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16
  • 国内刊号:13-1073/R
  • 影响因子:1.23
  • 创刊:1981
  • 周期:月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18-49
  • 全年订价:5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先后荣获历届河北省优秀期刊奖、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优质产品奖及中华医学会银奖
  • 外科学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1年1期文献
  • 苯那普利预防气管插管和术中应激反应的临床研究

    本实验旨在研究口服盐酸苯那普利(Benazepril Hydrochloride 又名洛丁新LTS)对气管插管时和术中血液动力学及血清皮质醇(Cs)、血浆醛固酮(ALD)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的影响,评价其减轻应激反应的效应。

    作者:肖旺频;曹浩强;方芬;毕平安;姚明;王志刚;陆琪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氨力农对法洛四联症心内矫治术后低心排血综合征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氨力农是近10余年以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双吡啶衍生物,为磷酸二酯酶抑制药,已经在一些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上取得了效果。本文观察国产氨力农对小儿法洛四联症心内矫治术后低心排血综合征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刘秀娟;景玉果;张秀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序贯试验法测定异丙酚诱导时的BIS50和ED50

    目的测定异丙酚诱导时半数病人入睡的BIS值(BIS50)和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选择30例无服用精神和镇静催眠药物史、无术前用药的择期全麻手术成年病人(ASA Ⅰ~Ⅱ级),以半数效量序贯方法进行异丙酚诱导的睡眠观察实验,以对指令反应和睫毛反射消失为入睡指标,同时记录BIS的变化,对取得的数据以直线回归的方法和加权均数法求得异丙酚的BIS50和ED50。结果异丙酚的BIS50和ED50分别是79.17(95%可信范围:72.08~88.55)和1.0192 mg/kg(95%可信范围:0.94~1.148 mg/kg)。结论半数效量序贯实验方法简便、高效、结果可信,不仅适用于ED50的测定而且同样适用于BIS50的测定。

    作者:许幸;魏秀兰;吴新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顺阿屈库铵临床药效学分析

    目的研究顺阿屈库铵在国人中的临床药效过程。方法选择年龄30~65岁择期全麻手术病人100例。静脉诱导用异丙酚2 mg/kg、芬太尼4μg/kg。各项循环监测指标稳定5 min后,研究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将病人随机分成七组,每组10例,Ⅰ组25μg/kg、Ⅱ组30μg/kg、Ⅲ组35μg/kg、Ⅳ组40ug/kg、V组45μg/kg、Ⅵ组50μg/kg、Ⅶ组5μg/kg。测定各组顺阿屈库铵的作用强度,计算ED5o和ED95值。第二部分:根据顺阿屈库铵诱导用量将病人分为两组,每组15例,Ⅷ组2倍ED95,Ⅸ组3倍ED95。当T1达到大抑制时行气管插管。记录拇收肌诱发颤搐反应的抑制时程和恢复过程,分析给药后血压和心率的波动及两组插管效果。结果顺阿屈库铵的ES50值为30.7μg/kg,ED95值为53.4μg/kg,2倍和3倍ED95的起效时间分别为254.3±83.5 s和190.0±59.4 s,临床作用时间为38.8±6.1 min和53.2±8.8 min,恢复指数为(16.4±4.9)min和(15.6±5.2)min。Ⅷ组和Ⅸ组给予顺阿屈库铵后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两组插管评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顺阿屈库铵国人ED50值为30.7μg/kg,ED95值为53.4μg/kg。3倍ED95比2倍ED95起效快,维持时间长。全麻诱导时用3倍ED95可提供更为满意的插管状态,对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欧阳葆怡;冉建;孙治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芬太尼在腹部手术不同年龄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国产芬太尼在腹部手术不同年龄患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随机选择腹部手术不同年龄患者24例,分为Ⅰ组(8~13岁),Ⅱ组(18~30岁)和Ⅲ组(60~72岁),每组8例。麻醉诱导用芬太尼5μg/kg肘静脉注射,在注药后1、2、5、10、20、30、60、120、240、360min分别抽取桡动脉血标本,用GC/MS检测血浆芬太尼浓度,3P87软件包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三组患者注射芬太尼后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均可用开放性三室模型完整描述,血浆芬太尼浓度和t1/2β为Ⅰ组<Ⅱ组<Ⅲ组(P<0.05),CL为Ⅱ组>Ⅲ组>Ⅰ组(P<0.05),t1/2π,t1/2α几乎没有变化(P>0.05),Vc和Vd在Ⅰ组与Ⅱ、Ⅲ组有显著性差别(P<0.05),经体重校正后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年龄与t1/2β和CL明显相关(P<0.05)。结论从药代动力学特征得知,临床应用芬太尼在儿童可遵循成人的用药原则,而在老年人由于t1/2β的延长和CL的降低,应适当减少用量。

    作者:徐凯智;岳静玲;陈树强;郭平;杨振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不同全麻诱导药对循环及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三种静脉药在全麻诱导时对循环、垂体-肾上腺皮、髓质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择期全麻手术病人43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异丙酚2.5mg/kg)15例;Ⅱ组(硫喷妥钠5mg/kg)和Ⅲ组(依托咪酯0.3 mg/kg)各14例。行桡动脉直接测压,同时连续监测ECG、SpO2。快速静注琥珀胆碱1.5~2.0mg/kg行气管插管。插管2 min后静注维库溴铵4mg,5min后各组吸入安氟醚维持1.3MAC,15min后复合吸入N2O。在诱导前(T0),窥喉插管即刻(T1),插管后2 min(T2),5 min(T3),15min(T4)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t)、泌乳素(PRL)、生长素(GH)、β-内啡肽(β-EP)、胰岛素和血糖的水平。结果异丙酚诱导气管插管能抑制高血压反应,不增加心肌耗氧量,明显优于硫喷妥钠和依托咪酯;三药诱导气管插管均不能抑制E和NE升高;均使腺垂体分泌PRL增加,而GH、β-EP无变化;插管后15min依托咪酯使肾上腺皮质分泌cort减少;使血糖升高,胰岛素降低;说明对糖耐量呈现抑制作用。结论异丙酚对循环和内分泌影响较小,是目前首选的全麻诱导药。

    作者:冯荣芳;孟庆云;柳顺锁;刘志双;兰长生;杨敬霞;张亚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地氟醚与安氟醚对小儿血液动力学影响的比较

    目的采用经食道多普勒连续心输出量监测仪(TECO1)测量地氟醚对小儿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并与安氟醚进行比较,为临床合理选用麻醉药提供参考。方法 28例择期行会阴及骨科矫形手术1~5岁小儿,ASAⅠ~Ⅱ级,快速诱导插管后随机分为吸入地氟醚(D组)和安氟醚(E组)两组。用TECO1分别测量呼出气体麻醉药浓度为0、0.5、1.0和1.5MAC稳定5min后的SVI、CI及HR,同时监测SP、DP及MAP。结果与吸入麻醉药前相比,两者在0.5MAC均引起相似幅度的轻度血压下降,CI、SVI及HR无明显改变。1.0MAC时D组CI明显升高,并高于E组;D组HR及SVI增高与基础值比无统计学差别,但明显高于E组;两组血压均进一步下降,但幅度无差别。1.5MAC时,E组的CI及SVI明显降低,而D组则无明显变化;D组HR增快,与E组有明显差别;两组血压进一步降低,E组MAP和SP下降幅度明显大于D组,DP无差别。结论地氟醚与安氟醚相比可以更好的维持小儿的血液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龙波;赵平;王多友;张秉钧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异丙酚对大鼠离体心脏左右心室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三种浓度的异丙酚对离体大鼠左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0只,经Langendorff离体心脏恒压灌注,依次梯度输入含有异丙酚1、3和10μg/ml的灌注液。通过心室内的乳胶水囊经换能器连于MacLab Instruments和Macintosh微机系统,观察给药前后以及不同浓度异丙酚对左右心室等容收缩时压力和速度指标的影响。结果 10μg/ml的异丙酚提高了左右心室的发展压,降低了舒张末期压;同时加快了左右心室收缩和舒张的速率;增加了冠脉灌流量。结论异丙酚有保护心肌舒缩功能的作用,不直接抑制左右心室的内在收缩性,高浓度时有扩张冠脉的作用。

    作者:田鸣;龚萍;周军;庄建国;周兆年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腺苷A1受体系统在兔脑预缺血延迟相保护效应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腺苷A1受体系统在兔脑预缺血延迟相保护效应中的作用。方法股动脉放血至平均动脉压35 40mmHg时,阻断双侧颈总动脉诱导脑缺血。脑缺血3min存活3d(预缺血处理)后、脑缺血10 min(预缺血延迟相保护模型);用腺苷A1受体激动剂氮6-环戊基腺苷(CPA)代替预缺血处理,用其拮抗剂8-环戊基-1,3-二丙基黄嘌呤(DPCPX)阻断该受体;免疫组化分析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观察缺血3d后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密度和HSP70的表达。结果 (1)CPA能减轻脑缺血损害,但其保护作用不如预缺血处理明显(约占后者的70%),DPCPX阻断该受体后,预缺血延迟相保护作用消失;(2)3min脑预缺血神经元无损害,但伴HSP70明显表达;DPCPX阻断腺苷A1受体后,3 min脑预缺血发生明显损害,且HSP70表达明显削弱。结论 (1)预缺血延迟相保护作用与腺苷A1受体系统激活有关;(2)DPCPX阻断预缺血延迟相保护作用的机制与削弱HSP70表达有关。

    作者:王晓斌;况铣;吴洪翔;李惠芳;张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热应激反应对肿瘤坏死因子α培养的肺动脉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变化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热应激反应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培养的肺动脉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变化的影响,探讨感染性休克时TNF-α对内皮细胞损伤机制及热应激反应的干扰作用。方法将融合成层的小牛肺动脉内皮细胞用终浓度为500、100、2000U/ml的TNF-α培养24h(Ⅰ组),或预先将上述内皮细胞于42℃水浴加热2h、恢复24h后再用上述浓度的TNF-α培养24h(Ⅱ组),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肺动脉内皮细胞[Ca2+]i,并与未加热、未用TNF-α培养的内皮细胞[Ca2+]i(Ⅲ组)和加热而未用TNF-α培养的内皮细胞[Ca2+]i(Ⅳ组)比较。计算出TNF-α培养前后[Ca2+]i变化值(σ[Ca2+]i)。结果 (1)Ⅰ组各浓度TNF-α培养的肺动脉内皮细胞[Ca2+]i明显高于Ⅲ组,其变化呈剂量依赖性;(2)Ⅳ组经加热后[Ca2+]i较Ⅰ组有所升高(P<0.05),但对随之而来的TNF-α刺激(Ⅱ组)引起的[Ca2+]i进一步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热应激反应可抑制肺动脉内皮细胞由于TNF-α刺激引起的[Ca2+]i升高,提示热应激反应可通过调控肺动脉内皮细胞[Ca2+]i的变化防止由于TNF-α引起的肺动脉内皮细胞损伤。

    作者:裴凌;王俊科;许国忠;盛卓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前列腺素E1在酸吸入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肺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前列腺素E1(PGE1)能否阻止酸吸入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方法 20只新西兰兔在稀HCl经右支气管滴入后随机分成两组:(1)损伤组(n=10)在酸滴入后维持机械通气,未行其它治疗;(2)治疗组(n=10)在酸滴入后即刻缓慢静注PGE1并维持。在基础状态及酸滴入后记录血气、气道压力并抽动脉血测定6-K-PGF1、TXB2、NO2-/NO3-和ET-1,动物处死后测定右肺的湿干比(W/D)值及测定右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TP)的水平,并作肺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治疗组在酸滴入后血氧分压(PaO2)显著高于损伤组。治疗组血浆6-K-PGF1α和NO2-/NO3-水平显著高于损伤组,而血浆TXB2和ET-1水平显著低于损伤组,治疗组右肺W/D和TP显著低于损伤组。损伤组右肺呈弥漫性炎性损伤,而治疗组则见损伤呈局灶性,且其病理损伤程度较损伤组明显减轻。结论 (1)酸吸入后即刻应用PGE1可减轻ARDS的范围和严重程度;(2)PGE1保护了肺血管内皮细胞,使内源性PGI2/TXA2和NO/ET-1的产生保持平衡,有利于减轻ARDS。

    作者:白浪;薛张纲;蒋豪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地氟醚-异丙酚复合麻醉对颅脑手术中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监测颅脑手术围术期脑氧摄取率(CEO2)、动脉氧含量(Ca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和氧含量(CjvO2)及动脉颈内静脉氧含量差(D a-jv-O2)等指标的动态变化,探讨地氟醚-异丙酚复合麻醉对颅脑手术脑氧合状况的影响。

    作者:王均炉;张东琦;金烈烈;金成涛;陈昆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普鲁卡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的影响

    普鲁卡因可以加强已经有效的心脏停跳液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但用于全麻时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就此进行了初步观察。

    作者:陈莹;曾因明;戴体俊;许鹏程;王小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心动过缓病人阿托品试验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麻醉二例

    例1.男,65岁,57kg,农民。因患膀胱乳头状癌非急症入院,血压15.2/7.2kPa(1kPa=7.5mm Hg),心率53次/min,心电图报告窦性心动过缓,低电压。做阿托品试验,30s内静脉注射阿托品2mg,即刻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律齐,室率166.7次/min,注药后92s出现心室扑动,心率250次/min,紧急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0mg,23s后转为窦性心律,心率136次/min。麻醉科会诊,在心电监护下静注阿托品0.5mg,3min后心率升至73次/min,心律齐,病人无不适,未见室性心律失常,阿托品试验阳性。手术前碳酸利多卡因口腔气管粘膜麻醉,清醒气管内插管,咪唑安定5mg加氯胺酮50mg静脉诱导,普鲁卡因和安氟醚复合全麻下行膀胱乳头状癌切除术。术中静脉推注芬太尼0.1mg,Ohmeda麻醉机控制通气。麻醉中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SpO2、PETCO2。术中心律齐,心率40~70次/min。手术顺利,历时70min,术终病人清醒安返病房。

    作者:武继民;闫日成;赵嘉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胰肾联合移植一例的麻醉处理

    患者男,43岁,糖尿病史22年,长期联合口服降糖药及肌注胰岛素治疗。2个月前出现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并行血夜透析治疗至术前24h。BP23/12kPa,HR95次/分,RR22次/分;ECG、X线摄胸片示正常,血肌酐924.0μmol/L,血尿素氮22.4mmol/L,血钾5.11mmol/L,血钠143.3mmol/L,血氯105mmol/L,血糖6.99mmol/L。患者血型为O型。

    作者:鲁开智;文欣荣;陶国才;齐磊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阿片类药药理研究的若干进展

    阿片类药一直是药理学研究的热点。1997年9月在英国Leicester大学举行的第8届疼痛和麻醉国际讨论会上几位权威学者介绍了阿片类药药理学的进展[1]。现根据这次会议资料并结合有关文献的复习,对阿片类药理研究的若干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郑斯聚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新年献辞

    新世纪即将来临,我们面对的2001年将是不平凡的一年。站在世纪之初的门槛上,面对前辈们历尽艰险所创下的丰功伟绩,回顾我们在上个世纪的足迹,不能不让人感慨万千。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人类登上了月球,探测过火星。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尤其在网络系统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如此接近,相互交流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和快捷。

    作者:罗爱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纤维插管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全身麻醉时通常需要行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困难气管插管的发生率约为296~3%。我院自1999年11月至2000年3月为11例气管插管困难的患者经纤维插管镜(插管镜)行引导插管,均取得成功,报告如下。

    作者:宋吉贵;古妙宁;袁雨龙;邓荣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第七届《中华麻醉学杂志》编委会第一次总编辑、副总编辑扩大会议纪要

    第七届《中华麻醉学杂志》编委会第一次总编辑、副总编辑扩大会议于2000年11月6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罗爱伦、庄心良、吴新民、张立生、刘怀琼、曾因明、孙大金、金清尘、王俊科、张宏、黄宇光、赵建英、彭云水,共13人。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对杂志目前的状况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进一步明确杂志今后的工作重点,并制定出具体措施。会议由总编辑罗爱伦教授主持,罗爱伦教授首先明确地提出了新时期杂志的办刊宗旨:引导创新,贴近临床。随后针对会议的中心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与会专家热烈讨论,学术气氛浓厚,后达成共识,具体如下:

    作者:彭云水;赵建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