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8-8849
  • 国内刊号:13-1283/R
  • 影响因子:1.77
  • 创刊:1992
  • 周期:旬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18-167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 河北省科技期刊版面设计奖(第六届)
  • 中医学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4期文献
  •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肾病疗效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124例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均给予常规控制血压治疗,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连续治疗2个月后记录2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脂、肾功能、炎症指标及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并计算2组有效率.结果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压(SBP、DBP)、血脂(TG、LDL)、肾功能指标(24h尿蛋白、SCr、BUN、Ccr、CysC)、炎症及内皮功能相关指标(ET-1、hs-CRP、IL-6、TNF-α)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高血压肾病疗效更好,可改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脂水平、改善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有关.

    作者:刘宝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血清炎性递质及早期肾损伤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CBP)下二尖瓣置换术(MVR)患者血清炎性递质及早期肾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121例择期行MVR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及对照组53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及术后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连用至术后96 h,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处理,其他治疗措施同观察组.观察2组麻醉诱导前(t0)及术后24 h(t1)、48 h(t2)、72 h(t3)、96 h(t4)炎性递质如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水平,以及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尿N-乙酰-β-D氨基酸葡萄糖苷酶(NAG)浓度,并统计2组不同时间点尿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术后血清sICAM-1、CRP、TNF-α、ET-1水平均较t0显著升高,均在t2达到高峰后开始降低,观察组上述指标在t1、t2、t3、t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后Cr、BUN水平与t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术后尿NGAL、NAG水平均较t0显著升高,均在t2达到高峰后开始降低,观察组上述指标在t1、t2、t3、t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中、术后1~4 d的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能够减轻CBP下行MVR患者的肾损伤,具有一定肾功能保护效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sICAM-1、CRP、TNF-α、ET-1水平有关.

    作者:季红星;刘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红外热成像技术分析双侧胸部穴位温度差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分析双侧胸部穴位温度差在冠心痛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人1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2组人躯干正面的红外热像图,并测定双侧胸部穴位(步廊、神封、灵墟、乳根、乳中、膺窗)的温度,得出双侧穴位温度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双侧胸部穴位的平均温度差为(0.25±0.06)℃,观察组双侧胸部穴位的平均温度差为(2.53±0.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此温度差随着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而逐渐增大.结论 红外热成像技术分析双侧胸部穴位的温度差,可作为冠心痛诊断及疗效判定的辅助参考,具有方便、无创、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作者:许继宗;安贺军;郭雁冰;李玉华;刘宁;王雪茜;张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一指禅推拿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一指禅推拿手法结合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及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93例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给予一指禅推拿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Bobarh康复方法治疗,治疗后1个月评定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AH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AH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指禅推拿结合补阳还五汤可有效缓解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症状,提高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患肢肌力.

    作者:孙书焰;吴晓丹;马琦;周英豪;卢新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多聚赖氨酸对同种异体骨进行表面改性的性能评价

    目的 研究经多聚赖氨酸表面改性前后,兔同种异体骨对成骨细胞亲和力的变化,为提高同种异体骨的骨传导性能提供一个良好的方法.方法 将取材于兔椎体的松质骨处理制成同种异体骨,采取冻干法,利用多聚赖氨酸对其进行表面改性.表面改性后的同种异体骨设定为实验组,表面未改性的设定为对照组,成骨细胞分别种植于2组同种异体骨的微孔表面.采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在同种异体骨微孔富集、增殖情况,同时检测2组成骨细胞表达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对2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培养的第1-15天,2组细胞生长曲线呈抛物线形,细胞数量均持续增加,9 d后增殖速度减慢,11 d后进入数量增长平台期,且各时间点实验组成骨细胞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在实验的4,8,12,16 d,实验组成骨细胞表达ALP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表面改性后的兔同种异体骨对成骨细胞的亲和力显著提升,利用多聚赖氨酸对同种异体骨进行表面改性是提高同种异体骨骨传导性能的一种理想方法.

    作者:张建萍;笪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骨松强骨方治疗肾阳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骨松强骨方治疗肾阳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肾阳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50例给予骨松强骨方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疗程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骨痛评分、中医临床症状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变化情况,统计2组总体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脆性骨折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后骨痛评分、中医临床症候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实验组各项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治疗后β-CTX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T值和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松强骨方可有效改善肾阳虚血瘀型骨质疏松患者疼痛、平衡能力及中医临床症状,防止骨密度下降,抑制骨吸收,降低脆性骨折发生率,且长期服用安全,疗效更好.

    作者:朱静栋;孔西建;吴丹;李盈盈;叶进;毛春焕;王咪娜;王璘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与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

    目的 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氧化应激产物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变化,探讨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与该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0例作为周围神经病变组,无周围神经病变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糖尿病组,体检正常者70例作为正常组.ELISA法分别测定3组TNF-α、IL-6、IL-1β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水平.采用多因素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与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周围神经病变组和糖尿病组FPG、2hPG、HbAlc、TNF-α、IL-6、IL-1β、MDA、SOD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TNF-α、IL-6、MDA对初诊2型糖尿病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均有独立作用,且MDA与SOD呈负相关.结论 氧化应激和免疫炎性反应参与了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及发展.

    作者:杨昕;刘志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丁苯酞氯化钠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浆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丁苯酞氯化钠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中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100 mL/次,2次/d静脉滴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检测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细胞因子Fg、hs-CRP、IL-6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治疗后2组血浆中Fg、hs-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且可下调血浆中Fg、hs-CRP、IL-6水平,从而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作者:范红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ICAM-1、VCAM-1、CD40L含量变化及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CD40配体(CD40L)水平变化及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 选择84例ACS患者作为ACS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心血瘀阻型、痰浊闭阻型、寒凝心脉型、气滞心胸型、心肾阳虚型、气阴两虚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及稳定型冠心痛患者20例作为非ACS组.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所有受检者血清ICAM-1、VCAM-1及CD40L水平,比较ACS组与非ACS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分析血清ICAM-1、VCAM-1、CD40L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 ACS组血清ICAM-1、VCAM-1、CD40L水平均显著高于非ACS组(P均<0.05).痰浊闭塞型及心血瘀阻型血清ICAM-1、VCAM-1、CD40L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4型(P均<0.05),痰浊闭塞型与心血瘀阻型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寒凝心脉型血清ICAM-1水平明显高于气滞心胸型(P<0.05),其他2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气滞心胸型、心肾阳虚型、气阴两虚型血清ICAM-1、VCAM-1、CD40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ICAM-1、VCAM-1、CD40L水平明显升高,痰浊闭塞型及心血瘀阻型血清ICAM-1、VCAM-1、CD40L水平更高.

    作者:马爱玲;陶涛;吴兆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温阳利水法治疗心肾综合征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中医温阳利水法治疗心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20例心肾综合征随机分为2组:中医组60例给予西医常规疗法+补元养心汤治疗,西医组6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心功能、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中医组的eGFR、LVEF水平显著高于西医组(P均<0.05),胱抑素C、BUN、SCr、左心室内径、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西医组(P均<0.05);中医组的胸闷、气喘、水肿、尿少、心悸、肢寒畏冷、倦怠乏力积分显著低于西医组(P均<0.05).结论 中医温阳利水法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心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西医常规疗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姚岚;冯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早期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及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及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为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 将颅脑损伤患者78例随机分成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2组在干预前均予以入院宣教、营养支持、降压以及对症支持等基础性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患者常规干预措施,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训练指导,在干预1个月后及6个月时,应用洛文斯顿认知功能量表(LOT-CA)评定2组认知功能变化情况;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定2组上下肢运动情况,分析评定结果加以比较.结果 在干预1个月后,康复组知觉、定向、视运动组织、注意与集中、思维运作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05),对照组仅思维运作、定向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均<0.05),且康复组LOT-CA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在康复1个月及6个月时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康复前显著提高(P均<0.05),且康复组在1个月后及6个月时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与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作用明显,在促进患者脑功能康复及减少致残率方面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霞清;王洪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精细护理模式对高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影响研究

    目的 探析精细化护理模式指导下的干预方法对高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经验与参考.方法 选取高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仅予常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指导,比较2组干预后患者的负面情绪情况、血液透析并发症及患者对护理方式及态度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透析2周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方式与态度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服务模式干预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减轻焦虑抑郁程度,显著降低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服务方式及态度的满意度较高,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谢可;王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研究近况

    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s,DFUs)是指糖尿病患者在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踝关节以下部位发生的溃疡[1].中医认为DFUs属于“脱疽”范畴.根据本病的特点主张分期、分型施治,亦有专方专药;中药内服外用,重视整体与局部结合,提高了溃疡面愈合率.现就近十年中医药治疗DFUs的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作者:陈奎铭;王小平;蔡惠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单味中药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Ⅰ型)和老年性骨质疏松(Ⅱ型).Ⅰ型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即骨吸收与骨形成均活跃,但以骨吸收为主,常见于妇女绝经后5 ~10年;Ⅱ型为低转换型骨质疏松,即骨吸收与骨形成均不活跃,但仍以骨吸收为主,一般指70岁后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症.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骨质疏松患者必将迅速增加,已然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本文就近年来关于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单味中药进行总结,综述如下.

    作者:赵亮;刘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