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8-8849
  • 国内刊号:13-1283/R
  • 影响因子:1.77
  • 创刊:1992
  • 周期:旬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18-167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 河北省科技期刊版面设计奖(第六届)
  • 中医学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年14期文献
  • 113例儿童眼外伤临床分析

    因儿童眼外伤发病率高,危害大,故总结其发病规律,提高防治效果显得尤为重要.现将113例儿童眼外伤资料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薛清波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无水酒精局部注射治疗腱鞘囊肿120例体会

    腱鞘囊肿临床较为常见,多发生于腕部、腘窝和踝部.一般手术切除囊肿疗效尚可,但有些囊肿因发生部位与周围解剖关系复杂,不易完整切除,常易复发,疗效尚不满意.

    作者:毛由臣;王平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经鼻腔气管内吸痰的体会

    我科为心、胸外科,手术创伤大且小儿及老年患者多,因此,术后呼吸道的管理极为重要.

    作者:张玉英;唐淑景;崔红赏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例

    溃疡性结肠炎是直肠和结肠的一种不明原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因西医治疗不易彻底治愈,笔者从1998-2001年5月试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8例患者,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泽文;闫君山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干燥综合征的肺部表现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主要累及全身外分泌腺,其中以泪腺和唾液腺较常见.

    作者:刘石柱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运动法加针灸腰痛穴治疗急性腰扭伤102例

    急性腰扭伤是农民常见损伤,轻者腰部疼痛、活动受限,重者不能侧转、行走困难,甚至卧床不起.

    作者:黄汉升;黄翔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衰并低钾低镁血症的治疗体会

    近年来,临床对钾和镁离子的电生理认识不断深化,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衰与钾和镁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顾大龙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试论中医治疗水肿

    凡具有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水肿临床表现者,即可诊断为水肿.中医学认为,水肿的产生与外邪及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作者:梁杰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笔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及小剂肝量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1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耿惠敏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53例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是甲亢患者较常见的神经肌肉并发症.

    作者:李进;张秀清;田苇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刘奭治疗杂病验案二则

    我市名中医刘奭副主任医师,60年代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中医系,从医30余年,学验俱丰,辨证精详,擅治内科杂证,处方用药既有南方医家之轻灵,又不乏经方大家之专宏,师古而不泥,知常而达变.

    作者:赵映云;杨兰生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中药不良反应的中医认识假说

    中草药治疗疾病,一般认为是安全的.但中草药既有防治疾病的一面,也有使用不当引起不良反应(副作用、变态反应、成瘾性、毒性反应甚至死亡)的一面;或即使使用得当,对多数人来讲是安全的,但对特殊体质的人,也会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郑秋月;吴广礼;过嘉明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60例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老年人急症之一.现收集了近年来诊治的>60岁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及同期收治的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探讨其特点及临床意义.

    作者:冯雅丽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259例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救护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以致出生后新生儿呼吸衰竭,为新生儿死亡及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积极抢救和处理.

    作者:顾贤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足下垂的预防护理

    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由于神经系统受损,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神经血管萎缩,因此大多数在入院3~7d出现患侧足下垂,部分患者伴胀痛、皮温升高,影响足正常功能.

    作者:牛静;于学洁;李亚静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食指背侧岛状皮瓣移植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食指背侧岛状皮瓣移植术是把食指第一掌背血管为蒂的轴型皮瓣连带神经血管,通过皮下隧道或开放性切口,移位到拇指创面上,使之成活并恢复功能.

    作者:史水红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心律失常的护理

    心脏起搏器安装是心脏病介入治疗起步高且发展迅速、独具功效的高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易发锦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癌症患者化疗药物的应用与护理对策

    癌症患者手术切除瘤体是治疗的关键,但不是终结果,只有术后坚持化疗才能提高疗效,可是化疗的药物毒副作用大,患者反应强烈,常不易坚持下来,多年来笔者经过耐心地讲解,努力地宣传化疗方面的知识,使大多数癌症患者了解了化疗的重要性,明白了不坚持化疗的危害,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淑兰;米颖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介入超声治疗肝囊肿的护理

    CT或B超检查确诊为肝囊肿患者,无论为单发或多发,无论年龄大小,只需身体条件好,均可采用介入超声治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金玲;王春福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吻合器混合痔切除术的护理

    痔是直肠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直肠静脉丛瘀血、扩张和屈曲而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并会因此而引起出血、栓塞、疼痛或团块脱出.

    作者:白凤君;李丽君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尿路感染是泌尿道细菌化脓性炎症,在医院内尿路感染中与导尿管有关的菌尿症达37.3%~56%,导尿与留置导尿是院内尿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王超英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更年期综合征心理影响及卫生保健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绝经前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它多由精神、情绪和社会、家庭等因素所致.

    作者:陈美满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护士礼仪在促进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近年来,在推行整体护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工作中,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

    作者:邵粉莹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雷公藤多甙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免疫调节失衡的自身免疫疾病.临床表现为多系统损害,其中肾脏受累为常见,而且较为严重.

    作者:袁红梅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帕金森病的护理体会

    帕金森(PankinSon)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黑质和纹状体通路变性,多巴胺含量减少,乙酰胆碱活性相应增加的疾病[1].

    作者:付友金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1例成人重型麻疹的观察及护理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在婴幼儿中流行.近几年来,随着预防接种的普及,麻疹在婴幼儿中的发病率已少见,成人发病者更为罕为.

    作者:杨奎华;李福玲;孙秀娥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观察及护理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疾病.常规的治疗方法是抗菌、解痉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昕;梁兰平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2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髋关节疾患的重要方法[1].

    作者:陈建红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36例产后出血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指在胎儿娩出后24h内产妇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其中尤以产后2h内出血为多见,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

    作者:张广玲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鼻窦内窥镜术后随访

    近年来,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鼻窦内窥镜术后的及时处理对手术成功与否关系密切.

    作者:周书芳;钟志生;陆良钧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护理

    血液透析是目前挽救尿毒症患者生命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动-静脉内瘘术的成功与否是患者进行有效血液透析的关键所在,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马桂芝;虞彦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偏瘫失语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作用

    由脑出血、脑血栓引发的偏瘫失语患者逐年增多.这些患者的心理变化十分复杂,有悲观失望、不愿见人、厌恶人生等.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定喘汤对哮喘发作患者TNF-α及IL-6的影响

    目的:探讨定喘汤对哮喘发作期患者TNF-α,IL-6的影响.方法:选择哮喘发作期患者48例,观察23例对照组(常规西医疗法)、25例观察组(常规西医疗法加定喘汤)治疗前后TNF-α,IL-6的变化水平.结果:观察组哮喘缓解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哮喘发作期患者加用定喘汤治疗能明显降低TNF-α,IL-6分泌水平,缓解气道炎性反应.

    作者:简小云;黄兆祺;赖昕;陈伟云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后囊膜破裂后人工晶体植入术式探讨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后手术技术.方法:睫状沟植入后房人工晶体.结果:术后视力≥0.5者占85%,无明显瞳孔移位及人工晶体偏心.结论:此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作仁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房性早搏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房性早搏的疗效及机制.方法:50例病毒性心肌炎房性早搏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均经抗病毒、能量合剂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对照组加服倍他乐克,均观察3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0%,有效率为28%,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显效率为28%,有效率为24%,总有效率为52%.结论: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房性早搏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建平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作为基础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鼻腔滴入咪唑安定复合肌肉注射氯胺酮作为小儿基础麻醉的可行性.方法:30例择期小儿手术(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Ⅰ组,肌肉注射氯胺酮6mg/kg;Ⅱ组,鼻腔滴入咪唑安定0.2mg/kg加肌肉注射氯胺酮4mg/kg.观察两组诱导效果、呼吸循环变化及其不良反应.结果:Ⅱ组与Ⅰ组相比,起效更快,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1),小儿更为合作(P<0.05),而麻醉诱导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鼻腔滴入咪唑安定复合肌肉注射氯胺酮作为小儿基础麻醉要优于单纯肌肉注射氯胺酮.

    作者:周荣兵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狼疮性肾炎的诊断新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目前已被公认为不仅是以皮肤盘状红斑为表现的皮肤损害,更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汤伟光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糖尿病足肢端坏疽临床研究与治疗进展

    由于糖尿病(DM)血管病变而使肢端缺血和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合并感染的足,称为糖尿病足(DF).

    作者:张建强;王淑卫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我国医院空气消毒现状

    医院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每个患者、工作人员的健康,做好空气消毒对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国医院空气消毒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张晓梅;郭瑞卿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妇科盆腔肿块的CT诊断

    目的:分析24例女性盆腔包块的CT表现,结合手术病理结果,提高CT的诊断能力.方法:全部病例均行CT检查,22例行CT增强扫描,20例经手术证实,4例经临床随访证实.结果:良性病变16例,分别为子宫肌瘤、子宫缩复不良、妊娠、囊腺瘤、子宫内膜异位、单纯囊肿、畸胎瘤.恶性病变8例,分别为宫颈癌、绒癌、子宫内膜癌、囊腺癌、卵巢转移瘤、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结论:CT平扫加增强,能较准确显示病变的数目、大小、范围、内部结构、与周围的关系,可了解良恶性,对制定治疗方案及术后随访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CT诊断

    颅脑外伤中,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较为常见,及时发现确诊对提高本病的生存率和降低致残率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翠香;李文勤;付晓;闵刚;吴建省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超声显像在眼部异物检查中的应用

    眼部异物是眼外伤中危害视力较严重的一种.眼球内异物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诊断和治疗效果.

    作者:高晓亭;李金涛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小肝癌合并弥漫性脂肪肝的CT诊断

    小肝癌合并弥漫性脂肪肝时,由于脂肪肝造成的背景差异,使小肝癌的CT表现不符合常规表现规律,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易造成漏诊、误诊.

    作者:陈健;宋炳新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妊娠中晚期孕妇伴肾盂积水的超声探测

    超声探测对妊娠中晚期肾盂积水的临床应用体会,随着优生优育的健康意识的提高,应用B超定期对胎儿进行探测已作为对孕妇的常规检查[1].

    作者:毛玉芳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腰椎退变性滑脱的X线平片诊断

    腰椎退行性变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在腰椎退行性变基础上引发的滑脱称为退变性滑脱,临床并不少见.

    作者:吴俊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舒糖宝对糖尿病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糖宝对糖尿病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以了解舒糖宝对糖尿病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小鼠动物模型,予舒糖宝治疗,定期测定血糖含量.实验结束采血测定糖尿病小鼠的各项生化指标;观察眼球、肾脏病理变化;测定免疫器官脾脏、胸腺及血清IgG的含量.结果:治疗组服药后血糖明显下降,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各生化指标明显低于糖尿病对照组(P<0.05);眼球、肾脏损害明显减轻;舒糖宝治疗组除脾脏指数外,各免疫功能指标均比糖尿病组提高(P<0.05).结论:舒糖宝对糖尿病小鼠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韦启后;覃淑云;张树球;傅瑞全;覃志坚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威灵仙、棉团铁线莲、粘鱼须影响免疫器官质量的比较研究

    威灵仙为中医临床常用祛风湿药物,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痛等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不利及四肢麻木,并有治疗骨鱼鲠病症之功效.

    作者:宋跃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Co.SMZ联用黄连对脑膜炎球菌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Co.SMZ与黄连联合应用对于脑膜炎球菌的抗菌效果.方法:采用两倍稀释法对比观察Co.SMZ、黄连及Co.SMZ联用黄连的体外抗菌作用,测定上述两药单用及联用的低抑菌浓度和低杀菌浓度.结果:两药联用时,对脑膜炎球菌的抑菌活性较单用黄连时增大8倍,较单用Co.SMZ时增大4倍;杀菌活性较单用黄连时增大16倍,较单用Co.SMZ时增大8倍.结论:Co.SMZ与黄连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张友菊;周邦靖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冠心病279例分析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又称反流性食管炎,常因胸部症状就诊于心血管科.笔者就近5年来所遇误诊279例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何庚山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子宫腺肌病30例临床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子宫腺肌病是指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累及到子宫的病变,由于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同时病灶伴随平滑肌增生,约有半数患者合并子宫肌瘤,故临床医生极易在术前误诊或漏诊.

    作者:李小红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脊柱转移瘤的误诊及漏诊分析

    脊柱转移瘤是比较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其发现主要依靠X线及CT检查[1].近年来有逐渐增加趋势,如不仔细掌握其影像学表现,常常会有漏诊及误诊的可能.

    作者:贾振丽;刘红光;刘永杰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内分泌疾病致继发性高血压20例误诊分析

    多种内分泌疾病可致血压增高,易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为总结经验,提高诊断水平,现将我院初诊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20例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崔志红;赵子洪;苏红霞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老年甲亢性心脏病18例误诊分析

    笔者分析18例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的误诊结果,旨在提高对老年甲亢性心脏病的认识,减少误漏诊.

    作者:陈军;张天成;闫美荣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为幽门梗阻1例分析

    患者,男,33岁,因频繁呕吐入院.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入院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幽门梗阻.

    作者:骆仁兵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生殖器官发育异常误诊为原发性痛经2例分析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一般诊断较明确,不易误诊.2000-2001年我院收治2例生殖器官发育异常误诊为原发性痛经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刘卉;汪芹;张艳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脑干肿瘤误诊1例分析

    随着头颅CT等诊断技术的开展,颅脑肿瘤的确诊率已有根本提高.行CT检查可避免患者(尤其是儿童)在临床诊断时,因某些变异的体征导致误诊误治.

    作者:王惠琴;段水霞;弋惠茹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误诊为末梢神经炎1例

    1病历摘要患者,男,50岁,主因四肢麻木、乏力1年,右下肢肿胀疼痛4d于2000年8月20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麻木,以双手及下肢膝关节以下为主,到某医院就诊,未做具体检查,考虑为末梢神经炎,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治疗,患者症状一度得到缓解.

    作者:关旭鸥;刘清池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链式质量控制法-全血血红蛋白测定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是目前检测血常规的普及方法之一.其中血红蛋白的稳定性较WBC和RBC数为差,是日常质量控制的重点.

    作者:蒋红飞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1265例HBV血清学标志检测结果分析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发区,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约为10%~15%,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ASC)约有1~1.5亿人.

    作者:刘亚俊;姜冰;李雅萍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荧光染色技术对结核病诊断的探讨

    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是诊断结核病的重要环节,常规的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法特异性差、敏感性低、培养费时且检出率也不十分理想,为克服上述缺点,我所建立了荧光染色检测法,测定了来我所就诊的159例患者的痰液标本,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桦;马新颜;赵子运;秦宪慧;宋敬然;王丽芳;侯峰;高星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庚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初探

    庚型肝炎病毒(HGV)是近几年来新发现的病毒.它被认为是一种黄病毒样病毒,是引起人类非甲非乙、非丙非戊型肝炎的病源之一.

    作者:戴金燕;张华;吕建 刊期: 2002年第14期

  • 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择时护理的研究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长期、有效的社区护理方法.方法:通过社区健康评估,确定原发性高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血压的生物节律进行择时监测血压,指导患者择时服药、择时活动、择时饮食、择时心身休息.结果:护理前后效果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择时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值、体质量指数,减轻心理抑郁情绪,使高血压并发症防患于未然.

    作者:谢玉琳 刊期: 200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