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丹参滴丸对肾性高血压兔离体冠状动脉环舒缩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肾性高血压兔离体冠状动脉环标本随机分为模型组、维拉帕米组、丹参滴丸组,以去甲肾上腺素( NE)灌流离体兔冠状动脉环,观察丹参滴丸对去甲肾上腺素致离体肾性高血压兔冠状动脉环舒缩功能的影响。结果丹参滴丸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离体肾性高血压兔冠状动脉收缩,10-3~10-2 mol/L丹参滴丸可使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内源性钙收缩张力分别下降至(0.51±0.07)g和(0.86±0.08)g,其降低百分率((16.29±6.39)%、(27.58±6.97)%),与维拉帕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丹参滴丸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受体操纵钙通道介导的外钙内流及血压依赖性钙通道的内钙释放,这与其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一致。
作者:姚远;安庆宝;刘兴林;朱克刚;邹佩霞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青蒿素对糖尿病大鼠肾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物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物( TIMP-2)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糖尿病非治疗组(B组)及糖尿病青蒿素治疗组(C组),采用腹腔单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 mg/kg方法以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 C组给予青蒿素300 g/( kg· d)腹腔注射。实验进行到第3周、第6周时3组分别宰杀大鼠6只,检测肾质量/体质量、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肌酐清除率(Ccr)。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分别检测肾小球Ⅳ型胶原、TIMP-2、MMP-2和纤维连接蛋白( FN)表达情况。结果 C组大鼠Ccr、UAER、肾质量/体质量均显著低于B组(P<0.05或0.01)。免疫组化染色证明糖尿病大鼠肾小球Ⅳ型胶原、FN和TIMP-2表达都明显上调(P<0.05或0.01),C组上述指标的表达都被显著抑制(P<0.05)。 MMP-2在B组大鼠肾小球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C组其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青蒿素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肾小球TIMP-2表达及增加 MMP-2表达,从而保护糖尿病实验大鼠肾脏功能。
作者:张丽坤;周凤娇;苏彦君;张建勇;安志霞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miR-21和miR-93联合检测在三阴性乳腺癌( TNBC)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行乳腺癌根治的TNBC患者33例,选取同期正常乳腺组织15例。采用RT-PCR方法检测miR-21和miR-93在TNBC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miR-21和miR-93在TNBC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74±0.124和0.764±0.163,而在正常乳腺组织的表达量分别为0.235±0.034和0.183±0.028,TNBC组织中的miR-21和miR-93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均<0.01)。miR-21和miR-93基因的高表达与年龄、月经状态无明显相关性,而与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或0.01)。组织中miR-21和miR-93的高表达呈正相关(r=0.732,P<0.01)。结论 miR-21和miR-93参与了TNB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是重要分子标记物。
作者:傅少梅;殷初阳;宋晖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清胞饮辅助治疗对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 )行宫颈环切术(LEEP)后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宫颈内瘤样病变行LEEP术后的162例妇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1例,治疗组术后应用清胞饮和复方黄柏液治疗,对照组术后应用复方黄柏液治疗,比较2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8%,对照组治愈率80%,2组用药后HPV持续阳性、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均<0.05)。2组足月阴道分娩数、剖宫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阴道分娩的产程较对照组短(P<0.05),无新生儿窒息,无宫颈功能不全者。结论宫颈CIN行LEEP术后辅以清胞饮治疗,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对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且不影响其分娩结局。
作者:闫金菊;刘亚莉;刘鹤鸣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比较莉芙敏与坤泰胶囊治疗绝经期综合征( MP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MPS者随机分为A组30例、B组28例。 A组应用莉芙敏6个月,B组应用坤泰胶囊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绝经指数评分变化情况及血清雌二醇( E2)、促卵泡生成素( FSH)表达水平,随访6个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MPS症状得到明显改善;2组治疗后3个月绝经指数评分均明显改善( P<0.05),且A组改善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6个月绝经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6个月后绝经指数评分与治疗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后血清E2、FS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治疗后血清E2上升(P<0.05), FSH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莉芙敏与坤泰胶囊治疗MPS疗效相当,但莉芙敏不良反应少,是可优先选择的良药。
作者:唐静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内脂素、MMP-2、MMP-9在子痫前期患者母胎界面的表达情况,探讨母胎界面的内脂素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子痫前期患者40例,其中子痫前期轻度20例,子痫前期重度20例;选择正常足月妊娠孕妇4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组胎盘中内脂素、MMP-2、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胎盘中内脂素免疫组化光密度值为0.35±0.05,轻度子痫前期组为0.43±0.01,重度子痫前期组为0.52±0.01。对照组MMP-2、MMP-9免疫组化光密度值为0.21±0.02,0.19±0.01;轻度子痫前期组分别为0.16±0.02,0.15±0.01;重度子痫前期组分别为0.13±0.02,0.13±0.01。子痫前期组内脂素与MMP-2、MMP-9之间存在负相关性,MMP-2与MMP-9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结论母胎界面胎盘组织中内脂素的表达随子痫前期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内脂素、MMP-2、MMP-9是妊娠期母胎界面胎盘组织中的重要因子,可能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病。
作者:冯静;霍琰;李红艳;李季滨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疗效,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46例患者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开腹子宫切除术46例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拔除尿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损伤小、腹部切口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配合围手术期给予正确指导和护理,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李晓娟;周勤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实施调强适形放疗鼻咽癌患者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将进行调强适形放疗的鼻咽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对比观察2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予以护理干预后第1-4周的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第7周末总体口腔黏膜反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实施调强适形放疗的鼻咽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缓解其口腔黏膜炎症反应,明显延缓初期口腔黏膜炎症的发生与发展,减轻患者的痛苦,可以使患者更依从整体治疗方案的实施。
作者:符洁颖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护理对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疗效。方法将行足底采血足月健康新生儿4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非营养性吸吮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抚触护理干预组)各200例,比较2组新生儿疼痛评分,同时监测采血前、采血中新生儿心率、呼吸、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疼痛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平均出血速度和平均出血滴血直径及采血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非营养性吮吸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的疼痛,能提高采血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奚云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糖尿病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和动态血糖监测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新生儿7例,均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和动态血糖监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2组,3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4例患儿给予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儿的血糖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的随机血糖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患儿血糖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热、酮症酸中毒、血脂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糖尿病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和动态血糖监测时,给予患儿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血糖状况,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汤小英 刊期: 2014年第26期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进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肠道菌群失调是其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功能障碍、肝细胞解毒功能下降、宿主抵抗力降低、门脉高压形成等因素,导致肠-肝屏障受损,当肠道内菌群失调时,使有害阴性杆菌大量繁殖、裂解,释放大量内毒素,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从而并发各种细菌感染、内毒素血症和脓毒血症等。长期或反复的肠道菌群失调致内毒素升高,对肝脏造成进一步损害,可加剧肝功能障碍、门脉高压症、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的发生,从而影响肝硬化预后。现本文就肠道菌群与肝硬化的关系作一概述。
作者:刘春光;毛德文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子宫肌瘤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能引起月经紊乱、盆腔疼痛、下腹不适及受压等症状,还可引起不孕、流产等产科并发症,对妇女的健康形成了较大威胁。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众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包括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全切除术及子宫次全切术。传统术式为经腹、经阴道手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模式的转变及微创观念的普及,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术式正以更加明显的优势取代传统术式,临床常用的为气腹腹腔镜,但由于气腹的高压环境,不适合孕妇、心肺功能差、年纪较大的患者,而无气腹腹腔镜通过腹壁悬吊提供手术空间,避免了气腹的高压环境,可认为是对气腹腹腔镜手术的重要补充。目前其临床应用尚有限,故本文主要就气腹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介绍如下,来探讨其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案的选择,期待为腹腔镜技术的进一步安全、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朋丽;朱新群;王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比较曲马多和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剖宫产手术患者18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舒芬太尼( S)组和曲马多( T)组,每组90例。均采取腰硬联合阻滞,选择L2-3间隙穿刺,应用针内针技术置入腰麻针,注入10%葡萄糖1 mL+0.5%布比卡因2 mL(10 mg)的混合液,注药后拔除腰麻针,向产妇头侧方向置入硬膜外导管(4 cm),调节麻醉平面位于胸6(T6)以下,术中硬膜外腔不追加任何药物以及静脉辅助药物。术后给予硬膜外镇痛,S组盐酸罗哌卡因150 mg+枸橼酸舒芬太尼0.05 mg,T组盐酸罗哌卡因150 mg+盐酸曲马多200 mg+枸橼酸舒芬太尼0.025 mg,泵内液体总量为100 mL,48 h输注完。结果术后4,6,12,24 h VAS评分S组均低于T组,但是2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且患者评分均在3分以下;2组术后4,12,24 h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 h S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T组(P<0.05)。2组各时间点的改良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4 h及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S组镇痛满意率98%,T组9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马多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可明显降低舒芬太尼用量。
作者:梁旭东;于昕琼;何宝通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用于全麻苏醒期躁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全麻苏醒期出现躁动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一组为丙泊酚-芬太尼组(F组),一组为丙泊酚-右美托咪啶组(D组),每组30例,监测用药前(t0)、即时(t1)、10 min(t2)、20 min(t3)MAP、HR、Sp(O2),用药前后苏醒期躁动程度用Riker镇静-躁动( SA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2组药物处理苏醒期躁动都有显著效果,在t2时点2组Sp( O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组躁动评分在t3时点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对治疗全麻苏醒期躁动都有效,但芬太尼对呼吸有抑制,有造成缺氧风险,而右美托咪啶对呼吸循环无影响,更适合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治疗。
作者:王伟明 刊期: 2014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