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5 岁. 主因咯血 2 h 入住解放军第一八零医院呼吸内科,入院治疗第 8 天因突发意识不清伴发作性四肢抽搐由呼吸内科转入神经内科. 于入院前 2 h 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 1 次,量约 30 ml,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钠 136. 50 mmol/L;凝血四项正常. 血 WBC 10. 07 × 109 / L,Hb 125. 00 g/ L,PLT 328. 00 × 109 / L,粒细胞百分比 84. 01% ,ESR 32. 0 mm/ h,超敏C 反应蛋白 9. 55 mg/ L,结核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阳性.腹腔彩超:(1)腹腔积液;(2)肝、胆、脾、胰、双肾、双侧输尿管、膀胱未见明显异常. 胸部 CT:右肺及左上肺高密度影,考虑炎性反应. 入院诊断:肺结核. 给予垂体后叶素注射液持续泵入、蛇毒血凝酶静脉注射止血,入院当日咯血停止,入院后 2 d复查血钠 111. 60 mmol/ L,脑脊液压力 200 mm H2 O,脑脊液常规、生化及抗酸染色、墨汁染色均正常,患者精神尚可,无不适主诉,未予特殊处理. 入院后 5 d 予停用垂体后叶素,患者病情稳定,未再咯血. 入院 8 d 后患者突发意识不清,伴间断出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双眼上翻. 予复查钠 136. 40 mmol/ L,头颅MR 平扫:双侧额颞顶枕叶部分脑回肿胀、双侧尾状核及壳核异常信号. 诊断考虑:脑桥外髓鞘溶解症. 给予丙种球蛋白 15 g,每天 1 次,冲击 5 d,甲基泼尼松 80 mg 静脉滴注、抗癫痫、维持水电解质等治疗,患者意识清醒,反应稍迟钝,未再发作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双眼上翻,随访 3 个月症状患者完全缓解.
作者:肖雪玲;傅懋林;鲁秋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例 1. 男,35 岁,因咳嗽 15 d 收入院. 既往体健. 有饮食不洁烧烤、火锅,进食生鱼片史. 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双下肺呼吸音稍弱,心率 80 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界不大. 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 WBC 8. 51 × 109 / L, N 0. 62, L 0. 27, E 0. 06,E 计数 0. 48 × 109 / L;血生化、大小便常规、痰涂片、T-SPOT、ANCA + ENA 全套均未见明显异常. 肝胆胰脾及心脏 B 型超声未见异常. 胸部 CT 示:双侧胸腔积液. 行胸腔穿刺引流术,送检胸腔积液,常规:Ri-valta 阳性( + ),有核细胞计数 4. 95 × 109 / L,N 0. 58,L 0. 14,E 0. 28,其他无特殊细胞学检查示:E 较多,部分淋巴细胞及间皮细胞;胸腔积液生化:总蛋白 51. 10 g/ L,腺苷脱氨酶 10. 08 U/L,葡萄糖 5. 68 mmol/ L,氯 104. 10 mmol/ L,乳酸脱氢酶 478. 00 U/ L;胸腔积液. 4 d 后再次行胸腔穿刺引流,胸腔积液中 E 计数占 0. 50.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胸膜活检示慢性炎性反应. 寄生虫全套血清学检查示囊虫抗体阳性,血吸虫、肺吸虫、曼氏裂头绦虫、包虫、旋毛虫、华支睾吸虫、丝虫和弓形虫抗体均阴性. 眼底检查及颅脑 MR 均未见异常,建议患者进一步行胸腔镜检查,患者拒绝,遂予以诊断性抗寄生虫治疗,同时予以小剂量激素(5 mg 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3d),阿苯达唑口服(20 mg/ kg,3 次/ d),10 d 后复查胸腔积液稍有吸收,遂改用吡喹酮口服(75 mg·kg - 1 ·d - 1 )后,2 周复查胸腔积液吸收,症状好转.
作者:赵杨 刊期: 2018年第08期
胃癌患者的预后依赖于能否得到早期诊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一类在常温下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多项研究表明,胃癌患者呼气中VOCs成分会产生显著变化.应用高敏感度的仪器对呼气进行分析,可以在胃癌早期阶段发现疾病.该分析具有准确、简便和无创等优点,在胃癌的普查和诊断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对其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继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变应性鼻炎(AR)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原后由IgE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其发病过程中包括了众多炎性细胞和CD4+T细胞亚群的相互作用.近年来AR发病率逐年攀升,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Notch信号被发现参与到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中,并与免疫系统疾病密切相关,且其各受体、配体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传统药物治疗及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疗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就Notch信号各蛋白在AR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希望为AR的免疫调控机制和治疗方法开辟新的途径.
作者:焦沃尔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PDPN的发展与炎性反应及多种细胞因子密不可分,如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巨噬细胞、核因子-κB(NF-κB)等.诸多因子共同作用,既能促进PDPN的炎性进展,又能提供抗炎行为.文章对PDPN的炎性反应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黄玉琪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终末期肾病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对铁代谢状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接受3个月以上CAPD治疗的患者17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转铁蛋白饱和度分为观察组(转铁蛋白饱和度<20%)137例和对照组(转铁蛋白饱和度≥20%)36例,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透析龄、血红蛋白、Alb、前白蛋白、肌酐、尿酸、Npcr、KT/V、CRP、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铁蛋白及PTH),对可能影响CAPD患者铁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患者的1、3年累积生存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铁蛋白)较低,PTH及CRP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22、7.816、4.702、4.397、7.060,P均=0.000),且观察组残余肾功能、营养状况及透析充分性较差(t=13.978、3.257、2.524、3.573、3.435、2.411,P=0.000、0.003、0.013、0.000、0.001、0.017);Pearson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与年龄、Hb、KT/V呈正相关(r=0.837/0.831、0.657/0.662、0.577/0.665,P=0.000/0.000、0.001/0.004、0.004/0.010),与CRP、PTH、前白蛋白、肌酐呈负相关(r=-0.751/-0.792、-0.613/-0.654、-0.585/-0.659、-0.545/-0.567,P=0.000/0.000、0.018/0.007、0.028/0.009、0.037/0.045);铁蛋白与CRP、PTH、前白蛋白呈正相关(r=0.851、0.816、0.652,P=0.000、0.000、0.011),与年龄、Hb、ALb、Npcr、KT/V呈负相关(r=-0.886、-0.761、-0.584、-0.486、-0.596,P=0.000、0.000、0.037、0.049、0.02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生铁代谢异常的可能预测因素为年龄、KT/V、Hb及前白蛋白.Kaplan-Meier分析显示,对照组的1、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7.22% 、94.44%,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3.94% 、78.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62、4.725、5.257,P=0.038、0.030、0.022).结论 终末期肾病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年龄、KT/V、Hb及前白蛋白是铁代谢异常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铁代谢异常患者的1、3年累计生存率明显低于铁代谢正常患者.
作者:贺丽娟;梁伟;王青;李玲艳;熊子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中青年正常高值血压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体检中心健康体检并自愿接受血管功能检查的中青年208例作为研究对象,无创动脉硬化检测仪分别测定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依据baPWV>1400 cm/s判断为动脉硬化,分析NLR与动脉硬化的关系.结果 无动脉硬化组131例(对照组),有动脉硬化(动脉硬化组)77例.动脉硬化组NLR值显著高于对照组(2.40±0.89 vs.1.81±0.67,t=2.657,P=0.002);相关性分析显示NLR与动脉硬化呈正相关(r=0.251,P=0.03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P、年龄和NLR是中青年正常高值血压者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OR=1.010,95%CI 0.604~1.686,P=0.043;OR=1.017,95%CI 0.541~1.912,P=0.001;OR=1.120,95%CI 0.502~2.498,P=0.036).结论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升高可能是中青年正常高值血压者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作者:丁丁;王安才;王德国;何庆兰;宋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骨关节炎(OA)软骨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RT2)表达量与炎性反应、骨质破坏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西安市红会医院关节外科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98例作为OA组,126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关节软骨并测定SIRT2 mRNA表达量及蛋白阳性表达率,收集关节液并测定炎性因子、骨破坏分子的含量.结果 OA组关节软骨中SIRT2 mRNA表达量及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0.090,χ2=66.166,P=0.000,0.000);OA组关节液中Toll样受体(TLR4)、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趋化因子12(CXCL12)、CXCL13、 蛋白酶激活受体-2(RAR-2)、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ICT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5.199、25.207、24.056、16.713、32.570、19.165、32.528、28.112、25.669、27.909,P均=0.000);OA组中SIRT2蛋白阴性表达患者的关节液中TLR4、IL-1β、TNF-α、CXCL12、CXCL13、RAR-2、RANKL、MMP-3、ICTP、TRACP-5b的含量均显著高于SIRT2蛋白阳性表达患者(t=15.026、15.449、14.407、11.081、19.014、12.811、21.400、20.509、16.067、16.732,P均=0.000).结论 骨关节炎软骨组织中低表达的SIRT2能够增强炎性反应、促进骨质破坏.
作者:王军;张育民;宋伟;马涛;王军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及腹腔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对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1月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妇产科经手术等检查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治疗的100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VEGF、MMP-2、MMP-9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中VEGF、MMP-2、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17.038、11.945、17.838,P均<0.01);观察组患者腹腔液中VEGF、MMP-2、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22.364、15.621、15.556,P均<0.01).观察组中,Ⅲ ~ Ⅳ期患者血清中VEGF、MMP-2、MMP-9水平明显高于Ⅰ ~ Ⅱ期(t=9.349、10.395、16.535,P均<0.01);Ⅲ ~ Ⅳ期患者腹腔液中VEGF、MMP-2、MMP-9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t=9.772、13.853、13.347,P均<0.01).血清中VEGF、MMP-2、MMP-9水平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呈正相关性(r=0.975、0.768、0.761,P均<0.05);腹腔液中VEGF、MMP-2、MMP-9水平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亦呈正相关性(r=0.911、0.772、0.767,P均<0.05).结论 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VEGF、MMP-2、MMP-9水平可有助于诊断和评估患者病情,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指导价值.
作者:孟宪宁;李红霞;吴亚男;霍志平;郝媛媛;王宏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踇外翻患者行改良Chevron截骨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核工业四一六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88例踇外翻患者(96病足)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足.观察组患者行改良Chevron截骨手术予以治疗,对照组患者则行常规Chevron截骨手术予以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治疗前后Maryland评分、X线指标[踇外翻角(HVA)、第1、2跖骨角(1~2 IMA)、第1、2跖骨相对长度(MPD)]、跖骨头下区域峰压强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89.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6,P=0.460);2组患者的Marylan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并且观察组患者上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t=4.033,P=0.000);2组患者的HVA、1~2 IMA、MP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并且观察组患者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t=2.328、3.615、2.107,P=0.011、0.000、0.019);在跖骨头下区域峰压强方面,2组患者的M1、M2、M3处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t=4.189、2.238、5.673,P=0.000、0.014、0.000);2组患者均未发生较为明显的并发症.结论 踇外翻患者行改良Chevron截骨手术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Maryland评分、X线指标以及跖骨头下区域峰压强,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官蓉威;钟喜红;程劲;刘自强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广东省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方案,观察组使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疗程90 d.比较2组患者血糖、内皮细胞功能、血液流变学等变化情况,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2 hPG、FPG、HbA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2.814、15.155、10.158,P=0.000).治疗前,2组患者ET、NO、FMEDD、NIEID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T、NO、FMEDD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E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6.875,P=0.000),NO、FMEDD水平高于对照组(t=7.057、4.090,P=0.000).治疗前,2组患者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1).2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沙格列汀、二甲双胍联用能有效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细胞功能、血糖水平、血液流变学情况,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枘岢;陈毅光;李雯翀;周敏华;朱咏瑶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室重构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心内四科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者患者给予卡托普利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激素、心室重构、炎性因子以及内皮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前,2组血清AngⅡ、醛固酮、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内皮素-1(ET-1)、一氧化氨(NO)水平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AngⅡ、醛固酮、TNF-α、IL-6、ET-1水平明显降低(t/P=3.091/0.001、t/P=8.516/0.000,t/P=15.599/0.000,t/P=20.198/0.000,t/P=3.609/0.000),NO水平明显升高,LVEDV和LVESV水平明显降低(t/P=3.507/0.000、t/P=8.778/0.000,t/P=9.460/0.000),LVEF水平明显升高(t/P=10.123/0.000).结论 卡托普利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可以明显减少炎性因子,改善患者的神经激素水平以及内皮功能指标,抑制其左心室重塑.
作者:魏媛娇;荣阳;江峰;张伯阳;曾辰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甘露醇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炎性因子、血清铁蛋白和血清P物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青岛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其中联合组49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小骨窗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甘露醇治疗,疗程1周.对比2组临床疗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血清铁蛋白和P物质水平及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 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92%vs.85.11%,χ2=8.131,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肿和水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t=8.943,5.482,P均<0.01);2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IL-6、P物质水平及CSS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MoCA评分和血清铁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均<0.01),且联合组患者改善优于对照组(t=7.167、8.600、10.695、13.603、15.413、3.927、6.264,P均<0.01).结论 小骨窗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甘露醇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获得显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作者:赵明媚;袁少勇;陈瑶刚;潘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联合依达拉奉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2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STEMI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CI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联合组)和PCI常规治疗组(PCI组),每组47例,比较2组PCI术后疗效、心功能改善情况、炎性指标、氧化应激及心功能相关血清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植入支架数量、TIMI血流分级、CTFC、TMPG分级、ST段回落等PCI疗效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4、30 d,联合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PCI组(t=9.402、13.526,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PCI组(t=4.654、5.603,P<0.01);PCI术后14 d联合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指标均显著低于PCI组(t=15.518、11.527、23.118、25.158、25.761,P<0.01);而丙二醛(MDA)、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均低于PCI组(t=18.930、4.394、2.975,P<0.01),心肌肌钙蛋白I(cTnI)高于PCI组(t=3.547,P<0.01).2组术后7 d心肌再梗死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术后4周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ASTEMI虽然不能直接改善PCI术的疗效指标,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良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晓鹃;胡鹏;余强;李振龙;杜高波;潘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其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8月西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损伤、凝血功能指标、炎性反应指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损伤、凝血功能指标、炎性反应指标以及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91%vs.63.64%,χ2/P=6.988/0.008),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凝血因子Ⅷ(FⅧ)、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P=17.769/<0.01、16.626/<0.01、15.940/<0.01、15.310/<0.01、22.218/<0.01、5.427/<0.01、11.455/<0.01、13.652/<0.01、18.254/<0.01、8.104/<0.01、6.839/<0.01),PT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t/P=11.314/<0.01、7.004/<0.01).结论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增强临床疗效、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凝血功能以及神经功能损伤,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董亚茹;薛秀云;韩彩萍;张琳;顾乃兵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合并压缩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IGF结合蛋白3(IGFBP3)含量与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骨科诊断为骨质疏松的患者106例,并根据有无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分为合并压缩性骨折组(A组)、未发生压缩性骨折组(B组),另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血清并测定IGF-1、IGFBP3及骨代谢标志物(包括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的含量,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A组和B组患者血清中IGF-1、IGFBP3、骨保护素(OPG)、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F=24.594、18.387、14.239、11.283、9.938、9.233,P<0.01),核因子 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F=13.489、10.282、9.384、15.675、13.485,P<0.01);A组患者血清中IGF-1、IGFBP3、OPG、BALP、BGP、PINP的含量均显著低于B组患者(P均<0.05),RANKL、TRACP-5b、MMP-2、MMP-9、β-CTX的含量均显著高于B组患者(P均<0.05);骨质疏松合并压缩性骨折患者血清中IGF-1、IGFBP3的含量与OPG、BALP、BGP、PINP的含量呈正相关(IGF-1:r=0.674、0.624、0.681、0.597,P=0.011、0.002、0.015、0.021、0.008;IGFBP3:r=0.594、0.657、0.652,0.624,P=0.018、0.014、0.018、0.021),与RANKL、TRACP-5b、MMP-2、MMP-9、β-CTX的含量呈负相关(IGF-1:r=-0.629、-0.681、-0.649、-0.718、-0.628,P=0.008、0.014、0.002、0.009、0.019;IGFBP3:r=-0.658、-0.619、-0.725、-0.641、-0.595,P=0.013、0.004、0.019、0.027、0.018).结论 骨质疏松合并压缩性骨折患者血清中IGF-1、IGFBP3含量的降低能够影响骨代谢过程.
作者:王凯;李春亮;罗成林;朱海勇;张志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丁苯酞联合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管储备(CVR)功能的影响.方法 连续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或住院的AD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多奈哌齐及丁苯酞软胶囊口服治疗,总疗程均90 d.治疗前后应用经颅多普勒(TCD)屏气试验检测屏气指数(BHI)评价CVR功能,同时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P300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患者认知功能,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P=0.028).(2)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90 d MMSE评分、P300波幅及潜伏期均有显著变化(t=2.309、2.649、2.325,P<0.05),BHI无显著变化(t=1.853,P>0.05);观察组治疗后90 d MMSE评分、P300波幅、潜伏期及BHI均有显著变化(t=3.909、3.144、4.087、3.762,P<0.01).(3)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90 d MMSE评分、P300波幅、潜伏期及BHI均有显著差异(t=2.543、2.426、2.294、2.894,P<0.05).(4)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6.67%),观察组未见明确不良反应.结论 丁苯酞联合多奈哌齐治疗AD疗效显著,能显著提高AD患者认知功能及CVR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国兵;付斌;谭倩;晏小琼;郭珍立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胺碘酮分别联合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心律失常科诊治收缩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对照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2组患者心功能疗效、心律失常疗效、心率(HR)、右室射血分数(RVEF)、QT离散度(QTc)、左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Barthel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及心律失常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92.86%vs.71.43%,χ2=6.574,P=0.010;83.33%vs.57.14%,χ2=6.891,P=0.009),HR、QTc均低于对照组(t=3.958、2.731,P=0.000、0.008),RVEF、LVEF均高于对照组(t=13.998、10.851,P=0.000、0.000);NT-proBNP及cTnⅠ水平低于对照组(t=2.699、10.247,P=0.000、0.000);Barthel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t=14.197、7.960,P=0.000、0.000);在6个月随访中,观察组收缩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复发率低于对照组[14.29%vs.2.38%,χ2=3.896,P=0.048),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可有效改善机体心功能,降低NT-proBNP水平,提高预后,疗效优于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
作者:桑明敏;朱芳一;马生龙;徐珊珊;霍建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系统评价激素联合他克莫司(FK506)、霉酚酸酯(MMF)多靶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Wanfang和VIP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8年1月,收集多靶点治疗RN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位研究者分别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后,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国内RCT研究6篇,共35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多靶点组完全缓解率、总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OR=2.16,95%CI 1.33~3.50,P=0.002;OR=4.39,95%CI 2.45~7.85,P<0.001),与对照组相比,多靶点组血浆白蛋白升高更明显(MD=6.84,95%CI 6.03~7.64,P<0.001)、24小时尿蛋白减少更明显(MD=-1.15,95%CI-1.74~-0.56,P=0.001);在安全性方面,2组肺部感染、胃肠道不适、高血糖、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损害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靶点治疗可提高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且总体安全性好,但仍需要大规模高质量的RCT进一步证实.
作者:刘洋;谢欢;罗磊;杨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养正消积药粉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作用不同时间后对转染目的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增殖能力、黏附活性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在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实验室进行实验.应用养正消积药粉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处理rBMSCs,观察rBMSCs的增殖能力、黏附能力、迁移能力等生物活性的变化,取对数生存期的rBMSCs种于96孔培养板,加入养正消积药粉(实验组):1μg/ml(A组)、5μg/ml(B组)、10μg/ml(C组)、20μg/ml(D组).置37℃ 常氧或低氧(5%)条件下培养24、48、72 h.以不含养正消积药粉组为对照组.MTT法检测rBMSCs增殖能力,LDH检测rBMSCs黏附能力,Transwell检测rBMSCs迁移能力.结果 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经养正消积药粉分别处理rBMSCs 24、48、72 h后,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氧条件下经养正消积药粉分别处理后0.5 h,细胞黏附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后1 h,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黏附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和D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处理后1 h比较,处理后2 h和3 h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氧条件下经养正消积药粉分别处理后0.5 h、1 h,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黏附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后2 h,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黏附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后3 h与处理后2 h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经养正消积药粉分别处理后3、6、12、24 h,细胞迁移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正消积药粉不能增强rBMSCs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在适当浓度和适当时间的作用下能增强rBMSCs的黏附能力,但在低氧条件下细胞黏附能力有所下降.
作者:罗利琼;卢圆媛;丁滨;曾慧明;冯刚;陈伟;丁亚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丙烯腈(ACN)对大鼠心肌细胞H9c2生长、增殖、坏死、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实验,经过初筛,选用ACN 5个不同浓度梯度设组,分别为0、30、100、300、1000μg/ml组,各组与大鼠心肌细胞H9c2细胞共孵育24 h,并分别观察心肌细胞H9c2形态学、细胞活力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检测、细胞凋亡与坏死,并检测心肌细胞内miRNA208a和miRNA21的表达.结果 ACN 100、300、1000μg/ml组对心肌细胞活力随浓度上升而下降(F=31.675,P=0.000).ACN 100、300、1000μg/ml组心肌细胞的破坏导致LDH的释放随浓度上升而增加(F=76.126,P=0.000).各浓度染毒组细胞以坏死为主,凋亡比例高不超过4%,各组间比较心肌细胞坏死均有显著差异(F=28.671,P=0.000),各组间细胞凋亡无显著差异(F=218.826,P=0.653).各组间比较心肌细胞miRNA208a及miRNA21表达均有显著差异,各浓度ACN染毒均可引起心肌细胞miRNA208a及miRNA21表达的下调(F=8.525、7.451,P=0.000).结论 ACN对大鼠心肌细胞H9c2有明显毒性作用,在细胞形态、细胞活力以及细胞破坏导致释放的LDH活性、细胞坏死等方面均有显著影响,miRNA208a及miRNA21可能参与了ACN对心肌细胞毒性作用的调控.
作者:梁鑫;伍锋;龚辉;梁春;吴宗贵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外源性硫化氢对人肾癌786-O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2017年6月-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实验,将不同浓度(0、10、25、50μmol/L)的硫化氢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肾癌786-O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硫化氢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硫化氢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硫化氢对786-O细胞内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和Bax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随着硫化氢浓度的增加,786-O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F=20.24,P=0.001),凋亡率增加(F=7.66,P=0.004);细胞内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增加(F=137.64,P=0.001),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和BaxmRNA表达均显著增强(F=28.76、63.22,P均=0.001),具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外源性硫化氢对人肾癌786-O细胞可显著抑制增殖和促进其凋亡,有望成为治疗和预防肾癌的有效药物.
作者:胡刚强;李浩勇;宁金卓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