,术毕患者完全清醒时间为(25士6.5)min.结论:低流量地氟醚吸入麻醉实施方便、安全、易控制,苏醒迅速,清醒彻底,但因效能低,价格昂贵,在采用低流量吸入麻醉同时,如能够联合硬膜外麻醉,并提早停吸地氟醚可充分发挥其优势.

    作者:倪华彦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布比卡因硬膜外单次给药用于腰椎手术观察

    脊柱外科手术既往多采用全麻、持续硬膜外麻及局麻等.自1995年至今笔者采用布比卡因硬膜外单次给药,完成腰椎手术镇痛22例,报道如下.

    作者:左太国;闫志永;王宝民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32例宫腔电切术的麻醉处理

    笔者自1999年5月采用德国产KARL,Storz,F24号电切镜已做宫腔电切术32例,其中15例子宫粘膜下肌瘤(3cm以下)患者实施经宫颈子宫粘膜下肌瘤电切术,17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实施经宫颈官腔粘膜切除术.现就麻醉处理特点报道如下.

    作者:赵兵;丁红彬;田虹霞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氯胺酮加利多卡因复合液用于小儿麻醉

    小儿氯胺酮麻醉应用极为普通,但术中常因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导致心血管兴奋,术后常发生精神症状躁动、恶心、呕吐、发热等并发症.笔者采用氯胺酮加利多卡因复合液的方法,取得初步经验体会.

    作者:王增峰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右室心肌梗死1例误诊分析

    1病例介绍患者,男,60岁.因阵发性上腹痛、呕吐、肛中不排气3天入院.查体:T 36.5 C,P 84次/分,R 22次/分,BP 21/12kPa.心肺听诊正常.腹胀,左上腹压痛及反跳痛,腹部叩鼓,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实验室检查:血糖4.2mmol/L,胆固醇4.97mmol/L,甘油三酯1.22mmol/L,WBC 12.4×109/L,N 0.72,L 0.28.尿常规、肝功、心电图均正常.X线透视:左上腹可见数个液平面.诊断为肠梗阻.入院当晚取上腹部正中切口行腹部探查术,手术证实为横结肠脾曲粪石致肠梗阻.术后8天拆线.此时患者一般情况可,但放置引流管处皮肤未完全愈合.

    作者:王玉凤;陈宝松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肛周化脓性汗腺炎2例误诊分析

    肛周化脓性汗腺炎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各种文献中记述不多,笔者于1985~1998年间曾收治2例,均误诊为复杂性肛瘘,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筑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误诊2例分析

    笔者于1993年4月~1999年3月共接诊5例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其中误诊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振坤;张绍玲;吴又明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手足癣样二期梅毒误诊1例

    笔者于2000年5月发现1例误诊为手足癣的二期梅毒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文杰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伤寒误诊阑尾炎1例

    患者,男,23岁,因脐周持续性疼痛17天,伴发热、寒颤、乏力及恶心呕吐10天,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上述症状加重7天入院.查体:急性痛苦面容,精神差,面色苍白,表情淡漠,巩膜无黄染,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及瘀点,两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音较低,心尖区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率54次/分,早搏10~13次/分.

    作者:周水英;罗来喜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腹直肌鞘内血肿误诊蛔虫性肠梗阻1例

    患者,男,12岁.因左上腹部阵发性疼痛、无排便3天于2000年7月14日住本院.查体:左上腹部肌紧张、压痛及轻反跳痛,可触及5cm×3cm条状肿物,边界尚清,肠鸣音活跃,未闻及气过水音.血WBC13.5×109/L,N 0.73,Hb 138g/L;立位腹平片示:少量肠胀气,未见气液面.诊断蛔虫性肠梗阻.

    作者:谢志坚;林晓洁 刊期: 2001年第13期

  • 对护士长实施重症监护技术培训的做法及评价

    我院成立了以ICU为中心的重症监护技术协作网络,确立了ICU为医院的重症监护技术管理培训基地.1998年以来,安排全院所有科室护士长到ICU脱产学习1~2周,先后培训护士长34名,效果显著,对普通临床科室的重症护理技术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马继红;刘思文;周素鲜;王亚丽;陈欣怡 刊期: 200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