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CKD)所致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诊断为CKD 3~4期的108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中成药生血宁片0.75g 3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富马酸亚铁片0.2g 3次/d口服.此外,2组均给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4000IU 1~2次/周皮下注射,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及其他对症及支持治疗.结果 贫血总有效率治疗组83%,对照组6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纠正贫血较对照组快,治疗组在第8周时已达目标值,而对照组在治疗结束才达目标值;治疗组在第8周血清铁、铁蛋白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达标,在第12周TS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肾功能都有所改善,但只有治疗组肾功能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疗效好,中药生血宁片没有传统铁剂常见的不良反应.
作者:吴秋枫;闫瑞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Livin、Ki-67蛋白和Livin mR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和微波Eli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8例食管鳞癌组织中Livin、Ki-67蛋白和Livin mRNA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38例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进行比较.结果 在食管鳞癌组织中Livin和Ki-67分别表达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Livin mRNA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细胞浆,其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0.05).Livin、Ki-67蛋白和Livin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病理分期有关(P均<0.05),三者之间表达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Livin、Ki-67蛋白和Livin mRNA在食管鳞癌呈高表达,且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石萍;史延卿;王琦;王军民;常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Bcl-2和PTEN在宫颈癌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宫颈癌、31例CIN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TEN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Bcl-2和PTEN表达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其在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41/50)和32%(16/50),在CIN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7%(24/31)和52%(16/31),在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0(0/20)和80%(16/20);两者在宫颈癌的表达情况均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化程度相关(P均<0.05);在宫颈癌组织中Bcl-2和PTEN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随着癌前病变的进展及宫颈癌临床分期升高、病理组织学分化程度降低和淋巴结转移,PTEN和Bcl-2表达增强,说明两者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王治惠;李学燕;杜晓燕;张王宝;王海霞;郭焕萍;张志霞;蒋丽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明确针刺人中穴后效应的认知脑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6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在针刺人中穴前后进行静息态扫描,分析脑功能连接变化.结果 人中穴出针后,顶下小叶的连接减少明显.左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LPEC)与双侧的额叶连接,双侧额叶之间的连接,左侧额叶与左侧DLPFC、左侧前额皮质前部(aPFC)等的连接均增强.结论 人中穴出针后有后效应,有明显的认知脑功能连接变化.
作者:徐茂盛;杨文德;张寿斌;冯德荣;许琼瑜;朱芬;陈尚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补肾健脾汤用于肾亏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脾肾亏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于月经第5天口服补肾健脾汤水煎剂,1剂/d,连服至排卵日;对照组30例于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克罗米芬50mg/d,连服5d.B超监测卵泡生长情况,当卵泡直径≥18mm时,肌肉注射HCG 10000IU诱发排卵.观察HCG日优势卵泡数、大卵泡平均直径、子宫内膜厚度及排卵率、妊娠率,同时观察患者腰酸腿软、头晕耳鸣、神疲肢倦、纳少便溏等肾亏脾虚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HCG日优势卵泡数、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补肾健脾汤治疗肾亏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促排卵疗效优于西药克罗米芬,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慧;张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纽曼系统模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心理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择期在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麻醉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纽曼系统模式护理,观察2组护理前后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存质量(HRQOL量表)变化.结果 护理后,2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护理前,2组HRQOL量表各因子评分均较低,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护理后,2组各因子评分明显增加,但观察组增加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 纽曼系统模式护理可有效改善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心理异常,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夏丹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在腰椎椎间融合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60例行腰椎椎间融合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30例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130例采取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及认知度.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腰椎术后健康教育有关知识知晓率及认知度有了明显提高.结论 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护理模式,用于腰椎椎间融合术围术期,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及排气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倪乐乐;池小月;王小丽;赵柳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出院后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出院后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 42例CABG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一般电话随访,干预组22例则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评价2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评分和药物服药依从性评分.结果 出院后2个月及3个月,干预组患者营养行为评分、运动行为评分和药物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出院后2个月及3个月,对照组营养行为评分、药物管理评分明显低于出院前;出院后3个月,对照组运动行为评分明显低于出院前.结论 出院后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CABG患者健康相关行为,保持良好的手术效果和较高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4例符合标准的患者根据病种、病变部位、植入起搏器的类型配对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结果 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患者掌握相关知识情况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手术疗效,在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术护理中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临床护理中应予推广.
作者:丁研;苏瑞英;刘春霞;侯胜芳;张盼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产后子宫按摩对产妇泌乳及预防子宫产后出血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顺产产妇214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107例,观察组107例.对照组产妇常规注射催产素,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子宫按摩.对2组产妇泌乳情况、第三产程时间和出血情况以及产后出血情况、患者满意度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见乳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第三产程出血量和总产程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治疗及护理感到非常满意及比较满意者均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 对顺产产妇实施子宫按摩有利于产妇泌乳并可以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作者:宋洁;张小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颅骨缺损修补术前患者焦虑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选择43例未实施护理干预颅骨修补患者作为对照组,39例实施护理干预颅骨修补患者作为干预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综合征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焦虑状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后焦虑状况无明显变化;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焦虑状况明显比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轻(P均<0.01).结论 大部分准备实施颅骨缺损修补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综合征,术前给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或消除患者焦虑综合征的状况.
作者:李继红;宋明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小儿泄泻是小儿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四季均可发生,脾虚型泄泻是小儿腹泻的一种重要证型.主要症状为久泻不止,或反复发作,大便稀薄,或呈水样,带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残渣,神疲纳呆,面色少华,舌质偏淡,苔薄腻,脉弱无力[1].该病病程长,迁延日久并且反复难愈,后导致患儿体质差,容易引起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免疫力低下、生长发育障碍等,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育.西医多采用抗生素治疗,临床上抗生素的广泛滥用,不仅容易产生耐药性而且给人体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国家明文规定严格控制抗生素的滥用.
作者:徐君英;赵君平;王爱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藤黄是祖国中药中的一种,目前对于藤黄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在抗炎作用及抗肿瘤作用上,并且了解到藤黄的抗炎作用已运用于临床实验中,在抗肿瘤的试验中发现对于肿瘤细胞的抑制、凋亡作用十分明显.现将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徐文龙;杨柏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脊髓手术常常会加重原有的脊髓、神经损伤或造成新的医源性损伤,严重者可导致感觉、运动和大小便功能的永久性障碍,有报道称脊柱外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6.9%[1-2].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何保留脊髓传导通路的完整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受到术者的日益关注.脊柱外科手术监测初有全麻术中唤醒、踝阵挛试验,而随着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的发展,开展了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MIOM)以保护脊髓和神经根功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脊髓功能复杂, 在脊髓手术中既要监测运动功能, 又要监测感觉功能和尿便括约肌功能.因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脊柱外科的手术中,成为减少神经损伤,提高手术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就脊柱外科手术中应用的监测方法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邵阳;张亚峰;王建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孕妇营养状况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妊娠妇女血液微量元素含量是评价母婴营养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人体微量元素医学的发展,国内外有很多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或缺乏对母婴危害的报道,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微量元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临床意义人体由60多种元素所组成,根据其在人体内含量的不同,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凡是占人体总质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钙、镁等,称为常量元素;凡是占人体总质量的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锰、硒、铬等,称为微量元素.
作者:郭丽丽;郭胜利;李守霞;栾玉杰;要跟东;牛丽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颈丛神经阻滞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颈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并发症及价效比.方法 将甲状腺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组(RF+CNB组)及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组(RF+P组),每组20例.在麻醉前、切皮时、分离腺体、切除腺体、缝合皮肤5个时点进行观察并记录患者的SBP、DBP、HR、Sp(O2)、PETCO2的变化;观察2组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及术中麻醉费用的对比.结果 组内比较,RF+CNB组SBP、DBP、HR及PETCO2与麻醉前比较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均<0.05),RF+P组SBP、DBP、HR与麻醉前比较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RF+CNB组比RF+P组SBP、DBP、HR有明显上升(P<0.05或0.01),而PETCO2 无明显差异.RF+CNB组Sp(O2)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变化不大,2组麻醉镇痛、手术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在严密监护下,瑞芬太尼复合颈丛神经阻滞完全可以满足手术要求,用于腔镜下甲状腺术是可行的.
作者:沙瑾;刘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不同时间给药联合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20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并在切皮前切口周围予0.5%罗哌卡因阻滞、术毕拔套管时盆腔喷洒0.25%罗派卡因15mL联合镇痛.A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滴注地佐辛0.1mg/kg;B组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结束前30min子宫切除后残端缝合时静脉滴注地佐辛0.1mg/kg;C组于手术结束前15min静脉滴注地佐辛0.1mg/kg;D组不给予地佐辛.记录各组拔管后5min的改良OAA/S评分和BCS评分;并记录术后0.5,2,6,12h患者在安静和咳嗽状态下的VAS评分;记录术后清醒时间、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程度例数、术后留室时间、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 A、B、C组各个时间点镇痛效果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与D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A、B、C组术后躁动例数明显少于D组(P均<0.05);A、B、D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留手术室时间明显短于C组(P均<0.05).结论 静脉滴注地佐辛0.1mg/kg联合罗哌卡因局麻超前镇痛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镇痛效果确切,其中妇科腹腔镜手术结束前约30min子宫切除后残端缝合时静脉滴注地佐辛0.1mg/kg较为安全,对患者呼吸、苏醒影响较小,且镇痛效果佳.
作者:赵琳;杨宇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对神经外科患者术毕苏醒拔管时心血管反应及躁动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芬太尼(F)组、地佐辛(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S)组,每组20例.术毕前20min时,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S组注射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3组患者在停药后苏醒拔管时间,术前、拔管时、拔管后5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术后躁动发生率.结果 与S组比较,D组和F组MAP于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差异显著(P均<0.05),HR于苏醒时、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差异显著(P均<0.05),D组和F组术毕清醒拔管时间与S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手术后躁动的发生率D组和F组明显低于S组(P均<0.05).结论 0.1mg/kg地佐辛可以有效减轻神经外科术毕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
作者:陶利军;于建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取卵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择无痛取卵患者10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各50例,A组单纯用丙泊酚2.0mg/kg静脉麻醉;B组予地佐辛2.5 mg+丙泊酚1.5mg/kg静脉麻醉,分别观察2组BP、HR、Sp(O2)值,记录丙泊酚的总剂量和观察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2组患者术中BP、HR、Sp(O2)及麻醉起效与清醒时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B组麻醉效果和术后30min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B组丙泊酚总量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可安全用于无痛取卵麻醉,术后镇痛效果确切,苏醒质量好.
作者:高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远志皂苷元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对小鼠海马立体定向注射Aβ 1-42的方法建立AD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治疗组,连续治疗30d后,运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随后进行活性氧簇(ROS)、8-羟基脱氧鸟苷(8-OHdG)、3-硝基酪氨酸(3-NT)等氧化应激指标检测.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小鼠的潜伏期明显缩短,穿台次数明显增多,海马组织的ROS、8-OHdG、3-NT含量均有明显减少(P均<0.05).结论 远志皂苷元能明显改善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作者:蒋辉;徐运;姜亚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复方隔山消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复方隔山消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25,2.5,5 g/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热盐水灌胃方法制作CAG动物模型.于造模后第13周开始给药治疗,至第24周末结束.观察各组大鼠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检测大鼠血清IL-1β和TNF-α含量.结果 经过热盐水灌胃造模后,大鼠胃黏膜腺体萎缩.以复方隔山消颗粒治疗后,大鼠胃黏膜腺体萎缩明显减轻,血清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 复方隔山消颗粒治疗CAG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IL-1β、TNF-α等细胞因子活性有关.
作者:罗兴菊;李文胜;陈骏;郭莲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金盏花流浸膏对大鼠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作用.方法 将3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金盏花组、三乙醇胺组、对照组,每组12只.采用直线加速器6 MeV电子线照射,总照射剂量为5000cGy/20F,造成大白鼠臀部放射性皮肤损伤,每日于损伤部位涂药2次,评价损伤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金盏花组和三乙醇胺组射野内皮肤不良反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早期三乙醇胺组皮肤放疗不良反应小于金盏花组,终评价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金盏花流浸膏可明显减轻大鼠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并促进其早期愈合.
作者:白雪;刘美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