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疑难病杂志

疑难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 国际刊号:1671-6450
  • 国内刊号:13-1316/R
  • 影响因子:1.17
  • 创刊:2002
  • 周期:月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18-187
  • 全年订价:2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疑难病杂志   2008年1期文献
  • 养正消积胶囊治疗中重度胃黏膜不典型增生60例

    目的 探讨养正消积胶囊对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的治疗作用.方法 11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60例口服养正消积胶囊(治疗组)治疗,56例口服维酶素(对照组),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经过3个月治疗后复查胃镜和病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 )优于对照组(62.5%),(P<0.01).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转氨酶一过性升高3例 ,1周后自然恢复.结论 养正消积胶囊治疗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效果显著,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王庆利;薛春梅;武双平;李艳霞;毕学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微量泵输注多巴胺及速尿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患者经微量泵输注多巴胺及速尿治疗后的疗效. 方法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予以常规综合治疗,包括氧疗、抗感染、改善通气、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等.同时应用微量泵输注多巴胺60~80 mg、速尿60~80 mg加 5%葡萄糖至50 ml,每日1次,连用5~7 d.观察治疗前后电解质、呼吸、心率、血压、水肿、肺部口罗音、肝脏大小、尿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心率、血压、电解质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尿量明显增加,水肿、肺部口罗音、肝脏回缩亦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量泵输注多巴胺及速尿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良好.

    作者:王惠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小肠恶性间质瘤1例

    患者,男,72岁.主因1月前体检时超声发现肝占位性病变, 进一步做肝增强CT扫描及核磁共振检查示:肝内多发占位性病变,考虑转移癌.自发病以来 ,患者食欲、食量均正常,无恶心、呕吐及腹胀、腹痛等不适,大便量、色均正常.

    作者:宋会颖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克-亚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

    患者,男,76岁.因语言表达障碍10 d入院.患者于10 d前出现口齿不清,语速变慢、不连贯,主动性言语减少,注意力不集中,之后表情淡漠,静坐发呆,主动性活动减少,肢体活动尚可,走路欠稳.既往体健,有糖尿病病史2年,血糖控制良好.

    作者:彭明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2例

    例1,女,56岁,农民.因劳力性胸闷、心悸、气促,伴腹胀、双下肢浮肿 20 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高150/96 mm Hg(1 mm Hg=0.133 kPa).2006年12 月曾患脑栓塞.查体:血压110/86 mm Hg,口唇无紫绀,颈静脉充盈,双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20 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大,双下肢轻度浮肿.

    作者:范卫清;赵云宏;熊维迪;梁俊;潘晓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中间型进行性脊肌萎缩症1例

    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中间型进行性脊肌萎缩症(SMA-II)[1]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女,6岁.四肢肌肉对称性萎缩无力5年.患儿足月顺产,出生时无明显异常,父母非近亲婚配.2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跑步困难,家长未予重视,之后症状加重 .在当地医院检查肌电图无异常发现,肌酶谱正常,染色体检查无异常发现.4岁后,出现双下肢近端无力明显,双小腿轻度变粗,登楼及从蹲位站立困难,腹部前挺,走路摇摆,步态呈鸭步.

    作者:宋承伟;汪萍;方明;叶金华;蔡谋善;黄肖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ERK1及ERK2的表达特征

    目的 观察血管性痴呆(VD)小鼠海马神经元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ERK2)的表达特征,探讨其在VD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缺血-再灌注法制备小鼠VD模型,设立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术后第29、30天,经跳台试验和水迷宫试验对2组小鼠进行行为学成绩测试,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2组小鼠海马神经元中ERK的表达变化. 结果 V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成绩较假手术组显著下降(P<0.05).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ERK1、ERK2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海马神经元内ERK表达减少可能参与了VD的发病机制,应用能促进ERK表达的药物可能成为治疗VD的有效药物之一.

    作者:胡亚卓;吕佩源;郭宗成;李玲;梁翠萍;翟金萍;何春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替罗非班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左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左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替罗非班组各12只.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术后28 d存活大鼠测定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测定左心室梗死区(假手术组为左心室)游离壁厚度(LVMT)、室间隔厚度(SPT)、室间隔厚度/左心室游离壁厚度(SPT/LVMT)、室间隔的心肌横断面积(MAAS)、梗死区(假手术组为左心室游离壁)及非梗死区的胶原容积分数(CVF),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血流动力学分析显示:模型对照组和替罗非班组大鼠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内大上升及下降速率(±dp/dtmax)低于假手术组,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高于假手术组(P<0.01,P <0.05);替罗非班组大鼠的±dp/dtmax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LVEDP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SBP、DBP、LVSP较模型对照组有升高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后28 d,模型对照组和替罗非班组大鼠的LVMT低于假手术组( P<0.01),SPT/LVMT、MAAS及梗死区CVF高于假手术组(P<0.01),SPT及非梗死区CVF 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大鼠LVMT高于模型对照组 (P<0.05);SPT/LVMT、MAAS、梗死区CVF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 替罗非班可抑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左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

    作者:刘玲梅;刘艳红;张梅;周欣;叶帆;何瑞波;李玉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盐酸曲美他嗪对应用表阿霉素患者的cTnI、CRP、LVEF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TMZ)对应用表阿霉素(EPI)后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EPI后1个月内出现心肌受损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盐酸曲美他嗪组(治疗组) 和对照组,比较2组1个月后血清肌钙蛋白I(cTnI)、C-反应蛋白(CR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 )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TnI分别为[(0.57±0.07)mg /L vs (1.12±0.08)mg/L],CRP浓度分别为[(4.9±1.2)mg/L vs (8.8±4.2)mg/L];LVE F分别为[(52±3)% vs (4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Z可明显改善应用EPI后患者的心功能,抑制cTnI和CRP浓度的升高.

    作者:刘亚林;付华;马景涛;孙芳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人脑型利钠肽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目的 了解人脑型利钠肽(BNP)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对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效应及其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 以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为主题词,BNP和Nesiritide(重组人脑钠肽)分别为文本词,对MEDLINE数据库(1966~2007)进行检索,纳入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RCT).结果 对13个RCT的纳入对象、方法学和结果等方面进行评价.Nesiritide可平均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4.06 mm Hg,95%可信区间(95% CI)[-4.79 ,-3.33,(P<0.01)];增加心脏指数(CI)0.08 L·min-1·m-2,95%CI [0.02, 0.15,(P=0.01)],不同程度地降低心率(HR),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心电图指标.对高危患者使用Nesiritide可降低各种原因的病死率.结论 BNP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减少严重心力衰竭患者远期病死率,治疗量安全能耐受,推荐小剂量使用.

    作者:陈科奇;廖碧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hs-CRP和尿酸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水平的变化对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经冠脉造影诊断的冠心病患者70例,按有无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A组)30例,单纯冠心病组(B组)4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测量血压,测定晨起空腹静脉血hs-CRP、血UA、血糖、血脂等指标,将各指标进行组间比较 ,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A组血hs-CRP、UA、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水平以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显著高于B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1);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s-CRP与FBG、TG、UA水平及SBP水平呈正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UA、TG、 FBG、DBP是影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炎性反应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血浆hs-CRP和UA水平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周英;李方雄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解毒化浊和胃方阻断大鼠CAG癌前病变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目的 探讨解毒化浊和胃方阻断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PLGC)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方法 将60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15只,模型对照组15只,中药组15只 ,西药组15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以甲基亚硝基胍造模,模型对照组给予双蒸水灌胃, 中药组给予解毒化浊和胃方灌胃,西药组给予叶酸灌胃.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分子杂交标记的方法测 EGFR蛋白翻译和mRNA转录水平以及病变黏膜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H-ras癌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对照组PLGC组织EGFR蛋白翻译和mRNA转录均有表达,表达随病变的进展而递增;中药组EGFR蛋白及mRNA的表达下调,PCNA指数、H -ras癌基因蛋白阳性指数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 解毒化浊和胃方对大鼠PLGC细胞的增殖有良好的阻断作用,该作用可能与下调PLGC组织EGFR蛋白及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赵玉斌;肖颖;李佃贵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 观察连花清瘟胶囊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采用连花清瘟胶囊口服+头孢呋辛钠治疗方案,对照组25例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方案,疗程3~5 d.疗程结束后观察比较2组细菌学疗效及临床疗效,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细菌清除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0.0%和88.0%,对照组分别为48.0%和6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发生9例(36.0%),对照组发生7例(28.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王以炳;谢艳丽;杨玉梅;刘莉敏;陈幼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老年心力衰竭直立性低血压后猝死32例分析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心力衰竭时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是心内科中危重的急症之一,现有的预测指标尚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目前通过改善急救反应能力来降低其病死率却又收效甚微.随着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的飞速发展,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总病死率有所降低,而SCD所占比例有所上升.因此,加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SCD的预防显得更为重要.1997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病死患者中,32例猝死于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分析如下.

    作者:庹必祥;阮明珠;王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高龄患61例疗效分析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特别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1,2],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尤其是80 岁以上高龄患者发生此类感染更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万古霉素的问世,为临床控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提供了有力武器,但其有一定的肾毒性[3~5],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笔者自2004年以来应用万古霉素治疗了61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高龄患者,对其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卓安山;李奕;曾葭;童皖宁;李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换术前超声检查的意义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是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7%~8%,未行治疗的患儿90%于1岁内死亡.大动脉转换术(arterial switch)成为当今纠治新生儿大动脉转位的首选方法[1],而超声检查对术前诊断和手术选择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报告8例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超声检查情况.

    作者:董凤群;侯振洲;贺新建;赵雪然;樊艳辉;赵晶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头痛与脑卒中关系探讨

    头痛系因影响头颈部的痛觉结构,如脑膜、血管和肌肉等病变所致.新近发生的头痛或与以往的头痛不同者,很可能是严重疾病所致,而长期持续性头痛一般为良性病因[1].头痛与脑血管病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严重的头痛病史可以被认为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2].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头痛与脑卒中的相关性.

    作者:石志敏;包婧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小儿漏斗胸的诊疗进展

    漏斗胸是小儿前胸壁生长发育中的一种骨性畸形.其发病率约为1/300~1/ 400,男女比例约为4∶1.并随年龄增加而致胸骨的畸形程度加重,可逐步由对称性漏斗胸演变为不对称性漏斗胸;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作者:雷又鸣;施云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其遗传表现型具有很大的异 质性,寻 找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一直是人类基因研究的主要任务.目前,研究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的 策略有以下几种:(1)定位克隆策略,以微卫星为遗传标记,通过遗传连锁分析,将2型糖尿 病易感基因定位在特定的染色体区域,然后再通过不断缩小定位区域并终克隆该基因,进一步阐明该基因的功能.

    作者:杨丽霞;刘铜华;牛洁;王志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变异与肝脏损伤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临床可产生不同的肝脏疾病谱.HBV感染后,肝细胞的裂解主要是由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所致,因此HBV感染后临床产生的不同疾病谱主要归于宿主免疫应答不同.乙型肝炎病毒在宿主强大的免疫压力下易出现变异与逃避清除.近年来,从分子病毒学的进展不难发现,HBV变异与临床关系密切,其中有关HBV前C区基因变异的研究较多,本文就前C区基因变异与肝脏损伤程度、病毒复制和临床意义等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倪旭;刘彦华;马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运动系统表现(附8例报告)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旁腺本身病变引起的甲状旁腺素(PT H)生成、分泌过多,从而引起的钙、磷和骨代谢紊乱的一种全身性疾病.该疾病在我国较欧美远为少见,对其在运动系统的表现认识不足,易导致漏诊、误诊.本文分析我科诊治的8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并对其在运动系统的表现作一分析.

    作者:王韬;倪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以头痛为表现的心绞痛28例临床分析

    冠心病心绞痛典型的疼痛部位一般在胸骨后,但也可出现在上腹部、颌下、牙床、咽部等部位,以头痛为表现者临床上较少见,容易误诊为丛集性头痛、鼻窦炎、脑梗死、脑部寄生虫或其他头部疾病,因此,应引起临床医生注意,现总结我院收治的以头痛为表现的28例心绞痛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赵桂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雪上一支蒿中毒抢救成功1例

    患者,男,53岁.因风湿性关节炎疼痛于1 h前服用自配的雪上一支蒿药酒后出现全身麻木、心悸,伴呼吸急促、全身大汗,30 min后出现意识不清于2004年 10月30日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T 36.4℃,P 110次/min,R 26次/min,BP 10.1/ 6.7 kPa.神志模糊,唇轻度紫绀,心率110次/min,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口罗音.其他未发现异常,拟诊雪上一支蒿中毒.

    作者:严钢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当前脑血管病一些研究热点问题

    1 缺血性脑卒中的急性期治疗根据循证医学研究结果,脑卒中急性期治疗,只有4种治疗方法被认为是有效的,分别是卒中单元、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其中有效的方法是卒中单元,而超早期溶栓治疗被认为是脑卒中根本性的治疗方法.

    作者:吕佩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Holt-Oram综合征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以非呼吸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呼吸系统疾病4例分析

    1 以腹胀为首发症状的大叶性肺炎例1.女,50岁.因右上腹胀5 d就诊.病后无发热、咳嗽、胸痛、心悸、胸闷、恶心、呕吐、腹泻等.渐感四肢乏力、纳差、尿少.既往无肝炎及血吸虫病史.查体:T 36℃ ,P 90次/min,R 20次/min,BP 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巩膜微黄,半卧位时颈外静脉充盈,P2》A2,心率9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病理性杂音,右侧肺呼吸音低,少许湿性口罗音,肝上界于第 5肋间,剑下5 cm,肋下3 cm,质中有压痛,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脾肋下未及,腹移动浊音(±),下肢微肿.

    作者:陆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