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8-8849
  • 国内刊号:13-1283/R
  • 影响因子:1.77
  • 创刊:1992
  • 周期:旬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18-167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 河北省科技期刊版面设计奖(第六届)
  • 中医学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2期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早晚免疫性复发流产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早晚免疫性复发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妊娠早晚免疫性复发流产患者分为中西结合组和西药组.中西结合组予中药安胎饮定期按规定服用,针对患者症状配合黄体酮胶丸及肌肉注射治疗;西药组予黄体酮药丸配合HCG安胎.结果 中西结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2%,西药组治疗有效率为7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中西结合治疗妊娠早晚免疫性复发流产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西药,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罗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神经电刺激对骨折愈合过程中CGRP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骨折部位表达的时空变化,探讨电刺激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 选用健康新西兰雄兔40只,取双侧桡骨建立分离骨折模型,以左侧桡骨为实验组进行神经电刺激,右侧为对照组给予假刺激.分别在术后第1,7,14,21,28天取标本,应用免疫组化及HE染色测定CGRP在新生骨痂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发现相同时期神经电刺激组CGRP表达量的平均光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CGRP的峰值持续时间长,CGRP分布范围广,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电刺激能够使周围神经组织CGRP分泌量增加,周围神经系统通过CGRP等神经肽物质在早期骨修复及后期骨痂塑形改建过程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其表达量与骨折愈合呈正相关;通过神经电刺激等措施能够促进神经支配区域的骨折愈合.

    作者:田振峰;郭洁;武建忠;高雁冰;徐建杰;喻伟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窒息新生儿急性肾脏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窒息新生儿肾脏损害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窒息组新生儿65例,其中轻度窒息组31例,重度窒息组34例,选择同期33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均于生后24 h内留取新鲜尿液检测尿α1-微球蛋白(A1M)、白蛋白(MA)、免疫球蛋白G(IgG)及转铁蛋白(TRF)水平;同期采静脉血检测血BUN、Cr.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轻度窒息组Cr升高、A1M阳性率增高(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重度窒息组BUN、Cr、A1M、MA、IgG、TRF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Cr、A1M、MA、IgG、TRF阳性率亦明显升高(P均<0.05);与轻度窒息组相比,重度窒息组Cr、A1M、MA、IgG、TRF阳性率均明显升高(P均<0.05).单项指标阳性率除尿MA(7.14%)外,A1M (50.00%)、IgG(26.53%)、TRF(21.43%)均明显高于血BUN(7.14%)及Cr(6.12%)(P均<0.01).结论 窒息新生儿尿微量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该指标阳性率明显高于BUN及Cr,可以作为新生儿窒息肾脏损害早期的判断指标.

    作者:窦振云;韩良荣;丁素芳;潘兆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咸阳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了解咸阳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发病特点,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81例CIN患者年龄、生育情况、妊娠次数、性防护、避孕方式、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高危型HPV检测结果.结果 CIN多发生于性活跃年龄;随着CIN级别的升高,孕产次呈现升高趋势;CIN患者普遍缺乏性防护,且文化水平较低,经济状况低下.液基细胞学假阴性率2.14%,随着CIN级别的升高,高危型HPV检出率逐渐升高.结论 加强对行为危险因素的防控及宫颈癌规范筛查,实现以病因预防为主的一级预防和“临床前预防”为主的二级预防是宫颈癌防治的重点.

    作者:朱丽红;袁宁霞;杜冬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miRNA的差异表达

    目的 观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相关的差异miRNA表达谱,明确与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相关的miRNA表达分子机制.方法 从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的肿瘤组织标本中筛选出3对标本(均为宫颈癌Ⅱb期高分化鳞状上皮细胞癌),利用Agilent microRNA芯片检测法,初步筛选与新辅助化疗相关的miRNA表达谱.结果 初步筛选出56个差异表达的miRNA,其中29个miRNA在新辅助化疗后表达上调,占总数的52%;27个miRNA表达下调,占总数的48%.结合文献筛选出5个宫颈癌相关的miRNA.结论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与5个miRNA的差异性表达具有相关性.

    作者:李连香;陈丽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PTEN的表达对宫颈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 通过观察PTE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构建PTEN过表达载体研究PTEN在宫颈癌发生和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首先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TEN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在宫颈癌细胞系中用Western blot检测PTEN的表达,根据不同细胞系PTEN的表达水平的差异选取表达水平较低的C33-A细胞系进行过表达载体的转染,并筛选出高表达PTEN的单细胞克隆进行后续的细胞周期的检测及周期相关蛋白P21、P27、CyelinA及CyclinD1的蛋白水平检测.结果 宫颈癌组织PTEN阳性率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CINⅠ ~Ⅱ相比明显减少(P均<0.05).过表达PTEN的细胞克隆处于G0期的细胞百分数高于阳性对照(P<0.05),而处于S期的细胞百分数低于阳性对照(P<0.05).对周期相关蛋白P21、P27、CyclinA及CyclinD1的蛋白表达的检测发现P21、P27表达上调,CyclinD1表达下调.结论 PTE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是减少的甚至是缺失的.通过人工构建PTEN过表达载体得到PTEN过表达克隆后,高表达的PTEN对细胞周期是抑制的,其可能是通过PI3K-Akt途径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1、P27及CyclinD1发挥了抑制细胞周期G0/S期转换的作用,进而抑制了宫颈癌细胞的增殖.

    作者:张小红;陈玲;陈丽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持续正压气道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鼻塞持续正压气道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将68例NRDS患儿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PS联合NCPAP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NCPAP治疗,观察2组NCPAP参数变化、血气分析、肺氧合功能变化、并发症及住院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治愈率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治疗后2组1h、6h、12h、24 h、48 h血气分析及肺氧合功能等均得到改善,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供氧浓度、供氧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NCPAP联合PS治疗NRDS效果较好,用氧时间、住院时间短,可减少住院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伍剑;黎媛;罗康玲;张智睿;李彦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雅培i4000快速测定血浆丙戊酸浓度及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通过评估丙戊酸钠(VPA)血浆浓度与疗效的关系,探讨用雅培i4000为儿科患儿提供VPA快速检测服务的可能性.方法 收集122例患儿血浆,在i4000和AXSYM上分别检测VPA浓度,比较VPA浓度与疗效的关系,然后按年龄和VPA浓度分组比较药物浓度分布规律,后对两台仪器检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VPA浓度50 ~100 mg/L组和< 50 mg/L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6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段患儿血浆VPA浓度分布不一致,5~10岁、>10~15岁患儿在有效VPA浓度组内的例数显著高于0~5岁组;i4000和AXSYM结果回归方程为:y=2.370l +0.949x,相关系数r=0.961.结论 在雅培i4000上检测VPA血浆浓度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非常适合儿科患儿血药浓度的快速检测.

    作者:夏宁;刘海菊;范久波;沈伟;李智山;程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结肠上皮细胞凋亡与肠道通透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右旋葡聚硫酸钠(DSS)溶液诱导建立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肠上皮细胞凋亡改变与肠黏膜屏障的关系.方法 将1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2组:UC组12只和NC组6只,UC组大鼠自由饮用DSS溶液(浓度为40 g/L)7d,建立急性UC模型,NC组正常饮水,第8天处死大鼠,留取结肠标本,HE染色观察结肠黏膜病变,TUNEL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UC大鼠结肠上皮细胞凋亡数.结果 TUNEL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UC组大鼠结肠上皮细胞凋亡数量明显高于NC组,细胞凋亡数目和肠黏膜损伤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DSS诱导的UC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增加,相邻细胞间的间隙增大,导致肠黏膜屏障受损,从而使肠道通透性增高.

    作者:袁柏思;周淑萍;路又可;汪芳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姜黄提取物对Na2S2O4诱导SK-N-SH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姜黄提取物对Na2S2O4诱导SK-N-SH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相同代的SK-N-SH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姜黄提取物低浓度(20 μmol/L)组、姜黄提取物中浓度(40 μmol/L)组、姜黄提取物高浓度(80 μmol/L)组.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姜黄提取物对细胞外SOD、MDA的影响,通过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法检测细胞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姜黄提取物各组细胞存活率升高(P<0.01),姜黄提取物各组SK-N-SH细胞培养液内的MDA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1),而SOD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1),同时Caspase-3活性受到抑制.结论 姜黄提取物能够通过抗氧化作用抑制Na2S2O4对SK-N-SH细胞凋亡作用.

    作者:郝淑芹;王亚辉;王四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106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在家长知情同意基础上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3例,分别给予干预性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儿生理、心理、环境舒适度及患儿治愈率情况.结果 干预组舒适度及知识掌握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应用护理干预可降低相关并发症、提高患儿住院期间的舒适度和知识掌握度.

    作者:李雪清;朱伟雄;肖勇;刘秀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实施早期发育支持性护理对NICU早产儿生长发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早产儿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化治疗环境、减轻疼痛、鸟巢式护理、实施非营养性吸吮等早期发育支持护理方法.结果 2组惠儿出生体质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生后第5天以及第10天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体质量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患儿出生后第1天进奶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生后第5天以及第10天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8%,对照组发生率19%,腹胀缓解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神经行为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可以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使早产儿有安全感,改善睡眠状态,提高了其喂养耐受性,加快体质量增长,增加存活率及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刘华;马耀红;刘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中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因素以及护理干预

    目的 观察手术室护士对术中预防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提高护理意识,降低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手术室护士进行术中预防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相关知识认知情况调查研究,然后根据结果给予相关培训和教学,观察干预前后护理人员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知度以及剖宫产术后的发病率.结果 不同护龄护士对术中预防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相关知识的认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不同职称护士对术中预防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知识的认知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腹壁子宫内膜异位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发病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明显晚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护士采用正确方法干预后能有效防止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作者:侯晓霞;闫秋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在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8例宫外孕患者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健康知识宣讲、卧床休息、用药指导、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出院指导等优质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治疗的有效率.结果 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52.39±7.21)分和(47.34±2.19)分,护理后分别为(40.18±3.75)分和(40.91±4.72)分,护理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98例患者中,痊愈92例,有效率94%.结论 优质护理可改善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史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糖尿病住院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的效果和方法.方法 选择晚期肿瘤患者13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程序.观察2组患者疼痛治疗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2组入院治疗后疼痛均较入院前明显缓解,其中观察组入院7d和14d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干预后14d2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及总体健康上均有不同幅度的改善,但是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是一种科学、规范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准确评估疼痛程度,加强心理护理、对症护理、生活护理及健康教育,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静;谢慧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产前-产后乳房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产前-产后乳房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 将6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孕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孕产妇在此基础上实施产前-产后乳房干预,对比观察2组孕产妇母乳喂养及临床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产后2个月、4个月随访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关知识掌握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孕产妇实施社区产前-产后乳房干预,能够明显提高其对哺乳、保健、育儿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效降低负面情绪,并显著提高母乳喂养率,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宋杨;曾建涛;叶定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分娩过程中的人性化护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娩过程中人性化护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将住院分娩的300例产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在产妇子宫口开大超过3 cm时,经护理人员送入产房待产,并给予常规护理,并无家属陪同;研究组则给予产妇全程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允许家属陪伴,并在护理中注意体位转换的应用.比较2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的第一与第二产程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评分与新生儿Apgar评分较高.结论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产妇全程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产妇的护理满意度高,新生儿危险性降低,有助于母婴健康及产妇产后恢复,对医疗安全有着非常积极的效应.

    作者:曾霄芬;古丽红;刘火姐;李燕;周红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的作用

    目的 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发肺部感染患者治疗中采取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114例COPD伴发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6例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5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知识掌握率分别为84%和6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47);2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比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P均<0.01),2组肺部感染症状、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况相比,干预组效果更佳(P均<0.01).干预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护理后(P均<0.01).干预组和对照组满意率分别为89%和6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07 8).结论 对COPD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措施,可减少患者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有利于患者心理及身体的尽快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并提高COPD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段春燕;王颖;张国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二甲丸治疗无排卵性功血的研究进展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以无排卵性功血为多见.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机制的失调,这与祖国医学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失调的基本理论是相一致的.治疗上,现代医学多采用激素、手术的治疗方式,各种治疗方式有其适应证,治疗面相对狭窄.笔者导师张吉金以肾虚血瘀为其基本病机,确立益肾活血、软坚散结的治疗大法,并筛选有效药物,创制二甲丸成方.笔者旨在从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两方面探讨无排卵性功血的发病机制以及二甲丸用于无排卵性功血的中医理论基础及现代研究依据.

    作者:哈虹;闫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研究进展

    慢性肾衰竭(CRF)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临床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脏内分泌功能失调为特征的一系列症候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常见病.自然人群的发病率为50/100万人~200/100万人,近些年来平均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我国南京军区总医院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研究显示,慢性肾衰竭的发病率约为568/100万,在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中占第5-9位[1].随者该病发病率的增高,其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现代医学在治疗慢性肾衰竭中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着毒副作用大、花费高及血液透析、肾移植尚不能普及等问题,因此中医药成为目前肾衰竭治疗的主要方法.现将近年中医药诊治该病的研究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赵先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太白楤木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太白楤木(A.taibaiensis)是五加科楤木属(Aralia)植物,又名飞天蜈蚣七,是“太白七药”之一,在我国秦巴山区及其余脉野生资源丰富.根皮是太白楤木主要药用部位,又称楤木白皮,药用历史悠久,其性味甘、微苦、微寒、辛平、小毒,入肺、肾、脾、胃四经,具有祛风除湿、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疏肝解郁、温中和胃之功效.2],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肝炎、疮痈等,民间还用于小儿豆疹、干咳等[3].自第二军医大学王忠壮教授等[4-5]首先提出太白楤木的原植物及生药的主要性状鉴别特征并初步查清其分布区后,大量学者对太白楤木进行了研究,现将近年来对太白楤木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范妤;郭东艳;宋强;李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偏头痛的中医治疗近况

    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表现为发作性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及畏光,经一段间歇期后再次发病,在安静、黑暗环境中或睡眠后头痛缓解.在我国,偏头痛的发病率高达985.2/10万[1],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发病率逐年升高.英国的一项调查表明,7.6%的男性和18.3%的女性在过去1 a内有过有先兆或无先兆偏头痛发作[2].偏头痛在传统医学上认为其属于“头痛”、“头风”、“厥头痛”等范畴.李东垣早在《东垣十书·内外伤辨惑论》把头痛分为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并明确地指出偏头痛的病名:“如头半边痛者……此偏头痛也.”从古至今,各个医家对偏头痛的发病原因皆认为主要在感受外邪,情志内伤,饮食不节,久病致瘀的基础上造成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风袭脑络,痰浊阻滞,瘀血阻络所引起,多通过方药、针灸、推拿、耳穴、埋线等治疗.现就近年来偏头痛的中医治疗做一综述.

    作者:廖美媛;樊光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麻醉中泵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的优势与安全性.方法 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比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各时间点疼痛视觉VAS评分相比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意识恢复时间与定向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瑞芬太尼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麻醉中能够取得确切的临床效果,患者恢复情况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权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程序化镇静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比较观察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程序化镇静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择期开颅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20例,D组患者手术后接静脉输注泵(右美托咪定200μ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0 mL),S组患者术后接静脉输注泵(舒芬太尼100 μ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0 mL),根据Ramsay镇静评分调整泵速,使患者Ramsay评分在2~3分.观察患者术后苏醒情况,并记录术前(t0)、拔管后3 h(t1)、6 h(t2)、12 h(t3)及24 h(t4)的Ramsay镇静评分、SAS镇静及躁动评分、VAS疼痛评分,并观察记录以上时点的HR、MAP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话语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患者t0-t4的Ramsay镇静评分、SAS镇静及躁动评分、VAS疼痛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患者t0-t4的HR、MAP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D组和S组各有3例(15%)患者出现呕心/呕吐.结论 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使用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程序化镇静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灵潝;冯敏;夏文芳;邹捍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